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比鄰」何意?詩詞大會41人答錯

2020-12-16 美詩美文

上學時,對於王勃詩文的印象,除了那篇千古絕唱《滕王閣序》,還有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詩是如今年年入選課本的作品,也是唐代送別詩中的經典之作,其中的千古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很多人小學就會背了。按道理來說,它這麼通俗易懂,理解起來應該不難,但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它卻難住了百人團41人,這是為何?我們先來看看題目:

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比鄰」是什麼意思?

A.和鄰劇比較 B.近鄰 C.像鄰居一樣

這道題的答案是B,其中的「比」字並不做「像」的意思,比鄰合起來就是一個固定名詞,意思是近鄰。作為一線教師,我在教這首詩時,就有同學認為王勃這句詩寫得有問題,他認為「天涯若比鄰」中的「若」已經是像的意思,為何後面又加上一個「比」字,太囉嗦了吧!這位同學之所以會這樣想,就是沒有把「比鄰」二字當成一個整體看。

早在漢書中,比鄰就有近鄰這一層涵義。《漢書·孫寶傳》中曾有「祭灶請比鄰」這樣的描寫,這裡的比鄰就是近鄰。所以,王勃這句詩寫得並不囉嗦。百人團之所以會有41人答錯,就在於沒有認真理解字句的意思,太想當然了。如果選A或者C選項,顯然「若」就和「比」的意思是重複的,王勃寫詩怎麼可能這麼不講究?

事實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兩句詩看似大白話,其實一點兒都不簡單,這主要體現在兩點上。

首先,王勃為何會發出這樣的感慨?這首詩是王勃少年時在長安所寫,大家不要誤會,詩題中的「杜少府」不是詩聖杜甫,杜甫那時候還沒有出生。對於這位杜少府是誰,其實文史專家們是認真研究了很久的。

少府在唐代是縣尉的稱謂,官職並不大。而且這位少府應該不算什麼名人,不然連李白《贈汪倫》中的汪倫《全唐詩》都註解裡注了幾筆,為何對他卻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

官不大,也不是什麼名流,為何就能讓一向清高傲氣的王勃寫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呢?這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問題。原因就在三、四兩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他們同為漂泊在外離開故鄉為官的人,這本身就已經有一層離愁了,現在他們也要分別,那自然就是愁上加愁了。這種感情很像「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如果白居易當初不是自己被貶外地,見到琵琶女時應該也不會有這麼深的感觸。所以王勃這首詩,每一句之間是有很強的聯繫性的。

其次,「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的感慨,並非王勃首創,他是在化用曹植的詩句。

曹植曾寫過一篇五言詩,詩名叫《贈白馬王彪》,其中有這樣幾句:

丈夫志四海,萬裡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節選)

王勃化用的正是「丈夫志四海,萬裡猶比鄰」這10個字。看了曹植的原詩,是不是覺得王勃確實很牛。他把人家的「四海」改成「海內」,更具體了。再加上了「知己」一這意象,立足點就在友情上,與後一句也更加契合。最後曹植說「萬裡猶比鄰」,王勃就它放大到天涯,因為萬裡沒有宦遊的滄桑感,但天涯這兩個字是有的。意思還是那麼個意思,但改寫後格局顯然更大,這也是王勃詩會更火的原因,它保留住了精髓,又寫出了新的格局。

王勃確實是一個天才型的詩人。除了這句詩外,他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其實也是模仿,仿的是庾信《馬射賦》中的「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與春旗一色」。又是一個成功的模仿典範,仿得讓人記不住原詩,仿出了大氣和自己的特色。

