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太行,寧靜自然。75歲的樊昭威大爺站在自己家的院子裡,望著對面的大山賞景。樊大爺面對的大山名叫樊家嶺,樊大爺在這山溝裡已經生活了一輩子。即便女人叫他去城裡住,樊大爺堅決不同意。
樊大爺自己一人在農村居住,痴迷《周易》中的相面和起名字,改名字的學問,他竟然還給自己選擇了一處「風水寶地」,在這裡幫別人起名字,成了他退休之後的「職業」。
再見到樊大爺之前,是被他路邊的「起名」引起了興趣。後來才知道,這是樊大爺的招牌,他說:這裡背靠峨眉山,前面是條大公路車來人往像個大「河流」,依山傍水,是個「風水寶地」,十年前就果斷在這裡租住了2間農村人在這裡看莊稼用的「茅舍」,作為自己的安身之地。
樊大爺是一個非常健談的老人,在跟他聊天的過程中知道他早年是在侯馬機電學校畢業的,後來他被分配到山西聞喜縣農業機耕隊,說起當年在農機隊開著拖拉機耕田種地,他異常興奮,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很有激情,他還說那是一個熱火朝天的歲月,自己連年當勞動模範,是農業機耕隊的「紅人」。
因為樊大爺之前長期在外工作,很多的生活習慣和妻子都不相同,退休之後「老伴喜歡吃稠的,自己喜歡吃稀的,吃不到一塊去,自己就搬出來了,一個人過著日子,」他順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快樂著。
說道《周易》相面的事情,樊大爺興致勃勃說是在1974年的時候,他跟著同學的父親學會的,到現在已經學習《周易》45年了,平時比較喜歡看周易,皇曆,相面和看風水的書籍,這本《周易》已經跟隨他十幾年,已經就得不能在舊了。他說:《周易》是一門學問,它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人學」,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舍不可測。
樊大爺說自己現在的生活都遵循著4句話:「快樂每一天,健康每一天,珍惜每一天,奮鬥每一天」。他說每天在這裡睡到自然醒,吃喝都隨便,雖然家裡看著很亂,但是心中很寬廣,每天路邊人來人往,圖的就是這個熱鬧勁。在樊大爺身後的那些錦旗都寫著「掐指知天地,鐵嘴道玄機」的讚譽,透露出了他在為人預測方面的「功夫」
樊大爺說在《周易》中講究五行相生相剋,給人算卦算命看風水都遵循傳統的法則,也是要結合現在的科學知識,自己給小孩起名是最「拿手」的,因為他文科好,能把文字和周易中的五行相結合,給人講起來也是有理有據,所以每天樊大爺這裡都是客流量不斷。
老人家說《周易》這本書看似容易,其實是一本古書,跟難理解,運用起來更難,沒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就更難理解,所以自己研究《周易》已經有45年,現在還只是初級。給人起名字看風水就是想幫助別人,自己也佔個心,有人遇到了困難搭把手幫幫別人就是做好事, 給他們開導開導,讓他們走出心理陰影,自己也高興,也算是給社會做了貢獻。
其實樊大爺有這麼大的改變都是因為《易經》,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正確的方向,作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周易》的人。
古代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都在26歲之前,就熟讀了《周易》。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再看看如今。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查理·威爾海姆評價中國的《易經》:「知識經濟正在改變我們的時代,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帶給我們巨大衝擊的這次革命,實在受惠於中國古代的偉大經典《易經》。」
《周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更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雖然《易經》只有短短的不到20頁,卻能夠通過64卦象無言延伸可以容納萬物。在這20頁中就隱藏著大智慧,可以讓人受益終身。
從我們出生,到上學,工作,結婚,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都可以在《易經》中找到答案。
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暗藏著更高深的智慧,讀懂《易經》就是讀懂了最高級的為人處世,它教會我們怎樣按照規律辦事,怎麼做出正確的選擇。如何把自己的生活過紅紅火火。
讀萬卷書不如讀一部真經,很多人都覺得這本《易經》很難讀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何處下手。
而我現在看的是一本白話文版本的《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還有相近的注釋,在書中能夠領悟到很多古人的智慧。
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運!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了!
如果大家想要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建議大家看看這本《圖解易經》,不僅價格實惠,關鍵是還能運用到生活和職場中。
這樣一本「智慧」只需要56,少一次消遣多一份智慧,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