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曾經是日不落帝國,那麼是什麼,推動了這個帝國的最後崛起呢

2020-12-25 謎尚電影a

前言

英國在歐洲歷史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小國,甚至被很多歐洲大陸國家所看不起。英國一直沒有辦法插手歐洲政治,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被歐洲強國所孤立的國家,最後完成了逆襲,成為了海上霸權,一個在人類歷史上都十分強大的國家。那麼到底是什麼支持了這個國家,最後變得如此強大,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這個弱不禁風的島國成為了世界霸主呢。

工業革命的到來,給英國帶來了崛起的基礎英國本身十分敏銳地抓住了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來發展自己的工業化。畢竟英國當時的生產能力已經非常強了,而且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英國自身的工業化程度也變得越來越高。在那個蒸汽化時代,大量的先進機器代替了手工,這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英國本身就是工業革命中的先驅,他自然也是最早完成工業化的國家之一,英國的商品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很強大的競爭能力。

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英國的生產成本也突越發降低。英國可以在貨物出口佔據更大的優勢。而生產能力的提高,也意味著英國必須有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場,這就逼迫著英國必須通過海外擴張的手段去掠奪所需,這自然使得英國軍事力量逐漸強大。再加上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和海洋貿易,給英國帶來了巨額的財政收入。這也反過來繼續推動了英國的工業化和軍事力量的發展,這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英國會在這個循環中不斷地變強。

英國建立了一個先進的政治體制推動國家的發展英國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早的民主政治體制,英國也因此完全消除了封建體制,對於英國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的限制。所以在革命以後,英國資本主義得到了快速提升,而且英國的立憲制度也被徹底確立下來。資產階級掌握了國家的絕大部分權力,所以他們完全有力量去推動自己的資本發展,去海外擴充市場和殖民地來維護好自己的利益。很明顯,制度優勢會帶來國力上的巨大提升,也會在各種事情上展現出更大的活力。

英國的政治體制完全限制了國王的權利,而作為英國資產階級代表的議會,則成為了英國的最高決策者。這就相當於英國在進行國策討論的時候,可以更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這要比封建專制強得多。因為在一個封建皇權國家,皇帝或者國王才是掌握最高權力的,他們的意見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反抗的。英國的制度本身在國家發展上就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因為這種民主決策制度很明顯,要比一人說了算要強得多。而且也可以從很大程度上避免政策的錯誤,畢竟很多決策都是在國家上層精英的討論之下作出決定的。

所以英國確定了以海洋霸權為自己國家根基的基本國策,大力發展軍事力量,在海外擴張殖民地,甚至向歐洲各國輸出自己的資產階級革命,來擴大自己在歐陸上的影響力。這一切的政策都是在資產階級政府的帶領之下所作出的,但是他們所倡導殖民體系卻給世界上的很多人帶來了苦難。資產階級發展本身就有著其漏洞,在資本家眼裡面,他們只有利益,而沒有民眾。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財富而,而不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去努力。但是依舊不能否認,當時的英國制度已經比封建君主專制要強很多了。

英國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來維護自己的全球霸權當然,除了制度和經濟的優越性以外,英國霸權的最好捍衛者,就是它擁有的一支非常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英國本身的經濟就十分發達,所以他有財政去維持和發展強大的軍事力量。當時的英國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它的領土和人口都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殖民地都會完全聽從英國政府的掌控。畢竟在那個交通以及通訊手段被嚴重限制的時代,不可能發生政府的命令,被完全執行。

所以英國必須維持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來維繫自己的殖民體系。英國可以成為海洋霸主和他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密不可分的,而軍隊的核心毫無疑問就是皇家海軍。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完善的海軍培養體系的,所以英國人的海軍士兵的戰術素養非常強。再加上英國政府對於海軍的投入,它們的戰艦不管是從質量和數量上都遠勝對手。而且英國也十分注重於對於軍事科技的發展,例如英國在風帆戰列艦時代,不管是從艦炮的射程還是威力上,都要比其他的海洋國家要強不少。曾經宣稱海上無敵的西班牙帝國,就是在英國海軍面前吃的虧,而最終衰落。

正是英國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才維持了它的霸權體系。因為在工業化到來以後的近現代,海洋才是一個國家毫無疑問的根基。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而英國就是施行這樣的霸權思路,在巔峰時期的英國海軍是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對抗的。英國海軍是它們維繫自己殖民體系以及霸權地位的最重要的核心。

總結:英國可以成為日不落帝國,主要就是他抓住了關鍵發展機遇,使自己成為了最早完成工業化的歐洲國家之一。所以早在最開始,英國人就已經佔據了優勢。

並且英國還擁有著龐大的經濟以及工業實力,它利用好了自己的資源,建造了一隻領先全球的海軍。英國人深刻地意識到了海洋才是當時世界發展的未來,而他的強大海軍也確實保證了它的世界霸權,所以英國人自身在戰略和政治上具有著很高的前瞻性,這才是他們崛起的核心。

