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調查!部分小區「民宿」滋生擾民,管理真空,住戶有苦難言!

2020-12-14 騰訊網

對於一些有多套房產的

小區業主而言

除了將房屋長租外

部分人還會將房租

改造成商用民宿

而小區裡經營民宿的

業主和自住的業主

往往容易產生意見分歧

近日,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接到了海口市保利中央海岸一住戶的爆料,據他反映,小區內存在民宿擾民現象,爆料人多次投訴和報警均無果。一邊是部分民宿業主經營獲利,另一邊是其他業主尋求安靜和安全的居住環境,雙方存在意見分歧。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在商住樓和小區內設立民宿目前在職能部門管理上仍處於真空狀態。

現狀:小區住宅改造成「民宿」擾民

該住戶認為,小區內經營民宿,增加人員流動量,外來不明人員的出入給小區業主的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此外,最讓業主們頭疼的則是民宿客戶入住後舉辦派對等擾民情況。

記者來到該小區,採訪了幾位住戶,均表示自己住的樓層高,沒受到什麼影響,但同時也表示,被改造成民宿的房子一般在十樓以下,中低層住戶受到的影響比較大。

記者實地走訪該小區發現,整棟樓建築隔音效果一般,且樓道上的聲音很容易傳到附近樓層,8樓一住戶站在門口說話,記者在10樓也聽得非常清楚。

記者隨機來到了小區內的一家民宿店,以租客身份表明想看房,但民宿店的負責人只帶記者看了一間房,並表示「其他房今天都被住滿了,改天再來看吧。」可以看得出,民宿店的生意相當不錯。民宿內部一般有兩張床,支持多人入住,允許客人帶朋友來聚會。

此外記者了解到,年初,海甸島一小區曾發生過業主經營民宿,其他業主向物業投訴的事件,不過據業主說,「現在應該是沒有民宿了,物業也承諾不讓他們再經營民宿」。

記者發現,在部分租房app上,業主申請將自己的房子作為民宿出租的程序十分簡單,只需提供業主和房屋的基本信息,系統並未審核房屋是否為商住房。一位住戶向記者表示,這裡很多房主都是外地人,每年冬天才來這邊度假,平時將房子出租,我們可以理解。但短租無法接受,短租對租客的身份也沒有驗證,自己家旁邊每天出現陌生人還是有安全隱患的。

物業:增加管理負擔,

但民宿證件齊全物業無法幹涉

記者就此事採訪了小區物業,物業人員回應稱,之前也有人投訴過,物業也處理了,但物業不可能監管民宿,幹預民宿經營,只能住戶投訴一次,物業就上門與民宿負責人或當天的租戶協商一次。

該小區物業經理稱,小區經營民宿的那一棟樓為商用樓,民宿經營者在市場監督管理所、公安派出所及物業公司都有備案和有營業執照,物業很難幹預民宿經營,且在垃圾分類問題上物業也深受其害。8月1日起實行垃圾分類,但不少住民宿的外地人不了解,會將垃圾堆放在走道,也不進行分類,物業都需要去處理。

而住宅樓按理來說是不能開設民宿的,業主只能將房屋進行長租,但由於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物業也不能以書面形式給出確切的住宅樓禁止設立民宿的規定。至於安保方面,該小區實行24小時封閉式管理,常駐業主本身不多,外來租戶多,但安保人員會進行辨別和盤查可疑人口。記者以租客身份諮詢了一家民宿,該民宿工作人員表示拒絕團建,但是記者查詢發現,該民宿的網絡評論區中,不少網友表示曾在他們家團建玩得很開心,更有留言稱「麻將愛好者」在民宿中玩得很過癮。

相關部門:監管處於真空狀態,

尚無明確政策幹預和行業監管手段

帶著疑問,記者輾轉找到了海口市秀英區住建局和海口市住建局等部門,均表示不在管轄範圍。最終海口市秀英區旅文局陳姓負責人表示,在商住樓和小區內設立民宿目前在職能部門管理上仍處於真空狀態。對方稱:「目前,小區內房屋改造成民宿營業,在民宿實施和管理上處於一個真空狀態,上級部門還沒有出臺相應措施,沒有一個明確的政策和行業監管的手段。但如果需要在小區內租房子辦民宿,需要到轄區租賃所辦租賃證,到衛生部門申請衛生許可證,在公安局派出所辦一個聯網的身份證人臉識別。」

律師:小區經營民宿必須經過

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

對於目前小區內經營民宿處於監管真空狀態,廣東誠摯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陳英東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

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未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經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有利害關係的業主請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業主以多數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其行為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及第十一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本棟建築物內的其他業主,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所稱'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建築區劃內,本棟建築物之外的業主,主張與自己有利害關係的,應證明其房屋價值、生活質量受到或者可能受到不利影響」之規定,業主不得隨意改變住宅的居住用途,這是業主應當遵守的最基本的準則。如果業主的確因生活需要,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則必須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的規定,要辦理相應的審批手續,要符合國家衛生、安全、環境保護等要求。在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的前提下,還必須徵得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方才可以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二者缺一不可。

