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夠道地!CNN 評選 40 樣「不吃會死」臺灣美食,皮蛋、豬血糕榮譽上榜

2022-01-31 小飛俠的自遊生活

臺灣以美食和熱情善良的人為榮,但你知道美國人是怎麼看待臺灣小吃或美食的嗎?

(以下內容以原文作者 Maggie Hiufu Wong 為第一人稱編譯。)

小吃在臺灣是很重要的。

最近臺灣被我們的讀者票選為世界上最棒的美食地點,這裡的飲食哲學式「多吃而且要吃得好」。

當然,國際上還是每日三餐的形式為主,但當你可以像臺灣人一樣隨時可以享受美食點心,為何要限制自己?

臺北有約 20 條街充滿美食。

每次你覺得自己已經找到最棒的路邊美食,最好吃的臭豆腐或好吃到爆炸的牛肉湯麵,但總是會更好吃的另一家店出現。

這座島嶼的食物結合閩南、潮州與福建的菜餚,以及日式的烹飪技巧,成就美味且多樣的食物。

爭論臺灣最棒的美食有毀掉情侶關係或一輩子友誼的風險。

食物:它很嚴肅、很受尊重,在臺灣的食物都很棒。

1. 滷肉飯

臺灣俗話說:「哪家廚房煙囪有冒煙,哪裡就有滷肉飯。」

這個低調的美食受歡迎的程度一點都不誇張。

滷肉飯幾乎是臺灣食物的代名詞。

臺灣旅遊網站 dearbnb 的創辦人 Rae Lin 說:「滷肉飯是最平凡踏實臺灣菜。從媽媽版本的滷肉飯到餐廳提供的版本,都是我們真的無法沒有的食物。」

一碗好的滷肉飯會有剁碎但不是絞肉的豬肚肉,慢慢以醬油和五種香料燉煮而成,會很肥很油,這就是好吃的秘訣。

滷肉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有點甜甜鹹鹹的,滷肉飯真是撫慰心靈的完美食物


2. 牛肉麵

臺灣有牛肉麵節,你就知道臺灣人有多愛牛肉麵了。

牛肉麵激發臺灣廚師的競爭與創新,每個人都想要當「牛肉麵大王」。

不管你去新潮的《品川蘭》肋眼牛肉麵餐廳,或隨意走進一間小攤販吃牛肉麵,在臺灣幾乎不可能吃到難吃的牛肉麵。

《林東芳牛肉麵》的牛腱肉搭配彈牙的麵條與中藥湯頭,是人們一年四季都會吃的心頭好。

路邊小餐館的秘密武器就是最後加的自製辣油。

但很多當地人都比較喜歡桃源街上沒有招牌的小攤販(你看到無止境的人潮與隊伍的時候,就知道你到了)。

這間小店有名到幾乎就是這條街的代名詞,大家都說這叫「桃源街牛肉麵」,大部份的客人都不知道店的本名叫「老王牛肉麵」,同時也啟發了這條街上其他的崇拜者。


3. 蚵仔煎

有道最足以代表臺灣精華的小吃,有來自海的食材,也有來自土壤的收穫。

雞蛋是小鮮蚵(這是很容易在臺灣海邊找到的食材)最棒的陪襯物,地瓜粉調製的勾芡讓口感彈牙有嚼勁——是臺灣在地美食的最佳典範。

難怪幾年前這道菜被 Global Views Monthly 1000 名臺灣人票選為最能代表臺灣的點心。


4. 珍珠奶茶

有嚼勁又清爽,珍珠奶茶代表著臺灣人熱愛的 QQ 食物。

QQ 指的是很有嚼勁、樹薯粉製成的粉圓,添加在濃醇香的奶茶裡。

據說這種特別的飲料是無心插柳創造出來的。《春水堂》與《翰林茶館》都宣稱自己是第一個將珍珠奶茶與甜甜的布丁加在一起的始祖。

不管到底是哪家店先做的,現在這整座城市到處都有賣珍珠奶茶。

不同口味的珍奶包括芋香奶茶、茉香綠茶或咖啡,冰的熱的各有不同風味。


5. 蝨目魚

蝨目魚在臺灣有多受歡迎呢?受歡迎到在安平有蝨目魚主題博物館,高雄則有蝨目魚文化節。

這種多刺的魚類可能對業餘的人來說備受挑戰,但牠柔軟的肉質與經濟價值讓人深愛不已。

蝨目魚有很多種烹飪方式——煮粥、煎、魚丸湯或紅燒都可以。

