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1日起,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即可互買基金——

2020-12-14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日前,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就開展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工作正式籤署合作備忘錄,同時發布《香港互認基金管理暫行規定》,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內地和香港投資者互買基金即將成為現實。

上投基金副總經理侯明甫認為,兩地基金互認利好資產管理行業,為內地資本市場以外的資金進一步投資中國開啟了大門,更會釋放中國投資者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從行業本身發展看,兩地基金互認將會對國內在規模、信用、業績、品牌等方面居於前列的基金構成利好。

遵循同一套標準

此次兩地基金互認,將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內地及香港基金按照法定程序獲得認可或許可在對方市場向公眾投資者進行銷售。

目前,兩地市場採取了一致的標準。不少要求限制主要針對境外基金,如要求兩地基金在當地運作、獲得當地監管部門批准公開銷售及監管,互認基金需要獲得當地的資產管理牌照等。

據悉,內地公募基金實行註冊制,上述標準並無實際限制。而在香港基金中,真正在本地註冊的香港製造基金僅約佔總數的3成,剩下的7成是可在香港銷售的離岸基金,由跨國資產管理公司運營及銷售,交易或投資決策並不在香港。按照互認標準,這些全球大型基金公司的產品暫不能進入互認行列。

從基金規模和運作實際看,要求基金成立1年以上,資產規模不低於2億元。互認的基金不以對方市場為主要投資市場,且在對方市場的銷售規模佔基金總資產的比率不超過50%。依照這些要求,內地獲得在香港銷售的基金數量為850隻,而香港獲準在內地銷售的基金產品為100隻。

南方基金國際業務部負責人黃亮表示,基金互認會增加兩地市場的資金流入,尤其是目前相對估值較低的香港股市,在新資金推動下或將迎來更好的漲升。此外,海外資金流入國內市場也會增加國內市場中的資金供給,在目前的市場熱度下,海外資金對於國內的影響可能發揮更加長期的效應。

促進兩地市場共贏

「與內地公募基金相比,香港基金有3方面優勢。」富達國際投資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清認為,一方面,香港基金具備面向全球市場的機遇,投資者能夠通過投資基金將觸角伸向全球多種資產類別,投資標的更多,資金效率更高。另一方面,香港基金業歷史更久,具備歷經考驗的投資解決方案。

據香港證監會統計,截至2015年5月,香港證監會認可的零售基金數量達2045隻。截至去年12月底,基金資管總規模約為1.32萬億美元。按照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根據地域的分類,香港的基金類別超過50類,其中不乏環球小型企業基金、環球股票基金等國際範十足的基金品種。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認為,豐富的投資基金有利於內地投資者在不同市場和資產組合之間捕捉更多投資機會,讓投資者們構建一個多樣化、平衡的投資組合,滿足多樣化需求。

其實,內地基金的吸引力也相當不俗。上投摩根基金髮布「投資風向標」報告顯示,兩地基金互認後,約有4成香港投資人想買內地基金公司產品。其中53%的香港投資人計劃將投資組合資金的10%至15%配置內地基金,足見內地基金的吸引力。

富國中國中小盤基金經理張峰認為,對於同業來說,內地公募基金不怕競爭。隨著基金互認的落實,越來越通暢的兩地投資渠道,越來越多的政策推動,都將給兩地投資者和從業人員帶來共贏。

對於行業發展來說,兩地基金業可以藉助互認的契機分享資管經驗,在競爭中謀得發展新機遇。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中心首席分析師代宏坤認為,在實施基金互認後,將吸引更多海外資產管理公司進駐香港,設計與歐美資產相關的基金產品,通過香港銷售給內地投資者,以此作為進入內地市場的橋梁。這對於香港意義重大。

景順長城基金也表示,正加快與其外方股東啟動基金互認合作。景順集團大中華、新加坡及韓國區行政總裁潘新江說,他們將通過與景順長城基金的合作,為香港投資者引入更多A股基金產品。

