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 北京烤鴨VS南京烤鴨:同樣是鴨子,不同的味道

2021-02-17 國家人文歷史



轉自公眾號十五言(微信號:www15yancom),經作者授權轉載。

有些經驗要經歷過才懂得,比如說,大起大落的不只過山車和人生;比如說,烤鴨不只北京的好吃,在與其遙遙相望、「鴨」情滿滿的南京,也上演著烤鴨美食帶給人們的滿足與慰籍。

穿過全聚德人聲鼎沸的大堂,隨著京味兒十足的招呼聲落座,空氣中新切黃瓜的清新,甜麵醬的綿香,裹挾著剛出爐烤鴨的炙熱油脂氣息,組團攻陷鼻腔。我咽下一大團口水,抓緊點單,卻未曾想過一千公裡之外的另一座古城,男女老少排成長隊,耐心等待爐內的鴨子翻轉上色。淅出的油滴在爐火裡滋滋作響,烤好後色澤紅豔的鴨子列隊展示於玻璃櫥窗後,被小心切塊,再調上店家精心配製的滷水。接過店家手中遞來的袋子,香氣就急不可耐地往鼻子裡鑽,一手捧著熱乎乎的烤鴨,一手牽著勾頭讒望的孩子,無暇多言,匆忙趕回家要趁熱吃掉。

北京烤鴨是帝都人民宴請賓客的上選,一是廣盡地主之誼,替友人解封「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北京烤鴨真遺憾」的怨念;二是北京烤鴨吃起來有充滿儀式感的排場:片片削好的烤鴨如花瓣層疊白玉盤中,周圍錦簇著小盞荷葉餅、蔥絲、黃瓜條、蘿蔔絲、白糖、醬料。放眼望去一道菜就蓋了半張桌,顏色有紅黃綠白等煞是好看。
吃的時候手託薄餅,用筷子挑一點甜麵醬抹於餅面,醬身上輕輕覆蓋幾層片鴨,再加上那些紅綠白們,捲起來兩手捧著送進嘴裡。唇舌最先接觸到麵餅的淳樸氣息,咬開之後是甜麵醬的濃鬱湧入口腔,再多嚼幾下主角烤鴨就出場了:鴨肉肥而不膩,脆亮的鴨皮釋放出少許的油脂正好被麵餅中和,甜麵醬陷入鴨肉中,帶領吃肉的快感走向新一波高潮。那些依個人口味寵幸的蔥瓜蘿蔔們,釋放出的清冽氣息又拉著食客從齒間的迷醉中回過神來,右手重拾筷子,左手早已託成碗狀等待另一片麵餅的降臨。

以上是北京烤鴨最日常的吃法。有人會把甜麵醬換成辣醬,以至於藍莓醬也不甘寂寞地出場了;有人放棄蘸醬轉而蘸糖(又是一場甜鹹之爭),還有喪心病狂的吃客會把白砂糖換成跳跳糖,把黃瓜條換成哈密瓜條,各種花(zuo)式(si)吃法沸沸揚揚,好像離烤鴨本身倒是越來越遠了。以至於有不甘心的老字號跳出來說,正宗的北京烤鴨要有幾點:

喧囂之下,南京烤鴨這邊倒是波瀾不驚,但是沒有爭議可不代表不好吃喲。

與北京烤鴨比,南京烤鴨的吃法簡潔。現烤的鴨子,掛在店裡,色澤明亮。一隻或半隻賣,也可以分前脯和後座。案板上一刀切下去,肥汁四濺,油汪汪地耙在碗裡。烤鴨通常切成4-5釐米的厚度,澆上滷子,直接就著白飯吃。一口下去,鴨肉飽滿細膩, 外酥裡嫩。南京烤鴨比北京烤鴨肉質烤得更蓬鬆,正是吸收了滷水以後,鴨肉的汁水與滷水交融。撕扯肉絲的時候,吸收了的鮮香滷水又從鴨肉中釋放出來。並且油亮的汁水滲在飯裡,好像連帶著那碗米飯也變得神奇誘人,幾筷子扒拉就見到碗底。