相關焦點

  • 英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後來是怎麼衰落的
    19世紀,英國憑藉著工業革命和海上霸主地位,成為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到了維多利亞女王時期,英國已經在各大洲都擁有了殖民地。並且世界上諸如法蘭西帝國、沙俄帝國、大清帝國等強國都被英國擊敗。所以,說英國是當時世界的霸主也並不為過。
  • 「日不落帝國」的榮耀與衰落
    英國為什麼想脫歐?英國退歐公投引發的思考脫歐了!英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奇葩」?今天坐觀君(ID:china_2049)要和大家談談英國歷史。看看曾經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的歷史輪迴。似乎長年累月的殖民管理使得英國人累了,通過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耗損,英國人終於不在那麼的相信自己了。於是日不落帝國就步入了緩慢的卻又不可阻擋的衰退之中……衰落的開始許多史學家都認為,導致日不落帝國的衰落的第一步是從布爾戰爭開始的。
  • 日不落帝國的崛起!充滿了骯髒和不齒
    人們一般都聽說過「日不落帝國」,但是又有幾個人清楚的知道它具體指的哪個國家,又是怎麼發展而來的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大國崛起》,我們可以試著回憶荷蘭、西班牙崛起的經過,思考英國為何稱為「日不落帝國」的呢?
  • 日不落帝國戰後急速衰敗,如今英國還會機會奪回「霸主」地位嗎
    曾經的英國自稱自己為日不落帝國,但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國際社會上最先承認的日不落帝國是西班牙,只是後來西班牙逐漸衰退了之後,英國漸漸崛起並「搶走」了這個稱號。而曾經第二個日不落帝國,英國在近代史上創造了極高成就,英語作為世界範圍內的通用語言也印證著英國當年的輝煌。但現在的英國,在二戰之後不僅淪為二線強國,從之前的唯我獨尊變成了唯美國馬首是瞻。
  • 歷史上的英國,曾經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這其中有何深意?
    前些年蔡依林的《日不落》大火,歡快的節奏,甜甜的情歌,讓人對日不落的愛戀充滿了期待,據說蔡依林在英國拍攝MV的時候,還是在低溫下穿著吊帶出鏡的,想想都覺得冷。言過正傳,本期話題:曾經的英國為什麼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 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作為二戰戰勝國,卻丟了大部分殖民地
    二戰以法西斯國家的失敗告終,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作為二戰戰勝國,卻丟了大部分殖民地。按理來說,戰勝國總是獲取最多利益的國家,那麼英國為什麼不但丟了西瓜,連芝麻也撿不到呢?所以英國自誇日不落帝國也不為過。可是英國並沒有高興太久,僅僅是一個世紀,由於別的國家例如美國這樣的國家開始興起,英國的實力地位都大不如以前,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英國已經是輝煌不再,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就算開始衰落,還是保持一定的實力的。
  • 日不落帝國戰後急速衰敗,如今英國還會機會奪回「霸主」地位嗎
    曾經的英國自稱自己為日不落帝國,但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國際社會上最先承認的日不落帝國是西班牙,只是後來西班牙逐漸衰退了之後,英國漸漸崛起並「搶走」了這個稱號。而曾經第二個日不落帝國,英國在近代史上創造了極高成就,英語作為世界範圍內的通用語言也印證著英國當年的輝煌。但現在的英國,在二戰之後不僅淪為二線強國,從之前的唯我獨尊變成了唯美國馬首是瞻。
  • 「日不落帝國」英國如何崛起?
    四、合縱連橫:英國崛起背後的地緣政治與戰爭在西歐殖民時代的第三個階段,英國崛起了,成為了全球霸主,擁有最廣闊的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此前先後崛起的西班牙、荷蘭、法國都成了英國人的手下敗將。英國這才走上了崛起之路。1534年,都鐸王朝也學習德國和法國開始搞宗教改革,最終廢除了天主教在英國的統治地位,建立了英國國教,由國王兼任國教最高領袖。英國完全脫離了羅馬教廷的控制,成為一個新教國家,專制王權達到頂峰。這段時期也是大航海時代的第一階段,西班牙是海上之王,並憑藉殖民帶來的財富成為歐洲之王。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提出「普遍帝國」的構想,想要統一歐洲。
  • 世界上第二個日不落帝國是英國,那麼第一個是哪個國家呢?
    提到「日不落帝國」,人們第一印象一定是曾經的大英帝國,他們最輝煌時曾經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土地的主權。然而,英國卻不是世界上的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哥倫布1521年,荷南·科爾蒂斯徵服阿茲特克帝國,將墨西哥納入了西班牙帝國的版圖;1533年,佛朗西斯科·皮薩羅毀滅了印加帝國,將秘魯納入了西班牙帝國的統治,而他本人也成為了秘魯總督
  • 當年號稱世界第一的日不落帝國,是如何走向衰落的?都怪此國崛起
    當年號稱世界第一的日不落帝國,是如何走向衰落的?都怪此國崛起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是到了近代,因為清政府的腐朽無能,讓中國失去了第一的寶座。然而,在大洋的另一邊,有一個國家,曾經稱霸世界300餘年,佔領3367萬平方公裡的領土,統治人數超過5億!這個國家,就是當年號稱世界第一的日不落大英帝國。說起英國,這個國家我們可能不太熟悉。不過大英帝國也算是從古至今,統治地球領土最多,時間最長的一個國家了。極盛時期的大英帝國,全球臣民超過5億人,佔當時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 英國VS西班牙:「日不落帝國」的兩種命運