商報全媒體 椰網/海拔資訊APP記者 符雄助 劉寧玥 攝影報導

編輯:麥寶星

審核:吳彥瑩

監製:張慧瑩

相關焦點

  • 12345訴求熱點:小區民宿擾民怎麼破?
    12345訴求熱點:小區民宿擾民怎麼破?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賴芳傑12345,簡單的號碼,解決市民生活中的煩惱。7月31日,成都市大數據和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發布《7月成都市網絡理政平臺運行分析報告》。
  • 昆明一小區居民樓裡開民宿 住戶苦不堪言
    周女士告訴記者,由於經常受到樓上住戶的影響,導致自己嚴重睡眠不足,有時候休息不好還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對於這樣的情況,她雖然也曾找過房東協商,但情況仍然沒有任何改變。那麼,該小區住房改民宿的情況是否常見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 居民樓裡開民宿,深夜鬨笑擾民咋解決?│有事@新京報
    法律專家表示,關於民宿管理,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層面的專門規定予以規制,民宿行業的監管仍存在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 今年8月,北京就嚴管「城市民宿」等短租房公開徵求意見,擬規定,經營短租房要取得房屋業主的書面同意,並符合小區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沒有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的,要取得同樓其他業主書面同意。
  • 合肥:住戶在小區搭建犬舍擾民 合肥民警整治犬患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合肥蕪湖路派出所獲悉,該所轄區內某居民小區一住戶,因常年在家圈養犬只,嚴重影響周圍居民正常生活。日前,該所重拳整治轄區內群眾反映強烈的犬患頑疾,還轄區居民一片清朗生活空間,受到好評。據介紹,十餘年間,該住戶陸續收養犬只已達幾十隻。
  • 小區裡開起民宿很擾民 民警上門取締並處罰
    9月3日,記者從南京雨花臺警方處了解到,近日雨花臺派出所接到多名居民反映,南京南站附近一小區有人私自經營民宿,平時經常有陌生人出入小區,且噪音擾民。最終,警方根據線索,將擅自經營的這一處民宿取締。△警方供圖8月27日下午,民警在檢查該小區一住宅樓時,發現一家6口人住在一個民宿內。
  • 噪音擾民遭投訴,在小區開民宿究竟行不行
    原標題:一邊是鄰居權益受損矛盾衝突不斷,一邊是特色民宿廣受歡迎 噪音擾民遭投訴,小區開民宿究竟行不行 可面對投訴,相關職能部門「犯難」了:小區裡能不能開民宿?開民宿的行為該如何界定?這一個個問題至今沒有答案。 不堪民宿所擾,鄰居搬出去住 磚木結構的老房子隔音極差,旅客的進進出出帶來了噪音困擾。拖動行李聲、說話聲、走動聲、看電視聲,讓樓下住戶無法休息。 趙女士一家,居住在長樂路764弄19號樓2樓。
  • 半月談|託管吵,私廚髒,民宿隱患惹人慌 小區新業態擾民該咋管
    半月談記者 白田田民宿、託管、私廚,噪音、油煙、火患……時下,各種藏身於小區居民樓的業態頻頻擾民,也帶來環境汙染、消防安全等問題,引起小區業主的不滿,矛盾、衝突時有發生。小區出現新業態?真煩!民宿惹抱怨,並非個案。長沙市開福區湘春路某小區,同樣有住戶將房屋改作民宿。小區居民上網反映,民宿房間的空調外機產生巨大噪音,還有房客將電視聲音無節制外放,很是嘈雜,「白天無法正常工作,晚上無法正常睡眠」。據了解,城管執法部門和社區工作人員介入後,要求經營者移動擾民的空調外機位置,使其噪音符合標準,不得影響其他住戶的正常生活。
  • 綿陽一小區住房變「民宿」,鄰居經常半夜被吵醒……
    共享經濟下把自己的家改成民宿成了新潮流,殊不知房東開心賺錢時鄰居卻不堪其擾。日前,家住長虹國際城2期的市民李先生撥打綿陽日報社熱線反映稱:該小區33棟一高層住戶,在未經其他業主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將住房改為民宿從事經營活動。
  • 遼寧大連:高檔小區內「日租民宿」泛濫居民不堪其擾
    十一長假的節日氣氛中,大連沙河口區新建入住不久的高檔小區——萬科半山半海住戶們卻在遭受「民宿」的困擾。 「對於我們自住住戶而言,這些民宿住客簡直是擾民的源頭!」住戶張先生表示,自家樓上就是民宿,經常有不同的外來人群入駐。最多時一下子住了七八個人!
  • 小區開民宿,業主的權益誰保障?
    成都市民張威(化名)所在的高端小區裡由於地理位置好,民宿經營者聞風而來,最高峰開了近百家民宿。民宿如潮而起,給張威的生活帶來了明顯的影響。在600戶的小區裡,有300戶居民聯合起來抗議,保護自己的家園。一時間在網上引發熱議,到底該不該在小區裡開民宿?
  • 低層高層住戶意見不一 小區「擾民樹」修剪難在哪兒
