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之虎,愛沙尼亞擁有兩所世界名校:塔爾圖大學、塔林大學

2020-12-18 徽燕南居

愛沙尼亞共和國,與南方的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並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位于波羅的海東岸,芬蘭灣南岸,西南瀕臨裡加灣,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接壤。國土總面積45339平方公裡,主體民族為愛沙尼亞族,總人口131.3萬,首都塔林。

愛沙尼亞的國名(Eesti)可能來源於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的著作《日耳曼尼亞志》中描述的被稱為「Aestii」的人群。該國擁有大量油頁巖和石灰石以及覆蓋47%領土的森林。

1920年2月,蘇俄承認愛沙尼亞獨立。1940年6月,受到蘇聯的武裝侵略而全境淪陷。7月,在蘇聯的策劃下,成立了傀儡政權。8月,被蘇聯吞併,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8月20日,宣布恢復獨立。

愛沙尼亞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1994年加入北約,2004年加入歐盟,2011年加入歐元區。由於其高速增長的經濟,資訊科技發達,而被稱作」波羅的海之虎「,世界銀行將愛沙尼亞列為高收入國家。愛沙尼亞也是全世界空氣品質最優最舒適的國家,首都塔林被譽為「洗肺聖地」。

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2016年,共有學前教育機構635所,各類中小學校519所,各類技術職業學校39所,高等教育機構24所,其中大學7所(6所國立,1所私立),各類職業高等教育機構15所。2016年,共有22.21萬人在各類學校學習,學前教育學生6.76萬人,中小學學生14.92萬人,各類技校及職業學校學生2.51萬人,大學學生4.78萬人。

01塔爾圖大學

著名高等學校:塔爾圖大學(University of Tartu),建於1632年瑞典國王阿道夫·古斯塔夫二世(Gustavus II Adoplphus)統治時期,1919年由古斯塔夫學院改稱塔爾圖大學,被尊為「愛沙尼亞的啟蒙聖母」,愛沙尼亞許多政要和知名人士均畢業或曾任教於該校。設有神學、法律、醫學、哲學、生物和地理、物理和化學、教育、體育、經商管理、數學和信息科學、社會學等11個學科,下屬10個系和研究所。師資人員共1368名,其中教授131名。學生1.8萬人。託努·萊特薩爾(Tonu Lehtsaar)代理校長職務。

塔爾圖大學(University of Tartu),愛沙尼亞共和國及波羅的海國家最高學府,諾貝爾獎得主威廉·奧斯特瓦爾德的母校。大學由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建立於1632年,具有超過380年的歷史,是北歐乃至全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在整個歐洲也享有盛譽。該校與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同為有歐洲常春藤聯盟之稱的科英布拉集團成員。塔爾圖大學的臨床醫學在全歐排名前五,符號學全球排名第一,學校綜合排名歐洲前100。愛沙尼亞的國家部長及其他國家領導和商界領袖中有80%畢業於該校。

倫敦大學學院斯拉夫東歐研究院與塔爾圖大學合作開展IMESS國際碩士研究生項目,加強愛沙尼亞與英國高等教育的合作交流,深入研究關於地緣政治、經濟、文化、語言和歷史的區域性影響。

塔爾圖大學分布於愛沙尼亞僅次於首都塔林的第二大城市、大學城塔爾圖,城市公交系統發達,交通便利郊區外有機場和火車站。該城市的主要人口由大學生組成,是一個充滿活力而又安全的城市。在塔爾圖,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學生/市民活動,例如全民自行車比賽,搭房子比賽,全民長跑比賽,大型學生演唱會,音樂節等。這使得塔爾圖大學不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都在眾多國際留學生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02塔林大學

塔林大學(英語:Tallinn University;愛沙尼亞語:Tallinna likool)是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市中心的一所綜合性大學,是由塔林市的多所知名大學和學院合併成立,也是該國發展得最好最快的大學。校內學習資源豐富,有5%以上的國際學生。是波羅的海地區的一所國際性高校,與全球多所大學有合作,是著名歐盟項目Erasmus的交換院校之一,隸屬於:歐洲大學協會(EUA)、歐洲首都大學網絡(UNICA)、波羅的海區域大學網絡(BSRUN)。

塔林大學由19個研究所以及5所學院組成,學校擁有超過10,500名學生和5700餘名教職員工(120多位國際教師和研究人員)。學校發展非常迅速,核心研究領域包括人類學,自然科學,和教育學。其中,社會科學和人類學是該校強項,學校在自然科學方面同樣進步顯著。

