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妙對下聯,才女:我嫁給你

2020-12-14 騰訊網

趙執信在《聲調譜》中明確的指出:「兩句為聯,四句為絕(句),始於六朝,元(原)非近體。」

其中的第一句「兩句為聯」,指的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對聯了。

作為中國不容忽視的一種文化,現如今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門前都張貼著一幅對聯,這是流傳了千百年的中華傳統。然而,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現代人卻絕大多數都不懂得如何創作對聯,對於創作不論是在要求還是技巧方面都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殊不知,在古代對對聯可是古人的必備本領!

一、對聯源遠流長,吟詩作對成古人生活日常

追溯對聯的歷史,可以發現對聯的起源可謂是源遠流長,史冊記載最早的對聯,是出現於三國時期。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傳承之中,古人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精神財富,而對聯無疑便是其中的一種。

千百年來,有不少文人騷客都擅長此道,並且寫下了不少絕妙的對聯流傳至今。

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作為古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對聯同時更是古人的一種娛樂方式。

由於在古代時古人們不像現代人一樣有些眾多的消遣方式,因此娛樂手段非常缺乏。而對對子則正是古代文人們為數不多的一種娛樂方式中的一種,文人之間把酒言歡以詩助興,而到了酒酣之際,他們又不免會互相「刁難」,出個對聯活躍一下氣氛也是常有的事情。

而文人之間對對聯不僅能夠活躍氣氛,同時又能夠激發文人墨客彼此之間的靈感,因此一直以來都很受文人們的歡迎。

由於對對聯成了古人的生活日常,因此也讓對聯文化沉澱的非常有底蘊,古往今來,善於對對聯的高手可謂是是層出不窮!

由於想要創作出優秀的對聯絕非易事,這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底,因此久而久之人們對於那些能夠對出優秀對子的文人很是推崇。甚至於很多的大家閨秀會以對對聯的方式,挑選自己的如意郎君!

二、才女給出上聯,「比文招親」

若要說對聯文化的鼎盛時期,那麼當屬宋朝了,有宋一代文人墨客輩出,就連普通的老百姓們都有著不錯的文化素養,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代,宋朝卻也仍有不少女子都精通琴棋書畫。

而據說宋代在開封就有一位商人,因為經商發了家而累積下了萬貫家財,但是其膝下卻只有一個女兒,因此這個富豪自然是視女如命,將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對其疼愛有加。為了女兒,富豪甚至特意在家裡面特地籌辦了一個私塾,並且還專門給她請了一個先生教她讀書。

時光很快流逝,轉眼間當年的女孩已經到了待字閨中的年紀,並出落得亭亭玉立,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才女。俗話說女大當嫁,於是她的父母也開始託人幫她尋找合適的男子。

像如此優秀的才女,一到出嫁的年紀就自然會很多的男子前來提親,而出於對女兒的寵愛,因此才女的父母也不要求未來的女婿家世如何,只要求對方能博得女兒歡心便可。

然而,過了很久這個才女卻也沒有嫁出去,而這是因為才女的擇偶標準很高。由於從小便學習了很多的文學知識,並且還懂得吟詩作對,因此她一心想找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這樣成親之後才能有共同語言。

符合這一標準的才子可謂是少之又少,並且才女還抱著寧願孤老也不將就的心態,再加上始終沒有碰到令她心儀的才子,所以許多前來提親的人都被拒絕了。而她的父母為了女兒的幸福也是操碎了心,

最後,父母按照女兒的心思,在經過了一番的甄選之後,終於挑選出了有三個學識都不錯的才子。在了解這三名才子之後,可以發現他們都是出生於書香門第,並且皆為舉人出身,自幼便熟讀四書五經,符合才女心中的才子標準。而這三人到底選擇誰做自己未來的夫婿呢,這可讓才女犯了難。

為了挑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於是才女最後告訴自己的父親,她想要通過對對聯的方式,來選擇自己未來的夫婿,如果他們誰對出的下聯能更獲得才女的芳心的話,便可以將她迎娶進門。

為此,富豪還特地舉辦了對對聯大賽,在當時可謂是轟動一方。而這位才女則出了一上聯,作為對他們的考驗,這個上聯便是:洞中泉水流不盡。

那麼,三名才子的答案怎麼樣呢,最終又是誰獲得了才女的芳心?

三、三才子對出下聯,才女被一才子才華所傾倒

才女給出的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在乍看之下平淡無奇,但是仔細一品味才能知悉此聯的難點,就在於將簡單的景色,通過簡單的字詞表達出來,卻還能夠保持其生動形象的意境,想要對出合適的下聯並非易事,下聯不光要在格式上與上聯相對應,同時還要在意境上與之保持同步,達成這兩點才能算過關。由此也可見得才女的才華。

而在對對聯大賽上,當才女給出上聯後,三名才子不愧為精挑細選出來的,他們很快便給出了自己的下聯。

第一位才子給出的下聯是:高山松柏常年翠。

從這下聯的整體來看還是對得不錯的,"高山"對"洞中","松柏"對"泉水",而"常年翠"則與"流不盡"對應,對仗很是工整。並且,由此下聯可見此才子想必也是擁有著遠大的志向的,並且其品格也應當如松柏高潔。

