茶包一直泡著是錯的!浸泡時間影響口感

2020-12-14 荳荳生物課堂

許多人都會為了方便衝泡,就會購買茶包來衝泡,而大多數人都是把茶包一直浸泡在茶杯或茶壺中,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的,就有專家指出,茶包的浸泡時間很重要,根據不同茶種就需要浸泡的時間就不一樣。

茶道老師就分享四個衝泡茶包的小秘訣:

一、 不能用紙杯

許多人為了方便會用一次性紙杯來給客人泡茶,但用紙杯泡茶的話,紙的味道會跟茶葉的清香混在一起,因此不建議。

二、 茶杯要先熱過

瓷杯最適合用來泡茶包,但建議可以先用熱水衝過,把瓷杯弄熱後,再放入新的熱水,接著等熱水不冒熱氣後,再放入茶包,因為綠茶若是遇到太高溫的水,反而會苦澀,玻璃杯也可以。

三、 茶包不要一直泡著

許多人為了方便就會一直把茶包放在杯子中,一邊泡一邊喝,直到喝完為止,這是錯的,專家指出,綠茶是未經發酵過的茶,茶包放入30-60秒後就要取出,而發酵過後的茶如紅茶,大概泡2-3分鐘後就要取出,一直泡著會因為氧化,口感變得很差。