家常做法是像復古居酒屋風格的餐廳 James Kitchen ,香煎蝨目魚後佐以萊姆,再配上一碗蔥花豬油飯就最棒了。


6. 擔仔麵

你一定會愛上一個叫做「度小月( Slack Season )」的地方,這理所當然是臺灣美食之旅的第一站。

這個具代表性的小吃店約一世紀前起源於臺南。

一個漁夫在漁獲淡季的時候賣麵,結果生意興隆,因此他就放棄原本工作一直賣麵。度小月的麵裡有豆芽菜、香菜、肉燥與鮮蝦,擔仔麵美妙的滋味讓一個臺南人能連續在餐廳裡吃上 18 碗。


7. 生煎包

你喜歡蛋糕的鬆軟與洋芋片的酥脆嗎?那你一定不能錯過兩者兼具的生煎包!生煎包以扎實的中國白色麵皮製成,將底部煎成為焦,一撥開就能看見濕潤的豬肉內餡。

是上海人的主食,臺灣人的版本有兩個地方不同:比上海生煎包稍微大一點;煎好時包子的面朝下。


8. 割包

親愛的割包:你是我們眼裡的大麥克。

近年來海外對包子瘋狂不已,有很多價格過高、讓人印象深刻,但最棒的割包還是來自這座島嶼。

這是一種臺版漢堡,蒸包夾入大塊三層豬肉、酸菜和花生粉,內餡都切得細碎然後混合在一起,所以每一口都嚐得到所有食材。大大咬一口就有鹹、酸、甜的滋味,富含油脂的豬肉在嘴裡融化。


9. 鐵蛋

被叫做鐵蛋是因為真的很硬。充滿嚼勁的小鳥但因為長期以醬油滷製而呈黑色,是很吸引人的臺灣食物。通常是將鵪鶉蛋以醬油滷上數小時後風乾,同樣過程重複數天,直到它變硬、有嚼勁。


10. 鳳梨酥

這個臺灣指標性的糕點是將鳳梨煮成糖凝固成一塊一塊鳳梨餡的迷你派,為臺灣最佳伴手禮之一。

最頂尖的一家之一是只使用臺灣鳳梨的《微熱山丘》,比市面上大部份的鳳梨酥內餡更深、口感更紮實、口味較酸,其他家的店都是以鳳梨和切成塊狀的冬瓜糖製成內餡,有水果的甜味與酥軟的金黃色外表。

有些店家完全以冬瓜取代鳳梨來節省成本是最差的鳳梨酥。


11. 甜不辣

你可以在剩下來的醬汁和料裡面加湯一起喝。

甜不辣指的是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魚漿拿去熱火油炸之後,再泡入湯汁裡面煮。吃之前,將魚漿從爐裡取出然後淋上棕色醬汁,聽起來很不怎樣,但甜不辣表現出很多甜味與帶嚼勁的口感,讓其成為大家鍾愛的臺灣小吃。

甜不辣基本上是臺灣版本的關東煮,更甜、魚漿也更硬,還要搭上重要的醬汁。吃完所有料之後,還有更多滋味!我們建議跟攤販要點湯,將它加到還有點醬汁的碗裡,絕對會迸出新滋味。

12. 肉圓

肉圓是臺版的大型水餃,以米粉、玉米粉、紅薯粉製成麵皮,烹調後看起來幾乎是透明的。

豬肉和蔬菜、有時候還有蛋作為內餡,上面在淋些肉汁。

一間在高雄湖內區菜市場的一間小攤販提供這樣新鮮手工的肉圓,通常中午以前就賣光了。

13. 鹽酥雞

臺灣根本就是個炸雞名人堂,不只有超大雞排——豪大大雞排,從一家小攤販起家,後來成為國際炸雞店,但他的雞米花(鹽酥雞)更是充滿罪惡的美味。

雞肉被切成一口大小,以醬料醃製後過粉油炸,再撒上大量的胡椒鹽或辣椒粉,就完成了這道讓人崩潰的美味鹽酥雞。

Rae Lin 說:「鹽酥雞攤位絕對是臺灣人最喜歡的宵夜之一,攤販通常還會提供一些像魷魚和地瓜等食物。」

14. 蔥抓餅

很少有東西看起來比慢慢撕開的蔥抓餅更讓人垂涎三尺,加點 cheese 和蛋就看起來更美味了,這個夜市美食記得一定要在熱騰騰、有嚼勁的時候大口大口吃完。

15. 蚵仔麵線

一碗好的蚵仔麵線應該有濃鬱的湯底,但麵線和蚵仔仍保有原本的口感。有些人會加上切段的大腸,更是為湯底增添了新風味,讓饕客食指大動。


16. 臭豆腐

這可能是世界第一讓人又愛又恨的食物,臺灣人真的很會料理!

