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一部偉大的作品的問世,其實是作者主觀情感的一種投射。《荀子.樂論》中有這樣一句話「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就說明了文學作品是由作者創造的思想。那麼一部作品作為物之感人的產物,是對作者物的世界的再現,也是對作者心靈的再現。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在這部作品中描述了六段愛情故事,但沒有一段是圓滿結束的,為什麼呢?為何路遙的感情觀會如此悲觀呢?這其實跟他現實生活中的經歷有關。
路遙雖然只活了42歲,但在他短暫的人生中經歷卻十分豐富。在路遙18歲的時候她認識了北京的知青林紅,林紅是北京清華附中來到陝北插隊的姑娘,當時的路遙是延川縣革委會副主任,年輕有為,在當地也是風光無限的人物,兩人一見鍾情,互相被對方身上獨特的氣質所吸引。
在當時那個年代,能夠當上國家的正是煤礦工人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相當於端上了鐵飯碗,當時路遙得到了這樣一個指標,但最後他把這個指標讓給了林紅,可林紅後來卻拋棄了路遙嫁給了別人,這裡的林紅就好像是前半部分中的田曉霞,他們是精神戀人,但遇到現實,再美好的愛情都會變得這樣脆弱。
後來路遙又跟另一個北京女知青結了婚,婚後還生下了一個女兒叫做路遠。
路遙跟妻子的關係起初還算和諧,書中後半部分很多發生在田曉霞身上的事情,其實都來願意現實生活中路遙的妻子,所以後半部分的田曉霞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應該就是路遙的妻子。
路遙的妻子資助路遙上大學,可以說路遙的成名之路,沒有妻子的支持,就沒有後來的路遙。可現實還是異常殘酷的,路遙和妻子的感情在1992年時候還是畫上了句號,也是在同年,路遙先生與世長辭,享年42歲。
後來路遙的弟弟回憶大哥這段婚姻走向離婚的原因這樣說,作為一個作家的妻子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了解了作家的日常生活,就不會選擇嫁給作家了,作家夫人所要面臨的各種心靈災難是一般女人難以承受的。
路遙先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情之路可以說是十分坎坷挫折,所以在路遙筆下的愛情也都不是完美的,甚至帶著些傷害讀者的殘忍。
這也就是為何孫少平跟田曉霞看上去那麼完美和諧的愛情關係,最後路遙偏要把田曉霞寫死的原因。這也是為何看上去琴瑟和鳴的孫少安和秀蓮,為何最後秀蓮卻得癌症死了……
生活的磨難讓路遙早早明白了,愛情不是烏託邦,是要結合現實才能生根發芽的,所以書中那些看起來完美的愛情自然也大都沒有好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