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韓國泡菜危機,全靠山東這個小城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看鑑君 看鑑

提到山東,我們會想到「孔孟之鄉」,這個地方出學霸,如今山東的高考難度就算不及江浙,也差不到哪裡去。

還有「義薄雲天」的山東漢子,「情義英雄」武二郎誰人不知?「美髯公」朱仝堪稱梁山泊少有的光明磊落、毫無缺點的存在。

當代,諸多80、90後的朋友一定曾經被一則廣告反覆洗腦:「學電噴焊、挖掘機哪家強,山東濟南找藍翔……

在那個汽車還未普及的年代,山東已經率先實現了農業機械化,所謂:「時風時風、路路暢通。」

其實,這一切都代表了山東人「能文能武」與豪爽的性格。

01

最讓山東人驕傲的事情

咱們開篇說到了武松,武松除了能打,還有一個標籤——能喝!

這可真不是吹的。

山東人能喝,在酒桌上,聽說山東人對一個人特別失望的時候就會說:「行行行,換啤的,換啤的,半杯,就半杯!」

但再能喝酒,也不能光喝不就菜吶,別慌,人家山東人也有菜。

怪不得,《水滸傳》會安排「菜園子」張青會和武松走得那麼近。

山東是世界三大菜園之一,俗話說:「沒有山東這個菜園子,就沒有中國乃至世界如此豐富的菜籃子。」

山東在網上有個愛稱:蔥省,章丘大蔥聲名顯赫,不過,山東對全國餐桌的貢獻遠不止這一項。

這裡的蔬菜、水果、水產品產量均居全國第一,蔬菜產量佔全國的12%,水果佔全國的11%,水產品佔全國的13%,都是全國第一。

而這就不能不說山東的蔬菜主要產地——壽光!

02

蔬菜之鄉——壽光

「 10個北方人裡有6個吃過壽光的蔬菜」 有人這樣說。

這裡的農產品出口達到1150.3億元,佔全國的22%,連續20年領跑全國。

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總數分別達到20.3萬家和6.4萬家,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3%。

全國最早開通的5條「蔬菜綠色通道」,山東壽光就佔了三條,分別是壽光-北京,壽光-哈爾濱,壽光-湛江,當地年均蔬菜運輸車輛超過350萬輛次,而且需求量越來越大。

壽光的蔬菜不僅供應國內市場,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倍受青睞。

據濟南海關的統計,山東是全國蔬菜、水果產量和出口量第一大省,海產品出口居全國首位,農產品出口值佔全國農產品出口總值的近1/4。

目前出口的蔬菜分速凍菜、脫水菜、罐裝菜、醃漬菜和保鮮菜五大類30多個品種。

與山東距離較近的韓國、日本,「近水樓臺」,首先嘗到了壽光的實惠。

日本國土面積小,勞動力不足,蔬菜市場的供應缺口較大。

山東省與日本隔海相望,交通便利,通過海上的「藍色通道」,壽光出口的蔬菜當天就能端上日本家庭的餐桌。

這些都為價格不及日本蔬菜的一半的壽光菜走出國門,提供了機遇。

日經中文網報導稱,日本進口的冷凍蔬菜中國佔總量近一半。主要產品有速凍芋仔、牛蒡、青刀豆、荷蘭豆、菠菜、綠菜花、綠蘆筍、蓮藕、醃漬蘿蔔、黃瓜、大蒜、保鮮酸苔、香菇、洋蔥等等。

韓國也有類似日本的問題。

由於國土狹小,且山地居多,不適宜耕種農作物。因此,農產品的品種少、數量少、價格高,難以滿足國內需求。

韓國市場一棵白菜的價格一度達到了1.0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2元),「泡菜雙驕」之一的白蘿蔔的價格也漲了兩倍多。

由於成本上升,韓國的泡菜工廠紛紛停工,國內泡菜產量降低的同時,進口量增大,韓國政府不得不採取緊急對策,臨時取消對白菜30%、白蘿蔔27%的進口關稅。

最後是靠壽光籌措的大批白菜,從山東出發緊急馳援,這才幫助韓國解除了「泡菜危機」。

所以,山東省的這樣一個普通的縣級市,成了國務院命名的「中國蔬菜之鄉」。

2018年,山東壽光遭遇溫比亞颱風引發的洪災,網友紛紛議論,自己所在的大城市菜價會受多大影響。

「壽光蔬菜指數」不僅影響著國人「菜籃子」的價格走向,甚至也能左右韓國泡菜的產量。

他們動用各種工具關心起壽光這個小小的縣級市,有民間機構用人工智慧在衛星地圖上一個一個數出了總數,壽光已經擁有超過23萬個蔬菜大棚,整齊有序的排列在壽光60公裡長、48公裡寬的土地上。

這裡蔬菜品種豐富,生產十幾大類,兩千五百多個品種,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蔬菜,在山東都有種植。

通過不同的栽培模式,有些是露地栽培,有些是設施栽培,而且設施的類型比較多,包括日光溫室,拱圓大棚,包括連棟溫室,小拱棚等等。

更加想不到的是,壽光的蔬菜還上了天!

