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 個別國家「拖後腿」遭國際批評

2020-12-16 中國江西網

訂江西手機報:電信、聯通用戶發簡訊JX到10626655,移動用戶發簡訊JXP到10658000,3元/月

  央視網消息:合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絕大多數國家都在積極響應。然而,也存在個別碳排放大國,在行動和計劃上對氣候變化應對不力,甚至「退群」。

  本年度的氣候雄心峰會上,澳大利亞沒有收到邀請在大會上發言。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認為,在過去5年中,澳大利亞在履行巴黎協定承諾方面和其他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2000多萬人口碳排放總量佔全球3.6%。

  在巴黎氣候大會上,澳大利亞曾承諾,到2030年該國碳排放量與2005年水平相比要減少26%-28%。去年底的預測顯示,到2030年,澳大利亞的碳排放量將僅比2005年的水平低16%。

  近年,總理斯科特·莫裡森因處理山火不力,對氣候變化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在12日舉行的峰會上,歐盟公布,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減少55%。英國在上一周也提出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68%。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澳大利亞的氣候政策既缺少現實行動,也缺乏長遠規劃。

  氣候政策開倒車美國退約全球批評

  作為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美國在氣候變化政策上開起了倒車。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美國本應承擔最大的減排責任,但2017年6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並於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是近200個締約方中唯一一個退出該協定的國家。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裡克:美國宣布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對全世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全球安全的努力來說是一件令人極其失望的事。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此前還曾刊文指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在政治上是短視的,在科學上是錯誤的,在道德上是不負責任的。國際社會多方也強調,美國一家「退約」,不會改變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大潮。