南京烤鴨與北京烤鴨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滷水,滷水的調製與烤鴨製作一樣講究。烤鴨子的時候,就需要在鴨腔灌水,一起入爐,外烤內煮。經過烘烤,鴨肉的精華也滲透到這汁水裡,鴨肉熟了,汁水也鮮透。烤爐這邊旺著,另一邊要架起鍋來,用生薑、蔥、桂皮、香葉、蒜頭、辣椒幹、十三香等等佐料十幾餘種,慢火熬製。等到鴨子出爐時,把烤出的汁水與鍋裡的滷子倒在一起,趁熱澆上糖色、米醋、精鹽,勾人心魄的鮮香味道隨烤鴨一起打包,都交與這一廂識貨的人。

「烤」字在古時又作「炙」。以整隻動物為食材,整體烤炙,割而食之的菜餚製作方法最早源自北方胡貊民族,故名為「貊炙」。「烤乳豬」、「烤全羊」、「烤全牛」,這些「炙貊」佳餚都是伴著北方遊牧人的最炫民族風傳來。將鴨子作為燒烤食材,最早見於南北朝的《食珍錄》,然而今天我們所嘗到南京烤鴨的做法,卻是源於明太祖朱元璋。

話說朱元璋愛吃鴨子,定都南京之後,依仗這裡水系發達、湖鴨肥碩,以至於要「日啖一隻鴨」。水煮、紅燒、清蒸,各式做法全都吃遍,御膳房為了抓住帝王的胃,來抓住帝王的心,開始用炭火烘烤的方式來做鴨,後來又絞盡腦汁升級成燜爐烤鴨,即不用明火,而用爐溫烤成,天然綠色環保。南京百姓本來就有吃鴨的風俗,在王的帶領下,這股吃鴨熱更是掀起了新一波的浪潮。南京鴨餚與「古書院」(國子監)、「琉璃塔」(大報恩寺)、「玄錦緞」(雲錦)並稱金陵四絕。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一同打包去的不光有南京的文官武將,更有南方的美食大廚。南京烤鴨隨新王進入北京,從宮廷傳向民間。但由於水土不養鴨,北京的鴨子普遍較南方肉瘦,烤出來的鴨肉不夠滋潤,口感欠佳。為了養肥鴨子們,只好圈鴨於竹籠使其不得動彈,只留出鴨頭每日填喂,不出三個月,胖鴨子自然呼之欲出。這也是後來「填鴨」一詞的由來。

明代嘉靖年間,京城第一家烤鴨店「便宜坊」在菜市口南側的米市胡同開業,最早的店名就叫「金陵烤鴨」。從南京流傳過去的烤鴨店除了便宜坊,還有六合坊等,名稱上都帶有濃濃的南京印記,其中以「便宜坊」最為出名,也最廣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便宜坊店中關於烤鴨的掛畫

比如說,民國初年,魯迅住在宣武門南紹興會館時就是便宜坊的常客。 位於菜市口米市胡同31號的老便宜坊與魯迅所居的南半截胡同中間只隔一條丞相胡同,步行大約十分鐘的路程。1912年7月28日的《魯迅日記》:「晨稻孫來,午飯於廣和居,季菇、莘士在坐。飯後赴吳興館,夜又飯於便宜坊。」1913年8月日的《魯迅日記》說:「⋯⋯六時半抵北京,七時到寓。⋯⋯朱煥奎來,又飯於便宜坊。」

你在南方的燜爐裡,熱氣紛飛,我在北方的掛爐裡,四季如春。

這標題加這配圖,為什麼我被感動了

你以為只有明朝的皇帝愛吃鴨子嗎?大清朝表示不服!據《五臺照常膳底檔》記載:乾隆皇帝本人於「二十八年,三月初五至十七」, 十二天內吃烤鴨達八次之多(明太祖說吼吼這算啥,我可是日啖一隻鴨的人喔)。清代御膳房專設立「包哈房」,簡單講就是成立了專門製作烤鴨的工作室;朝廷還把潮白河畔的「白河蒲鴨(北京鴨)」遷到地肥水美的玉泉山一帶放養,除此之外,清朝對烤鴨放的最大招是,將原有的燜爐烤鴨製法改進,發明了「掛爐烤鴨」。