「香氣十足」的豆腐塊經過高溫油炸後,淋上甜甜辣辣的醬汁,如果捏住鼻子,口感就和一般的炸豆腐沒兩樣,只是多了酥脆的外皮,中間如布丁般軟嫩。

但吃這道小吃的樂趣在哪?就是深呼吸,享受美妙的臭味,越臭越好。


17. 地瓜

金黃色、形狀如臺灣版圖,有什麼好不愛地瓜的嗎?

先不說味道、香味與營養價值,地瓜都以一個特別的理由獨樹一格——臺灣旅行社 Topology 的創辦人 Peter Lin 說:「它的形狀跟這座島嶼有點像。」

他們當地的旅遊團還讓旅者當義工,與當地攤販一起賣地瓜。臺灣土生土長的地瓜可以加薑絲煮湯,也能用烤的,或炸成薯片。只要有這個土生土長的蔬菜,臺灣人就愛。

18. 剉冰

悶熱潮濕又很多颱風的臺灣夏天消暑好物?絕對是來碗剉冰啊!

她說:「起源於宜蘭,我最喜歡的是魏姐包心粉圓的版本,清冰放上蜂蜜、煉乳,旁邊再放 QQ 的紅豆粉圓。」

19. 胡椒餅

饒河夜市必吃,胡椒餅酥脆的外皮裹著多汁的豬肉內線,和著香氣十足的黑胡椒,在土窯的牆上烤,胡椒餅是黑胡椒料理最棒的版本。建議多買幾個,免得太好吃又回去排長長的隊伍等半天。


20. 鼎泰豐小籠包

老饕會在餅皮上戳個小洞吸小籠包裡的湯汁。

小籠包或許是上海美食,但有些人說臺灣小籠包將其昇華到更高境界。臺灣餐廳鼎泰豐用豬肉小籠包將上海的代表美食發揚光大,每一口都有高品質。紙一般的薄的外皮包裹著鮮美的熱湯汁和軟嫩的豬肉餡,在鼎泰豐的店裡,咬下小籠包、吸到熱湯時,吮指聲總是不絕於耳

21. 魚丸湯

有什麼比新鮮的海鮮更棒的?新鮮海產製成的丸子啊!臺灣的手工魚丸裡通常含有較多空氣,所以會更容易吸取湯汁,同時也很有嚼勁。

22. 藥燉排骨

這是臺版的肉骨茶(在星馬地區很受歡迎的中式肉湯)。在臺灣,這種以中藥材慢火燉煮的湯,萃取了豬大骨的精華與超過 14 種 營養的草藥、根類與乾燥水果,不僅好吃,也對身體有益,冬天拿來補身體也很棒。

這道湯裡並沒有太多肉,因為重點在湯頭。在地人會把骨頭裡的湯汁吸出來,如果你不照做的話大家就會覺得你很奇怪。


23. 鵝肉

臺灣農場養的鵝肉從來都不會被浪費,從皮到血都被做成佳餚。「鴨肉扁」只賣臺灣土生土長的鵝,每一口多汁的鵝肉都有微微煙燻過的皮,或是你可以嘗試 Bistro Le Pont 的鵝肉蒸飯,上面有辣油和 x.o. 醬,白飯就是鵝肉的肥美與味道最完美的搭檔。

24. 鐤邊趖

以在來米磨作米漿,鼎中置水,鼎邊添火加熱,以芋頭沾油抹鍋後,米漿沿鼎邊翻滾,遇蒸氣而凝固,蒸烤成形。成形的「趖」,風乾後剪成塊狀。

吳家鐤邊趖是營業半世紀的家族事業,他們的鐤邊趖可搭配手工豬肉、蝦仁、白菜、金針花和竹筍。

25. 麻糬

這些糯米糰子軟如棉花糖,又有甜的或鹹的內餡,最傳統的麻糬是包著紅豆餡、裹著花生粉的。近年來,草莓醬、芝麻餡、綠茶、花生口味也很受歡迎,在臺灣麻糬主題館可以學到如何製作麻糬(成人門票約 $150 )。(小編的最愛,不得不說不吃麻薯,簡直等於沒來過臺灣啊!!!)


