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可數!朝鮮半島統一的次數!這次的形式又會怎樣?

2020-12-15 荒野獵史

雖然朝鮮半島受我們國家影響甚深,卻沒有像我們國家那樣,一直以統一為主旋律,反而分裂的時間居多,而且統一的次數也屈指可數!

公元前後,朝鮮半島經過數次分裂與兼併剩下了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個國家,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七世紀中期,新羅聯合唐朝軍隊攻滅百濟和新羅,676年新羅統一朝鮮.朝鮮半島第一次統一(箕子朝鮮沒有統一半島),距離我國第一個統一帝國秦朝,大約900年。9世紀末期,統一新羅分裂成"後三國"。

九世紀時,新羅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許多地方發生農民起義.十世紀初,朝鮮半島重新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稱為後三國.後高麗大將王建建立的高麗王朝於936年重新統一了朝鮮半島.現在世界上對朝鮮的稱呼(korea)正是來源於高麗。

1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建立李朝,建都漢城,特派使臣赴南京向明太祖朱元璋報改國號" 。李成桂提出「朝鮮」 和「和寧」 兩個國號請朱元璋欽定,明太祖選擇了「 朝鮮」這一國號。自此, 朝鮮國號取代了高麗國號,直至1910年,日本進軍吞併了朝鮮。

