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及竹園聯合村有望2025年中供應公營房屋

2020-12-10 金融界

來源:觀點地產網

6月3日,在香港立法會會議上,就關於《2019年施政報告》中提到收回九龍東三個寮屋區(即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及竹園聯合村)的私人土地,以便把七公頃的市區用地發展為以高密度公營房屋為主的新社區事宜,柯創盛議員向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提問。

柯創盛提及,第一個問題,上述項目完成後可提供房屋單位的數目、可容納的人口,以及人均居住面積為何;第二個問題,鑑於九龍東人口正在老化,而且社福設施長期供不應求,政府在該等發展項目中會預留多少樓面面積,作興建社福設施之用;第三個問題,鑑於茶果嶺村是全港碩果僅存和有400年歷史的古村,文物及文化遺產豐富,政府有否制訂該三條鄉村的保育大綱及藍圖?

對此,黃偉綸答覆,在三個寮屋區的規劃,目前已進行兩項工程可行性研究,其中茶果嶺村於2019年年中已開展,另外兩個研究則已於今年初開展。如以較高的發展密度推展這三個項目,初步估算三個寮屋區共超過七公頃的土地可提供約6300個公營房屋單位。

「我們的目標是在2021年內完成相關研究,隨後展開地區諮詢和相關大綱圖改劃程序,進行基建設施的詳細設計,繼而申請工程撥款並按目前機制展開收地、清拆和基建工程。如果過程順利,有關發展工程在大約2025年左右正式開展,我們希望能在中期增加公營房屋供應。」

對於第二個問題,黃偉綸答覆,除了公營房屋外,三個寮屋區的發展方案亦會提供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以滿足未來發展帶來的新增人口及地區需求。根據擬議發展的規模及當區社區設施配套的供求情況,以及相關指引和相關部門的意見,作出切合社區需要的綜合規劃,以預留土地和樓面面積提供幼兒、長者、教育、醫療、康樂及交通運輸設施種種需要。

對於第三個問題,黃偉綸答覆,在制定發展方案時,大原則是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儘量原址保留獲古諮會評級的歷史建築,並透過整全規劃把其納入未來發展當中。視研究的最終結果,我們目前的意向是於發展寮屋區之同時,原址保留羅氏大屋及萬佛堂。

