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小區住宅要改造成"醫院" 住戶集體籤名反對

2020-12-24 四川新聞網

小區住戶們一起籤字,反對住宅改「醫院」

  「啥子哦,一樓要修成醫院?那可不得行!」昨日,望江橡樹林小區二期3棟的住戶們為了該棟一樓的一間住宅要改造成「醫院」感到很鬧心。3棟住戶李女士說,大概一周前,他們從3棟104房間正在裝修的工人師傅口中得知,一樓104房間要改造裝修成醫院。小區業主們知道後,紛紛籤字表示反對,截至成都商報記者發稿前,已經有155戶住戶籤字反對。小區物業公司項目經理白女士表示,由於小區業主反映意見比較大,現在工程暫時停工,物業公司會尊重大多數業主的意願。

  小區住戶:住宅要改成「醫院」,不同意

  昨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來到望江橡樹林小區二期,小區內3棟門前已聚集了十多位業主,正拿著筆在紙上簽字。「來籤個字嘛,你曉不曉得一樓要改造成醫院。」住在3棟5樓77歲的林婆婆說,小區裡沒有張貼相關的公告,自己剛剛才知道一樓104房間要改造成醫院。「醫院一修好,醫療垃圾,來看病的人員複雜,這些都是大問題。」

  4樓住戶李女士說,今天上午10點多都沒有看到工人來裝修,以前八九點就開始動工了。記者從3棟另一側看到,104房屋內擺放著一些工具、木料,地上散亂擺放著一些鋼筋、磚塊等其他材料,但是沒有看到裝修的工人。「大約一個星期前,104裝修的工人告訴我們,這裡要修個醫院。」李女士說,之前還以為是住戶在裝修房子。「不僅是104,下面負一樓也在進行裝修。」19樓的王女士說。

  「我們家二寶明年就要出生了,這下面修個醫院,萬一有什麼汙染怎麼辦。」6樓601的婆婆說,自己完全不知道要修醫院這件事,小區物業也沒有通知或者張貼通告。

  物業:並不是修醫院 而是健康生活館

  小區物業公司項目經理白女士介紹,3棟104房間並不是要修醫院,而是修建一個健康生活館。「這個生活館不對外,主要針對小區老年人,免費為老人進行體檢,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這個生活館是物業公司和成都聖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合作開辦的。

  白女士表示104住宅房間是開發商的房子,這個生活館將免費為小區裡的老人服務。記者詢問為什麼物業沒有張貼公告告知小區業主。白女士表示,之前物業也徵詢過小區一些業主的意見,得知小區裡的老人們在健康方面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便著手準備了這個項目。「想的是全部裝好後,邀請小區業主親身體驗一下,大家就會明白了,沒有想到業主們意見那麼大。」

  白女士說,考慮到小區住戶們意見很大,現在健康生活館的工程暫時停止。物業這邊會再次徵集業主們的意見,尊重業主們的意願。

  規劃局:住宅用途不能更改

  龍舟路街道辦三官堂社區主任曾先生說,「那個不是醫院,之前我們去小區了解,那是一個給小區老人免費做體檢的生活館。」

  曾先生告訴記者,物業答覆社區,沒有進行公示是因為體檢的設備還沒有到位,生活館也沒有裝修好,等弄好後會組織居民去體驗參觀。「得知業主的意見比較大,元旦過後,我們會派工作人員再次到徵集了解業主的需求,協調雙方,會尊重大部分住戶的意願。」

  「不能改變,住宅只能作為住宅使用,不能作為其他用途。」成都市錦江區規劃分局工作人員劉先生回復,若情況屬實,市民朋友可撥打成都市規劃執法監督局舉報電話「028-86259909」進行舉報。錦江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審批科工作人員表示,若開設治療項目,就需要來衛生局進行報備和審批,健康體檢都屬於醫療機構的範圍。「但是身高、體重這些項目不算,比如做抽血檢驗,做X光、彩超這種體檢就屬於報備和審批的範圍,只是身高、體重這種不在醫療機構辦證範圍,不需要進行審批。」