燜爐鴨一般是用雙層鐵皮爐來燜,內填燃料。大一點的商家如「便宜坊」,採用磚砌燜爐,留有一門。燒到爐壁發灰時,將烤鴨放入,關上爐門,用爐內餘燼和熱爐壁燜烤成。烤鴨不見明火,受熱均勻,油水消耗少,自然外皮酥脆,內裡嫩而多汁。

燜爐鴨

而掛爐烤鴨是將烤乳豬的製法移植到烤鴨上。製作手法為:取一隻完整的北京填鴨,從割開處打氣,使其皮肉分離,開膛去內臟後用一根短木棍支撐胸骨,塗上糖與香料後風乾。然後將晾乾的鴨子肛門用木塞塞住(請忽視),掛在專用烤爐中,手邊常備一壺水以便隨時灌鴨,並且要不停翻動,保證受熱均勻,最後烤出的成品如同塗了棗紅的亮漆。木材選用以棗木最好,其次為桃、杏、梨木。

總結一下,燜爐派與掛爐派有三大區別:

只有燜爐烤鴨才有爐門封閉,以爐壁餘溫烤制。而掛爐鴨用棗、梨木等果木為燃料明火烤制。

掛爐烤鴨在烤制時是可以隨時檢閱的,要用挑杆常常給鴨子換位,以使受熱均勻。而燜爐鴨只能在放入爐子和覺得鴨子烤好時才能開關爐門,時間火候全憑廚師的經驗積累與判斷。

掛爐烤鴨受力明火,鴨子皮下脂肪化掉,烤成的鴨子皮較乾脆。燜爐烤鴨爐內溼度相對較高,烤出的鴨子皮肉相連,鴨肉較掛爐派更加彭松多汁。

是的,你造有座城市,被自豪地稱為「鴨都」嗎?金陵地的鴨餚之多,食鴨人之眾,可謂中國之最。根據南京鴨業協會的數據,南京年加工銷售的鴨子超過一億隻,鴨產業經濟總值超百億元!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南京人那麼愛吃鴨?這裡請允許插播一條南京人耳熟能詳的關於明太祖的傳(謠)言。(朱元璋說,怎麼又是我?)

相傳洪武年間,朱元璋想建造南城門樓屢次不成,總是修到一半地基下陷,城門樓倒塌。於是在算卦謀士的指點下,去向當地土豪沈萬三借聚寶盆埋於城門下,來鎮壓闢邪,借時許諾說第三天的雞鳴前還。可是埋都埋了,還怎麼還呢?機智的璋璋下令把全城的雞都殺光光,不準南京城養雞,以防止打鳴,所以南京人就沒有雞吃,只能吃鴨了。

野史只供茶餘飯後笑談,南京人吃鴨的真正原因,恐怕一是歷史,二是水系。江南水鄉江水縱橫、河網稀布,適合鴨子的飼養。《吳地記》中即有金陵人「築地養鴨」的記載。而道光《北湖小志》中提到:「養鴨家,必駕小舟徜徉於二蕩澗,每成群多至百千。」

因為熱愛,所以吃的風生水起。除了烤鴨的做法,還有大名鼎鼎的鹹水鴨、醬鴨、板鴨、桂花鴨、水晶鴨等等,鴨身的每個部位,從鴨肝、鴨心、鴨腸、鴨腦,到鴨舌、鴨下巴、鴨掌,甚至鴨血(鴨血粉絲湯)、鴨油(鴨油月餅)都可以化身一道道好菜。「無鴨不成席」是南京人飲食的原則,家裡來了客人,必然有一道菜是鴨餚。而製作鴨餚的廚師高手,可以輕鬆做出一桌全鴨席來。

百科裡找到的某聚德的全鴨席(歡迎南京朋友提供當地全鴨席)

永樂十八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在此之前他已下令開會通河,打通南北漕運。南京的燜爐烤鴨作為金陵地的口味印記,被陪同遷都的江南人帶到北京,並從宮廷走向民間。