而才女在仔細誦讀之後,覺得無論從對仗還是意境,都甚合她的心意,並且整體都非常的大氣。不過,為了公平起見她還是繼續看了後面兩位才子給出的下聯。

第二位給出的下聯是:屋上炊煙滾滾來。

一眼望去,此下聯對得也算工整,但是細品卻讓人感到美中不足,「滾滾來」於「流不盡」有些不太匹配,並且此下聯還缺少了點意境美,也因此第二位才子被才女淘汰了。

而當才女走到第三位才子面前時,她低頭看到了才子給出的下聯,這位才子流暢清秀的字跡令才女感到非常滿意。而等到才女看清才子的下聯時,更是連連稱讚。

第三位給出的對聯是:山間清風迎面來。

「山間」對「洞中」,「清風」對「泉水」,「迎面來」對「流不盡」,同樣是對仗十分的工整,不僅如此,細細品味才能知道這下聯的精妙之處。

下聯的意境與詞意都表達得非常的準確,才女的上聯展現出了一幅山水美景,洞中的泉水沿著山間地勢的起伏順流而下,一路蜿蜒曲折。而這第三位才子的下聯則是承接了上聯的山水美色,並且一讀便宛若徐徐清風迎面而來。

洞中流水與山間清風就宛如琴瑟一般,令整幅對聯形成了一幅完整且具有詩意的山水畫。給人描繪了一幅自然且寧靜的優美畫面。

最終結果可想而知,才女選擇了第三位才子作為自己的如意郎君,兩人最後也順利成親。才子配才女,這段婚姻不僅非常般配,並且其過程也無比浪漫不是嗎?

小結

關於才女用對聯招親的事情,相信很多人在聽完之後會感到非常的浪漫,畢竟以文招親是如今見不到的事情。不過,像才女這樣的做法,還是建議大家不要效仿。

從才女招親的整個過程來看,她只考驗了才子的文學水平,而對其他方面都選擇了忽略,這從表面看來是不在意才子的貧窮與否,但是與此同時卻也不能夠得知才子的品行如何,說到底只不過是被才子的才華所吸引,便決定託付終生,不得不說還是有些草率的,畢竟才華洋溢與品行優良可不能劃上等號。

