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讀完《活著》,久久不能平靜,或許是被福貴活著的勇氣感動,也或許是對當下自己活著的感恩。
如果你正在懷疑人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著,建議讀一讀餘華的《活著》。
《活著》講述了一個人一生的故事,主人公福貴年輕時生活闊綽,但他嗜賭成性,最後輸光了所有的家產,一貧如洗,父親也被氣死。
父親死後,福貴對自己痛恨不已。福貴娘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富貴決定重新做人,好好活著,不料被抓去做了壯丁,作為一個倖存者,他選擇回家,因為家裡有娘,妻子和一對兒女。
到家才知道自己失蹤沒多久,娘就死了,鳳霞也因為高燒成了啞巴。
「大躍進」時期,為了快步進入共產主義,不切實際的大煉鋼鐵。
短暫的幸福之後,便是終日食不果腹。但是家珍說:「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
福貴把家族的希望寄託於兒子有慶,再難也供兒子上學,兒子也爭氣,只是離奇的死於一次性獻血。
早上還高高興興的出門,下午就死了。
這應該是《活著》的高潮部分。
作者《活著》寫的特別順利,只是寫著有慶的死的時候卡住了,兩個月的時間下不了筆,他不知道該怎麼描寫一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
「月光照在路上,像是灑滿了鹽。」短短12個字,作者寫完嚎啕大哭,沒有一個「痛」字,卻寫盡了人生至痛。
「我看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裡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黯然神傷。
福貴的妻子家珍本來就得了軟骨病,知道兒子死後身體更加虛弱。
福貴的女兒鳳霞嫁給了二喜,二喜又孝順,又疼愛鳳霞。總算給生活帶來一點希望。
沒想到的是鳳霞在生產中大出血,搶救無效
死亡,留下苦根和二喜。
家珍眼看著兒女離世,身體再也撐不住了,在鳳霞死後的第三個月也撒手人寰。
兩代剩了三個人,仍然艱辛的活著。
苦根4歲那年二喜慘烈地被水泥板夾死。
唯一一個親人,他的外孫7歲那年,因為吃了太多豆子也撐死了。
福貴送走了身邊所有的親人,最後只有一頭老牛陪伴,他一遍遍喊著親人的名字……
「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絕非為了活著以外的事情而活著。」
人生或長或短,或平坦或坎坷,過去的只是經歷,未來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
「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快樂,也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艱辛。」
活著不是苟且,也不是吶喊,活著充滿了力量,活著是為了不辜負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活著是承受生活中的所有幸福和苦難。
《活著》通過福貴的一生,濃縮了中國近代歷史時期的普遍生態,講述了中國人是怎樣熬過的那幾十年。
沒有一個寒冬不會過去,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唯有被命運碾壓過,才懂得時間的慈悲。」
當你覺得自己生活索然無味,一塌糊塗的時候,也許有些人正拼盡全力,只為了活著。
「我們最初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我們最終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
活著是每個人對生命最起碼的尊重!無論如何,都要好好活著!
這是夏花2021.讀書100本計劃第三本《活著》,感謝關注,我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