學校有來自46個國家的留學生,並設有日語研究中心和龐大的漢語研究中心。愛沙尼亞首個孔子學院於2010年在此成立,這是波羅地海地區(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三國)第一所孔子學院。

暑期學校會為學員們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科教育,以2012年的課程體系為例:有六種語言類課程,十種藝術類課程以及七種法律、商業、哲學等相關課程。2012年塔林大學的「暑期學校」是與塔林理工大學、愛沙尼亞藝術學院等四所大學共同組織的,學員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個學校的文化,課程結束後還可以參加學校特別組織的短期旅行。

相關焦點

  • 愛沙尼亞將開行塔爾圖至塔林的快速火車
    愛沙尼亞將開行塔爾圖至塔林的快速火車     塔林消息:愛沙尼亞鐵路公司日前宣布,自明年夏天起,將開行塔爾圖至塔林的快速火車,屆時運營時間將大大縮短。
  • 北歐風情攬勝,波羅的海上不能錯過的郵輪目的地——愛沙尼亞塔林
    愛沙尼亞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1994年加入北約,2004年加入歐盟,2011年加入歐元區。由於其高速增長的經濟,資訊科技發達,愛沙尼亞經常被稱作」波羅的海之虎「,世界銀行將愛沙尼亞列為高收入國家。愛沙尼亞也是全世界空氣品質最優最舒適的國家,首都塔林被譽為「洗肺聖地」。塔林的24小時要如何度過?
  • 愛沙尼亞,歐洲大陸北部一個被遺忘的童話國度
    塔林位於愛沙尼亞北部波羅的海岸邊,有綿延45公裡的海岸線,與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隔海相望,塔林最早建於13世紀中葉,曾經一度是連接中、東歐和南、北歐的交通樞紐,它也被稱為「歐洲的十字路口」。整個城市像一座安靜的校園,它的城市建築和歷史,都與塔爾圖大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愛沙尼亞 | 一個被遺忘的童話國度,只有1%的人去過
    塔林位於愛沙尼亞北部波羅的海岸邊,有綿延45公裡的海岸線,與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隔海相望,塔林最早建於13世紀中葉,曾經一度是連接中、東歐和南、北歐的交通樞紐,它也被稱為「歐洲的十字路口」。塔爾圖是愛沙尼亞第二大的城市,也是著名的大學城。整個城市像一座安靜的校園,它的城市建築和歷史,都與塔爾圖大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愛沙尼亞這些地方,不容錯過
    塔林愛沙尼亞最大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塔林,愛沙尼亞共和國首都,是愛沙尼亞最大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塔林三面環水,風景秀麗古樸,是北歐唯一一座保持著中世紀外貌和格調的城市。最引以自豪的是展現給人們的絢麗多彩的公共建築,特別是那些教堂,以及那些商店的室內結構。
  • 愛沙尼亞:被遺忘的沿海童話之國
    塔林(Tallinn) 塔林歷史上並不一直是愛沙尼亞的首都,1991年愛沙尼亞獨立後才成為愛沙尼亞的首都。據記載這個城市是12世紀時丹麥在此建立了城堡,並統治它長達一百多年。
  • 波羅的海之虎(下)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咱們波羅的海之虎愛沙尼亞的下半期再跟大家繼續。,但確實丹麥很早就擁有這麼一個旗幟了。,然後塗鴉是英語的time為漢,就是可以翻譯成叫我們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也是整個波羅的海這地區最大的一個美術館。
  • 關於愛沙尼亞,你可能不知道的20個冷知識
    島嶼眾多 愛沙尼亞在波羅的海有2222個島嶼,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遠遠少於聲稱擁有最多數量的國家——芬蘭,179,000個。該公司44% 的員工駐紮在塔林和塔爾圖,塔林有時被稱為歐洲的矽谷,擁有歐洲大陸人均最多的創業公司。
  • 愛沙尼亞的國家概況介紹
