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大張客專(張大高鐵)開通運營。這是山西北部首條高鐵線路。當日9時23分,G2506次「復興號」列車載著期盼已久的旅客,從大同南站駛出,朝著冀西北中心城市張家口駛去。
這一天,生活晨報記者探訪了大同南站,體驗了從大同南站首發的高鐵列車。
[車站]
站城融合的典範
12月30日8時,人們從大同城區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抵達大同南站,準備乘坐G2506次「復興號」列車。
大同南站,主體以灰色為主基調,凸顯出大同千年古都的氣質;中部為「五開間」的建築形制,暗寓大同為「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中部建築的屋頂,採用遼金建築特有的緩和簷口曲線,傳遞出一份「寧靜致遠」的美感。
大同南站站名標誌,採用的是魏碑體,彰顯大同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而融入古城牆青磚效果的幹掛石材、蓮花紋地磚、忍冬紋燈飾以及深紅色的柱體、鬥拱、窗欞,將大同的文化基因予以充分展現。
由於充分汲取了大同的地域特色,因而大同南站被建築界人士看作是「站城融合的典範」。
[服務]
周到體貼又溫馨
大同南站「魏都暢行」環島服務臺,設在候車層中央。
服務臺設有4臺觸屏自助查詢機。它們分別為旅客提供航班信息、旅遊景點、公交線路、列車時刻等信息的查詢服務。
環島服務臺兩側,大同南站還設有母嬰哺乳室、商務候車區、重點候車區、兒童娛樂候車區和軍人候車區。
大同南站站長張宏傑介紹,該站提出了以「一心一意替旅客著想,一舉一動為旅客負責,一言一行讓旅客滿意」為理念的「七暢通」服務項目。「七暢通」即暢通購、暢通行、暢通聯、暢通詢、暢通訊、暢通悅、暢通娛。
以暢通行為例,自動扶梯、無障礙電梯、盲道、專用座椅和應急求助系統,為旅客暢行構築了「無憂」通道。
[出行]
節省了不少時間
G2506次「復興號」列車開動後逐步提速,時速最高達245公裡/小時。據了解,張大高鐵設計速度為250公裡/小時。
張大高鐵開通後,北京至大同間的列車運行時間由原先的6小時左右壓縮至最快102分鐘,大同到張家口由原先的2小時30分左右壓縮至1小時左右。
大同市平城區居民孫佔福在天鎮縣上班。張大高鐵開通首日,他決定「嘗鮮」,乘坐G2506次列車從大同前往天鎮。「這一天我等了好幾年!以前從大同坐火車去天鎮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現在我坐高鐵,27分鐘就到了。」孫佔福說。
這趟列車上,還有一批特殊的客人,這就是「天鎮保姆」。「『天鎮保姆』一個多小時就能到北京,我要讓大家感受一下這樣的時速。」特意組織100多名「天鎮保姆」乘坐G2506次列車進京的天鎮保姆學校老師熊珈卉說此番話時,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近年來,「天鎮保姆」已成為天鎮縣打造的脫貧攻堅金字招牌。大批「天鎮保姆」進北京、到天津,不僅能有效解決城市「用工荒」,而且還能讓天鎮居民儘快走上致富路。「張大高鐵開通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婦女成為『天鎮保姆』中的一員。」熊珈卉認為「天鎮保姆」將藉助高鐵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未來]
城區「熱戀」成可能
張大高鐵的開通運營,極大地縮短了「行」的時間,延伸了「遊」的時間。
以G2506次列車為例,它駛出大同南站,途經張家口站,最終行至清河站,全程僅2小時12分。清河站位於北京市海澱區。
由此,我們不妨暢想一下未來的城際生活:某位北京市民,早晨還在北京西直門喝豆汁兒、吃焦圈,中午就與親友們在大同圍著銅火鍋、喝燒酒。
高鐵,讓大同有十足信心與能力承接京津冀的多種社會服務功能,旅遊就是其中一項。「北京的旅遊流量通過高鐵,會引向大同。這是交通紅利最現實的體現。」大同市文化和旅遊局負責人分析,當得知只需歇個腳的時間,就能走進雲岡石窟、恆山、懸空寺,相信天南海北的遊客都會在他們的北京之行裡加上大同一站。
生活晨報記者梁耀華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