清朝同治三年,清軍攻陷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南京),也是在這一年,北京前門外肉市旁新開一家「全聚德烤鴨莊」,就是如今「全聚德烤鴨」前身。全聚德的做法即是掛爐派,與便宜坊的「燜爐鴨」花開兩朵,構成如今北京烤鴨的兩大派系。

北京與南京,似乎總有羈絆,默默呼應著。獬執事大人在神文《土豆戀上大盤雞》裡曾經說過,「不同的雞傳承著不同的飲食文化與人文傳統,更熨帖著芸芸眾生的舌尖與腸胃」。而換做這裡,同樣烤鴨,在南京與北京的歷史巨變中,卻有了不一樣的食法與流派。變的是技法,不變的是對美食的熱愛。是傳播,傳承,還是演變,追根溯源比不過美(nan)食(bei)佳(chi)餚(huo)歡聚一堂。寫到這裡,南京北京的烤鴨之爭,也可以握手言和了。

【 國家人文歷史 】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土耳其軍隊的政變傳統是怎麼回事

2016年7月顯然是個多事之夏,法國尼斯的恐怖襲擊令人驚魂未定之時,地處歐亞之交的土耳其國內槍聲乍起,消息傳來,又是一次土耳其軍隊總參謀部「一小部分」軍官發動的軍事政變。為什麼要說「又」呢?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血色國慶: 為什麼歷史上法國國慶日總是發生流血事件?

2016年7月14日,法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尼斯發生了一場恐怖襲擊。一個好端端的國慶節反而變成了一個血腥國慶節。血腥的7月14號,這在法國歷史似乎並不讓人意外。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聯合國維和部隊:中國從敵視到積極參與

在聯合國維和行動問題上,中國也走過了一條頗有曲折之路,從最開始的排斥和反感,到漸漸了解和支持,最終才積極參與到其中。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點擊圖片進入微店

