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冰才是正經事
沒有廣告軟文的公眾號
以下是沒事幹研究院的最新探店成果
請放心食用
夏日午後,悶熱的氣息讓人都變得懶懶的。
想躲進街角的甜店,埋頭在冰冰甜甜的糖水裡,讓它們喚醒我。
研究員是冰店愛好者,以前在香港念書時,會為了吃某家的綿綿冰或凍酸奶而專程坐很遠的車去找。
回來了也常常想念呀。
於是,和曾在港臺生活過的同事組了個隊,想在魔都找找好吃的冰。
可以是一碗白雪黑糯米,糯米要彈牙,芒果要夠大塊夠香甜的那種:
也可以是一碟果肉超級大顆的芒果綿綿冰:
又或者是一杯看一眼涼 8 度的西柚綠茶氣泡飲,咻地吸上一大口,再深深呼一口氣,起伏天的黏膩悶熱連同煩惱一起離我遠去。
甜甜的冰,是夏天的溫柔呀!
第 1 家|紅茶冰花生冰,順帶還能吃碗麵
一家主打臺灣面的店,驚喜發現冰品不錯。
燕麥紅茶冰,煮得軟糯的薏仁、紅豆連同紅茶拿鐵製成的冰沙,不是特別甜,但滋味層次豐富。
珍珠是店家用黑糖熬煮的,香甜彈牙,喜歡。
裡面還配了奶酪,嫩滑似豆腐,又很綿密。
西柚綠茶氣泡飲料清爽解暑又養眼呀,看一眼涼 8 度。
還有一種花生冰也喜歡,抿一口滿嘴都是濃鬱的花生味兒,搭配黑糖熬煮的Q彈珍珠一起吃:
不甜。
Tips:這家店叫金玡居,去的是靜安嘉裡中心店。可以點碗面點幾個菜來配冰hh。
雞湯麵,湯底煮得濃稠,花菇很新鮮。
豉油雞不錯,雞味很足。
麻辣牛雙寶也不錯,微微辣的肉,配冰剛好。
第 2 家|楊枝甘露和彈牙黑糯米
喜歡港式甜品,每次想吃楊枝甘露或者白雪黑糯米的時候,研究員願意坐很久的車來吃這家。
芒果白雪黑糯米。白雪指的是底部椰汁製成的冰沙,搭配上糯米和大塊的芒果肉,簡簡單單,但就是百吃不厭。
芒果肉根據季節調整,甜度口味不算特別穩定。
黑糯米咬起來軟糯又具有彈性,比吃過的都喜歡,一問店家,都是早上現制的,一次要煮四個電飯煲。
白雪的甜度也控制的很好,不齁甜,和黑糯米芒果肉搭配完全停不下來。
楊枝甘露也是必點的。芒果、柚子果肉和西米都很新鮮,用料也很足。
Tips:這家店叫謐蜜甜品(彭浦店),快10年的老店了。偶爾會打包一份巧克力千層帶回家。
第 3 家|超級豐盛的芒果綿綿冰
芒果控研究員最開始被圖片所吸引,果肉也給的太紮實了吧,和在臺灣吃過的很像。
去了之後發現是一家臺灣老闆開的小店hh
綿綿冰微甜,口感比常規的冰沙要綿密粘稠一些,芒果新鮮,甜度高口感好。搭配起來剛好,很快就被搶光了。
問了老闆,用的是大臺芒,甜度比較高。
芋圓冰是特別古早的臺灣刨冰,仙草和紅豆是店家自己熬的,很豐盛。
底下的冰是刨冰加煉乳,和超大粒的花生米一起吃~
芋圓燒仙草也可以試試。
芋圓有嚼勁,回味還甜甜的。
芒果黑糯米表現遜色一些,但是果肉同樣大塊且多。
Tips:這家店叫芋見九份,除了冰品,其實還有很多臺灣小吃。研究員試過比較喜歡香腸~
需要蒜片的要提前和老闆說。
第 4 家|以前的人們吃什麼樣的冰?
現在不多見的老上海傳統的刨冰店,要了西瓜、綠豆、赤豆三個口味。
西瓜刨冰底部就是舀好的西瓜肉,綠豆和赤豆底部分別是熬好的綠豆沙和紅豆沙。
喜歡西瓜的,對準夏日梧桐樹的街頭拍一張!
而且水果和冰一起吃,又沒有熱量()
Tips:這家店叫長徵刨冰,1992年開店。長徵是來源於老闆的名字。店裡還擺放著老闆的錄音機、老式電視機等收藏。
刨冰比較甜,把冰慢慢挫下去,中和過後會好一點。
目前除了西瓜的其它水果類刨冰都是和糖水一起做的,試了下覺得太甜。請留意喲。
第 5 家|來自成都的冰粉專門店
在一家冰粉專門店,吃到一種三鮮冰粉。
三鮮指酒釀、糯米小丸子和銀耳,喜歡的食材都匯集了。
簡簡單單就是一碗冰涼清爽的夏日甜品。
這碗超級豐盛的叫玫瑰餈粑冰粉,中間的黃色圓球就是餈粑,很特別哈哈
爆款雪山湯圓裡是有紫薯,也很特別,不過更喜歡上面的。
這是最傳統的紅糖冰粉~只有厚重的紅糖和冰粉,特別古早的味道。
冰粉:你看我多Q呀~
Tips:這家店叫甜心閒生傳統冰粉,冰粉種類很豐富。
寫完啦,祝大家都擁有一個涼爽夏天喲。
題 外
今天的二條月餅上線了!記得戳~
研究員在魔都群等你!
抵擋不住冰冰爽爽的味道。在家還能冰鎮梨果凍!當做夏日小甜點,用勺子舀一勺,QQ涼涼的冰在舌尖,冰鎮後的梨汁兒順著嘴角流出,舔一舔,滿足!
鮮梨果凍傳送門
¥ifU3Y5EEs63¥
複製上方淘口令後打開tb
本文的研究員
豆 仔
喜歡研究各種各樣好吃的城市han餐廳。寫過「勾火顛鍋杭州面 」「杭州指南2019」
TOTO
少女心影像工作者,視頻組陳偉霆。曾拍過「湖州羊肉」「陝西富平柿餅」「龍華寺素麵」。
更多好吃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