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中茅店到底何意?詩詞大會54人答錯

2020-12-26 網易

2020-12-21 11:01:47 來源: 美詩美文Jane

舉報

  當年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寫了句「好讀書,不求甚解」,成為了懶人讀書時「囫圇吞棗」的理由。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人家陶淵明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見,一向不羈的陶淵明在面對前人留下的文字時,其實也是認真的,大家不要再斷章取義地為自己的「不求甚解」找藉口了。

  

  事實上,因為「不求甚解」,很多朋友對於一些千古名句,明明背得滾瓜爛熟,卻完全不解其意。這就是詩詞大會考蘇軾的「但願人長久」,會有90多人答錯的原因。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詩詞大會上值得注意的一道題,考的是溫庭筠最有名的一句詩,中學生都會背,但卻難倒了54位高手。大家看一看這道題: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中的「茅店」指的是什麼?

  A.商店 B.驛站 C.旅店

  

  這道題裡的詩大家應該是很熟悉的,它出自溫庭筠的《商山早行》,如今已經入選中學課本多年,我們再來讀一下: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這題的答案是選C,茅店指的是旅店,當時百人團共有54人答錯了。3個選項中,這些答錯的選手多數都選擇了B選項,認為這是驛站。

  

  選成這個錯誤答案是很正常的,因為詩裡其實出現了「驛」字。溫庭筠這首詩寫於他離開長安奔赴襄陽上任時,當時他路過了陝西的商山,這首詩寫的就是他在旅途中看到的清晨景色。詩中出現了「枳花明驛牆」這一句,意思是初春時枳花開遍山頭,連驛站的泥牆也被白花照得發亮。

  那麼為何詩人前面,又要用「茅店」二字呢?在說文解字裡,茅店指的就是旅店,它和驛站是有著明顯區別的。在唐代,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住在驛館裡,一般來說往來的官家人才會選擇住驛站。而地位較低的商人們和普通平民,則只能住在驛館旁邊的普通旅店裡,這種旅店一般是茅草屋,所以就叫茅店。

  

  溫庭筠是去赴任,所以他應該是住在驛站裡的。而這首詩,寫的是他從驛館裡看到普通旅店裡的平民,為了生計早早起程出發。一方面,對於這些人,詩人是充滿同情的,雞剛打鳴,曉月還留有餘暉,但木板橋上已經有了腳印。這些人有些是客居的外鄉人,匆匆趕回家;有些則是為生計奔波的商人們,匆匆去討生活。另一方面,詩人自己也是一個異鄉人,此次他其實是被貶外放為官,羈旅之苦再加上仕途不順,所以才會有「因思杜陵夢」的感嘆。

  此詩最大的特點,就是只用一個「悲」字,其它幾句都是寫景,只平鋪直敘就達到了讓人感同身受的藝術效果。特別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10個字,更是歷來被後世所稱道。這兩句,有動有靜,月光和茅店、板橋都是靜景,而雞聲和人跡其實都是動景因素。既有聽覺又有視覺,再加上月和霜的清冷渲染,讓整首詩充滿了美感,達到了一切景語皆有情的藝術效果。

  

  可能很多朋友會問覺得,對這樣一個千古名句,咱們理解它的大概意思就行了,至於茅店到底是普通旅店還是指驛站,其實意思相差並不大。對於這種想法,筆者不敢苟同。如果溫庭筠不用「茅店」二字,直接寫驛館,那整體上和雞聲等充滿鄉村意境的字眼,是不太吻合的,也無法突出羈旅之艱辛。所以很顯然,溫庭筠就是刻意要用這個詞。

