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件國寶,100個傳奇故事!馬未都出新書,講述國寶那些事兒

2020-12-13 騰訊網

9月3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重磅新書《國寶100》在線上首發。

該書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其中不光講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還講述了馬未都在收藏圈、文物老饕們之間打聽到的各種趣聞。

講國寶是為了換種方式看歷史

為什麼要講國寶故事?馬未都說,講國寶故事,其實就是在講述歷史,通過國寶來講述歷史,是了解歷史的一種特殊欣賞方式。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歷代王朝的更迭,流傳下來不計其數的奇珍異寶。

這些奇珍異寶凝聚了一代工匠的智慧和汗水,同時也匯集了那個時代的藝術審美、生活故事與人文精神。所以,從某種層面而言,它們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全部,文物本身便是故事的起源,亦是走向未來的載體。

因此,了解國寶背後故事的意義就顯得特別重要——你只有清楚國寶的文化根源在哪兒,才能知道今天的我們來自何處。

馬未都講述國寶,並不是作為文獻資料而寫作,而是將自己與國寶的故事寫了進去。

比如書中講述到的出土自漢武帝茂陵的西漢金馬,通過講述金馬的來歷和西漢時期的工藝水平,轉而提到了現在金馬的存放地——日本滋賀縣美秀博物館。

這座馬未都最喜歡的博物館出自建築大師貝聿銘之手,通往博物館有條單獨的通道,當你從停車場下來時才會發現,這座藏有西漢金馬的博物館有多麼漂亮。馬未都通過他個人的經驗梳理圍繞著國寶文物周邊各種龐雜的知識,為讀者和國寶之間打開新的天地。

歷時2年多,跨越幾千年

《國寶100》中這100件國寶分布在世界各地,每件國寶都極具代表性,類別涉及青銅、陶瓷、玉器、漆器、家具、法書、碑帖、繪畫等多個門類,時間從幾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一直到清晚期,跨越幾千年。

它們有的得到無數讚譽,被國內精心收藏,有的在歷史變故中輾轉定居異國他鄉。馬未都力圖詳細講述這些國寶的前世今生,深挖這些國寶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單是把這100件國寶的相關資料整理出來就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

《國寶100》前後耗時2年多的時間,先是推出音頻,繼而推出視頻,此次又以圖書的形式呈現。

馬未都說:圖書具有視頻和音頻所不可替代的優勢,因為呈現在書裡的文字更嚴謹,同時書裡還配有大量插圖,有所講國寶的清晰照片,也有與之相關文物的圖片、歷史圖片、博物館照片及關鍵人物的照片等,讀者在閱讀文字的同時,可以獲得更加直觀的認識。

100件國寶,構成了一幅中國文物的歷史畫卷。這些國寶經歷了怎樣的故事,承載了怎樣的歷史,又與現代社會有著何種聯繫?讀者在書中自會找到答案。

對話馬未都

■馬未都

記者:在什麼機緣之下,決定要出《國寶100》這套書?

馬未都:我那個《觀復嘟嘟》做了四年,240期,做的有點兒累,等於說停下來休息一年。但是休息的時候呢,又有點兒不太甘心,想一想正好兒這個國寶熱嘛,大家都想了解背後的故事,然後我就做了100集這個《國寶故事》,起名兒就是《國寶100》,本來還想再做100個,但是實在是精力有限,只好先做100個了。

記者:中國珍貴文物數不勝數,您書中提到的100件文物,遴選標準是怎樣的?

馬未都:考慮到中國文物的這個豐富性,青銅、陶瓷、玉器、書畫、竹木牙角器等等都有所選擇,那麼標準呢,是它代表這一領域比較尖端的作品,這個都是博物館收藏的,我們沒有選擇任何私人手中收藏的,就是選博物館收藏的。

記者:您講國寶跟別人講國寶,有什麼不同?

馬未都:我講國寶跟別人講國寶有所不同的是,我講的是一個生動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是我們團隊一起努力去重新整理的。我也聽到了很多國寶故事,那些都是書本上看來的,是從書本到書本,我們不是從書本到書本,而是從書本到個人的表達。我在文物領域待了一輩子,對文物領域都比較熟知,所以我們的表達相對來說更加個性化,就像我們現在能聽見蟈蟈叫,非常生活化、個性化。

記者:在這100件寶貝中,您覺得經歷最傳奇的是哪件寶貝?

馬未都:其實每件文物都很傳奇,呂后印那章,中國漢代最重要的玉印,迄今為止發現的等級最高的一個白玉印,那麼漂亮的東西,小孩兒一腳就給踢出來,你說,傳奇不傳奇?每件東西都有它的傳奇。

記者:《國寶100》出版後,有沒有後續的出版計劃,畢竟中華文化的瑰寶不止100件?

