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才女比文招親,出上聯「寒窗寂寞空守寡」,至今無人對出下文

2020-12-25 戲說那歷史

古代人都愛好詩詞歌賦,古代文人才子尤其愛好遊山玩水談論詩詞歌賦,像北宋歐陽修那樣沒事組團出去遊玩一下,回來再寫個遊玩的回憶小短文之類的。如今古代的詩詞流傳下來的大都是男子的,女子會詩詞的卻很少,在中國歷史上聞名至今的女詞人就只有李清照了。這也與古代的社會情況有關,古代女子不像現在這樣還可以學習文化,古代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很少有女子像李清照這樣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今日小編就要為大家講一個,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的美女寡婦的故事了,這個寡婦稱呼為柳氏,歷史上沒有具體的記載名字,就以柳氏來稱呼了。

柳氏自幼生的極美,在當地頗有名氣,不僅生的美更是很有才氣,在當地是才女。柳氏出生在一個大家族,家財萬貫,這樣就導致了柳氏自幼就受到了好的教育。柳氏的父母很是開明,柳氏想要讀書父母並沒有阻止,反而還給柳氏請來了老師教柳氏學習。柳氏在詩詞上很有造詣,年紀輕輕就能寫出意味深長的詩詞,她的才氣很多男子都比不上。

時間的流逝,柳氏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了,本就是傾國傾城的美貌,又加上一身的才華,柳氏嫁給了城中最大的富商。這本是一段令人羨慕的婚姻,才子佳人是絕配了。新婚的柳氏好不快樂,丈夫對她寵愛備至,夫妻之間琴瑟和鳴,讓人羨慕。可惜好景不長,第二年柳氏的夫君就患上了病,久治不愈以至於臥床不能起,儘管是首富之家,在疾病面前也是無能為力,不久柳氏的夫君就撒手人寰了。留下年輕的柳氏和萬貫家財。

在丈夫死後柳氏一直不能從悲傷的的情緒中走出來,整日沉浸在悲傷之中,就這樣兩三年過去了,柳氏還是沉浸在失去丈夫的痛苦之中。柳氏的友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勸說柳氏再嫁一個人吧,結束這種痛苦的生活。友人多次的勸說柳氏,柳氏才決定用對聯的形式來通過測試文採再決定嫁給誰了。柳氏出了一個上聯「寒窗寂寞空守寡」只要能對出下聯,無論是誰柳氏都嫁。一時間城內才子都來對對聯,可是每一個對成功,到現在都沒有人能對出下聯。柳氏就為丈夫守寡到死去,同家族的人為了讚頌柳氏的貞節還專門在柳氏死後為柳氏立了一個牌坊。

