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出題:蘇軾「但願人長久」是什麼意思?答錯率竟出奇地高

2020-12-17 解憂文史

十年流浪貪為客,與卿相逢夢裡濃。

那一夜,蘇軾恣意微醺,那一夜,蘇軾好夢驚蟄,那一夜,闊別了十年的王弗突然跑進他的夢裡。月光籠徹,蘇軾嘴下念念有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王弗的去世對他來說,是一道難以撫平的傷口,是一段無法割捨的記憶,每每這種時刻,蘇軾總能穿梭回到從前恩愛的美好時光,再次感受年少風浪。然而短暫的幻境過後,換來的卻是長時間的悲傷與沉痛。

這是蘇軾在密州做過的一個夢。而密州,是蘇軾人生地不熟的異鄉,同時也是他的幸運之地,因為在這裡的短短兩年間,蘇軾寫下了大量的千古名篇:不僅有淚當徹泉的《江城子》,亦有仙氣十足的《水調歌頭》。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這首詞是宋神宗熙寧九年蘇軾寫於密州的,可以稱得上是最為膾炙人口的宋詞作品,尤其長期佔據中學課本一席之地,更使其幾乎達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程度。然而,學無止境並非空話,《中國詩詞大會》曾就這首詞出題,考的就是「但願人長久」的意思。

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的「長久」所指是?

A.親情長久 B.友情長久 C.壽命長久

這道題屬於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類型,題幹的一切我們都很熟悉,但問及到某個細節卻很陌生。正因為如此,詩詞大會當時的百人團僅有9人答對,其餘91人全部選錯,可見其刁鑽之處。

這道題正確答案是C壽命長久,但大多數人選了A。有些人不理解了:這道年年選入課本的詞,大家都倒背如流了,為何答錯率還會這麼高?詩詞大會這些高手都答不對,那更別說我們這些詩詞儲備一般的人了。

其實,這個問題與當時教你的語文老師有很大關係。在這首詞前蘇軾是寫有小序的:「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寫作時間是中秋節,寫作契機是「懷子由」,子由即蘇轍,是與蘇軾感情非常深厚的胞弟。

眾所周知,一首詩詞的寫作背景對於理解作品內涵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首詞既然是寫給兄弟的,那麼老師必然會在授課時強調這一點。然而從答題情況來看,很多老師顯然是疏忽了。

這就導致不少人開始自己胡亂理解:「乘風歸去」,「起舞弄清影」,「轉朱閣,低綺戶」,「悲歡離合、陰晴圓缺」等等這些字句,看起來哀怨繾綣,感性溫柔,又有點情侶之間互相埋怨的口氣,所以更像是寫給戀人的相思之作。最後的「嬋娟」誤導性更強,像是對某個女子的仙稱。

假如語文老師對學生強調到了這一點,那麼都不用理解句子,僅從「子由」身上就能推演出答案:蘇軾遠在密州,而弟弟也被貶他鄉,恰恰這又是中秋佳節,必定加倍想念家人,那麼愛情、友情自然不對,而他們本來就是兄弟,親情是不會變的,所以蘇軾之「長久」是希望親人們都能平安健康長壽。

如此理解,語文老師還忽略了一點:這首詞的寫作時間是中秋節,想必很多人也不清楚吧?客觀來說,課堂上學習古詩詞的確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這就使我們的理解或多或少出現了偏差。