馬未都:在疫情期間關注我微博的都知道我在寫唐詩宋詞解析的書,如果順利的話明年這會兒應該能出來,那就是五本,唐代三本,宋代兩本。那是我們的另一份國寶「唐詩宋詞」,是中國人都應該了解唐詩宋詞。

相關焦點

  • 馬未都新作《國寶100》:講述100件國寶的100個故事
    中新網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高凱)觀復博物館創辦人、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新書《國寶100》3日晚在線上首發。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
  • 100件國寶 100個故事 馬未都新作《國寶100》出版
    9月3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重磅新書《國寶100》在線上隆重首發。書中,馬未都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國寶100》不光講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還講述了馬未都在收藏圈、文物老饕們之間打聽到的各種趣聞,著實豐富了這本書的內容。
  • 馬未都新書《國寶100》首發,講國寶是換種方式看歷史
    此書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其中不僅講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還講述了馬未都在收藏圈、文物老饕們之中打聽到的各種趣聞。出版社供圖馬未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講國寶故事,其實就是在講述歷史,通過國寶來講述歷史,是了解歷史的一種特殊方式。
  • 馬未都新作《國寶100》線上首發
    2020年9月3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創作的新書《國寶100》在線上首發。書中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其中不僅講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還講述了馬未都在收藏圈、文物老饕們之間打聽到的各種趣聞,著實豐富了這本書的內容。在抖音直播之前,馬未都接受了記者微信採訪。馬未都說,自己講述國寶,並不是作為文獻資料而寫作,而是將自己與國寶的故事寫了進去,這是與別人講國寶的不同之處。
  • 馬未都出新作《國寶100》:清楚國寶根源,才知道我們來自何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9月3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重磅新書《國寶100》在線上首發。此書,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
  • 聽名家說國寶,串聯上下古今,馬未都攜《國寶100》做客徐匯
    國寶文物是歷史留下的物證。每一件寶貝背後都有知識,有說道,有傳奇,聽行家講國寶,不僅開眼界,長見識,還能串聯起上下古今、文學地理,就像一本百科全書,把一部活歷史呈現在你面前。8月29日下午,由徐匯區圖書館和虹梅街道圖書館主辦,長江文藝出版社和鍾書閣共同承辦的「馬未都說國寶暨作者見面會」在虹梅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行,觀復博物館創辦人、收藏家馬未都攜一套四卷本的重量級新作《國寶100》做客徐匯,與讀者分享國寶故事。從天下第一桌紫檀三彎腿畫桌,到最小的一件寶貝皇后之璽,最薄的寶貝馬王堆出土的素紗禪衣,最晚的寶貝翡翠扳指。
  • 馬未都解讀國寶奧秘 「觀復嘟嘟」姊妹篇「國寶100」即將開播
    由觀復博物館創始人、著名學者 「馬爺」馬未都主講的《國寶100》,將於8月27日登陸優酷。節目將歷史故事與文物影像相結合,探索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剖析文物的精工細造,解讀國寶背後的故事。這些文物到底承載了什麼樣的歷史,經歷了何種故事,與現在又有怎樣的聯繫?馬未都將帶領你一起梳理文物之謎和文化之謎。
  • 聽馬未都《國寶100》,文物結合故事,我們不能期望太多
    今天繼續來聊馬未都先生的《國寶100》,畢竟差不多聽了100期,心中肯定有很多想法。對於國寶文物最近也一向是非常感興趣,我離廣州博物館不是那麼遠,有時候有好的展覽,只要有時間,還是會趕過去看一下。但是,對於文物國寶這些東西,我們確實好像是去旅遊一樣,看個外觀,我們對於文物也不會那麼細緻,那麼細微的去觀察,不像馬未都先生一樣,他們是真正的內行,我們去觀看文物,就像去景點旅遊一樣,很多時候是打一個卡,如果沒有導遊,看了也就看了,真正內在的故事,我們可能不知道。
  • 馬未都每天講一個國寶故事——中國的「比薩斜塔」
    馬未都每天講一個國寶故事——中國的「比薩斜塔」 每天一個國寶故事
  • 文化學者馬未都接受採訪 盛讚西安的博物館有特色
