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鄒佳雯 澎湃新聞記者 高文 通訊員 張一帆
2020-12-11 12:55 來源:澎湃新聞
如何讓老人生活得更有品質?上海長寧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仙霞街道為老服務中心 本文圖片均由 長寧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近日,上海市長寧區仙霞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進行了服務功能升級,為社區老年人群提供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等全方位、多樣化服務。該中心全方位接入硬體和軟體系統配套設施,打造了智慧空間管理平臺、會員中心、智慧餐廳、老人小程序、家屬小程序等智慧養老場景服務。大樓一層的智慧空間管理大屏上,樓層的實時溫溼度、訪客數據和動態軌跡、床位使用情況等一目了然。
而仙霞街道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是上海長寧智慧養老的一個縮影。目前,長寧區已有新華路、江蘇路、周家橋、天山路、虹橋、程家橋和北新涇共計7個街道陸續獲評全國智慧養老示範街道。
長寧區智慧養老信息平臺
截至2019年底,長寧區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21.88萬人,佔全區戶籍總人口的38%。2019年3月,長寧區智慧養老大數據平臺正式上線,對接市級養老服務平臺,形成區、街鎮兩級平臺體系。平臺整合各類為老服務資源,以「雲」服務對接老人需求,推動多類信息、政策、資源線上一鍵可查、線下可用,為精準配送服務提供支持。
僅靠線上對很多老年人來說並不足夠,長寧區想辦法打通了養老服務供需對接的「最後一公裡」,探索養老顧問點向居民區延伸,形成涵蓋11個顧問點、73名顧問員的服務團隊,運用「線上+線下」的服務推廣模式,為長寧區戶籍60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包」推送。其中,政府公共服務包已覆蓋全區21.73萬老年人,實際提供服務1.53萬例。
年輕人體驗老人身體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依託智慧健康養老技術及產品,區域內構建起「1+3」特困老人智能守護網。
「1」是為每戶特殊困難家庭提供一份綜合電子健康檔案。「3」是提供系列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為500戶經濟困難老人提供智能「康養寶」六件套健康大禮包(智能血壓計、血糖儀、體溫計、體重秤、小夜燈、定時提醒藥盒),為5000戶高齡獨居老人提供煙感報警、紅外監測、智能手環等「安康寶」三件套智能產品,為2055戶純老、獨居、高齡老人家庭提供社區關愛服務電話,推行特殊困難群體互助關愛計劃。
而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初期,長寧區率先上線智能化疫情排查系統,通過二維碼掃碼,迅速採集、掌控、追溯、統計各養老機構返院老人等情況,密切跟蹤,落實防控。
下一步,結合今年4月上海發布的首批12個智慧養老應用場景需求,長寧區民政局將同相關部門、街鎮,推進智慧養老服務與「一網統管」工作的深度融合,抓好信息系統整合、場景應用開發和服務能力提升,打造更為智能的「幸福養老」社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智慧養老,上海長寧,綜合為老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