相關焦點

  • 8月香港基金內地銷售激增兩倍
    深圳商報記者 李玲 A股表現乏力,投資者海外投資熱情急速上升。外管局最新公布香港和內地互認基金銷售數據顯示,8月香港基金在內地銷售規模較7月激增兩倍以上,今年累計淨銷量達到78.28億元人民幣。而從港股通數據來看,自8月以來一直呈淨流入狀態,而滬股通9月以來幾乎均為淨流出。
  • 中國證監會關於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常見問題解答
    2015年5月22日,我會與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就內地與香港兩地基金互認安排正式籤署《監管合作備忘錄》,我會配套規則《香港互認基金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發布並於7月1日起施行。6月30日,我會對外公布了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常見問題解答。
  • H股上市有什麼好處 內地投資者如何買香港股票?
    如今不少企業都會選擇在香港上市,因此對H股關注的人也越來越多。有些內地投資者也想可以參與H股投資者的,但對H股了解的情況比較少,比如H股上市有什麼好處等。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簡單的了解一下H股的相關信息,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 基金贖回新規落地:持有時間少於7日,贖回費不低於1.5%
    新規實施後,投資者如果持有基金時間少於7日,就會被收取不低於1.5%的贖回費。業內人士表示,新規實施能夠有效防止某些人或機構,利用內幕信息快速申購和贖回進行套利。前述情形及處理方法應當在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中事先約定」,基金公司將根據此新規修改基金合同和託管協議等相關法律文件。《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不過對已經成立的開放式基金預留了6個月的調整期。也就是說,最晚2018年4月1日起,所有基金將按照符合流動性新規的方式運作。
  • 內地客香港被忽悠,買了保險成基金,4億港元半年跌光還欠錢
    2017年6月就有港民反映:「第一亞洲聯合東航國際金融、安盛保險、巨人基金管理,通過AXA 105基金保險……詐騙投資者。」據《香港01》報導,此前2016年4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曾將第一亞洲在新加坡的代理中介First Asia Alliance列入投資者警惕名單。
  • 內地機構使用香港證券投資諮詢服務規範落地
    證監會昨日正式發布了《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使用香港機構證券投資諮詢服務暫行規定》(簡稱《暫行規定》),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此舉旨在規範港股通下內地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使用香港機構證券投資諮詢服務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 證監會允許內地機構使用香港機構投資諮詢服務
    6月29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使用香港機構證券投資諮詢服務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規定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暫行規定》的推出,旨在規範港股通下內地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使用香港機構證券投資諮詢服務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 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互開旅遊!無需隔離!內地遊客經香港可以來了?
    讓我們來看下現在新加坡和香港兩地的邊境現狀中國香港政府自2月4日起進一步壓縮跨境人流,目前開放的出入境口岸只有香港國際機場所以假如新加坡和香港互開旅遊之後,是不是意味著:只要內地遊客在香港完成隔離畢竟新加坡在進一步開放邊境中新加坡公民和PR可給海外家屬申請短期籤證了新加坡稍早前宣布,由10月14日起晚上11時59分或之後,香港入境的旅客隔離期由14天縮短至7天。
  • 香港通關再延期!9月1日起,香港全民檢測
    9月1日起,香港全民檢測 2020-08-23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月1日起,香港人可以到內地買房!@廣州人,再不買房就買不起了!
    領取居住證後,港澳臺居民即可憑居住證享受到《辦法》規定的權利、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 ,一輩子都只能租房   但在政策公布出臺之後   恐怕全香港的人都非常期盼9月1日   為什麼?
  • 9月1日起內地居民持香港籤注不可經港入澳
    廣州日報9月1日報導 記者昨日從深圳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獲悉,從今日起,對持有往來港澳通行證和赴香港籤注而無澳門籤注的內地居民,不再允許由香港進入澳門。該站提醒廣大出入境旅客,屆時同時前往香港、澳門需分別辦理兩地籤注。澳門政府於今年7月宣布了兩項針對內地居民的出入境政策。
  • 香港、澳門29項原產商品7月1日起零關稅(表)
    香港、澳門29項原產商品7月1日起零關稅(表)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香港、澳門29項原產商品7月1日起零關稅。
  • 增進內地和香港教育交流互鑑 建構開放的校園文化
    約百名來自內地與香港的中小學和特殊學校青年校長參與其中。相關言論摘編如下:中國內地的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已進入世界中上行列,香港是國際公認的現代化教育水平較高的地區,在「一國兩制」的大背景下,香港的教育和內地的教育完全可以互為借鑑,開展更多的交流互動,實現更好的融合發展。
  • 內地與香港建築師資格互認證書頒授在大連舉行
    新華網大連8月16日電(記者傅興宇)內地與香港建築師資格互認證書頒授儀式於16日在大連舉行。兩地共有205位建築師獲得資格互認,這是實施CEPA的重要成果之一。  15位來自內地和17位來自香港的建築師作為兩地取得互認資格的代表,在現場接受了中國建設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官員頒發的互認資格證書。
  • 內資狂買「中字頭」刺激香港最大ETF盈富基金急變臉:現官宣恢復...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閆利金融界網1月14日消息 1月13日晚,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下稱「道富」)發布上市公告稱,盈富基金(02800.HK)將從1月14日起,恢復投資受美國總統行政令制裁的中國涉軍企業。
  • 螞蟻金服基金買還是不買?螞蟻金服基金什麼時候開始交易
    5隻創新未來混合基金即將在周五(9月25日)齊齊發售,如今距離發售時間不到24小時,究竟該不該買?如何買?發現,這5隻產品設計上差別不大,產品發行期、封閉期、規模上限、認購費率等細節一致,但基金公司投資能力、到封閉期之後轉型細節也略有不同,需要投資者關注。專門整理了20問20答,為投資者布局作為一種參考。
  •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報告:倡輸入更多高技術內地移民
    中新社香港10月31日電(記者 李焯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創辦的智庫——團結香港基金31日發表經濟研究報告,建議香港研究以更有效的方法,輸入更多高技術的內地移民,以增加香港的人力資本,刺激增長,幷紓緩人口老化問題。
  •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跨境理財通對香港基金業在銷售管道等方面提出更...
    例如,內地電子化及數據化普及程度高,透過手機平臺或微信投資基金及獲取數據是常態,雖然香港亦朝向這個方向發展,但兩地的投資及運作模式仍有一定差距,香港要加快步伐追上及作出相應調整,才能滿足內地投資者對這方面服務的需求。
  • 中國臺灣、香港地區投資者 賠償基金制度
    本文主要介紹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的投資者賠償基金制度。  (一)中國臺灣投資者賠償基金制度  我國臺灣地區參考英國的《金融服務及市場法》和新加坡的金融業紛爭調解中心制度,於2012年通過《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對保護基金的設立、基金來源和運用等作出了詳盡規定。臺灣設立「保護中心」作為基金管理機構,充分發揮其公益性與綜合性的職能定位的做法值得肯定。
  • ETF基金 專業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都可投資?哪些ETF基金賺錢效應明顯?
    1、成本低廉   在二級市場買賣ETF份額,沒有申購贖回費,而是跟買股票一樣向券商支付佣金,大多萬分之幾1元或10元起購;   3、ETF聯接基金只可以在一級市場申購贖回;   4、ETF聯接基金支持定投,而ETF基金不行;   可見,ETF聯接基金投資方式更為簡單方便,也更適合普通投資者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