    馬未都 記者 尚洪濤 攝用文物講述歷史,是撥開歷史迷霧的一種特殊方式。日前,著名文化學者馬未都推出了自己投入兩年心血完成的新作《國寶100》,試圖向普通讀者揭開國寶背後的傳奇與歷史。9月3日,馬未都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微信採訪,談文物,聊歷史之外,他也向陝西豎起大拇指,「陝西人的文物自豪感全國第一!」從東漢銅奔馬、曾侯乙編鐘,到戰國杜虎符、西漢長信宮燈,再到《清明上河圖》、圓明園獸首銅像……《國寶100》中,馬未都從全世界的博物館中遴選出100件中國文物,詳細講述,分別涉及青銅、陶瓷、玉器、漆器、家具、法書、碑帖、繪畫。
  • 340件國寶約會南京,講述600年前明朝遷都那些事兒
    12月19日,《1420:從南京到北京》文物大展亮相南京市博物館,340件(套)國寶,向觀眾講述了大明王朝王公貴族們的輕奢生活。據了解,此次展覽的國寶,來自首都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館總館、蚌埠市博物館、南京考古院等多家文博單位,很多國寶是首次向觀眾展出,有的剛出土不久。該展將持續到2021年4月。交匯點記者 宋寧攝
  • 又有100件國寶排隊上線講故事,這次它們專注賣萌!
    近期央視的文化類節目都要被國寶們承包了。如果說看不夠《國家寶藏》精挑細選的27件國寶的話,現在又有100件國寶排隊等著給你講故事了。說的就是紀錄頻道今年開年播出的《如果國寶會說話》,豆瓣評分9.4,又是一檔良心節目。徐歡導演和她的團隊可以說是研究國寶的資深影視人員了,製作的《故宮》、《故宮100》都是高分的經典作品。
  • 肯德基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館 講述國寶背後的故事
    2018年新年伊始,肯德基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館,獲得十七件國寶形象使用的官方授權,並且將它們的文化之魂融入在18個城市的肯德基超級國寶主題餐廳設計中,向年輕消費者普及國寶文化,提升經典文化傳承和民族自信。
  • 馬未都:這件「醜」國寶中國人不敢碰,日本卻把它供為鎮館之寶
    馬未都:這件「醜」國寶中國人不敢碰,日本卻把它供為鎮館之寶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除了積澱下來許多文化和精神傳承外,老祖宗們也給我們後輩留下許許多多的珍寶,這些珍寶現在都被叫做文物,華夏文明的產物特別多,能流傳下來的文物也是不會少,就已經出土的文物而言
  • 《如果國寶會說話》裡的100件國寶,這個博物館有30件展品
    裡邊的藏品數量有10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B1是古代中國展廳,一層和二層是近代中國和復興之路展廳。還有一些特展,比如大運河文化站、樂器展。三層是新時代部分,四層則是中國古代的瓷器、佛造像、錢幣、書畫、玉器展,現在的特展是「鏡裡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展。說到國博最值得看的展,個人覺得還是古代部分。
  • 肯德基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系列活動 講述國寶背後的故事(圖)
    荊楚網訊(通訊員 鄭文君)這幾個月,話題幾乎被「歷史」和「國寶」承包,從《國家寶藏》到最近熱播的《如果國寶會說話》,一件一件中國歷史長河裡的瑰寶,漸漸浮出水面,一次次成為大家的焦點。2018年新年伊始,肯德基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館,獲得十七件國寶形象使用的官方授權,推出「厲害了我的國之國寶耀中華」系列活動,用「國寶熱潮」助力2018「厲害了我的國」主題活動全面啟程。
  • 酷我音樂《國寶的奇妙之旅》:張若昀講述西晉青瓷神獸尊前世今生
    稀世國寶穿越千年, 青瓷神獸見證傳奇。12月31日,由酷我音樂聯臺中國青年報及各大博物館打造的明星電臺音頻節目《國寶的奇妙之旅》第十二期隆重上線。作為2019年的「收官之作」,本期特邀當紅青年演員張若昀扛鼎主講,化身國寶「西晉青瓷神獸尊」,以第一人稱角度敘述該國寶「一生經歷的故事」,千載之下,聽之猶令人感奮不已。
  • 《如果國寶會說話》12月2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映
    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12月2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映。2018年1月1日起,100件國寶將在這部紀錄片中陸續開口「說話」,為人們講述自己的傳奇故事,以全新視角帶領觀眾讀懂中華文化。
  • 「益」起文明丨唐宋風韻與日本國寶的那些事兒
    「益」起文明丨唐宋風韻與日本國寶的那些事兒 2020-12-20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肯德基國寶主題店 走進年畫的「前世與今生」
    大運河畔的楊柳青年畫有著怎樣「前世與今生」的故事?一場津門古鎮喜樂會,帶著我們一起走進國寶年畫的傳奇故事。   城市作家徐鳳文、楊柳青木版年畫傳承人楊仲民,以故事秀的形式,為孩子們講述了這件國寶年畫的「今生」傳奇和製作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