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陽光關愛」三措施溫暖申城單身獨居老人

2020-12-21 中國政府網

    不久前的一天,楊浦區江浦街道80多歲的單身獨居老人劉老伯不慎在家中倒下,奄奄一息,情況十分危急。正在這時,劉老伯的家門被推開了,來人是住在同一社區的「陽光關愛員」吳德輝,他馬上把劉老伯送入醫院搶救。經檢查,劉老伯因腦梗引發了電解質失衡,醫生說:再晚一步送到醫院就可能性命不保。

    吳德輝是該區去年上崗的52名「陽光關愛員」之一。像吳德輝這樣的獨居老人的「守護神」,目前正活動在上海的各個社區,為16.6萬「單身獨居老人」送去生活照料、疾病醫護和精神慰藉三大保障。  

    巡視報告員帶來生活照料

    面對單身獨居老人的迫切需求,目前在上海的各個社區,都成立了單身老年生活護理援助分中心,各種形式的助老服務員正活動在每個居民小區。這是一支依靠社會力量,由政府購買服務,免費為單身獨居老人服務的隊伍。

    在閘北,區政府專門撥出40萬元專款,組建了一支36人的獨居老人巡視報告員隊伍,專門關照全區1000多名需要重點看護的獨居老人,除了關心他們的安危及生活要求外,還及時為老人排憂解難。

    根據要求,巡視報告員平均1人和30名老人結對,與老人每天保持電話聯繫;每周3次與結對的老人見面;通過上門或電話問候,了解老人安危,幫助滿足老人提出的需求;遇到老人突發險情,在第一時間作出妥善處理並緊急上報,並為每位單身老人建立個人檔案。  

    「談心解悶隊」送去精神慰藉

    目前許多老人生活條件寬裕,就是白天沒有人說話。據此,長寧區北新涇街道專門成立了一支「談心解悶隊」,每天上門陪同社區內的獨居老人聊天,給他們送去精神慰藉。年近八旬、家住長寧區天山西路的單身獨居老人朱阿婆有一個遠在日本的侄女,老人每天思念侄女,整天悶悶不樂地坐在家中,情況嚴重時甚至產生了幻覺,多次報警聲稱有人要害她的侄女。「解悶隊」了解情況後,把朱阿婆作為重點關懷對象,每天上門和老人談天說地,緩解老人的思親之情。經過一段時間的「解悶」,朱阿婆的性格變得開朗起來,她對「解悶隊」隊員產生了感情,每天一大早就盼著隊員的到來。

    為了全區5000多名單身獨居老人的安康,長寧區把做實這項工作作為一件實事工程來抓,今年,該區已為2000多老人提供了購買服務。  

    「免費保姆」提供細微照料

    長期以來,生活在上海郊區農村的單身獨居老人,主要依靠家庭成員照顧晚年生活。隨著單身獨居老人家庭的日益增加,為獨居老人開展社會化服務的呼聲越來越高。

    對此,金山區通過政府買單,培訓、考核了一大批「免費保姆」,使金山區的1600多名單身獨居老人享受到了「免費保姆」的服務。

    這些「免費保姆」主要由失業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擔任,經過考核由助老服務社或敬老院錄用後安排上崗,向獨居老人提供居家清潔、康復陪護、心理諮詢等服務。他們每人每天服務三四個老人,平均月收入750元。

    「免費保姆」的細微照料,讓單身老人直接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該區亭西村老人潘文寶,已喪失自理能力,兒子因公傷而無力照顧,養老服務社了解到情況後,派出「免費保姆」幫她打掃衛生,還每天幫老人擦洗身子。村裡的四方鄰居都稱讚政府為獨居老人做了件實實在在的好事。

    據悉,目前上海各級政府組織發動黨團員、居委幹部和助老志願者,以不同形式,為全市的16.6萬單身獨居老人提供了關愛服務。上海已初步形成了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為依託,以政府為主體,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導入專業機構服務的養老服務格局。(周其俊)

