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很多歌手唱歌一樣,有些歌曲就是為了展現自己高超的歌唱技巧。其實有些詩人寫詩也是如此,有些時候並不是有感而發,而是從一開始就是為了讓世人看看自己寫詩的功力。所以這些作品大多都含有炫技的成分在,因此會使用許多技法,譬如疊詞、寶塔詩、數字詩等。才子們寫這種詩作的初衷是想要一鳴驚人,讓自己玩文字的能力被更多人知曉。這種詩往往缺少意境,很難被傳唱。不過這不代表炫技詩就沒有精品,不少才女的作品就非常的高水平。
東晉的蘇蕙就寫了一篇《璇璣圖》,她的炫技可相當了得。整篇詩作竟有841個字,正反、縱橫、斜退,不管你從哪個角度看,它都是一篇完整通順的詩篇。目前學者們已經研究出了3700多種讀法,並且還在不停地探尋,讓很多人都不由得驚嘆於漢字的博大精深。次於蘇蕙的便是宋代的朱淑真,她的一篇《圈兒詞》本是為了向丈夫傳達愛意,但是這位大才女卻在不過百字的詩作中,用了四個圓和九個圈,一路圓圈,竟成了流傳八百多年的佳作。
除了這兩位大才女的神作之外,還有一位清代的才女楊繼端也做過一首神作,詩名為《閨怨》。從名字就能看出這首詩主要是寫情感的,整首詩一共56個字,但是楊繼端卻在裡面放置了十七個數量詞,堪稱一流。楊繼端善於詩詞繪畫,在當時是名譽滿城的大才女,19歲時嫁於大詩人張問萊,夫妻一生恩愛,令人豔羨。
在《閨怨》中,楊繼端將百、千、萬,一到十,兩、半、雙、尺,共計十七個數詞量詞都填入其中,令人拍手叫絕。整首詩在押韻上也非常的講究,溪、西、雞、齊等韻腳相同,並且對仗也極為工整。
首聯中,楊繼端寫一個女子倚在欄杆上思念著一個人,看著溪水和小橋上的萬紫千紅。這一聯中,「十二」這一數詞的使用是為了表達依闌思念的女子數量很多,思念之感旺盛;半滿的溪水也代表著人不團圓,和後面所描繪的美好春景形成非常鮮明的對比,更是讓女子的惆悵更上一層。
次聯中重點描寫女子的愁情,用蹙成山峰一樣的眉黛來暗示女子因為相思黯然神傷,美好的夢被一夜的雞鳴打碎,起來只看見院內滿地的落花。詩人將夢境和現實融合在一起,道盡女子空守閨閣的無奈。第三聯,女子提筆寫下給思念之人的書信,工工整整八行字深藏女子的嬌怨嗔痴。最後一聯,問完所思之人的歸期後,又落回到景色描寫上,與開篇遙相呼應。
整首詩用了很多的數量詞,還有雞、鶴、鶯三種動物,以及小溪、花朵、樹枝三種景物,共同造就了一首別致巧妙的思念詩。楊繼端流傳於世之作有488首,收錄在《古雪集》中,大多是工整和諧的精品,可見其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