    西班牙強盛之時,其「無敵艦隊」獨步天下,所向披靡,西班牙擁有的殖民地橫跨歐亞非美,是無可爭議的歐洲霸主,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同時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曾驕傲地說:「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然而,僅僅一個世紀,西班牙就從神壇上跌落下來,淪為西歐最貧窮的國家。西班牙之後,西方世界不斷有大國崛起。然而,能再次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卻只有一個國家——英國。
  • 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實力強大,卻在日本手上吃了虧
    自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作為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表英國迅速崛起,發展到其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恐怖程度。然而,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實力強大,卻在日本手上吃了虧。其實當時英國的各種實力都吊打日本,世界強國的名頭可不是吹出來的,日本就算發展得再快,也只能望其項背,那麼英國是怎麼在日本身上吃了癟呢?
  • 英國是如何從日不落帝國,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我們知道英國是一個相當老牌的國家,在最為鼎盛的時期,他們號稱日不落帝國,那麼何為「日不落」呢?在世界大戰之前,這個國家擁有大量的殖民地,其中包括了北美,南亞等地。比如這一片殖民地到了晚上,另外一片殖民地(不在同一個半球)就遇到了白天太陽升起,所以他們也用「日不落」來象徵自己永遠如日中天,不會衰落。昔日的英國為什麼會如此強勢呢?這和第1次工業革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那個時候,紡織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業部門,蒸汽機作為核心帶動的工業機械化快速地提高了英國的總體工業生產能力,讓他們成為當時全球排名靠前的工業強國。
  • 英國為什麼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因為在19世紀的時候,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在其殖民地上看見太陽,所以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這個詞最早並不是用來形容英國的,而是用來形容16世紀時期的西班牙帝國的,意思是無論何時,太陽都會照耀在其領土上的帝國。
  • 歷史冷知識:「日不落帝國」共有兩個,這個稱號非英國原創
    所謂「日不落帝國」,指的是太陽永遠不會在其領土上落下的帝國,也就是指在全球24個時區都有領土存在,就算是此地的太陽落下也會有其他屬於這個國家的領土上的太陽正好同時升起,永遠有一部分領土照耀在太陽的光輝之下的龐大帝國。
  • 日不落帝國,黃昏光熱仍在?
    日不落帝國,黃昏光熱仍在?可是隨著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的通過,大英帝國這輪永升不落的太陽,終於要迎接它的黃昏了。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巴黎和會後曾說:「英國是19世紀國際交響樂團的指揮,大戰過後,它已不再有能力擔當這一重任,所以樂團就分裂成幾個不相協作的小樂隊。」英國的崛起始於16世紀。
  • 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實力強大,卻在日本手上吃了虧
    自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作為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表英國迅速崛起,發展到其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恐怖程度。然而,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實力強大,卻在日本手上吃了虧。其實當時英國的各種實力都吊打日本,世界強國的名頭可不是吹出來的,日本就算發展得再快,也只能望其項背,那麼英國是怎麼在日本身上吃了癟呢?
  •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近代最先崛起,為什麼卻沒能建立日不落帝國?
    最終,葡萄牙獲得了非洲、亞洲的大片殖民地,依靠印度洋和非洲的諸多港口形成貿易帝國,並依靠香料交易賺得盆滿缽滿。西班牙則擁有亞洲的菲律賓和美洲除巴西外的殖民地,並從美洲獲得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當時的兩國可謂是如日中天,財大氣粗,殖民地也一大片,那為什麼後來的英國會取代葡西兩國成為世界霸主並建立「日不落帝國」呢?
  • 英國原來打敗了這麼多國家,才成為日不落帝國的
    說起日不落帝國,我們目前知道的就是英國。這個國家說在二戰後徹底的崩潰了,被美國取代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在這之前英國可是稱霸了世界差不多三百多年的時間。不過我們知道英國只是個小國,英國在稱霸的時候也不是一下起來的,也是一步步走出來的。而且可以說很熱血。
  • 老師不會告訴你,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其實不是英國
    眾所周知,曾經的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一度稱霸全球。但關於其稱霸的時間卻眾說紛紜,有的說大英帝國的輝煌僅僅是在19世紀;還有說法稱,大英帝國在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取而代之,稱霸了世界三百多年。那麼我們接下來看看,大英帝國到底稱霸了多久?最初的大不列顛,只是孤懸海外的一個島,在歐洲諸王眼中,乃是被徵服之地,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