26. 燈籠滷味

燈籠滷味擔心的是口味,不是你的行程,不管你從他們的攤位選什麼食材,他都會使用招牌的五香醬油。使用丁香、八角、桂皮等與其他香料,有點甜甜的但不會太鹹,充滿香氣。

選擇你最喜歡的食材,主廚會將它放進一鍋特別的滷汁裡滷,是晚餐或宵夜的完美輕食。想也知道會大排長龍,因為老闆從不急著將食材撈起,這樣才有時間讓食物吸飽滷汁。

27. 竹筒飯

黏糊糊的米飯和香菇、豬肉與鹹蛋黃一起塞進竹筒裡蒸或烤,直到變成圓柱狀。大橋頭在 40 多年前開始在橋下賣竹筒飯,即便事業越做越大,口味還是保持原本的樣貌,放上自製醃蘿蔔片和甜辣醬就是最棒的搭配。


28. 臺式早餐

在臺灣開啟美好一天最棒的三道菜是?芝麻酥餅、油條和豆漿。

美食部落客 Joan H. 說,她最喜歡的是阜杭豆漿的早餐。「我喜歡阜杭豆漿的芝麻酥餅,因為它從熱鐵桶內拿出來,微甜、薄脆的外層和柔軟的內餡的滋味讓人難忘。很多芝麻酥餅都會太乾癟,但阜杭的口味讓我們知道週末等上半小時都值得。」


29. 豬血糕

豬血和糯米混和在一起,然後以竹籤插著像棒棒糖一樣,最後一道步驟就是撒上花生粉。

籃球明星林書豪來臺時表示,最喜歡的美食之一就是豬血糕,林書豪都說好吃了,美國人當然也會這樣覺得吧?

30. 三杯雞

三杯雞是以一杯米酒、一杯油和一杯醬油烹調而成,因而得名。加入新鮮的九層塔、辣椒和大蒜,就完成這到讓人無法抗拒的臺灣美食。

有些餐廳會提供不同版本的三杯雞,像是一杯米酒、一杯芝麻油和一杯糖。

31. 粄條

粄條有一群忠實的粉絲願意開幾個小時的車程去找尋最正宗的口味。

這種厚而平、滑嫩的麵條是由糯米製成,是傳統客家菜,以高雄美濃區的客家粄條最具代表性。豬肉炒粄條又香又彈牙,但很多人都覺得加熱湯的粄條更好吃。

32. 洪瑞珍三明治

你可能會想——地球上會有人為了火腿起司三明治到臺灣旅行嗎?(而且吐司還沒烤!)信徒們會告訴你,他們以前也不相信。

有些人說這是火腿和一層薄如紙的煎蛋無懈可擊的組合,也有人說這是奶油、甜甜的鮮奶油和神秘蛋黃醬的特別組合,洪瑞珍三明治甚至在香港颳起一陣團購風潮。


33. 愛玉

滑嫩又幾乎無味的愛玉能與任何東西做搭配,你可以加進檸檬碎冰就成為夏日消暑飲品,愛玉讓飲料變得有口感又有趣。

34. 皮蛋豆腐

皮蛋豆腐——愛在第二口。

黑白搭配、看似平淡無奇的皮蛋豆腐,絕對不是「愛在第一口」的候選美食,但很多人試了幾次後就愛上它了。

皮蛋的製作方法之一是用輕鹼的化學物混合石灰泥和米糠包裹在鴨蛋外面,米糠作用是分隔每顆皮蛋。儲存一段時間後,鴨蛋內部產生變化,蛋清凝結為膠凍狀、變成半透明黑色,口味變得十分特別。

皮蛋豆腐上面會淋上芝麻油、醋、醬油、香菜和蔥花,有時候還有肉鬆。這道菜幾乎所有在地餐廳都有哦!