  所謂金句,就是字字珠璣,字字講究,咱們老溫這麼講究,如果現在我們卻無法體會他的深意,豈不是一種辜負。所以對於這類千古名句,筆者始終認為我們還是得恰當地摳一下字眼。當年賈島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見詩人們為了斟酌一個字眼,得付出多少,我們唯有且讀且珍惜了。這個題如果讓您答,能答對嗎?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作為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詩詞俱佳,以詞著稱。歷代詩論家對溫庭筠詩詞評價甚高,被譽為花間派鼻祖。
  • 任摩遜與任正非臨別之際,說了兩句話: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驚喜過後,心疼之餘,窗外已經是星月起落,任摩遜夫婦很快恢復了理智,他們怕兒子被人發現後受牽連,影響他的前途,便狠下心來,讓他第二天一早就走。「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臨別之際,任摩遜對任正非說了兩句話:「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別人不學,你要學,不要隨大流。」「以後有能力要幫助弟弟妹妹。」
  • 詩詞大會難題:「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何意?百人團一半答錯
    新時代的到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感受一下詩詞的內涵與魅力,為此中央電視臺舉辦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引進並且改良了「飛花令」(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遊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
  • 王維重陽詩「遍插茱萸少一人」中「茱萸」何意?詩詞大會難住6人
    之所以叫重陽這個名字,是因為這一天農曆是九月初九,在《易經》中「九」是陽數,兩陽數相重,是為重陽節。 但它登上詩詞大會時,還是難住了不少選手。當時詩詞大會出的題目是填字,填的是最後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結果有6人答錯了,場上的主持人董卿都表示無奈。 之所以會答錯,就是因為茱萸這兩個字對於現代人來說,確實有些生僻,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茱萸到底何意。但事實上,在古詩詞裡,茱萸是經常出現的。
  • 「日照香爐生紫煙」是何意?詩詞大會多人答錯,康震:別小看李白
    《中國詩詞大會》是文學愛好者的至愛,剛開始看的時候,會覺得出的題目太簡單了,是不是瞧不起我們這些詩詞愛好者和百人團?但百人團的答題情況的真是打臉之前的想法。蘇軾的經典作品之一《水調歌頭》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應該是我們張口就來的。可是當被問到「長久」指的是什麼的時候,衝關選手卻答錯了,但最讓人驚訝的是百人團成績也慘不忍睹,竟然91人答錯了,這個結果可是相當可怕!
  • 李白詩「吳姬壓酒勸客嘗」中的壓酒何意?詩詞大會名校高材生答錯
    站上詩詞大會舞臺的選手,基本上都是對於古詩詞有著濃厚的興趣,平時在生活中也是以詩詞為伴,對於古詩詞都有著頗深的了解,和我們普通觀眾相比,他們就是妥妥的「詩詞高手」。
  • 詩詞大會考「千門萬戶曈曈日」中「曈曈」何意?75位高手答錯
    在《詩詞大會》中就曾考:「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的「曈曈」是指什麼?A、太陽初升的光亮;B、形容熱鬧的樣子;C、正午陽光燦爛。當時現場100位詩詞高手中有75個都答錯了。大多數選擇錯誤的選手都選擇了B選項,因為結合整首詩,爆竹聲聲,春風送暖,千門萬戶新桃換舊符,那這裡的「曈曈日」應該指的就是熱鬧的日子。但實際上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A,太陽初升的樣子。
  • 詩詞大會考蘇軾「寂寞沙洲冷」,百人團34人答錯,這題出得有水平
    看了這麼多期詩詞大會,到底哪種題才是最有水平的呢?筆者個人覺得,首先題目不能只是考死記硬背;其次,它要讓我們對詩詞本身有更深的認識,只考一些常識就沒多大意思了;再次,考的詩詞不能太冷門,能在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中找到考點,才是最有意思的事。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那些關於月亮的詩句,也太美了吧!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初月如鉤,滿月如盤。雲聚雲散,月升月降,月亮總是能引起詩人的無限遐想。詩人的心境不同,月亮的意象也不盡相同。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一輪明月的圓缺變化,引發人們發思古之幽情。
  • 月落烏啼霜滿天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秋天即將過去,冬季就要來臨。「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天氣將由涼轉寒,要注意防寒和防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霜降,九月中,氣肅而凝,結為霜矣。」霜降是九月中氣,此時我國黃河流域氣溫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空氣中的水汽在地面物體上凝結成白色結晶體,稱為霜。
  • 詩詞中的「曉月」:一輪特殊的月亮
    又想到古人詩詞中也寫過這種早上的月亮,別有一番風味。那就來看看古詩詞中的「曉月」吧!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說到寫曉月,最經典的還是溫庭筠這首《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寥寥十字,便將一片圖景勾勒出來,令人拍案叫絕。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何意?詩詞大會高手兩次都答錯,太難
    辦了5季的詩詞大會,顯露出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有太多的詩詞,我們在讀它們時都是想當然地望文生義。這種錯,不只是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
  • 「江楓漁火對愁眠」何意?北大博士都答錯,詩詞大會專家親自解釋
    此人的詩詞十分聞名,本人生活卻很低調,他就是寫出《楓橋夜泊》的張繼,這首詩出現在三年級的語文教材裡,很多小學生都會背。詩詞大會第4季曾特意為張繼的《楓橋夜泊》出了這樣一道題,卻把當時的冠軍難住了:張繼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他「愁」的原因最可能是什麼呢?A旅費不足,寄宿遊船。B國家動亂,自己漂泊。C環境悽涼,疾病纏身。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34人答錯
    因為與詩聖相比,李白一直是一個更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杜甫、範仲淹式的完人。為了證明這一點,咱們就來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題如下: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大家請看下圖:答案選B個。這道題臺上的選手是答對了的,但百人團卻有34人答錯了。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比鄰」何意?詩詞大會41人答錯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首詩是如今年年入選課本的作品,也是唐代送別詩中的經典之作,其中的千古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很多人小學就會背了。按道理來說,它這麼通俗易懂,理解起來應該不難,但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它卻難住了百人團41人,這是為何?我們先來看看題目: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比鄰」是什麼意思?
  • 細品毛澤東詩詞中的「霜」與「雪」
    在他們筆下,少不了對「霜」和「雪」的描寫,如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範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滿地」;又如李白的「欲度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劉長卿的「柴門聞犬呔,風雪夜歸人」,韓愈的「雪擁藍關馬不前」等,被後人吟誦千載。 毛澤東是作詩填詞的高手,在他的詩詞中,有不少關於氣象的句子,風、雨、雪、霜、霧、紅霞、彩虹、夕煙等,信手拈來,但寫得最多的還是「霜」與「雪」,可謂情有獨鍾。
  • 「黑雲壓城城欲摧」到底何意?詩詞大會主持人龍洋因用此句被群嘲
    詩詞大會到現在已經辦了5季,每一季都給詩詞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提到第5季,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應該就是龍洋替代了董卿成為了主持人。其實龍洋主持的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風格明快、活潑。不過,咱們也不得不承認,她有很多詩詞功底上的不足,比如經常亂用詩。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是何意?詩詞大會題錯了,專家鬧笑話
    偶爾也會看會兒電視,上一次看詩詞大會還是一年多前。自從多年前於丹等人「黃」了之後,我認為從電視上學的東西終究了了,不如自己認真讀書來得踏踏實實,可靠。 無可否認,詩詞大會立意、包裝都很好,值得稱讚。但有些細節,實在無法推敲,就像紙糊的,一推就倒。
  • 「半江瑟瑟半江紅」中的「瑟瑟」到底何意?詩詞大會難住55位高手
    對於學生們的這種種抱怨,筆者每次都會給他們找出幾個例子,讓他們明白古典詩詞的文字到底有多精煉。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詩名叫《暮江吟》,全詩如下: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