相關焦點

  • 南京烤鴨北京烤鴨:同樣鴨子為何味道不同
    南京烤鴨與北京烤鴨:同樣的鴨子為何味道不同?帝都人民請客首選北京烤鴨,既能滿足友人「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的願望,又能感受到儀式感滿滿的排場、匠心廚師削出一百零八塊烤鴨,層疊在盤子裡,簇擁著餅皮、蔥絲、蘿蔔絲、黃瓜條、白糖與醬料,滿滿的小碟擺滿半張桌,紅紅綠綠非常養眼。
  • 同樣是烤鴨,北京烤鴨和南京烤鴨有啥差距?網友:差的不是一點點
    推薦語:可能是北方人吧,只吃過北京的烤鴨,北京的烤鴨店還真不老少,全聚德就不說了,還有便宜坊、大董烤鴨等等下文轉載自作者:h亭愛吃蝦同樣是烤鴨,北京烤鴨和南京烤鴨有啥差距?網友:差的不是一點點!說到烤鴨大家也都知道是我們中國傳統的一種美食了,而且在我們國家很多地區的烤鴨也都是非常有名的,尤其是經過烤制之後,考研的外皮色澤紅亮,吃起來就之前那味道鮮美,肥而不膩,那麼大家收到卡呀,肯定都聽說過北京的烤鴨,那麼除此之外,在我們國家很多地區也都是有當地特色的烤鴨的,就比如說廣東烤鴨,南京烤鴨等等,那麼據了解北京的烤鴨也是從南京流傳過去的那麼珍貴,改良之後才成為了現在的北京烤鴨,同樣是烤鴨,那麼北京烤鴨和南京烤鴨到底有什麼樣的差距呢
  • 美食之「鴨子」:南京鹽水鴨和北京烤鴨的「美味」之爭
    比如鴨子的全身都是寶,從鴨頭到鴨掌,都是極其美味的下酒菜。但對於全身是寶的這種榮耀加持,牙中聽了卻很不開心。因為國人掌握了鴨子的一千種死法,以前走時發,在吃貨們趕盡殺絕之下,另一隻鴨子可以活著逃出南京,也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溜出北京。那麼鴨子怎麼烹飪最好吃呢?南京和北京必然免不了一場口水之爭,作為南北兩大鴨子亡命基地,必然也有屬於他們的愛恨情仇。
  • 足以PK北京烤鴨的5種鴨子,第4隻直接讓北京烤鴨認慫了,別不服
    說起中國的鴨子大家肯定都會想到北京烤鴨,這是一道有歷史百年的中國名菜,之前有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可以說到北京肯定要吃吃這大名鼎鼎的北京烤鴨。這北京烤鴨之前雖然非議不少,但味道卻沒有被質過。鴨之美在於鴨子的品種。
  • 北京烤鴨VS廣東烤鴨,兩大美味流派差在哪?
    導讀:北京烤鴨VS廣東烤鴨,兩大美味流派差在哪?烤鴨兩大流派:北京vs 廣東!傳統的烤鴨主要有北京和廣式兩大流派,北京烤鴨是北京著名菜式,用料為華北地區的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早在明朝時就已是官府人家中的席上珍品,清朝時,來自河北的師傅改良了烤鴨製法,將北京烤鴨發揚光大。用餐有時還可欣賞汁水淋漓、肉香四溢的片鴨秀,更添視覺饗宴。而中國南方人愛吃鴨子,有「無鴨不成席」說法,廣東菜系有許多炙烤鴨饌。
  • 南京烤鴨:「北京烤鴨?快叫爺爺!」
    :「馳名中外的北京烤鴨,是南京傳過去的。」那麼問題來了:南京烤鴨到底是什麼,在哪兒可以吃到,怎麼傳到北京去的,和北京烤鴨有什麼不同?水鴨子,比旱鴨子好一隻優秀的南京烤鴨:內煮外烤,以及滷水3|南京烤鴨:北京烤鴨?叫爺爺!
  • 想吃烤鴨,卻被問南京和北京的烤鴨誰最正宗?
    其實北京烤鴨就是南京傳過去的。在上世紀50年代末,全聚德統計了全北京烤鴨師傅的意見,他們比較一致的認為,北京烤鴨源自南京。當然了,後來北京烤鴨又加入了很多魯菜的特點,早就不同了。北京烤鴨分兩派:掛爐的全聚德、燜爐的便宜坊。
  • 南京鹽水鴨,北京烤鴨天下聞名,湖南鴨子也不甘落後,吃過就愛上
    南京鹽水鴨,北京烤鴨天下聞名,湖南鴨子也不甘落後,吃過就愛上!鴨子在我們中國人的餐桌上地位還是非常高的,可以作為餐桌上的上乘佳餚。鴨肉非常好吃,而且是進補的優品,鴨肉的營養價值和雞肉是差不多的,關於鴨子的做法各地都是不一樣的,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南京的鹽水鴨,還有北京烤鴨。
  • 北平烤鴨與北京烤鴨,做法不同,味道誰更勝一籌呢?
    說到烤鴨,很多人大腦浮現的大概是北京烤鴨,北京烤鴨可謂是北京有名的菜式,相信很多人都有吃過的。據說北京烤鴨在烤的時候,都是用桃木來烤的,所以只要你細品,就會發現烤鴨的肉中,帶著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 北京烤鴨居然是來自南京,兩種烤鴨有啥區別
    人們都說,沒有到過北京,就不能說他到過中國,而去了北京就一定要吃「北京烤鴨」。北京烤鴨儼然是古都北京的特色之一。北京烤鴨選用特別飼養的北京填鴨,經過獨特燒烤流程製作而成。但是,事實也許會令你大吃一驚:北京烤鴨的起源並不是北京。
  • 北京烤鴨VS南京鹽鴨:兩座古都裡的鴨饌往事
