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雞足山是佛系的風景名勝古蹟,最高海拔3248米,有著濃鬱的佛教文化特色、豐厚的歷史文化、雄秀幽奇絕的自然景觀特色。
世界那麼大,總有一個地方,沒有任何理由,你對它就是莫名的嚮往。雞足山是一個充滿能量、信仰的地方,因為這裡是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交匯,共存的地方,是東南亞著名的佛教聖地。
雞足山腳矗立的靈山一會牌坊,座雕梁畫棟,簷牙高啄,氣勢非凡,是雞足山山門。浮華的塵世與清淨的佛國的分界線,走進牌坊就走進了人間淨土,莊嚴佛國。
佛家這樣說:二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曾於此設壇講經,當時有上百億天人,聚集在這裡聽佛祖說法,佛家就把這裡叫做靈山一會。
傳說大迦葉活到一百多歲,傳法給阿難,就到王舍城西南八裡多的雞足山,三個山峰之間的盆地裡,席地而坐說:「我今以神通力使身體不壞,用糞掃衣覆蓋著。等六十七億年後,彌勒降生成佛時,將來此訪問,即把釋迦佛的衣缽獻給他,並協助他教化眾生。
雞足山位於雲貴高原賓川縣,山勢頂聳西北,尾迤東南,前列三支,後伸一嶺,形似雞足而得名。
雞足山有三條大的斷裂山脈,中部地區屬斷裂形成的山間凹陷地帶,悉檀河縱貫其中,沿河兩岸的尊勝塔院、悉檀寺、祝聖寺、寂光寺、石鐘寺、大覺寺等大型寺院建築群以及無數的庵、閣、亭、樓、堂自下而上,像佛線穿珠,一直延伸到天柱峰腳的慧燈庵,為遊覽雞足山的主遊道。
山中寺廟多依山臨巖而築,高下布置,錯落有致,隱映在蒼松翠柏之中。
雞足山歷代高僧輩出,唐代的明智、護月,宋代的慈濟,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周理、徹庸、釋禪、擔當、大錯、中鋒,清末民初的虛雲等都是聲聞九州的大德高僧。
上山的路森林茂密,充滿負氧離子!
上山第一站到達祝聖寺,看到可愛的大理白族人民,她們早早就來燒香禮佛了!
祝聖寺為雞足山最大古剎,初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光緒年間,由著名禪宗大師虛雲和尚募金修建而成。整個寺院規模宏大、建築莊嚴,富有民族和宗教特色。
祝聖寺門左側的高大照壁上繪有《雞足山全景圖》。
在祝聖寺到慧燈庵一帶的密林中,能聽到此起彼伏、婉轉動聽、規勸人們行善的「洗手燒香,洗手燒香」的鳴叫,僧人稱它為「燒香雀」。這種鳥形大如八哥,紅嘴,翠綠,外形漂亮,內心佛韻。「洗手燒香,洗手燒香」是雞足山精靈的呼喚,讓人們洗去手上的汙濁,蕩滌心靈的不淨。
密林中還有可愛又調皮的猴子,這猴子欺軟怕硬,看到孤單的漂亮的姑娘就會調戲你,所以你要結伴同行哦!
此處離金頂和華首門都不遠了,歇一下來一個地標打卡吧!
袈裟石,每次路過此地總有應景的人來襯景!
華首門絕壁千尺,絕頂有「四觀」:東觀日出、南瞰彩雲、西望洱海、北眺雪山。
「八景」為:天柱佛光、華首晴雷、太子玄關、古洞別天、飛瀑穿雲、萬壑松濤、壁絕夕照、塔院月。
金頂寺處於雞足山的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48米!
天柱峰頂有一空心方形密簷磚塔——楞嚴塔。塔高42米,13級,登至第二層,就可眺望「四觀」壯麗景色。
念佛鳥又名迦葉鳥,是山中最聞名的珍禽。相傳佛祖釋迦牟尼飛來靈山時,身邊帶著一隻大如鸚鵡,羽披灰色的鳥。念佛鳥產於金頂寺、華首門一帶,鳴聲宛轉悠揚,數量極少,天氣晴朗的清晨可以聽到:彌陀佛,彌陀佛……
鷲鳥朝門,山中多靈鷲,靈鷲體魄雄健,兩翼打開達3米多長。在佛教中靈鷲鳥為天國神鳥,山志載:「非大樹不棲,非高崖不止。」
春夏時節,鷲即翔集飛來朝舞華首門。鷲鳥展翼而來時是二十雙,振翅飛走時是四十隻,歲歲年年朝門不斷,靈異神奇。雞足山亦被稱為「第一靈鷲雞足山」。
晚上山下的白族人民在天氣好時都會在廣場上燃起一堆篝火載歌載舞,特別有民族特色的感覺!
回想雞足山一日行程:靈山一會—祝聖寺—金頂寺-銅瓦殿-華首門-袈裟石—密林-雞足山地標—農家樂白族歌舞。
雞足山一天的行程太匆忙了,有時間建議住個三五天,來個全景體驗:早起看金頂日出,看看千年空心古樹,走一圈杜鵑長廊看看花開成海的高山杜鵑,祝聖寺裡的感應神樹、木蓮花,走一走響鼓坡,看看六陵放光石,再去紅蛇谷看看皈依佛門的慈心蛇,我還是最喜歡看雞足山的雲海靈霧和奇花異草!
雞足山的古樹名木、奇花異草實在太多了!古人用一鳥、二茶、三龍、四觀、五杉、六珍、七獸、八景來概括佛教聖地大理雞足山的自然美景。這些遊覽一遍估計要半個月以上了,真想住個半個月休個仙!
天開佛國,夢開始的地方,靈山一會,心安歇的家園!信仰:低頭祈福,抬頭仰望,起步奔跑,一路感恩和讚美;信仰就是在人性的生活裡,活出神性的美德,活出一種超凡的神聖生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