壽光人不滿足於普通的種子,他們把種子發射到太空,返回地面後再次培育,據說,這樣生長出來的蔬菜營養價值更高,更好吃。

03

為什麼壽光人這麼會種菜?

以前重視技術,現在重視科技,壽光從土坯溫室大棚發揚光大者,變成了數位化大棚種植先進技術的引領者,連航天都被壽光人考慮在內。

不得不說,壽光人種菜的思想真是前衛。

而這,也和壽光乃至整個山東、或者說中華民族的悠久傳統有關。

圖片來源於百度地圖

山東海岸線長,臨近海邊的地方屬海洋性氣候,較為溼潤,晝夜溫差較大,光照充足,這些條件都利於水果生長,當地也早就因地制宜的引進了紅富士等水果種類。

地貌多樣,平原造大棚,丘陵種果樹,難以利用的鹽鹼地也都種上了冬棗;四季分明,當地有蔬菜種植時間表,不會浪費任何一個節氣,對於種菜而言寒冷也是優勢,很多菜比如蔥、蒜就是秋冬才最能長。

除了自然條件外,最重要的,「山東大漢」普遍身材強壯,並且有著吃苦耐勞和善於學習、總結的精神。

如果武松不能給你直觀的印象,那孔子總可以吧!如果你以為孔子只會學習,你要和孔子比劃比劃,勸你認清挑戰對象!

再者,中國人不管走到哪裡,都習慣開墾廢地,種植蔬菜,這背後是農耕民族千年生活習慣,堅韌不拔生存毅力的自然流露。

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是一本重要的中國古代農學專著,作者賈思勰正是山東壽光人。

山東人勤奮鑽研,開拓創新,這裡的精耕細作習慣從未改變,而新的技術也不斷被引進,溫室技術沒有停止過進步。

超前規劃、科學發展壽光的農業產業結構,從「麥子、棒子,窮一輩子」到「要發家,種棉花」,再從「要發家,種果樹」直到今天的「中國胡蘿蔔第一鎮」、「中國香瓜第一鎮」等數百個專業鎮村。

這些變化都離不開壽光人不斷進步、攻堅克難的精神,使蔬菜產業成為壽光最具競爭力的支柱產業。

山東壽光,使中國北方冬天的餐桌,不再只有單調的蘿蔔和大白菜,這是一個時代進步的成果,更是一個曾經的貧困縣,用特色蔬菜產業富裕自己,同時也改變了億萬國人甚至全世界人們生活方式的故事。

在中國,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參考資料:

聽說最近全國人民都在評價山東人?!這些「印象」你買單嗎?

山東蔬菜、水果、水產品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農產品出口連續20年領跑全國

山東城市的外號好奇怪,外地人覺得吹牛,真實情況讓人不得不服

日本,山東蔬菜不可忽視的市場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出口?

壽光蔬菜崛起之謎:100萬人影響10億中國人的菜籃,山東小縣何以創造奇蹟

山東壽光農業考察心得體會

山東「供養」了大半個中國?為何總有人這樣說,山東真的這麼牛?