35. 潤餅

每個臺灣家庭都有自己的潤餅作法,將其稱為春捲的一種並不妥當,因為潤餅在更早之前就被發明了。

逢年過節,家人會圍著桌子團聚,一起吃潤餅,每個人都能選自己喜歡的材料包在裡面。

除了好吃的潤餅外,臺北 101 的欣葉也有無可匹敵的 view 可供觀賞。

夏天還有另一種選擇,就是冰淇淋潤餅。美食部落客 Joan H 說:「我把它叫做冰淇淋卷餅,但其實只是用一片薄麵粉皮包裹一匙臺灣冰淇淋和花生糖碎片,如果你敢嘗試,也可以試試新鮮的香菜。我真的很喜歡我在深坑老家那裡的潤餅,攤販會加一點海鹽到花生糖裡,更突顯了甜味和餅皮的味道。」


36. 麻辣鍋

臺灣人真的很瘋麻辣鍋!滾燙的鍋裡有各種中式藥材和香料,為新鮮的食材創造了豐富的滋味。

在臺灣,每天都有新的麻辣鍋店開幕,每家都有噱頭來吸引永遠不會滿足的火鍋愛好者。同張桌上也會有不辣的鍋底和烤肉,厭倦的人也可以選珍珠奶茶鍋。

但當地傳統的雞肉湯底或羊肉爐還是很盛行,雖然臺灣的辣度沒有辦法像重慶那樣,但也很夠了。

吸引很多名人和老饕蒞臨的太和殿吃吃看,你或許會有很棒的經驗。


37. 雞翅飯

雞翅飯讓不可能變成可能——在夜市裡用一隻手就能吃雞肉炒飯。

無骨雞翅塞滿炒飯,再刷上芝麻油和特殊醬汁,在高雄瑞豐夜市特別受歡迎,裡面的飯有韓式泡菜口味和咖哩飯等等。


38. 新鮮貢丸湯

最棒的貢丸是用新鮮的肉製成,手工絞肉和敲打,然後搓成結實的肉丸子。臺北寧夏夜市的貢丸湯,貢丸跟 baby 的拳頭一樣大!這種 size 和丸子上的小洞能讓它吸飽美味的湯汁,臺灣人都說這是「爆漿貢丸」,描述得恰如其分。

39. 吳寶春麵包

荔枝玫瑰麵包:麵包界的 Rafael Nadal 。

你一定會想:「麵包?臺灣?你是認真的嗎?」

我們都知道你在想什麼,但這可不是什麼隨隨便便的麵包,這可是世界烘焙冠軍、得過眾多獎項的吳寶春麵包。他們的荔枝玫瑰麵包甚至贏得 2010 年世界麵包大師賽冠軍,是以 wullet wine 、荔枝和玫瑰花瓣製作而成,吳寶春則獲得 2007 年 Louis Lesaffre Cup 和 2008 年 Bakery World Cup 銀牌。

