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住戶們一起籤字,反對住宅改「醫院」
「啥子哦,一樓要修成醫院?那可不得行!」昨日,望江橡樹林小區二期3棟的住戶們為了該棟一樓的一間住宅要改造成「醫院」感到很鬧心。3棟住戶李女士說,大概一周前,他們從3棟104房間正在裝修的工人師傅口中得知,一樓104房間要改造裝修成醫院。小區業主們知道後,紛紛籤字表示反對,截至成都商報記者發稿前,已經有155戶住戶籤字反對。小區物業公司項目經理白女士表示,由於小區業主反映意見比較大,現在工程暫時停工,物業公司會尊重大多數業主的意願。
小區住戶:住宅要改成「醫院」,不同意
昨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來到望江橡樹林小區二期,小區內3棟門前已聚集了十多位業主,正拿著筆在紙上簽字。「來籤個字嘛,你曉不曉得一樓要改造成醫院。」住在3棟5樓77歲的林婆婆說,小區裡沒有張貼相關的公告,自己剛剛才知道一樓104房間要改造成醫院。「醫院一修好,醫療垃圾,來看病的人員複雜,這些都是大問題。」
4樓住戶李女士說,今天上午10點多都沒有看到工人來裝修,以前八九點就開始動工了。記者從3棟另一側看到,104房屋內擺放著一些工具、木料,地上散亂擺放著一些鋼筋、磚塊等其他材料,但是沒有看到裝修的工人。「大約一個星期前,104裝修的工人告訴我們,這裡要修個醫院。」李女士說,之前還以為是住戶在裝修房子。「不僅是104,下面負一樓也在進行裝修。」19樓的王女士說。
「我們家二寶明年就要出生了,這下面修個醫院,萬一有什麼汙染怎麼辦。」6樓601的婆婆說,自己完全不知道要修醫院這件事,小區物業也沒有通知或者張貼通告。
物業:並不是修醫院 而是健康生活館
小區物業公司項目經理白女士介紹,3棟104房間並不是要修醫院,而是修建一個健康生活館。「這個生活館不對外,主要針對小區老年人,免費為老人進行體檢,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這個生活館是物業公司和成都聖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合作開辦的。
白女士表示104住宅房間是開發商的房子,這個生活館將免費為小區裡的老人服務。記者詢問為什麼物業沒有張貼公告告知小區業主。白女士表示,之前物業也徵詢過小區一些業主的意見,得知小區裡的老人們在健康方面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便著手準備了這個項目。「想的是全部裝好後,邀請小區業主親身體驗一下,大家就會明白了,沒有想到業主們意見那麼大。」
白女士說,考慮到小區住戶們意見很大,現在健康生活館的工程暫時停止。物業這邊會再次徵集業主們的意見,尊重業主們的意願。
規劃局:住宅用途不能更改
龍舟路街道辦三官堂社區主任曾先生說,「那個不是醫院,之前我們去小區了解,那是一個給小區老人免費做體檢的生活館。」
曾先生告訴記者,物業答覆社區,沒有進行公示是因為體檢的設備還沒有到位,生活館也沒有裝修好,等弄好後會組織居民去體驗參觀。「得知業主的意見比較大,元旦過後,我們會派工作人員再次到徵集了解業主的需求,協調雙方,會尊重大部分住戶的意願。」
「不能改變,住宅只能作為住宅使用,不能作為其他用途。」成都市錦江區規劃分局工作人員劉先生回復,若情況屬實,市民朋友可撥打成都市規劃執法監督局舉報電話「028-86259909」進行舉報。錦江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審批科工作人員表示,若開設治療項目,就需要來衛生局進行報備和審批,健康體檢都屬於醫療機構的範圍。「但是身高、體重這些項目不算,比如做抽血檢驗,做X光、彩超這種體檢就屬於報備和審批的範圍,只是身高、體重這種不在醫療機構辦證範圍,不需要進行審批。」
成都聖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陳先生說,健康生活館的體檢項目都是一些基礎的體檢,有身高、體重、骨密度等,他們之前向衛生局了解過,不需要進行審批。
律師:關鍵是住宅用途被更改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秀表示,物權法第七十一條規定: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開發商雖然對住宅享有產權和所有權,但也是作為住宅的業主,他對住宅享有業主的權利,但也不能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關鍵在於住宅的用途被改變了,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作為住宅房屋,主要用途是用來居住,如果用作經營,會影響鄰居的生活,損害其他業主的利益,是侵權行為。
成都商報實習記者 康耕豪 攝影報導
原標題:住宅改醫院?小區住戶集體籤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