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對出一下聯抱得美人歸

2020-12-24 小Y漫談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一般以「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八種形態呈現以及傳承,其中對聯又稱對對子和楹聯,最早出自於三國時代,主要講究平仄協調,對仗工整,目前最常見的對聯就是春節過年時家中門旁上貼的春聯。

對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起源於駢文與律詩,後來伴隨書法與造紙術的發展,深受才子佳人的喜歡。現在代人一起交流常使用社交平臺app多種軟體,古代文人則舉辦雅集以文會友,就是一幫文人雅士聚集起來詠讀詩文對對子比賽,討論學問。

除了書生與書生之間,關於才子佳人之間的對聯故事也有很多,不同於文人之間的交流,他們則是通過對對聯相親,最為人熟知的典故當屬呂蒙正與趙黛菊的故事。

呂蒙正在成為北宋宰相之前,是一介窮苦書生,他與母親被呂父趕出了家門,母子二人的生活來源全靠呂蒙正賣字作詩。

一天,呂蒙正走在街道上發現一戶人家圍著好多人很是熱鬧,一打聽原來是年過五十的趙員外老年得子,正在重金聘人寫門聯,只見他的門上掛著「子當承父業,臣必報君恩」,呂蒙正見狀說到:「這是誰寫的?也不怕有滅族之禍」。

話音剛落,前來祝賀的工部侍郎之子倪興官怒道:「滾開,一介粗布爛衫的窮書生有什麼資格在這指指點點?」,原來這副對聯正是他所作。

趙員外正值喜慶日子不想節外生枝,便問道:「不知這位公子做何解?」,呂蒙正見趙老面善回覆:「這副對聯有辱綱常倫理,目無君王與尊長,怎能子在父前臣在君上呢?這恐怕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趙員外聽完一身冷汗,倒吸一口涼氣說:「依公子看該怎麼辦?」。

旁邊的倪興官也是嚇得不輕,沒想到隨手寫了副對聯差點掉了腦袋,呂蒙正看了他一眼道:「只需調換個順序即可,改成君恩臣必報,父業子當承」,眾人聽完無不是拍手稱好。

呂蒙正雖窮,但學富五車一肚子墨水,趙員外見他除了穿著窮酸了些,也算是儀表堂堂富有才華,便想到家中有一女二八年華尚未嫁人,趕緊通知下人:「快去告訴小姐,我已為她選得良婿,快叫她出來」。

小姐趙黛菊不同於其他人家姑娘,從小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心中自然也有些傲氣,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當得上她的夫婿,便說道:我的未來夫婿文採定不能輸於自己,在場的各位公子誰能對出我出的對聯方能娶我」。

趙黛鞠芳齡十六,生的標緻至極,再加上飽腹詩書身上有著一副獨特的氣質,眾多公子為之所迷倒,紛紛聲調高昂地說道:「趙小姐請出」,趙黛菊看了眼神情若定的呂蒙正出了個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意境典雅盡顯淑女才情。

眾多公子絞盡腦汁想盡畢生所學,也只有三人尚能對出,最後由趙小姐評定誰對的最好,並選為夫婿。

第一個對上的人是倪興官,他寫出「平原古樹一丈平」,趙員外老年得子加趙小姐文招夫婿本是喜慶的氛圍,而倪興官字裡行間都透露著蕭條之意,意境不符直接被淘汰了,倪興官見狀羞愧揚袖而去。

第二位公子寫出的是「高山雲霧漂松海」,從表面上看確實有幾分意境,高聳的山尖透過雲層,上面松樹的綠色猶如一片海洋,但太過磅礴大氣不應此時此景。

趙小姐見狀,繞有深意地看著呂蒙正,只見他不緊不慢地說出:「山間清風迎面來」,方才話落人群中便響起:「好,好,好」,洞中泉水對山間清風,流對迎,好一幅山水水墨畫,頗有詩情畫意,趙小姐聽完後也是掩面羞然一笑,最終呂蒙正抱得美人歸。