然而即便是統一了,朝鮮的命運也通常由不得自己,每個開創朝代的君主都要像宗主國請求冊封,基本上周圍每個國家強大起來了,都要稱臣(tou xiang)一下,唐如此,遼,金,元,明,清也如此,連遠在海上的島國日本也可以。如果再次統一,不知又要向誰稱臣,然而無論如何,長達60多年的平衡狀態被打破,戰爭總是必不可少的,勝利者,才有話語權,你們認為會是怎樣呢?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新聞背景:朝鮮半島的「統一夢」
    新聞背景:朝鮮半島的「統一夢」   朝韓首腦昨天在平壤順安機場的熱情握手已成為歷史性的鏡頭,這是朝鮮半島分裂雖然統一問題不是這次會晤的實質性議題,但統一是北南方大多數人的夢寐以求的願望,也是首腦會晤的最終目的。   韓戰結束後,朝鮮半島北南雙方產生了極大的敵對情緒和不信任感,雙方劍拔弩張,但「統一」仍是半個世紀以來北南開展對話與交流的基礎。1960年8月,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提出實行北南朝鮮聯邦制的方案。
  • 朝鮮為何突然呼喚半島「統一」?中國三大核心利益不容挑戰
    、並製造出一種和平的氛圍;朝鮮半島的軍事緊張是改善韓朝關係和統一的一個基本障礙,而與外部勢力的聯合軍演無助於朝韓關係的發展;平壤將擊潰所有不利朝鮮半島統一的挑戰。朝鮮聲明中所謂的「平壤將擊潰所有不利朝鮮半島統一的挑戰」,就是在明確告訴文在寅政府,誰要擋著韓國幫助朝鮮,我們會出手「擊潰」,這其中的含義十分明確:朝鮮有核武器了,現在誰也不怕!直接挑撥美韓關係,緩解朝鮮的軍事壓力。
  • 朝鮮和韓國會最終統一嗎?
    朝鮮,韓國兩國遲早會統一,但是怎麼統一誰統一誰是個問題?朝鮮人民肯定希望統一,沒有去過韓國,或者沒有出過國的朝鮮人民希望用千裡馬精神,拯救處於水深火熱的南方人民,去過韓國出過國的朝鮮人民更希望統一,原因大家都懂得。
  • 韓國研究雷人時鐘 自定義朝鮮半島統一時間
    此前,李明博6月還曾表示,大多數韓國人都相信,南北韓會在2040年之前統一。8月,他就此提出「三個階段的統一方案」,即和平共同體、經濟共同體、民族共同體,並提議建立徵收「統一稅」機制。在仁川市民崔久燦看來,總統迫切實現統一是因為「覺得再繼續分裂只會讓延坪島這樣的危險重演」。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果是為了統一而進行「軍事行動」,他願意參軍。
  • 對於朝鮮半島統一,韓國絕大多數年輕人這樣說
    近段時間以來,朝鮮半島局勢持續向暖,韓國大學生對此怎麼看?韓國國會外交統一委員長室就此做了一份調查。  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11月2日-12日,韓國國會外交統一委員長室面向1058名韓國四年制大學在讀生實施了一份「2018年度統一、外交安保青年意識」調查。
  • 當北朝鮮說要統一朝鮮半島時,主席為何不贊成?原因很現實
    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許多朝鮮共產主義者就開始在中國從事革命活動,一些朝鮮革命志士還加入了新成立的中國共產黨。金日成本人會講流利的中文,也曾一度是中共黨員,30年代還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的對日作戰。統一朝鮮半島是金日成的畢生目標,從1949年初到1950年初,金日成一直努力說服莫斯科同意其武裝統一朝鮮半島的計劃。
  • 同樣都被分為兩個國家,為什麼德國可以統一,而朝鮮半島不行
    蘇聯和美國冷戰時,將德國和朝鮮半島都一分為二。其中德國分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而朝鮮半島分為了朝鮮和韓國。但是到了現在德國只有一個德國了,而朝鮮半島還是一半朝鮮一半韓國,這是為什麼呢?所以在蘇聯解體後德國與朝鮮半島已經沒有了蘇聯的駐軍。因為蘇美關係破裂而分開的德國迅速完成了統一。朝鮮半島則還是朝鮮與韓國在僵持。德國可以完成統一是因為東德和西德雖然分別被蘇聯和美國控制,但是兩個國家都是很發達的,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所以他們有能力,有條件可以去解決問題。而且德國人民被分為兩個國家後,心裡也是很不舒服的,他們都一樣希望德國可以早日統一。
  • 朝鮮半島分裂的由來
    按照史學界通行的說法,在公元前的古朝鮮時期,半島北部先後出現檀君朝鮮、箕子朝鮮和衛滿朝鮮三個王朝,南半部則有馬韓、辰韓、棄韓等部族國家。公元前後半島進入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並立時期,為時700餘年。公元7世紀,新羅同唐朝聯合克滅高句麗、百濟兩國,基本統一半島,從此以後朝鮮便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 文在寅的和平統一夢:2045年,朝鮮半島再無南北
    在他提出的「和平經濟」構想下,文在寅還首次「大膽」設想了朝鮮半島統一的具體時間——2045年,即光復節100周年之時。除此之外,文在寅還說了點什麼?字裡行間還有些什麼知識點?東方網·縱相新聞帶你解讀!除了斟酌字眼之外,反覆修改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朝鮮半島局勢變幻不定——最近,日本發起「貿易報復」,韓國民眾群起抵日,雙方不再遮掩暗波湧動的矛盾,直接劍拔弩張,雙雙把對方踢出「白名單」。
  • 實力並不算最強的新羅為何能統一朝鮮半島?只因懂得借力打力
    在朝鮮三國(高句麗、百濟、新羅)時代,新羅並不是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何能輕易吞併高句麗和百濟而統一朝鮮半島?原因就是新羅國王金春秋及其繼位者金法敏懂得借力打力,依次藉助唐軍、高句麗殘餘勢力、吐蕃之力來對抗強敵,最終使朝鮮半島三國合一!
