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二度裁員,8月底重開「有點懸」

2020-12-11 澎湃新聞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二度裁員,8月底重開「有點懸」

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編譯

2020-08-07 07:32 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簡稱「大都會」)於本周三再度裁員了79名員工,此外93人自願離職,181人被停職。這是疫情以來紐約大都會的第二次裁員,目前紐約大都會的員工規模已經縮至疫情前的20%。與此同時,此前大都會曾宣布將於8月29日重新開放,考慮到美國的疫情現狀,這一時間可能會發生變化。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疫情使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從今年3月閉館至今。4月,紐約大都會裁員80多人,此次第二波裁員將使大都會的員工數量從3月時的2000多人降至1600人左右。

根據本周三大都會員工收到的一份備忘錄,79名員工被解僱,93人選擇自願離職。被解僱員工的工資發放將持續至8月29日,健康福利則持續至8月31日。另外,還有181名員工被停職,博物館告訴員工,他們希望停職不會超過6個月。

考慮到即使開館後,觀眾數量仍然很有可能要大大低於疫情前,大都會確定了停職的人員數量。舉例來說,相較於過去一周開放7天,博物館計劃一周將開放5天。

大都會位於第五大道的主樓

此前,大都會曾宣布於8月29日重新開放其位於紐約第五大道上的主樓,為慶祝大都會建館150周年而策劃的展覽「創造大都會博物館:1870—2020」與非裔美國畫家雅各布·勞倫斯(Jacob Lawrence)個展將同步開放。不過,博物館官方人員承認,這個時間很可能發生變化。「我們意識到,等我們返回博物館之時,一切都會與六個月前的情況有很大不同,」博物館執行長丹尼爾·韋斯(Daniel H. Weiss)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們面臨一條艱難的道路,但我們是一個強大而堅韌的機構,我們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創造大都會博物館:1870—2020」宣傳照片

雅各布·勞倫斯作品

作為美國最重要的藝術機構之一,大都會的處境代表了許多博物館與美術館在疫情中面臨的難題。根據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上月進行的調查,在760位受訪的博物館館長中,39%尚未制定重新開放日期,35%在疫情期間解僱或停職了20%的員工。半數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預計重新開放後的員工規模會縮小,將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不得不縮減教育以及其他服務上的開銷。

在發給員工的通知中,韋斯與博物館館長麥克斯·霍萊恩(Max Hollein)稱,博物館官方已經極盡所能,通過停止招聘以及削減博物館項目等各項行動來避免這樣的裁員,但是員工工資佔據了該機構大約65%的預算,裁員難以避免。一位發言人表示,韋斯與霍萊恩的薪水減少了20%,其他管理人員的工資也降低了10%。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部

在4月第一次裁員發生時,博物館方面還不願意動用其捐助基金,韋斯曾估計,由於股市下跌,捐贈基金可能已降至約33億美元。他說:「直到市場穩定之前,對捐贈的實際影響將很難說。我們的意圖是不採取捐贈措施,除非這是最後的措施了。」如今,博物館已採取「最後措施」:據其官方透露,他們改變了博物館超過30億捐助基金的使用方式,抽取其中的2500萬美元,用於運營開支,這2500萬美元本應用於藝術品收藏等專項內容。與此同時,博物館預計將損失1.5億美元的收入。

博物館發言人表示,此次裁員發生於博物館的各個部門,但是在零售、遊客服務與安保方面尤為嚴重。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被裁員的員工中,有48%是有色人種,而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有色人種比例為43%。

「我們對於博物館各部門所經歷的痛苦與悲傷感同身受,」韋斯與霍萊恩在通知中說道。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兩位自疫情以來第一次感到「痛苦」了,早在4月發給員工的信中,他們就表示裁員「是非常令人沮喪的事情。但我們不得不做。」

大都會執行長丹尼爾·韋斯(右)和 館長麥克斯·霍萊因(左)

與此同時,美國各地的其他藝術博物館同樣面臨著開館後門票銷售可能急劇下降的問題。閉館期間的收入損失、未來觀眾的減少以及能夠帶來收入的大型活動的取消使裁員蔓延至美國各大藝術機構。波斯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在本周一宣布已經裁員57人,還有大約相同數量的員工選擇了提早退休。費城藝術博物館(The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於本周二告訴其員工,除了42位已經接受自願離職協議的員工外,博物館還將解僱85位員工,使博物館的員工規模減少23%。「認為這一切很快就會結束的希望過於樂觀,顯然,(疫情危機)將在本財政年度的剩餘時間內持續影響我們的預算,可能時間還會更久,」館長蒂莫西·魯布(Timothy Rub)說道。