不知道各位讀友,你若是在場會寫出什麼樣的對子呢?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宋朝才女出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一出堪稱精妙
    眾所周知,對聯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遺產。在古代,有很多文人才子聚集在一起,喜歡用對聯來表現自己的學識。也因此,歷史上留下了無數經典的對聯。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副對聯,其上聯是:「洞中泉水流不盡」,你可知它的下聯是什麼?下面請聽小編為你細細道來。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妙對下聯,才女:我嫁給你
    而這位才女則出了一上聯,作為對他們的考驗,這個上聯便是:洞中泉水流不盡。 那麼,三名才子的答案怎麼樣呢,最終又是誰獲得了才女的芳心? 三、三才子對出下聯,才女被一才子才華所傾倒 才女給出的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在乍看之下平淡無奇,但是仔細一品味才能知悉此聯的難點,就在於將簡單的景色,通過簡單的字詞表達出來,卻還能夠保持其生動形象的意境,想要對出合適的下聯並非易事,下聯不光要在格式上與上聯相對應,同時還要在意境上與之保持同步,達成這兩點才能算過關。
  • 古代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對出一下聯,堪稱經典
    才女比對招親的消息如指縫漏沙一般不脛而走,一時間,城中自縊飽讀詩書的才子們都躍躍欲試,想以文會會這個才女,要是被才女看上,不僅有佳人相伴,亦能得到相當豐厚的彩禮,短短幾天,才女的府邸竟門庭若市。面對眾多來競選夫婿的才子們,才女氣若神閒,出了一個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意境清雅,盡顯才情。
  • 才女徵婚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三個才子大顯神通,下聯成經典
    對聯就是由上聯和下聯組合而成,上聯叫對句,下聯也叫出句。相傳最早的時候是由桃符演變而成,但是由於那時的社會風氣,導致對聯成為成為一種家喻戶曉、喜聞樂見的文娛形式,所以很多人又把對聯成為文字遊戲。一開始父母都不同意,希望女兒嫁給有錢有勢的地主家,可是該女子卻才華橫溢,根本瞧不上富家子都不學無術、整天遊手好閒的做派,於是想自己選擇這門婚事。畢竟一家之中就這麼一個千金,自然不忍心違背女子的意願。有一天女子遊玩自家的後花園,看到淙淙泉水從山洞之中冒出,於是就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個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這個上聯也就用作了徵婚的對子。
  • 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我們知道,古代沒有電視、ktv等,沒什麼娛樂活動,一般也就只能喝個小酒聽個說書,有錢的人還能在家聽個奏樂看個歌舞。但是理想是豐滿的,古代文人通常喜歡賞個菊花或梅花,在賞花時候吟吟詩,借花抒發抒發內心的情感,好花好酒沒有好詩怎麼行,於是就興起了做對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千古絕對!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乾隆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寡婦下聯讓和珅拍手叫絕
    乾隆,我國古代封建王朝中一個頗有威望的存在,有著「十全老人」的稱號,是滿清盛世的締造者。作為清朝巔峰時期的統治者,雖然說他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了此後的百年屈辱史,但他的功績之高卻不容被忽視。在康熙、雍正兩位帝王的文治武功的基礎上,乾隆實現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並且進一步地完成了國家的統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
  • 才女對聯招親,看見一老頭出上聯嘲諷,不料老人妙對下聯順帶調戲
    才女對聯招親,看見一老頭出上聯嘲諷,不料老人妙對下聯順帶調戲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古代的時候,女子招親的方式有很多種。像比武招親或者拋繡球就是很常見的。不過,除了這兩種招親方式,還有一種比較高大尚的,那就是對聯招親。
  • 上聯:「青天白日,進退兩難」,才子對出下聯,喜結良緣
    一、女子出對聯招親,才子妙對下聯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個人的婚姻是父母包辦的,但也有例外,比如明朝時就有一個大戶人家,家裡的千金是個才女
  • 才女出上聯:茶亦醉人何必酒,秀才對出精妙下聯,抱得美人歸!