  成都聖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陳先生說,健康生活館的體檢項目都是一些基礎的體檢,有身高、體重、骨密度等,他們之前向衛生局了解過,不需要進行審批。

  律師:關鍵是住宅用途被更改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秀表示,物權法第七十一條規定: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開發商雖然對住宅享有產權和所有權,但也是作為住宅的業主,他對住宅享有業主的權利,但也不能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關鍵在於住宅的用途被改變了,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作為住宅房屋,主要用途是用來居住,如果用作經營,會影響鄰居的生活,損害其他業主的利益,是侵權行為。

  成都商報實習記者 康耕豪 攝影報導

  原標題:住宅改醫院?小區住戶集體籤名反對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困難?新規出爐,一樓住戶均「點頭」認可!
    對於農村建築來說,經過一二十年的發展,在一定時期內會出現很多集中的「問題」;而對於大多數城市社區來說,老舊小區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沒有電梯。從我國現代住宅建設來看,很多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住宅小區已經成為「老小區」;經過二三十多年的暴露,這些小區往往面臨諸多問題。為此,自「棚戶區改造」結束以來,國家一直沒有放棄對老舊小區的改造,「舊改」被提上議事日程。
  • 樹根從住戶家馬桶鑽出來!成都多個小區大樹成「災」
    但在淺根系樹木中,要儘量選擇慢生樹,比如銀杏、紫薇等●近宅綠地中要多選落葉樹,少選常綠樹,避免後期為了解決冬季採光問題而砍樹●喬木中心距建築物有窗外牆的最小間距為3米-5米,無窗的2米;喬木中心到煤氣管、給水管、電力電纜、電信電纜等的最小間距為1.5米四川日報消息,近日,成都多個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大樹成「災」,隱患重重,樹木根系甚至擠佔、破壞了下水管道。
  • 西安一小區很多一樓住戶砸窗改門 住宅變門面房
    住戶:擔心樓宇承重遭到破壞  昨日,張先生給華商報打來熱線說,小區F區的部分一樓住戶,把一樓原本的窗戶砸掉,改成了門。這樣一來,原本當住宅出租的房子,就可以當商鋪出租,租金能翻一倍。在利益的驅動下,一樓住戶紛紛效仿,目前,有40多戶一樓的窗戶及窗戶下的牆體被砸掉,改成了門。  「好好一個住宅區,一樓的住宅全變成了商鋪,走進小區和走進自由市場沒什麼兩樣。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們最擔心的是,支撐一樓的牆體多處被砸,樓宇的承重遭到破壞,萬一樓宇傾斜或倒塌,後果不堪設想。」張先生非常焦慮。
  • 一樓住宅成餐館 樓上住戶遭了殃
    自從樓下的住宅改成餐館,住在樓上的鄰居就經常不能正常休息。「白天油煙嗆人,晚上划拳擾民,還有安全隱患,我們怎麼能安心住在這裡。」一戶業主擔憂地說,現在餐館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和鄰居們的正常生活。住戶高先生說,光今年就有兩次吵到凌晨,一家人都沒法睡覺。此外,陌生人隨便進出也給業主帶來了不小的恐慌。「門禁現在形同虛設,一樓還在窗戶上蓋了彩鋼板,萬一有不法分子,就可直接踏著彩鋼板入戶了。」還有業主擔心,由於單元樓上下水、電路、天然氣等設施都是按照住宅樓設計的。
  • 成都溫江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高層與首層住戶鬧至派出所,誰對誰錯