山東:壽光蔬菜崛起之謎

原標題:《一顆白菜賣60多塊錢!拯救韓國人今年的餐桌,全靠山東這個小城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山東菜農:「泡菜危機」裡搶商機
    原標題:山東菜農:「泡菜危機」裡搶商機   山東菜農:「泡菜危機」裡搶商機   泡菜是韓國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 韓國泡菜危機
    韓國泡菜 韓國正在經歷一場泡菜危機。起因是什麼呢?韓國大白菜產量暴跌。產量跌了價格自然就得上去,韓國一顆大白菜現在是什麼價?這60多塊錢買個大白菜,這確實是不便宜啊,要不怎麼叫泡菜危機呢!尤其對於韓國人民來說,這個一萬韓元一顆大白菜,然後他們吃著量還這麼大,肯定也嫌貴貴試吃著也有一種吃臘肉的感覺,這是他們叫剛需。
  • 韓國「泡菜危機」是否會影響山東市場的白菜供應?
    近來,韓國正在遭受「泡菜危機」,一棵大白菜的價格已飆漲到62元人民幣,「韓國主婦醃不起泡菜」也成了熱門話題。與韓國隔海相望的山東省,一直是對韓出口泡菜第一大省,被韓國大量進口用來穩定本地市場。不少人對此擔心,「泡菜危機」是否會影響到山東市場的白菜供應?
  • 蹲點調查|山東菜農:「泡菜危機」裡搶商機
    大眾日報記者 陳曉婉一方面出口量價齊增,一方面盤算著拓展國內市場山東菜農:「泡菜危機」裡搶商機泡菜是韓國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通常是配菜,時不時當主角。每年秋冬季,韓國的許多家庭都會醃製越冬泡菜。但今年入秋以來,受超長梅雨季、颱風等不良氣象條件影響,韓國白菜大量減產,價格一度飆升。11月白菜價格漸趨穩定,但辣椒、大蒜等醃泡菜的輔料也因減產價格高漲,泡菜製作成本一路水漲船高,韓國主婦們面臨買不到、醃不起泡菜的情形,當地媒體稱為「泡菜危機」。面對韓國的「泡菜危機」,山東菜農和泡菜生產銷售商敏銳地抓住機遇,打了一場漂亮的出口大戰。
  • 韓國泡菜危機讓青島菜農笑了?最大意外是救了張家口大白菜的急!
    在萊西店埠鎮,當地菜農在白菜地裡打包出口韓國的蔬菜。圖片來源:半島都市報來自半島都市報的報導顯示,2010年韓國發函韓國發生泡菜危機時,河北、吉林、遼寧、黑龍江四省在短短8內出口到韓國522噸大白菜,而山東同樣是在8天內出口到韓國5萬噸大白菜,這5萬噸大白菜主要出口地在青島。
  • 蹲點調查丨山東菜農:「泡菜危機」裡搶商機
    11月白菜價格漸趨穩定,但辣椒、大蒜等醃泡菜的輔料也因減產價格高漲,泡菜製作成本一路水漲船高,韓國主婦們面臨買不到、醃不起泡菜的情形,當地媒體稱為「泡菜危機」。 面對韓國的「泡菜危機」,山東菜農和泡菜生產銷售商敏銳地抓住機遇,打了一場漂亮的出口大戰。11月下旬,記者來到出口日韓泡菜的主產地平度市,探尋山東泡菜出海闖天下的經驗與啟示。
  • 出口量價齊增 山東菜農:「泡菜危機」裡搶商機
    11月白菜價格漸趨穩定,但辣椒、大蒜等醃泡菜的輔料也因減產價格高漲,泡菜製作成本一路水漲船高,韓國主婦們面臨買不到、醃不起泡菜的情形,當地媒體稱為「泡菜危機」。   面對韓國的「泡菜危機」,山東菜農和泡菜生產銷售商敏銳地抓住機遇,打了一場漂亮的出口大戰。11月下旬,記者來到出口日韓泡菜的主產地平度市,探尋山東泡菜出海闖天下的經驗與啟示。
  • 韓國進口泡菜8成來自山東這個小鎮:韓國天氣決定種植面積
    12月29日據媒體報導,韓國進口的泡菜九成來自於中國,在這九成之中,山東的泡菜出口量全國第一,而山東的泡菜又多出自平度市仁兆鎮,堪稱最強泡菜小鎮。仁兆鎮菜農們關注韓國天氣甚於本地天氣,往往根據韓國天氣決定白菜的種植面積。10月韓國遭遇「泡菜危機」,白菜價格居高不下,菜農們訂單接到手軟。
  • 山東菜農:「泡菜危機」裡搶商機
    11月白菜價格漸趨穩定,但辣椒、大蒜等醃泡菜的輔料也因減產價格高漲,泡菜製作成本一路水漲船高,韓國主婦們面臨買不到、醃不起泡菜的情形,當地媒體稱為「泡菜危機」。  面對韓國的「泡菜危機」,山東菜農和泡菜生產銷售商敏銳地抓住機遇,打了一場漂亮的出口大戰。11月下旬,記者來到出口日韓泡菜的主產地平度市,探尋山東泡菜出海闖天下的經驗與啟示。
  • 拯救韓國人今年的餐桌,全靠山東壽光了
    提到山東,我們會想到「孔孟之鄉」,這個地方出學霸,如今山東的高考難度就算不及江浙,也差不到哪裡去。還有「義薄雲天」的山東漢子,「情義英雄」武二郎誰人不知?「美髯公」朱仝堪稱梁山泊少有的光明磊落、毫無缺點的存在。