另一方面,喜歡蘇軾的朋友應該都清楚他在密州的這兩年,不是悼念亡妻,就是懷念兄弟,偶爾還會自我「超然」一下,說明其內心是不滿現狀的,是壓抑苦悶的,那麼他的訴求就會變得很簡單:平安喜樂,活著就好。祈禱世上所有的親人都能健康長壽,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相關焦點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這首中秋詞,難倒詩詞大會91人
    詩詞大會五季看下來,很多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越是簡單,耳熟能詳的詩詞,越能難倒百人團選手。 例如第一季中曾考到王安石的《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百人團就有75人答錯;第二季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將近一半人選擇了錯誤答案;還有李白的《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曾經多次考到,每次都有不少人答錯,最多的一次是第四季,有82人答錯…… 印象很深的是蘇軾的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的「長久」指什麼?百人團裡91個都錯了
    第一個,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是什麼意思?估計不少人會解釋為「坐著」、「坐在」,其實它是因為的意思,因為喜愛楓林晚景所以才停下馬車。第二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君子好逑」是什麼意思?很多人會認為是君子喜好追求淑女,其實「逑」通假「仇」,意思是般配,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窈窕淑女和君子十分般配。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中蘇軾希望什麼長久?百人團僅9人答對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此詩立意深刻,遣詞造句極負浪漫主義色彩,字句之間營造出一副月下獨酌、與月共舞的清新壯麗的意象。蘇軾在寫這首詩時,把自己的經歷和往昔有著相同遭遇的人們聯繫在一起,把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性的思想傾注在這首詩上,追憶往昔,也期盼未來,表達了自己對這世間的美好祝願。但就是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竟難倒了百人團中的91個人,只有9個人答對。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中「長久」一詞,百人團僅有9人答對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我相信這首詩一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首詩,《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中秋在密州時所作。因此應該是大多數人最熟悉、最喜愛、最難以忘懷的一首詞。但就是這樣一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經典佳作,卻難倒了百人團中91位選手。其實相信應該有很多人,對這首詞的意思不是很了解。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出現的一道題目,這道題目源自我們都非常非常熟悉的,蘇軾的《水調歌頭》。
  • 詩詞大會多人答錯,康震:別小看李白
    蘇軾的經典作品之一《水調歌頭》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應該是我們張口就來的。可是當被問到「長久」指的是什麼的時候,衝關選手卻答錯了,但最讓人驚訝的是百人團成績也慘不忍睹,竟然91人答錯了,這個結果可是相當可怕!
  • 詩詞大會考蘇軾「寂寞沙洲冷」,百人團34人答錯,這題出得有水平
    看了這麼多期詩詞大會,到底哪種題才是最有水平的呢?筆者個人覺得,首先題目不能只是考死記硬背;其次,它要讓我們對詩詞本身有更深的認識,只考一些常識就沒多大意思了;再次,考的詩詞不能太冷門,能在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中找到考點,才是最有意思的事。
  • 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是什麼意思?
    蘇軾的《水調歌頭》是千古詠月懷人的佳作,當時蘇軾在密州,和他最愛的弟弟蘇轍相別七年未見,於是在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月圓之夜,蘇軾見月起興,把對弟弟的思念和祝願寫進了詞裡,詞前有小序云:「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詩詞大會考「人間有味是清歡」,難住72人,康震表示不能理解
    蘇軾作為宋代詞壇的「一哥」,關於他的詞作大家應該都是耳熟能詳,畢竟在學生時代他的詞作總是緊跟著「全文背誦」。不過從詩詞大會這檔節目中筆者發現,很多詩詞雖然大家都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對於它的意思卻雲裡霧裡,尤其是問到古詩詞中特定的字眼,更是如此。
  • 詩詞大會高手兩次都答錯,太難
    辦了5季的詩詞大會,顯露出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有太多的詩詞,我們在讀它們時都是想當然地望文生義。這種錯,不只是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大會上難倒53位高手
    《中國詩詞大會》近年來吸引了不少人觀看。五季看下來,每一季都有一些這樣的題。可以說是每看一次就有新的體會,感動和收穫。觀看詩詞大會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當然這種錯不光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