四、 茶包回衝次數約2-3次

茶包若是有取出,不是一直浸泡著的話,是可以在反覆回衝的,次數約2-3次最剛好,若是口感較淡,可以泡在水中時間長一點,或是用較高溫的熱水衝。

相關焦點

  • 專家揭開「茶包正確衝泡方式」不能用紙杯、浸泡秒數有限制
    ▲若想要好好品嚐杯好茶,就要懂得正確衝泡茶包。南韓濟州島有間「噢雪綠茶博物館(O'sulloc)」,隸屬於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圖/愛茉莉太平洋提供)記者在前往採訪時,茶道老師額外分享了「茶包」的正確衝泡方式,原來在專家眼中,即使是小小的茶包,也蘊含有大家都不知道的知識:不能用紙杯因為咖啡味道重,可以用紙杯盛裝;但紙杯裝茶葉泡茶
  • 每次吃菠蘿都用鹽水泡,很多人卻泡錯了,十分影響口感
    每次吃菠蘿都用鹽水泡,很多人卻泡錯了,十分影響口感嗨嘍大家好,現在是個吃菠蘿不錯的時節,這時候很多水果還在生長階段或者是剛剛開花,但是菠蘿已經是非常香甜好吃了,並且這時候菠蘿大批量的上市,不僅是味道好,價格也比較低廉
  • 茶包泡的茶都很難喝?那是沒用對方法啦!茶包正確泡法瞬間變美味
    想要方便喝上一杯茶的方法,除訂購手搖飲外,另一種就是購買茶包,只要有杯子和熱水,就可以迅速衝出一杯茶給自己。但大家總是習慣將茶包一直浸泡在水裡,其實這樣子的方式會讓茶變得很不好喝。陰錯陽差被發明出來的茶包茶包的問世,是由一位名叫Thomas Sullivan的美國茶葉進口商偶然的發明,他將茶葉放在絲袋裡,用意是以便向客人展示商品,後來客人買回家後,也就直接連同絲袋一起放到到茶壺裡,於是茶包就這樣被發明了出來直到了1920年代,開始了茶包的商業量產及批發買賣
  • 還在頭疼沒有時間去咖啡館,袋泡咖啡了解一下!
    兄die,這我就要好好和你講一下這項偉大的發明了茶包見過沒有?想過咖啡也能像茶包一樣泡著喝嗎?沒錯!簡單來說,袋泡咖啡就是可以泡著喝的現磨咖啡!唯獨這款澳帝焙家的袋泡咖啡讓小編愛不釋手。首先,咖啡品質有保障,甄選精品咖啡豆,又是新鮮烘焙現磨,比起有許多添加劑不健康的速溶咖啡,口感自然不用多說。
  • 茶包泡茶,泡出微塑料?
    研究稱,用尼龍66或者聚酯(PET)做成的茶葉袋在95℃的水中泡5min,會釋放116億的微米級塑料以及31億的納米級塑料顆粒。來自德國的科學家們對此尤為不滿,為此,ACS專門評論,對塑料茶包的使用現狀及研究的準確性提出質疑。
  • 泡過的茶包有什麼妙用,多種用途供你選擇
    秋季很多人都喜歡喝茶,而對於快節奏工作生活下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自己衝泡茶水,只能買一些方便衝泡的茶包,而這些茶包在多次衝泡後沒有了味道,那麼泡過的茶包有什麼妙用呢?清除油漬泡過的茶包可以清除油漬。一般我們在家做飯的時候喜歡多放一些油,這樣做出來的飯菜味道比較香,但結果就是碗筷布滿油漬很難刷,那麼大家可以把泡過的茶包放到碗裡面用水浸泡一會,再去洗刷的時候就會比較容易洗清乾淨了。
  • 「多喝熱水」靠茶包!正確泡茶包的三個小秘密
    或許你覺得熱水本身太過寡淡,加上一包茶包怎麼樣?它使用起來很方便,同時成分也搭配得很完美,丟到熱水裡,馥鬱的香氣和特別的味道,都會讓喝水變得更加快樂。茶包是屬於懶人的發明。1908年的紐約,有一個叫託馬斯·沙利文的茶商,需要時常寄送茶葉樣品給潛在的顧客群。一次寄一些顯然成本很高,於是他想到一個方法,那就是將少許的鬆散茶葉裝在幾個絲質小包袋裡。
  • 泡過的茶包妙用多
    很多人圖方便買茶包泡茶喝,往往把泡過的茶包都直接丟掉。但你知道嗎?小小茶包可是有大大的妙用呢!當你發現茶包的這些作用時,下一次喝完茶一定會仔細的把茶包留下來。1、緩解皮膚紅腫夏天從外頭回到家,皮膚可能會被太陽曬得有些紅腫,這時候你可以將泡過的茶包沾溼敷在皮膚上,就能緩解紅腫狀況。
  • 創意茶包 創意生活 ,讓你對花茶愛不釋手
    1蝴蝶立體三角茶包茶包:Blooming Tea蝴蝶茶包(Blooming Tea)是來自設計師Yena Lee的創意,這頭是立體三角袋泡茶,茶包掛繩的另一頭是紙做的蝴蝶。喝茶也是一門,即使是一枚茶包,也有它該有的態度。茶包內的茶葉成為金魚身上的紋路,增添了栩栩如生的感覺。讓喝茶者充分享受到飲茶的樂趣與文化沉澱,「魚是美好便發生了」。這個小小的茶包榮獲德國RedDot紅點傳達設計獎,並在全球34個國家取得專利。
  • 能泡10000次的「茶包」 這個神奇小球,讓你天天喝新茶
    一杯多用 泡得徹底 清洗方便一杯多用 想喝啥泡啥還有啊,比如你的枸杞已經泡了大半天,沒有味道了,依然是直接翻轉一下杯子,把球吸到杯蓋下就括以了,一點也不影響喝水嗷老泡茶、泡枸杞,難免想換個新口味。點擊播放 GIF 1.3M另外這個魔力茶杯連茶包都可以泡哦,把茶包那根帶標籤的繩子剪掉,放到茶球裡。