另外一個招牌是酒釀桂圓麵包,以煙燻龍眼、法國酒和加州核桃製成。

40. 便當

很多臺灣人都對便當又愛又恨,外帶便當裡有飯和一個主菜(通常是一種肉)和少量的配菜像是炒青菜或醃漬品,很方便、快速又便宜(低於 $150 )。


便當也是臺灣最好吃的食物之一,但是很多雙薪家庭和忙碌都市人的眼中釘。

炸雞排便當是很棒的選項,便利商店或火車站幾乎都有賣各式各樣的便當。

看到這裡是不是口水都流了下來

趕緊聯繫小編幫您定製專屬旅程吧~

幫您量身定製專屬旅行,快戳下面的聯繫方式call我吧~

關注自遊生活,世界可以無限寬廣

臺灣自由行定製熱線:13956044507

微信:momo_aoi

好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掃一掃,或長按5秒,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移民」臺北的十三座牛雜店 老闆:臺灣生意不容易做
    湯建業坦言,牛雜對於臺灣人來說,可能由於口味因素,並不是本土食物,臺北人始終喜歡吃蚵仔煎、鐵板燒等食物,反而中南部較多人喜歡牛雜,他們也開設了宅急配服務,業務量暫時佔整體的3成。」搵埋只夠份人工,始終無香港咁受歡迎,臺灣做牛雜無成就感,在香港做牛雜,啲人一食就有驚喜,有人鍾意食日日來。」
  • 臺灣的便利店簡直可以稱為「超市」,必買的8樣東西,好吃,實用,特別!
    但你更不知道,臺灣的便利店,有以下8樣東西,伴手禮也好,自用也好,一定不能錯過的!臺灣的便利店,有甚麼好掃?導遊說,「臺灣除了機車外,最多就是便利店,不止一間係附近。」 7-11 、全家 Family Mart 和萊爾富鼎足三立,其營運跟足日本模式,部份除設洗手間外,還有自助繳費及售票機、速遞提取等,貨品亦分門別類,iPhone線、汗衣、輕盈化粧品統統擺放整齊,相當貼心!
  • 網友說「不想去第二次」的臺灣景點就是...
    微信ID號:ILOVETAIWANSOMUCH這幾年臺灣的「文創觀光」正夯,每到假日,熱門的觀光景點像是特色教堂、彩繪村、文創園區,總是充滿打卡拍照的觀光客們,不過流行歸流行,這些地方到底好不好玩又是另外一回事。
  • 臺灣「觀光工廠」日趨多元
    酒廠除了釀酒,還能夠供遊客購物、參觀和體驗釀酒過程。臺灣花蓮酒廠就是這樣一家集生產與觀光為一體的體驗式酒廠。
  • 韓國瑜今結束訪美行程,英文「金句」餘音未了 |獨家
    自稱為「賣菜郎」的韓國瑜抵達美國後,接連在哈佛大學及斯坦福大學發表英文演說,接地氣的「韓式風格」及「韓式幽默」到了西方會如何,「韓式金句」如何翻成英文,都成為了眾人好奇的關注點。韓國瑜作為東吳大學英文系的畢業生,英文演講自然難不倒他,他曾在2018年宣誓就職期間專門用英文致辭。韓國瑜訪港時,還稱會向香港借鏡,推動雙語教育。
  • 臺商│東莞臺博會 電商拚線上不落幕
    東莞市政府主辦,市政府臺灣事務局、市商務局、市貿促會共同承辦的2017東莞臺博會,9月7日到10日在東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與往年在11月舉辦相比,整整提前兩個月。 這屆展會主題為「跨界資源整合—創新智造倍增」,有330家企業參加,共安排800個攤位;與去年300家企業參加、1000個攤位相比,今年數字略減。
  • 臺灣茶飲最接近日本名字的「五十嵐」
    」、「可可芭蕾拿鐵」的客人,一定會覺得等待特別久,因為店員會很用心的幫忙做上漸層,上面白色的是牛奶,非常完美,但是交到客人手裡,一陣搖晃,店員心都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關文章:銅板美食「紅豆餅」臺灣小吃「謝謝魷魚羹」臺灣小吃「賽門甜不辣」臺灣小吃 l 碗糕 臺南麻豆海鮮是基隆廟口小吃特色PK 》添好運 l 香港點點心臺灣小吃「港口𩵚魠魚焿」》
  • 「迴轉甜點」你吃過沒?388臺幣甜品放題,吃貨的你可不要錯過哦!
    微信ID號:ILOVETAIWANSOMUCH日本「迴轉甜點」現在臺灣也可以吃的到!位在臺中勤美的**亭(小編可沒有收廣告費哦,所以,大家可以在網路商查查哦),是全臺首家「迴轉甜點」店,療癒的甜點一盤盤佔滿迴轉臺畫面,在前陣子引起網路一波熱烈討論。而這次將於5/18舉辦「甜點大胃王」挑戰賽活動,優勝者不只可以處於甜食天堂中,還可以獲得萬元臺幣的獎金哦