    ,該小區老齡化情況比較突出,60%以上的戶主都是老年人,「安裝電梯的需求急迫。」 反對聲音 對一樓住戶影響,有噪聲,採光,通風等多多方面影響,可能導致房屋貶值。 網友看法 這種事情最好協商一致,不能因為一部分人利益犧牲另一部分利益,雖然一樓不多,但要公平。 也有有人建議安裝電梯不用該樓棟每戶同意,三分之二同意就行,俗話說少數服從多數。
  • 西安東新街小區水管改造 卻要在住戶家門口打洞
    華商報訊(記者 李琳 攝影 鄧小衛)20多年的老小區要改造水管設施,近千戶居民都很高興。最近開始施工後,部分居民卻發現新的自來水管入戶要從自家大門旁的牆上打個孔進來,戶內要走一段明管,不少人都覺得影響美觀。
  • 百餘小旅館暗藏成都小區 住戶活得好像驚弓鳥
    70多平方米的房間,隔斷成五六個小單間,一到晚上,大大小小的攬客燈箱被擺在了小區大門外……偷盜案件頻發、半夜樓道嘈雜,住在小區已經缺乏「安全感」。  70多平方米的房間,隔斷成五六個小單間,每天招攬來自300多米外石羊客運站的旅客。一到晚上,大大小小的攬客燈箱齊刷刷被擺在了小區大門外,蔚為「壯觀」。
  •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有新招?一個方案提出,全樓業主都不再反對
    尤其是2015年之後,國家出臺新的「棚改貨幣化安置補償」政策,這類老房子一度成為「香餑餑」——幾十年房齡的老房子拆遷直接補償現金,不少城市老舊小區居民因此集體致富,很多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的居民更是「一夜暴富」,深圳、北京、廣州、浙江等地屢屢爆出有人憑藉拆遷獲得千萬甚至是億元現金補貼。
  • 不改造舊水管就停水?改造後中山花園小區成了「盤絲洞」
    記者來到6樓一住戶家看見,上樓的白色管子,要從樓下家門口穿過,並繞上一圈,而進家的管子,也在門口的牆壁在家裡轉一圈。加上一些電線、通信線纜,住戶家門口纏滿了線管。 「都說要把小區改造得更美,我們小區是越來越難看。」居民們介紹,黑色的是主管,白色的是進家的分管。
  • 要滿足三個「前提」,這次住戶自己決定
    眾所周知,現在的小區普遍分為高層和低層,其中,高層住宅一般都是後蓋的,因為樓層較高普遍都有電梯。而底層住宅一般是定義在不超過7層,這類住宅普遍沒有電梯,一般都是老小區居多。 隨著生活中各大場所的電梯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老小區低層住宅的住戶開始希望自己家的樓棟也能裝上電梯。
  • 武漢站附近一小區有300多個家庭旅館 住戶不堪其擾
    圖為:房間裝成了標準間一居民小區內,竟有300多家家庭旅館。因緊鄰武漢火車站,每到節假日,大量旅客湧入。近日,洪山區和平街白馬馨居二期多位業主反映,小區家庭旅館數量不斷增加,這讓居家的住戶倍感困擾。儘管有明文規定,住宅樓內不得設立產生汙染和安全隱患的餐飲、加工、娛樂、賓館等經營場所。有關部門表示,雖然違規但監管存在難度。投訴:家庭旅館太多了張先生住在白馬馨居小區3棟。他是外地人,在漢務工多年,3年前在此買下一套二手房。
  • 部分小區「民宿」滋生擾民,管理真空,住戶有苦難言!
    往往容易產生意見分歧 近日,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接到了海口市保利中央海岸一住戶的爆料,據他反映,小區內存在民宿擾民現象,爆料人多次投訴和報警均無果。 現狀:小區住宅改造成「民宿」擾民 該住戶認為,小區內經營民宿,增加人員流動量,外來不明人員的出入給小區業主的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此外,最讓業主們頭疼的則是民宿客戶入住後舉辦派對等擾民情況
  • 又是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遇阻,這次居民反對的理由是什麼?
    延慶區共有住宅小區66個、住宅樓244棟,其中建成於2000年以前、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佔比較大。自2018年啟動加裝電梯以來,截至目前,延慶區完成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15部,正在施工4部。推動這項工作,遭遇最大的困難就是,以一二層為代表的低層居民普遍反對加裝電梯。