    每逢佳節,未婚男女們都得經歷一次親人的「親切問候、熱切關懷」。在「有男朋友了嗎?」、「準備什麼時候結婚?」、「要不阿姨給你介紹一個吧」等話語的連環轟炸下,她們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點頭答應參加長輩們安排的相親。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在古代造反可是一項技術性、策略性、風險性極大的行業,如果成功那就是榮華富貴,衣食無憂,但是失敗了會禍及九族,身敗名裂。朱棣的屬地被封在了燕京,這裡到了冬天,氣溫很低。在一年的冬天,朱棣帶著幾名隨從在視察工作,忽然他打了一個寒戰,看著滴水成冰的景象,於是他就吟出了一個上聯「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
  • 才女徵婚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對出下聯,女子臉紅低頭
    對聯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一直以來被廣大的文人墨客所喜愛。隨著對聯文化逐漸的發展和普及,已經深入到了民間,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比如我們過春節的時候張貼春聯,結婚的時候有喜聯,向年老的人拜壽需要壽聯等等。
  • 姑娘一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秀才對出下聯,最終抱得美人歸
    宋代時,蘇東坡就經常和佛印和尚、才女蘇小妹以對對聯為趣。 明朝時,也有很多對聯高手,比如大才子解縉,詩畫雙絕的唐伯虎。朱元璋也是個對聯達人,他甚至號召大家在家門口都貼上對聯。 清朝時,對聯流傳得更加廣了,也更加雅俗共賞。
  •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對聯是古代文人重要的文化形式,尤其是在明清,很多文人在平時宴遊時經常互相對對聯打發時間,經常是一個人出上聯,一人出下聯,對不出的人則為輸了。對聯比唐朝的律詩更加注重平仄,也更加注重意境,所以能寫出一副好對聯也是不容易的事。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巧對下聯,才女面紅耳赤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巧對下聯,才女面紅耳赤。正德年間,唐伯虎四處遊歷,來到一個文人墨客聚集的茶館裡。來到茶館之中,正好趕上對對聯的時候,一個女子站在眾人中間,出了一副對聯,上聯是「日月為明明日月」。
  • 才女出一上聯:冰涼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秀才死後才對出下聯
    ,關於古代民間的一個對聯小故事。為了阻止那些沒有才氣的男子上門提親,她特意放出了一個上聯,對不上的全部都要打道回府。剛開始有很多人都來嘗試,但是卻沒人能夠對上她的上聯。她的上聯是:冰涼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時間一長大家也就都知難而退了,但是有一個秀才,卻從來沒有放棄過,他每天都會來見才女,每天都會給出一個下聯。不過他對的這些下聯,才女都不是很滿意。可是時間一長,才女似乎也看到了秀才的真心,二人也逐漸產生了情愫。
  • 富家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書生妙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其實,在我國歷史上,也有許多對對子結婚的事情,比如女子出上聯,男子出下聯。如果對聯工整、合適,二人便可結婚。對對子究竟有何魅力?讓古代文人如此痴迷。 接著,王小姐提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並承諾可以對出下聯的人就是他的夫婿。就這樣,新一輪的考驗開始了。 雖然前來對對子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夠對上來的人卻沒有。就在王小姐即將放棄的時候,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對出了下聯。只見書生說到:「日日夜夜,來來往往。」
  • 乾隆身邊出現過兩個奇女子,一句「昨日黃花閨女」,立馬對出下聯
    在封建時期女子地位不高,她們所能接受的教育也非常有限,所以古代經常出才子,可才女千百年間也就那麼幾個。其實除了我們熟知的那些才女,天下還有不少文採好的女子,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兩位無名小卒。
  • 才女出上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下聯令人拍案叫絕
    在我國古代,才女寥寥無幾,大多數的女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教導女子無才便是德。她們可以說從一出生就被命運安排好了,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女子只能學學刺繡,相夫教子。然而在古代,才子卻數不勝數,比如大家熟知的唐伯虎。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也是公認的四大才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