事實上,與大都會這樣擁有大量捐助資金的大型藝術機構相比,美國有更多的中小型博物館、美術館正面臨更大的挑戰。在美國博物館聯盟上月的調查中,16%的美國博物館館長表示,如果無法找到更多的資助,其博物館將於16個月內永久關閉。另外17%稱,沒有政府與私人捐助者的金融幫助,他們不知道是否能繼續生存下去。「當疫情讓所有的文化機構閉門時,博物館的收入一夜之間消失,令人難過的是,其中有許多無法恢復,」 美國博物館聯盟主席蘿拉·洛特(Laura Lott)說道,「即使能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重新開放,博物館也會入不敷出,許多博物館沒有金融安全網。」

(本文編譯自《紐約時報》以及《The Art Newspaper》相關報導,部分內容參考澎湃新聞以往報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疫情中的博物館,博物館裁員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博物館動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8月底開放,結束長達五個月休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靜8月29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結束長達5個月的疫情休館,恢復開放。率先開放的是第五大道主館,為慶祝大都會建館150周年而策劃的「創造大都會博物館:1870—2020」同步開放。修道院博物館將於9月開放,布勞耶分館暫不開放。
  • 大都會重開「不掙錢」 紐約博物館驚魂夜未央
    穿過落針可聞的二樓展廳,在10餘件梵谷作品中回望歐洲繪畫的黃金時代;在賽克勒廳獨自仰望西半球唯一一座完整的埃及神廟——丹鐸神廟;在阿斯特庭院(Astor Garden)裡與錦鯉餵食逗弄 —— 在最初閉館的數月間,與200萬件館藏藝術品的獨處中,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以下簡稱Met
  • 唯觀紐約|大都會重開「不掙錢」 紐約博物館驚魂夜未央
    穿過落針可聞的二樓展廳,在10餘件梵谷作品中回望歐洲繪畫的黃金時代;在賽克勒廳獨自仰望西半球唯一一座完整的埃及神廟——丹鐸神廟;在阿斯特庭院(Astor Garden)裡與錦鯉餵食逗弄 —— 在最初閉館的數月間,與200萬件館藏藝術品的獨處中,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以下簡稱Met)執行長丹尼爾·韋斯(Daniel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裁員81人 疫情暴露運營問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裁員81人,疫情暴露運營問題據《紐約時報》報導,面對1.5億美元的潛在虧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稱「大都會」)宣布解僱81名員工,此外,大都會原本希望在7月重新開館,這一計劃可能會推遲。疫情危機暴露了博物館在運營上的脆弱性。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裁員81人,疫情暴露運營問題
    據《紐約時報》報導,面對1.5億美元的潛在虧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稱「大都會」)宣布解僱81名員工,此外,大都會原本希望在7月重新開館,這一計劃可能會推遲。疫情危機暴露了博物館在運營上的脆弱性。目前,大都會管理人員正在準備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這一情況可能比最初預計的更糟。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開時間定了:8月29日,希望從未熄滅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獲悉,8月29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結束長達5個月的疫情休館,恢復開放。率先開放的是第五大道主館,為慶祝大都會建館150周年而策劃的「創造大都會博物館:1870—2020」同步開放。修道院博物館將於9月開放,布勞耶分館暫不開放。
  •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將重開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定於27日重開。受新冠疫情影響,這家知名博物館已關閉5個月。現代藝術博物館17日宣布重開後的防疫措施,包括非會員參觀者需預約參觀時段、參觀期間須戴口罩並與他人間隔至少1.8米。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擬向非紐約居民收門票
    4月26日,美國紐約市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籤署了一項計劃提案,該計劃支持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大都會博物館」)向非紐約居民收取門票。如果計劃最終得以實施,將改變一個世紀以來大都會博物館幾乎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傳統。
  • 紐約宣布博物館24日可重開,大都會仍然29日開館
    經歷5個月的停擺後,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宣布紐約市各大博物館可以從8月24日起恢復開放。在此之前,不少博物館已經做好準備,並多次向政府說明,博物館能夠為觀眾提供安全的體驗。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等已確定具體的開館日期。
  • 上海展出荷蘭藏家文物、甘肅發現新巖畫、紐約各博物館重開