  • 慶陽鐵塔公司未經住戶允許通信基站建在住宅小區樓頂?看記者調查
    未經住戶允許,通信基站建在住宅小區樓頂,小區住戶要求拆除,最終訴求能否落到實處,通信基站到底應該安裝在哪兒?位於15號樓樓頂的機房內,標有聯通、電信等標記的通信設備正在運行中,設備運行發出的聲響十分明顯,16樓住戶的窗外,成排的信號發射裝置矗立在外。通信基站建在小區樓頂,是哪一方同意建的,廣大住戶並不知情。「影響到我們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相關部門也不給個說法,對我們住戶太不負責了。」家住該小區15號樓2單元的王先生說。
  • 臺灣基隆一棟居民樓住戶集體煤氣中毒 3死2昏迷
    臺灣基隆一棟居民樓住戶集體煤氣中毒 3死2昏迷 2008年02月29日 02: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28日發生罕見的集體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案件,警方調查,疑似十三樓的住戶洗澡時瓦斯燃燒不完全,瓦斯順著管線竄到十四樓及十五樓,造成十三樓一對男女喪命,十四樓母親死亡、小兒子昏迷,十五樓一名老翁昏迷,總計造成三死兩傷。
  • 鄭州一老舊小區改造,要拆筒子樓的違建廁所,居民「憋不住」了
    鄭州市金水區大石橋街道辦事處崗杜街146號樓改造過程中,就遇到了一道尷尬的難題。為方便生活,四十多年前,該小區一樓住戶搭建了小房子用作廚房或衛生間。在改造過程中,這些小房間該怎麼拆?違建的衛生間該怎麼拆從去年11月開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的金水區大石橋街道辦事處崗杜街146號樓升級改造提上日程。可是這次改造卻遭到居民反對,遲遲無法落實。原因要從1974年說起。
  • 嵊州市又有舊住宅將要改造 涉及8個小區5000餘戶
    嵊州8個小區將迎來「全面升級」,未來可期~近日,嵊州共有8個小區列入2018年舊住宅整治改造,共涉及5000多戶,快來看看有你家嗎?嵊州市2018年舊住宅改造工程作為市級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今年的舊住宅小區改造面積約30萬平方米,受益住戶5000多戶,投資總額1億多元,主要針對違章建築、立面美觀、雨汙分流、管線入地、停車規範、綠化提檔等方面進行改造提升,努力打造舊住宅小區改造精品示範點。到底是哪幾個小區,具體改造內容又是什麼呢?
  • 物業管理混亂 成都春熙路一高檔小區一半住戶搬走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陳靜位於成都市錦江區錦興路1號的雕墅小區,曾經是靠近春熙路核心商圈的高檔小區。可是因為物業管理不善,小區髒亂差、並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導致這裡近一半的住戶搬走,甚至因為物管管理混亂,這裡的房價比周邊同期小區低。近日,成都市民吳先生,訴說了自己和其他業主的鬱悶。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調查記者,就此展開了新聞調查。
  • 4樓以上住戶注意了,兩條新規下,高層住宅未來或將「消失」?
    02符合要求的老舊小區4層以上的居民樓可加裝電梯 2020年,可以說是「舊改」正式拉開序幕的元年,舊改的主要內容是對於老舊小區的水電路氣管道進行全面改造
  • 成都一舊小區被改造成各式民宿 老城改造能否成民宿行業下個突破口
    封面新聞記者 吳雨佳「與過往的大拆大建模式不同,當下老舊小區改造更注重有機更新,城市肌理和街區風貌的保護。」7月28日,小豬聯合創始人王連濤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時表示,通過引入新業態讓老城重新煥發活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將老舊小區改造成兼具品質和特色的民宿便是小豬所做的一項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