    愛沙尼亞位于波羅的海東岸,東與俄羅斯接壤,南與拉脫維亞相鄰,北鄰芬蘭灣,與芬蘭隔海相望,西南瀕裡加灣,國土總面積45339平方公裡,邊界線長1445公裡,海岸線長3794公裡。主體民族為愛沙尼亞族,首都塔林。愛沙尼亞的國名(Eesti)可能來源於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的著作《日耳曼尼亞志》中描述的被稱為「Aestii」的人群。該國擁有大量油頁巖和石灰石以及覆蓋47%領土的森林。
  • 走進中世紀的童話世界——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從12-13世紀形成到1991年,愛沙尼亞一直被歐洲各國佔領和侵犯。曾經獨立過,但後來又被蘇聯吞併,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愛沙尼亞才終於獲得獨立。愛沙尼亞保留著中世紀歷史建築的風貌,走進它你會感受到他幾百年的歷史印記。
  • 留學愛沙尼亞:具有性價比的歐洲新選擇(圖)
    時至今日,愛沙尼亞已在全球首家實現了電子選舉,並孕育了SKYPE等知名企業,花旗等國際大型銀行也採用的是該國的電子銀行安全技術,塔林理工大學、塔爾圖大學等高校成為北約的網絡安全合作機構。可以說IT產業是愛沙尼亞的另一張名片。在塔林街頭漫步,你會深切的體會到這個國家的人口密度是如此的低。即使在市中心,街上的人流也不會比中國的三線城市多。
  •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印象
    塔林是愛沙尼亞的首都,位於愛沙尼亞西北部波羅的海芬蘭灣南岸。塔林與芬蘭隔海相望,只有80公裡,天氣好可以隔海望見。塔林面積有160平方公裡左右,人口約50萬。這裡的氣候受海洋影響明顯,春季涼爽少雨,夏秋季溫暖溼潤,冬季寒冷多雪。塔林位於北緯59°22',距離北緯60°的高緯度線十分接近。
  • 愛沙尼亞塔林:童話裡的城市
    乍聽其名,似乎和位於我國河南的少林寺塔林有密切的關係,使人腦海裡不禁浮現出一座座青磚壘成的塔林。不過,這個塔林是坐落于波羅的海東岸的愛沙尼亞的首都。    作為一個只有130萬人口、在1991年獲得獨立的國家,愛沙尼亞在世界上算不上關注度高的國家,對遙隔萬裡的中國人來說更是接近於陌生的存在。但無論你知不知道,它都在那裡,人們在那方土地上勤奮而幸福地生活。
  • 愛沙尼亞公司收購波羅的海最大數據中心
    12月2日,三海創業投資基金(3SIIF)控股的愛沙尼亞Greenergy Data Centers公司收購了MCF愛沙尼亞公司(MCF Estonia OU)——塔林附近最大的波羅的海數據中心。3SIIF是在三海倡議的框架內成立的一個投資基金。
  •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冷戰遺蹤
    落地窗前,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壯麗的中世紀老城盡收眼底。塔林一詞原意為「丹麥地堡」,十餘座錯落有致的紅頂塔樓連成高聳的城牆,成片紅色屋頂間時而鑽出北歐風格的教堂高塔,時而被東正教堂的圓頂照得金光閃爍。四十多年前,站在這片玻璃幕牆後的人恐怕無心觀賞美景。
  • 波羅的海之虎(上)
    兩點多租的車,然後在機場簡單吃點東西,就一路向愛沙尼亞開了,大概我記得是開了有可能有不到四四個小時,就說因為差不多是300公裡多一點,然後因為北歐的天氣黑的就是北歐,整個的現在的狀態就黑的特別早,大致在4點半,差不多就四點,差不多就天就基本黑了。
  • 愛沙尼亞之星塔林,舊城外的世界值得一觀
    塔林古稱「科累萬」,後稱「烈韋裡」,是愛沙尼亞首都、最大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位於愛西北部波羅的海芬蘭灣南岸的裡加灣和科普利灣之間,歷史上曾一度是連接中、東歐和南、北歐的交通要衝,被譽為「歐洲的十字路口」,是波羅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業中心和旅遊勝地。
  • 愛沙尼亞國家概況
    畢業於塔爾圖大學生物學專業、工商管理碩士。1996年至2004年分別任職於愛沙尼亞電信公司、漢莎銀行、愛國家能源集團,1999年曾擔任總理經濟顧問。2004年至2016年期間擔任歐盟審計院委員。2001年至2004年為祖國聯盟黨黨員。2016年10月當選總統,任期5年。  於裡·拉塔斯:總理,中間黨主席。1978年生,畢業於塔林理工大學經濟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