相關焦點

  • 83歲老人公共浴池洗澡被拒!如何解決獨居老人養老困境?
    △圖片來源:看看新聞獨居老人連洗澡都成了問題?針對這一群體的生存困境,上海精細化智慧養老的小舉措,對獨居老人而言可謂是莫大的安慰。前不久,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給一些獨居老人的家裡,安裝了「會報警」的智能水錶。
  • 義安區愛心之家公益協會開展「銀色港灣」關愛空巢獨居老人志願...
    11月29日,義安區愛心之家公益協會組織志願者來到西聯鎮看望獨居老人。志願者們首先來到官上村,看望65歲葉芽子老人,大家詢問老人的家庭情況和身體情況。志願者們將愛心企業四洋集團公司捐贈的米和藕粉等物品交到了老人手中。
  • 獨居老人需關愛!櫻花熱水器實現你與家人的親情對接
    溫暖而悲傷的歌詞,感動過無數人,也加深了我們和父母之間的親情。然而,對於一些不得不獨居的老人,孩子們力所不能及,沒辦法照顧其日常生活。尤其,冬季洗澡的問題,給很多老人造成不便。很多新聞也報導,某地的獨居老人因使用熱水器不當,造成火災或者漏電而死亡。櫻花熱水器在智能化領域深入探索,並打造了熱水器「雲安檢」平臺,能夠讓熱水器自我檢查,也能使孩子「遠程監控」。冬季洗澡不必擔心,讓老人孩子都放心。
  • 蕪湖關愛空巢老人禮遇道德模範 過一個有愛中秋佳節
    此次活動雖然涉及面小,但是通過志願者們的努力,切實讓老人們感受到了村集體大家庭的溫暖。(楊歡)   "情暖中秋 愛灑社區"關愛獨居老人 共品美味佳餚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9月22日上午,陡門口社區活動室充滿著歡聲笑語,原來是社區青年志願者和轄區部分獨居老人、特扶家庭歡聚一堂開展我們的節日-"情暖中秋愛灑社區"關愛獨居老人、共品美味佳餚活動,大家一起其樂融融提前共度中秋佳節
  • 冬日裡的溫暖——「關愛老人、情暖夕陽」志願者行動
    冬日裡的溫暖——「關愛老人、情暖夕陽」志願者行動 2020-12-23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3歲獨居老人突然去世,屋內滲水才被發現,網友:子女去哪兒了?
    幼兒時期的學習、老人的照料、疾病的治療、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會體現在這些方面,但是隨著我國年齡結構的變化,幼子化、老齡化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近年來獨居老人越來越多,近日昆明一位63歲的獨居老人臥床不歸,廚房水龍頭未關,一直滲漏到樓下鄰居才發現老人出事。
  • 寮步社工中心為30位獨居老人安裝感應小夜燈
    5月29日,寮步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簡稱「社工中心」)開展「點亮家園行動」長者居家改善服務計劃,為全鎮30戶孤寡、獨居高齡老人家庭安裝感應小夜燈,為長者點亮一盞安全之燈,有效保障老人夜間活動安全,讓老人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和溫暖。
  • 上海長寧為五千戶高齡獨居老人提供手環、煙感報警、紅外監測
    上海長寧為五千戶高齡獨居老人提供手環、煙感報警、紅外監測 實習生 鄒佳雯 澎湃新聞記者 高文 通訊員 張一帆 2020-12-11
  • 五華區眠山社區關愛社區獨居老人,讓老人們「空巢」不「空心」
    在防疫的關鍵期,孤寡老人,獨居老人比普通人更需要照料與幫扶。2月12日起,五華區眠山社區黨員志願者、社區工作者對轄區內獨居、行動不便老人上門進行走訪,為老人們送去了蔬菜和防疫用品,並詢問老人近期身體狀況。 在入戶走訪過程中,發現很多獨居老人使用的是老年手機,對網上的防疫資訊和防疫物品購買資訊不太了解。
  • 西鄉老年協會關愛轄區老人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錫明 通訊員 陳政宵)21日,記者從西鄉街道老年人協會獲悉,該街道老年人協會自成立以來,舉辦法律和養生保健講座,開展有益身心健康文體活動,關愛失能、獨居、困難老人,以及參與力所能及的社會管理和公益活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穩步推進西鄉老齡工作的開展,受到老年人的一致好評。
  • 寒潮再襲申城 有這樣一群人依然堅守在防凍抗寒第一線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楊曉俊 記者 江躍中)這兩天,極強冷空氣再度襲擊申城,在這樣的惡劣天氣下,待在溫暖的室內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然而,面對凜冽寒潮,有一群人卻頂著寒風,依然堅守在防凍抗寒工作第一線。
  • 暖冬行動 關愛老人