  • 中央黨校教授:朝鮮認定武力統一 八成會打仗
    【駐韓美軍愛國者嚴防朝鮮飛彈】朝鮮半島八成會發生戰爭張璉瑰目前朝鮮半島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大,我判斷機率是70%-80%。我之所以得出這一數據,是基於近階段對朝鮮的所作所為的系統分析。可以說,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是朝鮮的既定目標。其實朝鮮三代領導人各自有自己的歷史使命。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是實現了建國的任務。第二代金正日實現了強軍的使命。而落到金正恩頭上的歷史任務則是實現統一。可以說他們三代人對自身的歷史使命都有很強的自覺性。早在1972年7月,朝韓發表的《北南聯合聲明》提出了自主、和平統一和民族大團結的「統一三大原則」。
  • 朝鮮半島又一次南北謹慎接觸的「潛臺詞」
    儀式上還宣讀了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發來的唁函。周三,在板門店朝方一側統一閣,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部長金與正將唁函轉交給了韓方。根據韓方提供的資料,金與正還轉交了黃白色的畫圈,黑色的輓聯標有金正恩的名字。當天,韓國總統府青瓦臺國家安保室市長鄭義溶、統一部次官徐虎等人到場與金與正見面,雙方會面約15分鐘。
  • 如果中南半島四個國家統一,在國際上會有怎樣的影響?
    在我國和南亞次大陸之間,有一個由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為主的四個國家共同組成的半島——中南半島。中南半島不僅是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其作為世界上國家第二多的半島還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明。 這樣一個先天優勢明顯的半島如果四個國家統一之後,在國際上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 套用兩德統一、朝鮮半島模式就能解決臺灣問題?為什麼說這種言論是...
    韓國平昌冬奧會開幕式上,朝韓兩國運動員手持「朝鮮半島旗」,以「朝鮮半島」的名義共同入場,讓外界看到半島局勢走向和緩的些許曙光。對此,有媒體提出這一模式能否用在海峽兩岸關係上。 朝鮮問題與臺灣問題的根本區別在於,對於朝鮮半島南北兩個政權,國際社會普遍採取同時承認的方式,也就是某國既有朝鮮大使館也有韓國大使館。同樣在國際組織裡,既有朝鮮的席位,也有韓國的席位。1991年9月17日,第46屆聯合國大會一致同意朝鮮和韓國同時加入聯合國。
  • 朝鮮半島之前以部落形式存在,我國商代的移民才形成了國家?
    朝廷和朝鮮半島的關係處在藕斷絲連的狀態,古代中國是個大國,所以,一直都有國家想要依存我國發展。尤其是朝鮮半島的國家,而據資料記載,朝鮮半島上的國家竟是我國商代移民所建,因為在此之前,它是沒有國家出現的,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明朝的時候,這種關係發展到了巔峰。
  •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
    是為了實現國家統一。實際上是打遼東,當時「朝野皆以遼東為意」,因為遼東原來是漢朝的四郡地,是中國統一王朝的一個部分。遼東沒有統一進來,國家的統一就沒有最後完成。所以說,從隋文帝開始,一直到唐高宗,每一個皇帝都打遼東。為什麼要打?就是要完成國家的統一。對一個帝王來說,國家的統一與邊疆的鞏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
  • 朝鮮半島·歷史概述
    朝鮮半島的歷史較為簡單,只有古朝鮮、前三國、三國、統一新羅、後三國、高麗王朝、朝鮮王朝、日據時期、朝韓分治這麼9個時期。
  • 詳解遼東——朝鮮半島的地緣結構
    如果朝鮮半島擁有足夠的戰略縱深,與整個中央之國對抗。也許雙方現在的地緣分割線會建立在長白山主脈——遼東丘陵(千山山脈為主脈)一線之上。問題是以朝鮮半島的戰略縱深而言,他們甚至無力與東北平原的漁獵民族單獨對抗。因此在歷史上我們會看到,基本上看不到,以朝鮮半島為起點,向東北平原滲透的案例。
  • 位於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
    中國古代東北的扶餘人建立高句麗、百濟,朝鮮本土的辰韓建立新羅,通過兼併小國,最終發展成「三國時代」,又稱「前三國時代」。統一的新羅分裂後形成的是「後三國時代」。朝鮮的三國時代,起始時間公元前57年到公元688年,其實是中國古代的東北少數民族扶餘建立了高句麗和百濟,只有新羅是朝鮮本土三韓勢力中的辰韓所建立。後來高麗史學家把高句麗和百濟歸結為朝鮮史,就和現在的韓國歷史教授說端午節發源於韓國,朱元璋是韓國人一樣的性質。看地圖,能發現三國時代地圖,和現在朝鮮半島地圖明顯不一樣,三國時代並不完全屬於朝鮮本土國家爭鬥的歷史。
  • 朝鮮半島的基督教
    而在遇到兩名從朝鮮半島逃難到山東的天主教徒之後,湯瑪士改變方向要去朝鮮半島傳播新教。為此他自學了朝鮮語言,作為一名翻譯登上了一艘來自美國、目的地為朝鮮平壤的商船。當時朝鮮半島書面文字還是用中文,他也帶足了中文版的聖經,期望將福音傳到朝鮮半島這片基督新教的處女地。這條商船就是著名的「謝爾曼將軍號」,該商船從朝鮮西海岸進入大同江,最終上溯到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