  • 喝立頓茶包泡的茶,真的很Low嗎?
    ↑1952年的美國報紙,立頓宣傳旗下劃時代茶包產品如何幫助主婦「更好更快地泡好一杯茶」但茶包其實並不是最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飲茶方式。就袋泡茶消費佔比而言,世界平均水平為23.5%,歐美發達國家袋泡茶消費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歐洲為80%,美國和英國高達90%。
  • 泡粉條是用熱水還是冷水呢?原來一直用錯了水,難怪口感不好
    平時很多人都會買一些粉條回家吃,而粉條在食用之前一般要先用水泡發,那麼你知道,泡發粉條是用熱水還是冷水嗎?很多人一直用錯了水,難怪口感不好還會糊,在這裡教你正確做法,快來看看吧1、熱水泡很多人想要快點吧粉條泡開,就會用剛燒開的熱水來泡發,其實這是不正確的,用熱水泡的話,粉條內部還沒有來得及吸收到水分,外邊那層就已經變爛了,做菜的話,很容易就會糊2、冷水泡
  • 最近研究揭示:一個塑料茶包泡出數百億微塑料顆粒?你還敢喝嗎?
    可漸漸地,人們發現這樣包裝的茶好泡方便。1903年,託馬斯申請了茶包的專利。 後來這事兒還被寫進了《改變世界的1001項發明》這本書裡。
  • 美化學家協會(ACS)置評:茶包泡茶,泡出微塑料?
    1903年,沙利文申請了茶包的專利,到1920年,茶包在美國餐飲業得到廣泛利用。最初的茶包使用絲袋,成本頗高。後來波士頓商人威廉赫曼遜(William Hermanson)發明了抗熱的紙纖維茶包,在材料上更貼近現代的茶包。一些老牌茶商如twinning和Whittard多採用此類包裝。
  • 茶包是如何發明的丨漲姿勢
    因此她們發明了一種大孔疏織的棉袋,「把一塊棉布向上對摺再沿邊封起來,好像個小口袋一樣,再在頂上縫個蓋,把蓋子蓋下來就可以把口袋合上了。」小口袋裡裝少量的茶,人們可以把這一個小袋子「放在杯子裡然後倒上開水,只泡一杯茶馬上就可以喝。這樣一次只用一點茶葉就夠,泡出新鮮香濃的一杯茶……」羅森和莫拉倫遞交申請書兩年後,1903年3月24日專利申請才通過。
  • 泡一袋茶,等於喝下上百億微塑料顆粒?揭示塑料茶包的潛在風險
    研究指出,塑料材質的茶包會在茶水中留下很多顆粒物質,當它們浸泡在熱水中時,數十億個塑料微顆粒物質會釋放到茶水中。 現在,角錐形茶包正在取代傳統的扁平紙制分裝茶包,因為角錐形茶包能讓茶葉有更多的空間與水充分接觸。這種形狀的茶包從2006 年開始流行,有時也被稱為「絲質」茶包。
  • 泡過的茶包千萬不要丟!學會這幾個妙招,讓茶包變廢為寶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小竅門,這些竅門需要我們細心去發現,大家好,我是小握,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泡過的茶包千萬不要丟!學會這幾個妙招,讓茶包變廢為寶。
  • 做滷肉,先浸泡還是先焯水?順序錯了,不僅口感差,關鍵是腥味大
    大家都知道給食材焯水,但是並不一定知道焯水的真正原理,也不知道用清水浸泡的重要性,下面就來具體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問題。做滷肉,先浸泡還是先焯水?順序錯了,不僅口感差,關鍵是腥味大。在浸泡的過程中要勤換水,讓食材裡的血水和組織液慢慢稀釋到清水裡,至於浸泡的時間,肉質緊實的食材比如說牛肉,時間要長一些,雞肉一類的時間可以短些。不要怕浸泡的時間長,有人認為這會把食材的鮮味泡走,這個不要擔心。另外,可以在清水中放些食鹽,效果更好。
  • 請不要將茶葉或是茶包泡太久
    功夫茶的茶葉只在壺中泡25到30秒就得將茶水倒出,茶葉一般泡上5到6泡就得扔掉換新茶。  這樣茶葉開水中衝泡的時間4到5分鐘就完成歷史使命了。  上上周朋友老爸住院(在高醫),去探望後經過了解,情況如下:  大約在中秋節前後,身體並無異狀,但身上多處出現水腫尤其以手腳最為明顯,皮膚按下去之後會陷下去,久久才會回復。
  • 滷煮與浸泡有什麼區別?為何既要滷又要泡?滷製時間是固定的嗎?
    ,之前也有詳細介紹,這裡不再贅述,今天來探討,為什麼滷菜製作既要滷又要泡,既然已經是微沸小火,為何還要多浸泡這一個環節呢?還有關於滷製時間的問題:先來說滷煮和浸泡的區別,滷煮的作用,主要是要將食材煮熟,並且同時將滷水裡的香料充分加熱,逼出其中的香味。另外,在滷製的同時,還要將食材裡的膠原性的物質以及脂肪煮出來,使滷水味道更加濃鬱,食材的口感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