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駐佛山記者 段煜第
12月14日,佛山市啟動「大國工匠灣區行」暨「佛山·大城工匠鍛造工程」系列活動。本次活動旨在推動工匠精神與企業家精神在佛山深度融合,並進一步擦亮「佛山·大城工匠」特色品牌。當日,佛山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制定印發《進一步深入開展「佛山·大城工匠」鍛造工程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建立健全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等一整套的「大城工匠」激勵機制。
在啟動的活動現場,佛山有關部門向各位「大國工匠」贈送了「佛山市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區VIP卡」。持卡者在佛山工作就業可以享受優質政務服務、全面的人才政策信息、暢順的渠道平臺以及豐富的培訓和文娛活動等。
上圖 「大國工匠灣區行」暨「佛山·大城工匠鍛造工程」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李源攝
「佛山製造之所以能夠取得輝煌的成就,離不開各類人才,特別是技能人才的支撐。」佛山市副市長喬羽表示,佛山即將出臺《進一步深入開展「佛山·大城工匠」鍛造工程的意見》,目的是建立健全大城工匠的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等機制,希望能有更多的能工巧匠選擇到佛山創造創業、安居樂業,同時培育更多的「大城工匠」乃至「大國工匠」。「非常榮幸能夠獲得這個VIP卡,體現了佛山對於技能人人才的重視。」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工業設計技術項目冠軍卓嘉鵬認為,佛山作為製造業大市,在對技能人才培養方面有很多的扶持,希望畢業以後能夠在佛山工作。
自2016年開始,佛山市委、市政府以最高規格連續召開了三屆「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命名了90名「佛山·大城工匠」,廣泛持續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深度融合,共同成為照亮佛山現代工業文明之路的「雙子燈塔」。
近年來,佛山推出了80多項人才扶持政策,每年投入30多億元專項資金,從全球選才育才。期間,佛山推出的優粵佛山卡,不受國籍、戶籍、身份和年齡等限制,為持卡人才提供「政務+創業+醫療+住房+商旅+聯誼」六位一體服務,並建設市區統一標準、統一服務、統一措施的「1+5」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區,為人才提供個性化、精細化服務,解決人才後顧之憂。除了招才引才,佛山還十分重視技能人才培養,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目前,全市各級技能人才達115萬人,其中高級技能人才近31萬人 。
佛山制定印發《進一步深入開展「佛山·大城工匠」鍛造工程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通過建立健全「佛山·大城工匠」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等工作機制,吸引、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高超技藝、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意見重點工作部分有15條。其中,1-2條從平臺建設、培養計劃兩方面規定了「完善培育機制」。3-5條分別從評選、評定條件、評定程序等方面對「評價機制」做出了具體規定。6-14條從榮譽工資外津貼、政治待遇、福利待遇、發展通道、發揮技能、子女入戶等方面全方位對榮獲「佛山·大城工匠」者進行激勵,讓工匠「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職業上有保障、經濟上有實惠」。第15條通過建立退出機制加強監督管理。
佛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劉國斌介紹,自2011年起,佛山累計選拔認定250名佛山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並給予每人2萬元工資外津貼。對認定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市財政給予20萬元創辦補貼;認定為省級技師工作站的,給予10萬元創辦補貼。
此外,佛山積極選拔推薦大城工匠獲得更高的榮譽。佛山市總工會副主席楊玉瑞稱,今年推薦表彰的7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中,有5名同時擁有「佛山·大城工匠」的身份;今年推薦表彰的22名廣東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中,有10名同時擁有「佛山·大城工匠」的身份。為抓好意見落實,下一步,佛山將大力推動技工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規模化、體系化發展,建設一支技能精湛、勇於創新、立足佛山、服務灣區、規模宏大的「廣東技工」隊伍,打造佛山「工匠高地」。
審讀:譚錄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