  • 泡菜「危機」裡尋商機 青島的泡菜出口企業實現反向輸韓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7日訊 受今年夏季以來氣候條件影響,韓國泡菜原料供應不足,市場出現較大缺口,山東企業抓住商機,擴大出口,輸韓泡菜位居全國首位。今年秋冬以來,青島故鄉農產有限公司的泡菜車間一直滿負荷運轉,由於今年颱風等氣候影響,韓國白菜減產,價格最高攀升到每顆60元人民幣。故鄉農產公司有效填補市場需求,每天出口近100噸泡菜,依然供不應求。
  • 韓國人的泡菜尊嚴,被一個山東小鎮「侮辱」了
    菜價平緩後,首爾的一位主婦購進了一批泡菜原料,並算了一筆泡菜帳:買20棵大白菜,共計1176元人民幣;蔥姜蒜等輔料成本2000多元。她家做一次泡菜花費了3000多元人民幣。這意味著這位主婦家裡一個月的收入,也只夠醃製100多棵泡菜。白菜緊缺,泡菜危機席捲了整個韓國,韓國上下人心惶惶。
  • 「泡菜危機」波及中國?危機總會過去!
    「泡菜危機」波及中國?危機總會過去!我們都知道「白菜價」這個詞形容價格非常的便宜,或許以後這個詞不能亂用了。因為在被稱為泡菜之國的韓國,他們的民眾此刻正為以後是否還能吃得上泡菜而憂心。據海外網,的相關數據顯示,近期韓國大白菜賣到了1.0689萬韓元(約合62元人民幣)一顆,比2019足足上漲40%,這個價格不僅僅是對於韓國,就是我國也屬於天價了。除了白菜,像白蘿蔔、大蔥、小蔥、紅辣椒等蔬菜價格均比2019上漲30%-70%。
  • 韓國進口泡菜8成來自山東小鎮:訂單接到手軟,韓國天氣決定種植面積
    12月29日據媒體報導,韓國進口的泡菜九成來自於中國,在這九成之中,山東的泡菜出口量全國第一,而山東的泡菜又多出自平度市仁兆鎮,堪稱最強泡菜小鎮。仁兆鎮菜農們關注韓國天氣甚於本地天氣,往往根據韓國天氣決定白菜的種植面積。10月韓國遭遇「泡菜危機」,白菜價格居高不下,菜農們訂單接到手軟。
  • 「泡菜危機」裡搶出口商機,平度白菜供不應求變「金菜」
    一方面出口量價齊增,一方面盤算著拓展國內市場山東菜農:「泡菜危機」裡搶商機泡菜是韓國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通常是配菜,時不時當主角。每年秋冬季,韓國的許多家庭都會醃製越冬泡菜。但今年入秋以來,受超長梅雨季、颱風等不良氣象條件影響,韓國白菜大量減產,價格一度飆升。11月白菜價格漸趨穩定,但辣椒、大蒜等醃泡菜的輔料也因減產價格高漲,泡菜製作成本一路水漲船高,韓國主婦們面臨買不到、醃不起泡菜的情形,當地媒體稱為「泡菜危機」。面對韓國的「泡菜危機」,山東菜農和泡菜生產銷售商敏銳地抓住機遇,打了一場漂亮的出口大戰。
  • 韓國泡菜危機!疑異常氣候影響 白菜短缺價漲60%
    韓國今年夏季遭多個颱風侵襲,又遇到史上最長的梅雨季,嚴重水災迫使製作泡菜的白菜歉收,導致價格飆漲60%以上,讓韓國出現泡菜危機。韓國民眾通常會在每年秋季製作泡菜,但由於極端天氣,韓國全國有大量白菜田遭損毀,導致價格飆升6成以上。
  • 中國向韓國緊急出口白菜助其緩解「泡菜危機」
    新華網首爾10月11日專綜述:中國白菜助韓國緩解「泡菜危機」韓國人喜歡吃泡菜眾人皆知,而白菜是製作泡菜的基本原料。今年,暴雨等異常天氣導致韓國白菜產量大減,韓國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泡菜危機」。人均年消費35公斤泡菜的韓國人的日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民眾怨聲載道。
  • 一方面出口量價齊增 一方面盤算著拓展國內市場山東菜農:「泡菜...
    原標題:一方面出口量價齊增,一方面盤算著拓展國內市場山東菜農:「泡菜危機」裡搶商機   泡菜是韓國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通常是配菜,時不時當主角。
  • 知道中國的「泡菜大省」是哪裡嗎?韓國有9成泡菜出自這裡,好吃
    說到韓國,大家腦海裡一定會浮現出泡菜的身影,甚至連泡菜的滋味都迴蕩在嘴邊。但韓國人食用泡菜量那麼大,單單靠韓國的蔬菜產量和製作量,是遠遠不能提供給市場充足的貨源。所以有報導指出,韓國有九成的泡菜,其實都是出自中國。
  • 英媒:遭遇極端天氣,韓國面臨泡菜危機,或需從中國進口
    資料圖據英國《衛報》報導,今年夏天的極端天氣摧毀了泡菜的主要原料——白菜,韓國正面臨著泡菜短缺的問題。今年8月和9月,朝鮮半島遭受颱風、洪水和山體滑坡的襲擊,導致種植田地被摧毀,白菜價格突然飆升,引發了一場「泡菜危機」全面爆發。就在傳統泡菜製作季節開始之前,在韓國,白菜的價格已經上漲了60%。報導指出,辣泡菜幾乎是韓國人每餐的必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