  • 詩詞大會54人答錯
    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人家陶淵明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見,一向不羈的陶淵明在面對前人留下的文字時,其實也是認真的,大家不要再斷章取義地為自己的「不求甚解」找藉口了。  這就是詩詞大會考蘇軾的「但願人長久」,會有90多人答錯的原因。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詩詞大會上值得注意的一道題,考的是溫庭筠最有名的一句詩,中學生都會背,但卻難倒了54位高手。大家看一看這道題: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中的「茅店」指的是什麼?  A.商店 B.驛站 C.旅店
  • 詩詞大會考了一首網紅詩,竟有82人答錯,語文老師:抖音刷多了!
    並不是說這首詩寫得有多好,而是因為讀後便讓人的愛國熱情瞬間都迸發出來,算是很有魔力的一首詩了。其實,一些東西能火起來總是有原因的,早在千百年之前,就有很多古人開始寫這類詩了,例如陸遊的「我有一瓢酒,與君今夕同」,黃庭堅的「我有一樽酒,聊厚不為薄」,蘇軾的「我有一瓢酒,獨飲良不仁」,可見,續寫此詩早已是傳統,能火遍全網並非偶然。
  • 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嬋娟一詞有豐富的典故來源
    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嬋娟一詞有豐富的典故來源文·段宏剛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代表作《水調歌頭》中的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意思為:希望世上的有情人能終成眷屬,長久地廝守在一起,即使天各一方,彼此也能享受到皎潔的明月,寄託思念之情。
  • 詩詞大會連出兩題,多人答錯
    關於送別,李白還有一首《送友人》的名篇,在刺激我們淚腺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很容易答錯的問題。《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bān馬鳴。中國詩詞大會是一檔廣受好評的詩詞節日,主持人的詩意銜接,評委的妙語連珠,選手的經綸滿腹,都是值得關注的看點。
  • 詩詞大會考「千裡江陵一日還」,百人團62人答錯,董卿蒙曼直搖頭
    大家對詩歌的理解,從選手們在這幾年大熱的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 在節目中,91%的選手,不懂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愛情還是親情;34%的人不懂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指的什麼人;39%的人不知道「故人西辭黃鶴樓」,詩人到底是西去還是東去。
  • 詩詞大會考「江州司馬青衫溼」中江州司馬是誰?居然會有15人答錯
    每一期詩詞大會播出後,很多觀眾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些選手好歹也是挑選過的,為何經常會答錯一些挺小兒科的題目。其實作為一位一線教師,筆者倒是認為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一方面,現場答題受到了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區,這就是為何很多知名的專家學者,也會有寫錯簡單漢字的時候。
  • 詩詞大會考「千門萬戶曈曈日」中「曈曈」何意?75位高手答錯
    其實「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兩句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畢竟每到春節時,總能聽到有人提起。如果問起這兩句的意思,相信很多人也能說上個大概,就是千家萬戶將門上的舊桃符換成新桃符。不過真要說到其中的某些字眼,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就像「曈曈」和「新桃」、「舊符」。
  • 小學就會背的「窗含西嶺千秋雪」寫的什麼季節?詩詞大會選手答錯
    這話一點兒都不誇張,從5季詩詞大會上來看,錯得最多的一道題考的是蘇軾的「但願人長久」,百人團錯了91人。除此之外,李紳的「鋤禾日當午」,辛棄疾的「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都是難倒不少人的詩句。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大家在誦讀古詩詞中,往往覺得這些千古名句背下來了就行了,畢竟它們看上去那麼好理解。按以前老師說的話來說,就是「背詩時沒帶腦子」。
  • 蘇軾最狂一首詞:「左牽黃,右擎蒼」為何意?詩詞大會不少人答錯
    說起蘇軾,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作為宋朝有名的詞人,他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無奈自古偉人多坎坷,蘇軾的仕途不順,一生多次遭貶,但是卻依舊能夠保持豁達樂觀的心態,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詩詞大會曾出過這樣一道題: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中的"黃"和"蒼"分別指?A.
  • 詩詞大會名校高材生答錯
    不過即便是這些詩詞高手,在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同樣會被難倒。 筆者最近重溫詩詞大會,便看到了這麼一道題目: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這兩句詩中的「壓酒」指的是什麼? A.榨酒 B.倒酒 C.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