相關焦點

  • 才女出對聯招親,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書生智對下聯獲芳心
    古代婚嫁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沒有選擇的權力,但因為害怕女兒就此不嫁,張老爺子還是答應了女兒自己選擇夫君的要求。 張小姐知書達理,飽讀詩書,最愛吟詩作對,所以她決定用對聯來選擇自己的如意郎君,隔天,張府大門貼出了張家的「擇婿公告」以及張小姐的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聲明只要對出下聯,就有機會成為張家的如意郎君!
  • 絕妙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全是寶蓋頭的字,下聯讓人拍手稱絕
    想要再嫁,卻怕將來的丈夫配不上自己的才氣,苦思冥想之下,就打算以對聯招親。這位富翁遺孀出了一個上聯,並放話說如有絕佳的下聯,自己將帶著萬貫家財做陪嫁。上聯是: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這個上聯很不一般,它的每個字都是寶蓋頭的,但這些字又恰好表達了她目前孤苦伶仃的生活狀態,非常難對(註:其中的「空」字,按現在的說法,應該是「穴」字頭)。
  • 對聯招親,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書生趣對下聯,美人一起回家
    對聯這一習俗流傳至今,已經成為我們的重要的傳統文化。在古代對聯同樣有很高的地位,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王侯將相,對聯總是伴隨著才子佳人,美酒佳餚。在我國古代,江南地區就意味著富足,這裡土地肥沃,氣候宜人,自然糧食也就十分充沛,江南也就成了國家最富庶的地方。充足的物質保障了精神追求的前提,無數的才子佳人,文人墨客也就噴湧而出。
  • 才女對聯招親,看見一老頭出上聯嘲諷,不料老人妙對下聯順帶調戲
    才女對聯招親,看見一老頭出上聯嘲諷,不料老人妙對下聯順帶調戲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古代的時候,女子招親的方式有很多種。像比武招親或者拋繡球就是很常見的。不過,除了這兩種招親方式,還有一種比較高大尚的,那就是對聯招親。
  • 古代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對出一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最早起源於駢文與律詩,在不斷地發展中又吸收了詩文、散文、詞曲的特點,隨著造紙術和書法的發展,最終形成一種獨立文體,流行於民間,其表現形式也有多樣,受眾更是廣泛,婦孺老者,貧富貴賤者皆宜,是娛樂活動匱乏的古代民間一種不可缺少的娛樂方式。關於對聯,也有很多生動有趣的民間故事,比如古代這位才女以對擇夫的愛情故事。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妙對下聯,才女:我嫁給你
    千百年來,有不少文人騷客都擅長此道,並且寫下了不少絕妙的對聯流傳至今。 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作為古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對聯同時更是古人的一種娛樂方式。 由於在古代時古人們不像現代人一樣有些眾多的消遣方式,因此娛樂手段非常缺乏。
  • 才女對聯招親,上聯:「月圓月缺又一月」,百年後和尚對出下聯
    才女對聯招親,上聯:「月圓月缺又一月」,百年後和尚對出下聯現代人會用簡訊表達思念之情,而古人則會用古詩詞來抒發情感;現代人用遊戲來消磨時光,而古人只能用舞文弄墨來充實自己;現代人可以通過網上交友軟體來尋找心儀的對象,而古人可以通過對對子的方式來尋得如意郎君。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最難數字對聯:「三」字頭被蘇軾對出,「六」字頭難倒唐伯虎
    比如,傳說乾隆帝曾出上聯「煙鎖池塘柳」,此聯的難點一目了然,即:上聯五個字,字字嵌五行為偏旁,且意境唯美。再比如,傳說明末清初一佛門女子曾出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此聯的難點更是不言而喻,即:上聯七個字,字字嵌有同一偏旁,且形象表達出該女處境。
  • 古人對聯招親是真的嗎?乞丐老頭對出精彩下聯,才女做出驚人決定
    歷史記載了很多有趣的對聯故事,很多經典極品的對聯,人們至今還耳熟能詳、津津樂道。有趣的是,古人竟然有的大戶人家通過對聯為女兒徵婚,這樣人家的千金,都是才女居多,找個平庸的男子不甘心,非要才子配佳人,年齡也不小了,父母也是心急如焚,才「以文招親」,用這樣的方式為女兒選擇一個有才華的女婿。其實早在宋代,對聯招親就十分盛行,所以對聯招親不是編的故事,確有其事。
  • 宋朝才女出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一出堪稱精妙
    眾所周知,對聯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遺產。在古代,有很多文人才子聚集在一起,喜歡用對聯來表現自己的學識。也因此,歷史上留下了無數經典的對聯。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副對聯,其上聯是:「洞中泉水流不盡」,你可知它的下聯是什麼?下面請聽小編為你細細道來。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過去五千年浩瀚史海中,更是留下了無數光輝燦爛的文化財富。而在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上聯一:畫上荷花和尚畫這是一個迴文聯,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不僅它的意思不變,而且頗具趣味。
  • 上聯:「青天白日,進退兩難」,才子對出下聯,喜結良緣
    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向來注重文人的培養,一個人要有出息就得讀書,寒窗苦讀十年,讀個滿腹經綸才有可能有所成就,這離不開當時我們「重農抑商」社會政策,而也正是這種對文人的崇拜和嚮往,讓我國古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義士和殉道者。
  • 才子出一上聯:水流花謝,時聞鳥語,友人邪魅一笑對出下聯
    古代的文人喜歡以文會友,除了比拼詩詞歌賦之外,還有一項就是對對聯。從古自今,文人們留下了很多千古絕對,如很長時間無人對出的「煙鎖池塘柳」,還有非常著名的「寂寞寒窗空守寡」。除了這些千古絕對之外,古人在對對聯時,還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在古代造反可是一項技術性、策略性、風險性極大的行業,如果成功那就是榮華富貴,衣食無憂,但是失敗了會禍及九族,身敗名裂。朱棣的屬地被封在了燕京,這裡到了冬天,氣溫很低。在一年的冬天,朱棣帶著幾名隨從在視察工作,忽然他打了一個寒戰,看著滴水成冰的景象,於是他就吟出了一個上聯「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
  • 中國有名的三幅對聯,千古絕對,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最完美的下聯
    但是有沒有那種古人寫出上聯,直到現在都沒有人能夠完美地對出來的對聯?那是一定會有的。尤其是現在我們要講述的三對千古絕對,你不妨試一試,能不能給出一個精彩的答案。第一句:煙鎖池塘柳。有人說這是一句唐詩,還有人認為明朝末年陳子升寫出來的。而最多的是認為是乾隆皇帝出的。
  • 才女出上聯:茶亦醉人何必酒,秀才對出精妙下聯,抱得美人歸!
    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古代,婚姻大事於適齡青年們來說都是一件難事。不願將就的他們總是期盼著夢幻般的愛情的到來,但是現實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即使你願意等待下去,但是你的家長卻不樂意。現代人認識異性的方式並不多,要麼朋友介紹,要麼長輩介紹,要麼自己的身邊人。 古人也是,足不出戶的女孩的婚姻全由父母決定。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巧對下聯,才女面紅耳赤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巧對下聯,才女面紅耳赤。正德年間,唐伯虎四處遊歷,來到一個文人墨客聚集的茶館裡。來到茶館之中,正好趕上對對聯的時候,一個女子站在眾人中間,出了一副對聯,上聯是「日月為明明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