  • 蘇州臺灣青年的「夜生活」故事
    張偉良和李馳開發的金門高粱酒冰激淩已經成了臺青夜市上的「網紅」產品。 因為酒精在低溫下難以凝固,為了做成冰激淩,兩人反複進行「技術攻關」。經過一周的努力,金門高粱酒冰激淩正式上市,並一炮而紅。張偉良的冰激淩鋪在一些社交平臺上甚至成了網紅店,有人專程趕來打卡,「周圍的居民也有人天天來買,大家反饋味道不錯,而且吃完後睡眠質量特別好」。生意好的時候,兩人一晚上能賣出兩三百個冰激淩,收入一千多元人民幣。
  • 臺灣No.1-鼎泰豐
    由於做人忠厚老實,油行的生意很快就蒸蒸日上,楊秉彝透過關係,跟當時的監察院院長,人稱「當代草聖」的于右任索字,現在這幅由于右任書寫的「鼎泰豐油行」就掛在信義總店裡。10間,其中的6間集中在臺北市,許多遊客指定一定要到總店,也就是信義路靠近永康街這間來吃,所以就導致這裡永遠都大排長龍,其實從2000年開始,鼎泰豐就改成中央廚房,所以每一間的品質都維持一慣,這也是我不太愛去總店吃的原因。
  • 【卓越尊尚會】Ready to be MDRT臺灣訓練營
    11月7日至11月10日,卓越二十多位夥伴赴臺灣參加Ready to be MDRT臺灣海外訓練營。
  • 韓媒列出「日本超商7大優點」狂讚!但一看到臺灣「更強大藍色發明」日本人都說:臺灣才猛!
    但當你聽到韓國人對日本便利商店非常痴迷,甚至到了醉生夢死的地步...臺灣人又會怎麼想呢?日前韓國媒體就列出日本超商的7大好處,讓很多臺灣網友看了嗤之以鼻,忍不住發自內心問:「這有很稀奇嗎?」雖然臺灣超商的種類沒有日本那麼多,但也夠吃了啦! 4.韓國人表示:日本超商有賣湯包塊,好羨慕!
  • 【谷阿莫原創】關於臺灣常見用語「靠杯」
    我是谷阿莫,這是我寫的第八篇原創文章,這兩天我嘗試檢舉了一大堆假谷阿莫公眾號,但竟然都檢舉失敗,真的是有夠「靠杯」的!
  • 關注│東莞臺博會 黑鮪魚搶手
    特派記者林宸誼/攝影為期四天的2017第八屆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7日登場,重頭戲之一就是首次從臺灣空運來兩條巨型黑鮪魚,在現場切割銷售,掀起搶購熱潮;而苗慄縣吉祥物「貓裡喵」也現身會場,造型可愛又吸睛。「來、來、來。」
  • 臺灣踩單車你不得不知道的規定,不注意小心被罰哦!附上臺灣10大自行車經典路線
    7月1日起的新規定臺灣的 U bike 無論對臺灣或香港人來講都是好方便又便宜的交通工具,皆因夠方便之餘,對我們遊客來講,可以踩著它漫遊臺灣的橫街小巷,真是爽極囖。不過 7 月中開始,去到臺灣不可以隨意踩單車,因為臺北市交通局會在 7 月 17 日起,將禁止單車行駛人行道及「騎樓」,違者會被罰 NT$ 300 - 600。
  • 當臺灣還在猶豫南進發展時,東南亞電商已先殺到臺灣搶市場了
    又或是金流,一旦出了新加坡,信用卡在多數東南亞國家都不普及,以印尼為例,當地擁有信用卡的比例約莫只有5%,多數消費者更習慣使用貨到付款或是銀行轉帳,但這些對臺灣都不是問題。而且當他們來到臺灣之後,也發現相關合作夥伴對於 Shopback 這種「你幫我導引訂單,我付你佣金」的現金回饋導購模式都很熟悉。
  • 【谷阿莫】關於臺灣常見用語「三洨」
    是因為我看起是個粗人嗎科科,所以我決定今天來回答一些不一樣的問題,就是什麼是「三洨」。最早「三洨」是念「三小」,是閩南語、潮汕話,講成普通話就是所謂的「什麼」,像「看三小」,就是看什麼看的意思,「吃三小」就是指你吃什麼吃?總之「三小」就是「什麼」的難聽版。
  • 話題│臺灣十大好湯,推! 臺旅會到漳州攬客
    進入冬季,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簡稱「臺旅會」)開始在大陸各地舉行「2018-19臺灣好湯─溫泉美食嘉年華」推廣活動,昨天到福建漳州,以「健康
  • 【谷阿莫】關於臺灣網路用語「懶叫比雞腿」
    那今天的主題就再來介紹一個,臺灣很常用的網路用語,我有時候也會在我的影片中提到,但好像滿多大陸網友聽不懂的臺詞,就是「懶叫比雞腿」首先你要先知道什麼叫「懶叫」,這是閩南語、潮汕話中,用來形容男生殖器的一種稱呼,覺得我講話太文言文了是嗎,簡單來說「懶叫」就是「陰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