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觀點地產網
6月3日,在香港立法會會議上,就關於《2019年施政報告》中提到收回九龍東三個寮屋區(即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及竹園聯合村)的私人土地,以便把七公頃的市區用地發展為以高密度公營房屋為主的新社區事宜,柯創盛議員向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提問。
柯創盛提及,第一個問題,上述項目完成後可提供房屋單位的數目、可容納的人口,以及人均居住面積為何;第二個問題,鑑於九龍東人口正在老化,而且社福設施長期供不應求,政府在該等發展項目中會預留多少樓面面積,作興建社福設施之用;第三個問題,鑑於茶果嶺村是全港碩果僅存和有400年歷史的古村,文物及文化遺產豐富,政府有否制訂該三條鄉村的保育大綱及藍圖?
對此,黃偉綸答覆,在三個寮屋區的規劃,目前已進行兩項工程可行性研究,其中茶果嶺村於2019年年中已開展,另外兩個研究則已於今年初開展。如以較高的發展密度推展這三個項目,初步估算三個寮屋區共超過七公頃的土地可提供約6300個公營房屋單位。
「我們的目標是在2021年內完成相關研究,隨後展開地區諮詢和相關大綱圖改劃程序,進行基建設施的詳細設計,繼而申請工程撥款並按目前機制展開收地、清拆和基建工程。如果過程順利,有關發展工程在大約2025年左右正式開展,我們希望能在中期增加公營房屋供應。」
對於第二個問題,黃偉綸答覆,除了公營房屋外,三個寮屋區的發展方案亦會提供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以滿足未來發展帶來的新增人口及地區需求。根據擬議發展的規模及當區社區設施配套的供求情況,以及相關指引和相關部門的意見,作出切合社區需要的綜合規劃,以預留土地和樓面面積提供幼兒、長者、教育、醫療、康樂及交通運輸設施種種需要。
對於第三個問題,黃偉綸答覆,在制定發展方案時,大原則是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儘量原址保留獲古諮會評級的歷史建築,並透過整全規劃把其納入未來發展當中。視研究的最終結果,我們目前的意向是於發展寮屋區之同時,原址保留羅氏大屋及萬佛堂。
「我們會在啟動改劃程序前的地區諮詢交代具體的保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