    20日起封閉,暫定封閉時間至2020年12月底,具體開放時間將根據工程進展情況通過官網、官微等渠道及時通告。 紐約各博物館24日起可以重開 經歷5個月的停擺後,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宣布紐約市各大博物館可以從8月24日起恢復開放。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開:騎自行車來參觀「150周年展」
    因疫情而閉館五個月後,澎湃新聞獲悉,8月29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重新開放。遊客少了,進程變多了,進館將預定定時票,為了避免公共運輸,博物館將為遊客提供停放自行車的場所。同時,大都會150周年的展覽正在進行,而布魯爾分館的裡希特展覽將關閉,其重要的「比克瑙」系列的四幅畫作將從9月開始移至主樓內展出。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局部
    「紐約,曼哈頓,82 街,大都會博物館。」陳丹青在《局部2》裡的深情開場白,令我們對這個博物館的驚鴻一瞥突然變得清晰。然而,我們深懂,無論歷史遺骸怎樣浩瀚瑰麗,在人類文明漫長的進程中,都只是局部光芒。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 小人之澤,五世而斬。」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館推遲至八月,線上延續150年故事
    作為疫情期間紐約博物館的風向標,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稱大都會博物館)日前宣布將推遲重新開館的時間,大都會博物館於3月12日起閉館,原定於7月1日起重新開放,目前,這一計劃推遲至8月中旬,或者更晚。令人欣慰的是,大都會以一系列線上導覽與活動讓博物館保持與公眾的連接,並鼓勵人們在社交平臺的話題中分享自己的博物館故事。3月12日,作為對美國持續發展的新冠疫情的回應,紐約大都會宣布閉館,大批當地博物館緊隨其後紛紛閉館。
  • 美國多州博物館重開,紐約大型博物館仍在「待命」
    在歐洲多國的博物館相繼開放後,美國部分州的一批藝術機構近日也宣布了重新開放的計劃。澎湃新聞獲悉,上周六,位於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美術館開放,成為疫情暴發後美國首家重新迎接觀眾的大型藝術機構。與此同時,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內的紐約大型博物館仍處於「待命」狀態。另一方面,疫情讓諸多博物館之間形成了新的聯盟,共同商討開館計劃與重新開放後的防護措施。
  • 博覽|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開:騎自行車來參觀「150周年展」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最大的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再次迎客,遊客少了,進程變多了。觀眾需要預定定時票,並通過大堂的手持設備進行掃描進場。由於許多人都在避免公共運輸,博物館將是第一次為自行車提供停車場所。同時,在博物館進行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研究將不對遊客開放,因為它太小了,無法進行社交疏導。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遊-31 歐洲油畫及古董
    但是有點遺憾的是,每當走進各地著名的博物館內,頓時感覺中國人寥寥無幾了。其實,在世界知名的博物館內珍藏著許許多多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品,包括很多中國文物,很多可能是在國內永遠無法看到的,如果出國旅遊不給這些博物館至少幾個小時的時間參觀,真是一件憾事。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計劃8月中旬對外重新開放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2013年舉辦的西藏尼泊爾收藏品展(資料照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星期二表示,希望在8月中旬重新開放,這是紐約第一個宣布恢復參觀日期的大型博物館,不過之後的參觀時間將會縮短,並且不提供導覽服務,以維持社交距離。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這次本來是打算去看在西雅圖讀書的男朋友,對於要去哪裡玩並沒有什麼概念,印象中覺得美帝好像除了各種各樣的大學之外就沒有什麼值得一遊的地方了,後來才發現這個印象真是有點淺薄……由於我和男朋友都不會開車,很難自駕去看一些自然風光,而且很想去的幾個國家公園,這個季節都不是最佳旅遊時機,有的甚至會關閉,所以最後,男朋友提議去紐約逛一下城市,他特別想去大都會博物館
  • 如何兩小時內迅速逛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就算你是個藝術白痴,在紐約只有半天時間,也應該去一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因為它實在是太有名了!先去二樓和三樓的畫廊看精品大都會博物館有很多繪畫精品,可以先衝到二樓和三樓的畫廊看一下大量的倫勃朗
  •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裡的蘇式園林組圖
    4月21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遊客在「明軒」內參觀。中式庭院「明軒」位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二層的玻璃天棚下,是模仿中國蘇州網師園中的「殿春簃」設計建造而成的。「明軒」由蘇州市園林管理局承建,所用的磚、瓦、木材、構件等在中國備好後,由20餘名中國工程師和工匠在美國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