相關焦點

  • 訪新加坡高官:國際社會應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原標題:訪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高官許連碹:國際社會應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中新社北京8月14日電 (記者 李洋)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日前在新加坡就氣候變化議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指出國際社會應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許連碹說,新加坡重視氣候變化議題,並已批准《巴黎協定》。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二、明確實施《國家方案》的總體要求  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國家方案》確定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考慮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國際與國內、當前與長遠,把應對氣候變化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結合起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地區規劃,努力控制和減緩溫室氣體排放
  • 應對氣候變化表現不及格!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氣候變化雄心峰會上...
    12月12日,在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之際,由聯合國和英國、法國主辦,全球70多個國家首腦共同參與的氣候變化雄心峰會在線上舉行。 而英國重要的盟友國家澳大利亞,由於沒有按約履行巴黎協定的承諾,且對未來缺乏雄心規劃,與會的總理斯科特·莫裡森在本次峰會上失去發言權。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認為,澳大利亞並未遵守巴黎協定的承諾,其應對氣候變化的表現可以直接說是不合格。 僅有2000多萬人口的澳大利亞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佔全球排放量的3.6%。
  • 綜述:中國科學家助力非洲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奈洛比9月8日電 綜述:中國科學家助力非洲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記者盧朵寶 王小鵬  與其他地區相比,非洲大陸在氣候變化面前尤其脆弱。近年來,中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們在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極行動,助力非洲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 紐西蘭的氣候緊急宣言遭瑞典環保女孩批評,總理阿德恩回應
    瑞典環保女孩桑伯格12月13日在社交媒體上批評紐西蘭近期通過的氣候緊急宣言,暗示其名不符實。紐西蘭總理阿德恩14日駁斥這一說法,稱政府在環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可能比桑伯格所知的更多。紐西蘭總理阿德恩2日宣布該國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議會投票通過了具有象徵意義的氣候緊急宣言。
  • 我國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全文)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成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機構,並根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作為履行《氣候公約》的一項重要義務,中國政府特制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本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 越南爭取國際援助應對氣候變化
    據越南《財政時報》11月14日報導,越資源與環境部公布,越南被視為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過去50年來,平均氣溫升高0.5℃,海平面上升20釐米,颱風、洪災和乾旱等自然災害日益嚴重。預計至2100年,平均氣溫或升高2-3℃,海平面或平均升高1米。
  • 應對氣候變化丨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人民日報)
    應對氣候變化丨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人民日報) 2021-01-17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問題是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首,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引起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普遍關注,紛紛制定對策。本文概述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政策從戰略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因其地理、氣候等因素,氣候變化給日本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從戰略高度應對氣候變化。
  • 帛琉呼籲澳大利亞加強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微特稿】帛琉呼籲澳大利亞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說太平洋的「大哥」有義務出手解決威脅相鄰島國生存的問題。法新社8月1日報導,受氣候變化影響,一些太平洋低洼島國面臨海平面上升威脅,另一些國家頻繁遭受猛烈的颶風襲擊。
  • 哥倫比亞總統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波哥大6月5日電(記者高春雨)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活動主辦國、哥倫比亞總統杜克當天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受新冠疫情影響,當天活動開幕式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行。哥倫比亞總統杜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應對氣候變化 林草行業展現大國擔當
    溼地被譽為重要的「儲碳庫」和「吸碳器」,是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緩衝器」,其中,全球泥炭地儲存了陸地上1/3的碳……由此可見,加強森林、草原、溼地等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林草行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賦予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地位。相關目標、任務已列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規劃和方案之中。
  • 斐濟總理及聯合國官員呼籲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新華社斐濟楠迪10月17日電(記者 張永興)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及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穆罕默德17日呼籲國際社會採取共同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斐濟是將於今年年底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的主席國。
  • 竹林應對氣候變化引起多哈氣候大會關注
    中國科技網訊 11月27日,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和國際竹藤組織聯合主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多哈大會重要邊會:「中非合作——竹林應對氣候變化」在卡達首都多哈國家會議中心順利舉行。來自加拿大、德國、法國、巴拿馬、中國、莫三比克、國際林業研究中心等國家的1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領導小組的具體工作,並於2008年設置應對氣候變化司,負責統籌協調和歸口管理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相繼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職能機構和工作機制,負責組織開展本領域應對氣候變化工作。2010年,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框架內設立協調聯絡辦公室,加強了部門間協調配合;調整充實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提高了應對氣候變化決策的科學性。
  • 在波蘭氣候大會上講述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地方行動」
    近年來,中國各地採取多項措施,推動節能減排,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努力和貢獻。在卡託維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4)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的地方行動」邊會成功舉辦,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中國各地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與成就。該邊會由中國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能源基金會和美國可持續發展社區協會共同舉辦。
  • 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在行動
    央視網消息: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5年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有目共睹。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了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中國提出的新舉措包括,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氣候變化需世界各國攜手應對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凝聚各方共識,開展國際合作。人類正面臨嚴峻的氣候危機,已經沒有時間再等待徘徊,需要抓緊行動起來。唯有各國攜手同心,才能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9月23日在美國紐約召開。
  • 【地評線】金羊網評:以「綠」為底,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展現大國擔當
    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其中最重要的長期目標就是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1.5至2攝氏度以內,以協定開啟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新階段。進入新階段,打開新徵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責無旁貸。
  • 為生存而戰 斐濟繪製應對氣候變化藍圖
    為生存而戰 斐濟繪製應對氣候變化藍圖海洋斐濟總檢察長兼經濟與氣候變化部長艾亞茲·賽義德-海尤姆7日向議會介紹政府打算提出的應對氣候變化法案,說應對全球變暖是「為我們的生存和生活而戰」。賽義德-海尤姆說,斐濟是世界唯一一個合併經濟和氣候變化政府部門的國家,「我們理解強大經濟與穩定氣候之間的關係」。他希望議員屆時能「一致支持」法案,以便向外界傳遞斐濟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的清晰信息,進而帶動其他國家效仿。賽義德-海尤姆說,氣候變化的後果包括北極冰川融化、高溫屢創紀錄以及乾旱、洪水和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