    的確,被譽為「天下美味」的北京烤鴨幾乎撐起了中國鴨味的半邊天,又因全聚德、便宜坊及大董等名店均位於京畿重地,這個天子門口的美食自然也成了國宴堂客,頗有「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的風光。 北京烤鴨可謂鴨饌冠冕,北京又是中國首都,按理說中國若有鴨都,當非北京莫屬。
  • 南京的素燒鵝和北京烤鴨,哪個更好吃?
    其不同的地方,美食的風味不同,就江蘇和北京而言,兩個不同的地方就有很多不同的風味。今天想和大家說說江蘇南京和北京的美食,也就是關於南京素燒鵝和北京烤鴨的美食,以鵝作為食材和以鴨子做出來的美食風味不一,那麼,到底是北京烤鴨比較好吃,還是南京的素燒鵝比較好吃呢?
  • 為何北京烤鴨沒有了回頭客,南京烤鴨卻百吃不膩,網友:自己作的
    說起烤鴨,想必大家最先想起的就是來自我們首都北京的烤鴨了吧。但是事實上呢,因為我們中國地大物博,所以就算是一隻小小的烤鴨,各個地方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烤鴨。像是做得好並且出彩的烤鴨,不僅僅是北京烤鴨,在南方的南京烤鴨也是相當美味的。甚至可以說,南京烤鴨現在已經壓過了北京烤鴨了。
  • 北京烤鴨為何來自南京?
    北京人對鴨子的熱愛在整個北方來說都是獨一份的。畢竟鴨子是水禽,相比於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北方人並不將鴨子視為最主要的家禽。人們心目中吃鴨花活最多的還是以南京為代表的江淮一帶,正所謂「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走出南京」。
  • 中國最愛吃鴨子的城市,一年吃掉上億隻鴨子,是北京烤鴨的鼻祖
    如果你問一個外國人最熟悉的中華美食是什麼,他一定會回答你「北京烤鴨」,北京烤鴨作為北京的招牌美食,距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早在明朝朱棣時期,民間就開始流行吃烤鴨,並且烤鴨的製作過程十分繁瑣,發展到如今要想烤好一隻北京烤鴨,從選鴨子開始就是一道難題。
  • 北京烤鴨有多出名?韓國人:是我吃過最好的鴨子!
    鴨子外焦裡嫩,吃了一口後,滿口留香,全部的人驚訝不已,沒想到會這麼好吃,還有人稱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鴨子,沒有之一,他說韓國也有北京烤鴨,但味道一點都不一樣,完全沒這個好吃,看來要吃烤鴨還是得到中國來啊!看到這個視頻,小編也是非常的開心和驕傲啊!!自家國土的東西被更多人知道且認可,心裡感到十分開心,就像得了獎的孩子一樣!好了,現在進入主題,聊聊這個烤鴨!
  • 北京烤鴨和普通烤鴨的不同,為什麼一個聞名中外,一個無人問津?
    北京烤鴨,顧名思義,那就是在北京,而且還是烤了的鴨子,北京烤鴨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裡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 我國最愛吃鴨子的城市,一年消滅1.5億隻,連北京烤鴨都源於此
    北京烤鴨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在古書《食珍錄》上就已經有關於炙鴨的記載,當時是一道名貴的宮廷食品,普通百姓還沒有資格享用。北京烤鴨用料為優質的肉食鴨北京鴨,然後採用果木炭火烤制,烤至色澤紅潤為止。這樣的鴨子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裡嫩,因此北京烤鴨在當時就被譽為「天下美味」。
  • 同樣是鴨子,北京烤鴨和廣州燒鴨有啥區別?網友用一句話道破真相
    而受到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每一個地區的美食和特色小吃都是會有所不同的,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北京烤鴨和廣州的燒鴨,一個是北京的代表性食物,而另一個是廣州的代表性美食。那麼同樣是鴨子做出來的,北京烤鴨和廣州燒鴨,到底有啥區別呢?網友用一句話道破真相!1.
  • 為何北京烤鴨少有回頭客,南京烤鴨卻好評如潮?差距在這
    為何北京烤鴨少有回頭客,南京烤鴨卻好評如潮?差距在這!作為一個地道的吃貨,一直以來都以能吃遍全國各地的美食為目標,在這樣的目標影響下,確實吃了很多的美食,今天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北京烤鴨和南京烤鴨,北京烤鴨的知名度要比南京烤鴨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在外國北京烤鴨的呼聲都非常高,南京烤鴨和北京烤鴨相比的話,完全就是一個下裡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