    低層住戶需要採光、通風,希望修剪枝椏甚至移栽樹木,而高層住戶想看風景,要保留一片綠色和夏日的清涼。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江城部分小區和相關職能部門,探求「綠色煩惱」的解決之道。居民一樓家中「陰森森」自行剪枝被投訴7月4日傍晚,記者走進武昌南湖花園松濤苑,茂密的大樹隨處可見。松濤苑小區建成於1999年。
  • 北京小區內開民宿,要符合管理規約或取得同樓業主書面同意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近年來,大量居住小區內的民宅以「民宿」「公寓」等形式對外出租,同時也帶來治安、擾民等問題,引發大量居民投訴。今日(12月24日),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網信辦、市文旅局正式印發通知,規範短租住房管理。通知明確,首都功能核心區內禁止經營短租房。
  • 私房菜開進中高檔住宅小區 小區餐飲店油煙擾民如何破局?
    但由於行業規劃的缺失、基礎設施的不足,以及部分餐飲行業經營者不良的經營行為所引發的油煙汙染,已成為群眾投訴和空氣品質下降的重要原因。油煙已不僅是擾民的問題,更是影響社會和諧、城市空氣品質和宜居城市建設的重要因素。  記者與溫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有話直說》欄目歷時近八個月,深入調查小區油煙擾民問題,尋求破局之道。
  • 聽濤雅苑小區湧入大量民宿,住戶擔心安全隱患
    今年6月份,條形碼報導了聽濤雅苑小區裡很多住宅被改造成民俗,影響小區業主生活的新聞。7月24日,小區裡的業主再次打進條形碼的熱線反映稱,小區裡不僅民宿沒有減少,這兩天還進駐了劇組,在小區裡拍起了戲。記者來到聽濤雅苑小區,剛一進門就看到了兩家開設在小區裡的民宿,偶爾有人提著行李進進出出。再往裡走,便看到了不少劇組拍戲的設備被放在路邊。小區住戶:「半夜三更來,拉杆箱的響聲、人聲都很煩躁,你說一句我說一句,住進旅社裡面噪音就大了,電視聲音開很大,電燈一夜開著,然後第二天走了。
  • 小區內開民宿或需同樓業主書面同意
    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認為,從通知給出的解釋來看,調整範圍限定為「國有土地上的居住小區內的住房」,這說明不包括鄉村房屋和城市的「四合院」。也就是說,此次納入規範管理的短租房,主要是指在城市居住小區內經過改造後用來出租的「民宿」、「旅館」等短租住房產品。
  • 北京:小區內開民宿或需同樓業主書面同意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小區內開民宿或需同樓業主書面同意記者昨日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為加強短租住房管理,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網信辦聯合起草了《關於規範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時間截至8月18日17時。
  • 北京:小區內開民宿或需取得同樓業主書面同意
    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認為,從通知給出的解釋來看,調整範圍限定為「國有土地上的居住小區內的住房」,這說明不包括鄉村房屋和城市的「四合院」。  也就是說,此次納入規範管理的短租房,主要是指在城市居住小區內經過改造後用來出租的「民宿」、「旅館」等短租住房產品。  通知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了短租住房的經營條件。
  • 「12345」接舉報「民宿」擾民,民警當日處罰取締
    &nbsp&nbsp&nbsp&nbsp中國江蘇網訊 雨花臺派出所近日接到「12345」工單,市民張先生舉報稱在石華街某小區內有居民將房屋改造成民宿,每天住宿人員雜亂,噪音較大。社區民警走訪周邊住戶,對張先生反映情況進行核查。
  • 海口七彩瀾灣小區緊鄰鐵路 居民半夜常被火車鳴笛聲驚醒
    半夜經常被火車鳴笛聲驚醒 居民:雙層隔音玻璃都擋不住 海口秀英區七彩瀾灣小區緊鄰鐵路 海口環監局將儘快安排現場查看
  • 住宅變民宿噪聲不止 民宿可以開在小區住宅樓內嗎?
    律師表示,關於民宿管理,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層面的專門規定予以規制,民宿行業的監管仍存在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  今年8月,北京就嚴管「城市民宿」等短租房公開徵求意見,擬規定,經營短租房要取得房屋業主的書面同意,並符合小區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沒有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的,要取得同樓其他業主書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