    包餃子,送溫暖。為老人理髮。濃濃真情暖人心。12月1日,西寧市彭家寨鎮西川南路社區黨委聯合聯點單位西寧市檔案局、城西區委組織部開展了「暖冬關愛行動」主題活動。活動中,通過老人們以需求進行點單,聯點單位黨員接單的形式,走進日間照料中心為老人們送去溫暖,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活動期間,黨員志願者們與老人一起包餃子、陪老人聊天、為老人理髮……冬日的陽光照耀在託老所裡,溫馨祥和、暖意融融。
  • 重慶渝中:大溪溝街道「三級服務體系」關愛空巢老人
    事後,老人發自內心地說:「社區的幫助讓我十分感動,壓在心裡的石頭終於放下了,他們就是我的家人。」  在大溪溝街道,像歐大爺這樣需要關愛和照顧的空巢老人有很多。截至2015年底,轄區內60歲以上老年人有1.4萬,人口老齡化率為19.4%,空巢老人問題尤為突出。
  • 青島單身獨居老人佔比超一成 子女、財產影響再婚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然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喪偶或離異老人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的情感問題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根據青島市統計局2018年下半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老年人口超200萬,單身獨居老人佔比超一成。這意味著,隨著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再婚的社會問題將更加突出。記者調查發現,子女和財產等因素成了老年人再婚的牽絆。
  • 情暖寒冬關愛孤老 石鼓民政籌集十萬元物資上門送「溫暖」
    11月27日上午,石鼓區「『情暖寒冬·關愛孤老』——讓家更溫暖」活動在角山鎮政府正式啟動。石鼓區民政局購買物資為困難群眾、孤寡老人們送上家門。11月27日上午,石鼓區「『情暖寒冬·關愛孤老』——讓家更溫暖」活動在角山鎮政府正式啟動,石鼓區民政局籌集近十萬資金購買大米、植物油、保暖睡衣、內衣,以及被子床單等物資,現場整備待發,將一一為困難群眾、孤寡老人們送上家門。「家裡溫暖了,就不會有人願意出去流浪,這就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 疫情當前關愛空巢老人 東風地區觀湖國際社區為老人送溫暖
    到了老人家裡,李奶奶表情痛苦地靠坐在沙發上。原來老人今天一直就不舒服,吃了降壓藥,血壓還是居高不下。家裡的保姆年前回了湖北老家,唯一的女兒還定居在國外,這些日子老人一直是一個人在家,下午的時候頭暈得實在厲害,所以撥通了居委會的電話。了解了情況後,王亞冬迅速聯繫了120急救中心。
  • 金塔縣政府購買服務 老人足不出戶享受關愛
    中新網甘肅新聞1月13日電 (通訊員 盧玉 馬芮華)幫老人打掃衛生、陪老人一起聊天、給老人做心理疏導,做這些事的不是親屬,而是金塔縣開展新型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後為老人推出的免費服務。  「豆阿姨,您在家嗎?」金塔縣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平臺工作人員敲開了農行家屬院獨居老人豆淑蘭的家門。
  • 上海為獨居老人設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裝置
    近日, 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引發熱議,據工作人員介紹,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一網統管」平臺就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除智能水錶外,獨居老人家中的門磁報警系統、煙感報警系統等都能第一時間發出預警。
  • 中國2.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有你嗎?
    在作者書中,單身和獨居的數據裡,不管是未婚、離異、喪偶,主動和被動的單身,女性的比例都高於男性。如果社會中,高素質高收入的人群,崇尚獨立的精神世界,選擇獨身的話,會對25年後的人口密度帶來不可小看的數據。單身和獨居者,雖然因為各種情況,過著獨居生活,大多數是有生活品質的。
  • 上海:獨居老人家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水錶」和「老人安全」看似沒有關聯,但在「一網統管」平臺,隱藏背後的邏輯清晰可見——當獨居老人家中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時,系統會判斷老人家中有事,並及時向居委預警。街道將智能水錶和門磁的終端接入「一網統管」平臺,獨居老人一旦超過24小時未開門或12小時用水情況低於0.01立方米,後臺就會預警,這些情況將及時反饋給街道和居委。在收到政務微信的信息警報後,居委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