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香港最貴基建項目來了 "明日大嶼"概念股有望受益】為增加土地供應,香港特區政府已計劃出臺多項措施,包括推出「明日大嶼願景」,展開人工島填海研究。19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公布「明日大嶼願景」初步粗略估計總工程造價約6240億港元。(中國證券報)
為增加土地供應,香港特區政府已計劃出臺多項措施,包括推出「明日大嶼願景」,展開人工島填海研究。19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公布「明日大嶼願景」初步粗略估計總工程造價約6240億港元。
分析機構認為,「明日大嶼」將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貴的基建項目,且建設周期可能長達十餘年之久,基建投資需求將大幅增加,香港股市中的相關基建、地產等「明日大嶼」概念股有望長時間從中受益。
香港最貴的基建項目
香港特區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相關工程涉及發展區和交通運輸網絡兩部分,交椅洲1000公頃人工島、欣澳和龍鼓灘填海,以及屯門沿海發展區的工程造價估算約3510億港元;優先推展的主要幹道和鐵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則為2730億港元。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中強調,「明日大嶼願景」涵蓋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共約1700公頃的人工島、大嶼山北岸和屯門沿海地帶,包括重新規劃後的內河碼頭區和龍鼓灘等多個發展區,並配以一套全新的運輸基建網絡貫通各區。該願景涉及香港未來數十年的整體規劃以及多項大型基建的推行,是本屆特區政府的重點工作。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19日表示,特區政府財政有能力承擔工程成本,並且認為「明日大嶼」會帶來巨大效益。根據香港測量師學會較早前估算,交椅洲人工島上的私人住宅和商業發展土地收益約9740億至11430億港元。他指出,特區政府一般不會在進行規劃和工程研究、確定初步發展方案之前提供發展項目的工程費用,這次破例公開數據,是為了釋除疑慮,讓公眾知道特區政府在基建的投入是有回報的。
黃偉綸強調,香港測量師學會的估算非常保守,並未計及其他項目的土地出售收益和大量公營房屋的價值。交椅洲人工島預計可提供15萬至26萬個單位,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包括出租和出售。他還表示,交椅洲可發展成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提供40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創造約20萬個就業機會,每年可帶來約1410億港元增加值,約為本地生產總值的5%。
投資機會應運而生
光銀國際研究報告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裡提出了「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從而增加未來的土地供應。在新發展的土地上,百分之七十的單位會用作發展公營房屋,可見政府未來的房屋政策將著重發展公營房屋,私人住宅單位的供應將受到限制。報告預計,在大嶼山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建造的1700公頃的人工島計劃將為香港帶來26萬-40萬個住宅單位,可容納70萬-110萬人,首階段單位有望在2032年入夥。
方正證券(香港)分析師林子俊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在2月出臺後,公布了多項指引和願景,內地和香港兩地相關題材股紛紛上漲,然而潮水來得快退得也快,市場熱度目前已冷卻。值得注意的是,大灣區規劃並不是一個短期的政策,而是長遠規劃。在投資的部署方面,需要考慮到灣區發展的不同周期。他提示說,隨著香港基建專案推進以及「明日大嶼」規劃落實,中國交建(01800.HK)、中國鐵建(01186.HK)有望受惠,港澳基建市場具有較高份額的中國建築國際(03311.HK)同樣值得關注;在原材料股方面,在大灣區市佔率較高的華潤水泥控股(01313.HK)和海螺水泥(00914.HK)將直接受益。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明日大嶼」為填海項目,由於海砂供應不足,業內目前改為採用俗稱「機砂」的人造砂填海。「明日大嶼」項目填海完成後,還需要展開地區電網建設並完善輸配電網絡,疊加生態環保、智慧城市等領域,當中也有許多投資機會可以挖掘。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