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佛山市委宣傳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根據佛山市委主要領導的指示,並經市委、市政府領導同意,市委宣傳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等制定印發《進一步深入開展「佛山·大城工匠」鍛造工程的意見(試行)》。
《意見》將通過15項重點工作完善「大城工匠」的培育、評價、激勵和監管機制,讓「工匠」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職業上有保障、經濟上有實惠」。
15項重點工作完善激勵機制
佛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劉國斌表示,佛山站在經濟總量突破萬億的新起點上,必須以更高視野、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弘揚工匠精神,努力鑄就更多新時代大城工匠,助推佛山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加快佛山由製造大市向製造強市轉變。
意見主體內容分總體要求、重點工作、保障措施三個部分,其中重點工作部分有15條。總體要求明確實施意見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建立健全「佛山·大城工匠」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等工作機制,吸引、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高超技藝、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實現助推佛山產業轉型升級,為佛山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撐。
重點工作部分具體規定了完善培育機制、構建評價機制、強化激勵機制、加強監督管理等內容。
1-2條從平臺建設、培養計劃兩方面規定了「完善培育機制」。
3-5條分別從評選、評定條件、評定程序等方面對「評價機制」做出了具體規定。
6-14條從榮譽工資外津貼、政治待遇、福利待遇、發展通道、發揮技能、入戶子女等配套服務、培訓深造、走進講臺、宣傳引導等方面全方位對榮獲「佛山·大城工匠」進行激勵,讓「工匠」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職業上有保障、經濟上有實惠」。
第15條通過建立退出機制加強監督管理。
保障措施部分要求各區、市各相關部門在組織領導、財政支持、上下聯動等方面強化「佛山·大城工匠」工作,並突出強調各區、各責任單位要根據本意見儘快制定具體措施,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劉國斌指出,《意見》是對大城工匠頂層設計的全面加強、體制機制的系統優化、政策措施的集成升級,彰顯了佛山市委、市政府張開雙臂擁抱全國、全世界的能工巧匠到佛山創造創業、安居樂業,培育成千上萬的「大城工匠」,乃至一批批的「大國工匠」的決心。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強化指導和督促各區、各責任單位儘快制定「鍛造工程」的具體措施,完善各項細緻化舉措,讓文件能夠更好地落地、更好地發揮作用。
提高「大城工匠」物質和精神待遇
近年來,佛山致力打造「工匠高地」,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強化對大城工匠的激勵。佛山市委書記魯毅曾在今年第三屆「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上再次提到:要以更大力度重視提高「佛山·大城工匠」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待遇,使他們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職業上有空間、經濟上有保障、生活上有便利。佛山對此又如何去落實?
佛山市總工會副主席楊玉瑞表示,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方面,市總工會積極關注和選拔推薦大城工匠獲得更高的榮譽。比如今年推薦表彰的7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中,有5名同時擁有「佛山·大城工匠」的身份;今年推薦表彰的22名廣東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中,有10名同時擁有「佛山·大城工匠」的身份。截至目前為止,已有4名大城工匠先後被推薦成為廣東省的「南粵工匠」,1名大城工匠被推薦成為全國行業的「大國工匠」;2名大城工匠成為全國人大代表,1名大城工匠成為佛山市和南海區的人大代表,1名大城工匠成為佛山市政協委員,還有一些大城工匠成為省級、市級、區級技能大賽評委等。
在職業上有空間方面,佛山市總工會也一直在重視、關心和幫助大城工匠。比如推薦首屆「佛山·大城工匠」胡建武成為市總工會的兼職副主席,劉一軍成為南海區總工會的兼職副主席。還有一些「佛山·大城工匠」獲得榮譽後,回到企業受到了獎勵,職務得到了晉升,甚至有個別工匠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辦企業。
在經濟上有保障、生活上有便利方面,市總工會今後將給予大城工匠更多的福利待遇。在這次「佛山·大城工匠」鍛造工程禮遇政策制訂中,市總工會參照勞模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給予大城工匠更多的關懷。比如,每年組織「佛山·大城工匠」參加療休養活動;每年組織「佛山·大城工匠」進行免費健康體檢活動;每年組織「佛山·大城工匠」購買廣東省職工醫療互助保障計劃;每年對「佛山·大城工匠」發放春節慰問金。以上福利待遇將由市總工會按照有關政策和程序有序推進落實,由市財政提供資金保障。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藝明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