王勃6歲能寫詩文,10歲飽覽六經,年少的他對古詩詞的涉獵範圍是極廣的,這也正是他哪怕是模仿前人,也能仿出千古名句的原因。筆者經常在想,若他不是27歲(虛歲)就離世了,還會有多少名篇問世,一聲嘆息。王勃這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大家現在理解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的千古名句,竟然不工對?
    還有就是這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讓無數人為之傾嘆。我也是在努力學習這個神童般的帥哥之佳作。然而,細細品讀,苦心斟酌,發現這一句作為一首律詩最重要的頸聯,讓大家在理解上確實出現了偏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何為不工對呢?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海內」是什麼地方?
    古詩說的海內存知己,海內是什麼地方,美國,非洲算不算海內?「海內存知己」這句詩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雖然王勃時期的初唐,格律詩規則尚未成形,但是從王績開始,詩人們愛寫八句五言詩,在書寫格式中已經開始暗合五律的規則。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阿聯標誌性建築再亮中國紅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阿聯駐華大使館今天(13日)在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組照片,以聲援中國遏制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努力。2月2日,為了表達對武漢以及在世界各地中國人民的支持,阿聯首都阿布達比以及杜拜的多個地標性建築都亮起了「中國紅」 和特別為此設計的#武漢加油# 圖標。
  • 通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阿聯各地地標建築再次點亮...
    新華社杜拜3月13日電通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阿聯各地地標建築再次點亮為中國抗疫加油新華社記者蘇小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地地標建築12日晚再次披上中國國旗的鮮豔紅色,「中國必勝!」「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標語和詩句點亮了杜拜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和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大樓等建築。「這是阿聯在慶祝我們國家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在杜拜生活了十幾年的華僑王海說。他立刻在朋友圈裡轉發了相關視頻和圖片,得到很多點讚和評論。
  • 王昌齡兩句唐詩,可媲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你肯定見過
    王勃有唐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出自一首名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詩。雖然是千裡送別,但是卻反映出了初唐人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一面。朋友遠離長安趕往四川,自己留守卻要經受離別之苦。同樣是送別詩,同樣是豁達的心境,也同樣寫出了「天涯若比鄰」的心境。雖然離別,但是彼此卻在同一片藍天下,在同一皎潔的月光下,更在同一片雲朵之下,又何必有如此傷感的離愁呢?古人離別多是千轉百回的柔情,但是在這兩位詩人的筆下,離別也更有了更多的豁達,為離別的唐詩增添了更多疏朗的色彩。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綿陽無極車友匯平武之行
    知己難求,唯有惜得摯友。古有宦遊情,今有騎者心,雖處各異境,但存共同情。人生在世,難得覓得知己,而相逢過後,最難接受的就是別離。騎士因機車結緣,相逢於騎行間,而相逢後便結成摯友知己,共同分享騎行的愜意。綿陽無極車友匯在6月13日迎來了一位新朋友,也因機車與大家結緣,談笑間便各自結成知己,知己購得新車,便同車友們分享喜悅。相識雖短暫,但情意卻深厚。而未等新朋友與大家共度完歡愉時光,大家就要面臨別離。新朋友因工作緣故,必須趕回平武。
  • 書法定製,五言詩詞大字中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言對聯中堂-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5言對聯中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5言對聯中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5言對聯中堂-靜聞魚讀月笑對鳥談天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國少年友好交流訪日團訪問京都
    在交流會最後,曾跟隨父母在中國生活過的綾瀨逸紀代表日本學生致閉幕辭說,中國有古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日學生都是四海之內的朋友,希望以後能夠再相見,也希望通過促進文化交流,增進兩國之間的理解。  來自天津的周文迪代表中國學生向桃山中學的師生表示感謝。她說,當天上午同學們參觀了京都市民防災中心,學到了很多防災知識。而下午桃山中學的校園文化也讓中國學生們眼前一亮。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威尼斯美院院長用這句話感謝中國的幫助
    視頻:貝魯納院長為風雨同舟藝術抗疫慈善拍賣拍攝昨晚,著名雕塑家、義大利威尼斯美術學院院長朱塞佩·拉·貝魯納將一封《致中國人民感謝信》發送到了中國藝術家們的微信大群中。信中感謝中國的大學、學院和學術機構,在義大利麵對疫情的艱難時刻,始終向義大利朋友提供支持,「我們並不孤單,因為我們有中國朋友與我們並肩作戰,對此我深表感謝!我們最終會戰勝一切!」這封情真意切的公開信用中文和義大利文雙語撰寫,結尾引用了中國唐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附上了一雙中意國旗顏色的手緊緊握住,引來中國藝術家們的點讚。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這首中秋詞,難倒詩詞大會91人
    詩詞大會五季看下來,很多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越是簡單,耳熟能詳的詩詞,越能難倒百人團選手。 例如第一季中曾考到王安石的《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百人團就有75人答錯;第二季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將近一半人選擇了錯誤答案;還有李白的《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曾經多次考到,每次都有不少人答錯,最多的一次是第四季,有82人答錯…… 印象很深的是蘇軾的
  •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不惜沾衣淚,並話一宵中。  存者,恤問也。如《周禮》:大行人歲偏存。存即在,所謂存在,雙聲同義。又有保留、留下之義,如保存、留存、存照、存疑、去偽存真。唐李中《春曉》:殘燭猶存月尚明,幾家幃幌夢魂驚。星河漸沒行人動,歷歷林梢百舌聲。陸遊《遊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 若他不曾年少沉海 會不會吟出另半個盛唐來?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首詩歷來被當作王勃的豪情之作。楊炯《從軍行》中,其實也充滿了「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壯志豪情,那麼王勃的豪情和楊炯的豪情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 天涯若比鄰 ——寫在「一帶一路」四川航空•熊貓之路杯第三屆全球象棋雙人賽開幕之際
  • 詩詞大會難題:「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何意?百人團一半答錯
    新時代的到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感受一下詩詞的內涵與魅力,為此中央電視臺舉辦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引進並且改良了「飛花令」(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遊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
  • 詩詞丨人生一知己,足以慰風塵
    總有一個人,祈禱世間所有的美好全屬於你,那就是:你的知己!有知己的人生是幸運的,得一知己,足以慰風塵;沒有知己的人生是遺憾的,知音少,弦斷無人聽。看慣了人來人往,習慣了悲歡離合,當你以為世間寒涼的時候,總有一個人,念你冷暖,懂你悲歡。《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 「日照香爐生紫煙」是何意?詩詞大會多人答錯,康震:別小看李白
    《中國詩詞大會》是文學愛好者的至愛,剛開始看的時候,會覺得出的題目太簡單了,是不是瞧不起我們這些詩詞愛好者和百人團?但百人團的答題情況的真是打臉之前的想法。蘇軾的經典作品之一《水調歌頭》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應該是我們張口就來的。可是當被問到「長久」指的是什麼的時候,衝關選手卻答錯了,但最讓人驚訝的是百人團成績也慘不忍睹,竟然91人答錯了,這個結果可是相當可怕!
  • 中秋節悲歡離合古今談:古時咫尺天涯 今日若比鄰
    這是900多年前的一個中秋夜,在密州為官的大詩人蘇軾,為懷念分別已有7年的胞弟蘇轍,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乘酒興正酣,寫下的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名句。萬千阻隔咫尺天涯歷來的詩詞歌賦,對中秋月的描寫,多以讚美景致、歌頌團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