也因此,希望各位讀者也只把這個故事當成故事看待,切勿被其浪漫迷了雙眼。在此也希望在未來各位讀者能夠早日找到才華品行皆優的對象定下終生。

相關焦點

  • 古代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對出一下聯,堪稱經典
    才女比對招親的消息如指縫漏沙一般不脛而走,一時間,城中自縊飽讀詩書的才子們都躍躍欲試,想以文會會這個才女,要是被才女看上,不僅有佳人相伴,亦能得到相當豐厚的彩禮,短短幾天,才女的府邸竟門庭若市。面對眾多來競選夫婿的才子們,才女氣若神閒,出了一個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意境清雅,盡顯才情。
  • 宋朝才女出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一出堪稱精妙
    在古代,有很多文人才子聚集在一起,喜歡用對聯來表現自己的學識。也因此,歷史上留下了無數經典的對聯。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副對聯,其上聯是:「洞中泉水流不盡」,你可知它的下聯是什麼?下面請聽小編為你細細道來。相傳,在宋朝開封有一位大財主,因其閱歷頗多,走南闖北的見過很多世面。
  • 才女徵婚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三個才子大顯神通,下聯成經典
    所謂吟詩,就是以某種物品或是風景為主題,然後每個人寫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詩中的內容如果能引發大眾的共鳴,就會成為千古名句。而所謂的作對,可不是我們常說的那個人與我們作對(敵對),這裡說的作對就是對對聯。對聯就是由上聯和下聯組合而成,上聯叫對句,下聯也叫出句。
  • 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我們知道,古代沒有電視、ktv等,沒什麼娛樂活動,一般也就只能喝個小酒聽個說書,有錢的人還能在家聽個奏樂看個歌舞。但是理想是豐滿的,古代文人通常喜歡賞個菊花或梅花,在賞花時候吟吟詩,借花抒發抒發內心的情感,好花好酒沒有好詩怎麼行,於是就興起了做對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千古絕對!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 才女對聯招親,看見一老頭出上聯嘲諷,不料老人妙對下聯順帶調戲
    才女對聯招親,看見一老頭出上聯嘲諷,不料老人妙對下聯順帶調戲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古代的時候,女子招親的方式有很多種。像比武招親或者拋繡球就是很常見的。不過,除了這兩種招親方式,還有一種比較高大尚的,那就是對聯招親。
  • 千古妙對!乾隆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寡婦下聯讓和珅拍手叫絕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幅妙對,就是由兩個地位極為懸殊之人所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乾隆,我國古代封建王朝中一個頗有威望的存在,有著「十全老人」的稱號,是滿清盛世的締造者。作為清朝巔峰時期的統治者,雖然說他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了此後的百年屈辱史,但他的功績之高卻不容被忽視。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巧對下聯,才女面紅耳赤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巧對下聯,才女面紅耳赤。正德年間,唐伯虎四處遊歷,來到一個文人墨客聚集的茶館裡。來到茶館之中,正好趕上對對聯的時候,一個女子站在眾人中間,出了一副對聯,上聯是「日月為明明日月」。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古代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對出一下聯抱得美人歸
    呂蒙正雖窮,但學富五車一肚子墨水,趙員外見他除了穿著窮酸了些,也算是儀表堂堂富有才華,便想到家中有一女二八年華尚未嫁人,趕緊通知下人:「快去告訴小姐,我已為她選得良婿,快叫她出來」。小姐趙黛菊不同於其他人家姑娘,從小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心中自然也有些傲氣,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當得上她的夫婿,便說道:我的未來夫婿文採定不能輸於自己,在場的各位公子誰能對出我出的對聯方能娶我」。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在一年的冬天,朱棣帶著幾名隨從在視察工作,忽然他打了一個寒戰,看著滴水成冰的景象,於是他就吟出了一個上聯「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這個上聯一出口,身邊的人都無人對出下聯,場面一時尷尬起來。就在這時,一個光頭和尚信步前來,大聲的說出了下聯「世亂民貧,王不出頭誰做主?」這副對聯對得實在是妙不可言,朱棣的上聯說天氣,而且還是一個合字聯,是難度很大的。
  • 上聯:「青天白日,進退兩難」,才子對出下聯,喜結良緣
    一、女子出對聯招親,才子妙對下聯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個人的婚姻是父母包辦的,但也有例外,比如明朝時就有一個大戶人家,家裡的千金是個才女
  • 宋朝開封才女諷刺老翁,最後竟嫁於老翁!
    中華民族在歷史中創造的優秀文化更是各種各樣,戲曲文化,書法文化,對聯文化等等。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就跟對聯有關了。對聯,指一個人出上聯,另一個人對出下聯。下聯並不是隨意對的,必須應上聯對仗工整,平仄相符,意境上還要稍稍壓上聯一頭,這才能稱之為對對聯。
  • 才女出上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下聯令人拍案叫絕
    在我國古代,才女寥寥無幾,大多數的女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教導女子無才便是德。她們可以說從一出生就被命運安排好了,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女子只能學學刺繡,相夫教子。然而在古代,才子卻數不勝數,比如大家熟知的唐伯虎。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也是公認的四大才子之一。
  • 才女出一上聯:冰涼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秀才死後才對出下聯
    古代對聯作為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一直以來都深受大家的喜愛,提到對聯我們也能想到很多有關於對聯的故事,古人流傳下來的千古絕對不在少數,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個
  • 乾隆身邊出現過兩個奇女子,一句「昨日黃花閨女」,立馬對出下聯
    在封建時期女子地位不高,她們所能接受的教育也非常有限,所以古代經常出才子,可才女千百年間也就那麼幾個。其實除了我們熟知的那些才女,天下還有不少文採好的女子,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兩位無名小卒。
  • 才女對聯招親,上聯:「月圓月缺又一月」,百年後和尚對出下聯
    才女對聯招親,上聯:「月圓月缺又一月」,百年後和尚對出下聯現代人會用簡訊表達思念之情,而古人則會用古詩詞來抒發情感;現代人用遊戲來消磨時光,而古人只能用舞文弄墨來充實自己;現代人可以通過網上交友軟體來尋找心儀的對象,而古人可以通過對對子的方式來尋得如意郎君。
  • 乞丐老頭對出精彩下聯,才女做出驚人決定
    女子用對聯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要是男子能對出類拔萃的下聯,並讓小姐和眾人佩服、滿意,招親大會就圓滿成功,順理成章地成就一段姻緣。但是招親也有對出下聯才女不滿意的時候,這就需要有個章程,不能隨便不同意就取消了,沒有誠信連下面看熱鬧的人都不允許,都是招親的見證人。為了避免出現意外的情況,事先才女家人要把小姐規定的條件寫清楚,比如年齡範圍,未婚等硬體條件,普遍對家境狀況和相貌沒有要求。
  • 才女出上聯:茶亦醉人何必酒,秀才對出精妙下聯,抱得美人歸!
    、「要不阿姨給你介紹一個吧」等話語的連環轟炸下,她們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點頭答應參加長輩們安排的相親。 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古代,婚姻大事於適齡青年們來說都是一件難事。不願將就的他們總是期盼著夢幻般的愛情的到來,但是現實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即使你願意等待下去,但是你的家長卻不樂意。
  • 古代才女比文招親,出上聯「寒窗寂寞空守寡」,至今無人對出下文
    古代人都愛好詩詞歌賦,古代文人才子尤其愛好遊山玩水談論詩詞歌賦,像北宋歐陽修那樣沒事組團出去遊玩一下,回來再寫個遊玩的回憶小短文之類的。如今古代的詩詞流傳下來的大都是男子的,女子會詩詞的卻很少,在中國歷史上聞名至今的女詞人就只有李清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