「我們會在啟動改劃程序前的地區諮詢交代具體的保育建議。」

相關焦點

  • 香港政府擬收回九龍東三寮屋區重建新社區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對香港土地供應施政方針作出規劃,運用《收回土地條例》和其他適用條例,收回位於市區並適合作高密度房屋發展的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的私人土地,以加快發展這些合共七公頃的市區用地,重建為以公營房屋為主的新社區,並透過按政策的補償安置,改善寮屋居民的居住環境
  • 香港陸續啟動約450公頃地塊規劃研究作公屋 未來五年再收回400多公頃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銳 10月20日,香港政府新聞局公開發布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的網誌稱,發展局會加大力度推動由政府主導的規劃工作,收地的幅度和速度將會大大提高。他提及,政府會陸續開展約450公頃的棕地研究,確定是否適合作公營房屋。除前述地塊外,目前已知會收回的私人土地約700公頃,其中400多公頃會在未來五年內收回。
  • 香港2019施政報告關鍵詞:增公屋、收私地、大派糖
    16日中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用51分鐘完成宣讀《施政報告》。  香港修例風波持續4個多月仍未平復,在此背景下,《施政報告》更受關注。這是林鄭月娥上任以來的第三份《施政報告》,重點關注了房屋、土地供應、改善民生和經濟發展四方面工作。
  • 香港八大措施紓困住房問題 購房首付低至一成
    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 一邊是大量買不起房的年輕人,一邊是樓價頻破紀錄創新高,解決香港住房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香港特區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10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期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報告一共6節,其中,「房屋」、「土地供應」各佔一節,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 香港特區政府:未來10年供應逾30萬套公營房屋
    香港特區政府16日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2020年周年進度報告》指出,香港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維持在43萬套。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在七比三,公屋供應目標為30.1萬套。
  • 香港未來10年計劃供應逾30萬套公營房屋
    新華社香港12月16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政府16日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2020年周年進度報告》指出,香港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維持在43萬套。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在七比三,公屋供應目標為30.1萬套。
  • 張岱鼎:「明日大嶼」再造香港?——香港公營房屋政策演變
    預計首階段填海工程於2025年展開,首批住宅可於2032年入住,其中七成住宅將會是公營房屋。 據香港政府普查,近五十年來每隔十年,香港人口增加幾十萬至百萬不等,至今年年中已達744.8萬。這一數據的變動對香港的土地、住房供應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壓力。 發展公營房屋,是近幾十年來香港政府幫市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實現住宅訴求的主要策略之一。 一九五三年的聖誕夜,熊熊火光讓香港這座城市宛如白晝。發生在九龍石硤尾寮屋區(類似棚戶區)的大火讓超過五萬居民無家可歸。
  • 香港運房局料五年內建逾10萬公營房屋單位
    觀點地產網訊:12月3日,香港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根據房委會早前預測,於2020/21年度至2024/25年度的5年內,將有約9.52萬個單位落成,連同房協約3400個公屋單位及約2800個資助出售單位,預計於5年內的公營房屋總建量合共約10.14萬個單位,當中包括約7萬個公屋或綠置居單位
  • 未來十年香港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個單位
    中新社香港12月16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特區政府16日公布新一份《長遠房屋策略2020年周年進度報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記者會上表示,未來十年(2021/2022至2030/2031年度)香港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維持70:30。
  • 香港未來十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約43萬個單位 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70:30
    中新社香港12月18日電 (記者 龍曼)香港特區政府1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19年周年進度報告。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2020-21至2029-30年度,香港十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約為43萬個單位,其中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在70:30。
  • 遊客拍攝的80年代香港,公營房屋,雙層巴士
    80年代香港公營房屋 在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境地就已經出現了早期古人(馬壩人)。 80年代香港公營房屋 正史記載中,嶺南盡皆「南蠻之地」,至秦軍南下融入文明;但考古學界近年來研究發現,這一觀點是「歷史的誤會」,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
  • 香港最貴基建項目來了 「明日大嶼」概念股有望受益
    摘要 【香港最貴基建項目來了 "明日大嶼"概念股有望受益】為增加土地供應,香港特區政府已計劃出臺多項措施,包括推出「明日大嶼願景」,展開人工島填海研究。19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公布「明日大嶼願景」初步粗略估計總工程造價約6240億港元。
  • 林鄭月娥冀小蠔灣車廠項目儘早動工 增加香港公屋供應
    中新社香港12月26日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6日到訪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小蠔灣車廠。她表示,小蠔灣車廠項目發展潛力極大,有關部門將全面配合,務求令項目儘早動工,進一步增加未來的公營房屋供應。
  • 茶果嶺:「蝸居」都市的香港寮屋村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茶果嶺村的樣貌卻似乎沒有多大改變。它依舊矗立在那裡,為因為各種原因來到香港,卻難以承受市區巨額房屋租賃開銷的人們提供一個落腳點。△ 如「九龍寨城」般的巨型寮屋。圖文 | 新京報特派香港報導組編輯 |陳婉婷校對|盧茜10月16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提出將收回三個位於市區、適合用作高密度公屋發展的寮屋區用地,其中即包括位於九龍的茶果嶺村。
  •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香港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是最好安排
    中新社香港11月26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容許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以市場化規則入股珠海機場。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26日表示,香港國際機場與珠海機場已有長期合作,香港國際機場擁有超過170個國際航點,珠海機場現有86個航點,香港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雙方可互惠互利,並擴大服務範圍,是最好的安排。當日,陳帆與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共同舉行記者會,闡述《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中政策範疇的相關措施。
  • 香港未來10年計劃供應逾30萬套公屋
    香港特區政府16日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2020年周年進度報告》指出,香港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維持在43萬套。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在七比三,公屋供應目標為30.1萬套。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當日在記者會上闡述進度報告重點時指出,按最新房屋需求推算,下一個十年期的總房屋需求為42.8萬套,因此把總供應目標定為43萬套。在30.1萬套公營房屋供應目標中,約21萬套為公屋或「綠表置居計劃」房屋(即提供一定房屋,讓公屋住戶低價購買,由租客變為業主),9.1萬套為其他資助出售房屋。至於私營房屋供應目標則為12.9萬套。
  • 回收私人土地、增加公屋……香港《施政報告》出招解決房屋土地問題
    17日下午,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舉行記者會,主要闡述了《行政長官2019年施政報告》中房屋和土地的政策和措施。陳帆表示,房屋供應失衡是香港「深層次問題」之一。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右)與運房局局長陳帆(左)昨出席記者會 (圖源:香港商報)兩位局長都表示,香港在未來將大幅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針對一些香港市民對「放寬按揭」政策進一步抬高樓價的可能和風險。陳帆回應稱,政策是為了降低年輕人的首次置業首期負擔。
  • 香港擬建近5萬個公屋單位 或可容納18.8萬人口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近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就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主體工程、詳細設計及特設現金津貼,向特區立法會尋求撥款336億元(港幣,下同)。整項計劃於2031年完工後,料可供應7.18萬個房屋單位,其中約4.85萬個房屋單位為公營房屋,可容納約18.8萬新增人口。
  •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未來粵港澳市民或將實現自駕往來
    【解說】12月27日,位於香港的屯門赤鱲角海底隧道正式通車,連接屯門南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為目前全港最長和最深的海底隧道,為「港車北上」提供便利。日前,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港車北上」等計劃的陸續實施,未來粵港澳三地市民或將可實現自駕車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