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東城區婦聯官方帳號
家庭領讀人
「婦女之家」服務大講堂線上課堂
沐浴書香,幸福全家
親子共讀,祥和滿屋
歡迎大家來到
由北京市婦女幹部學校主辦、
東城區婦聯承辦的
「家庭領讀人欄目」
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呢?
今天
繼續由韓竹老師
擔任此欄目的主講人
和「書香東城·家庭領讀人計劃」的
德永紅家庭
一起為大家一起領讀
《如何高效學習:
1年完成MIT4年33門課程整體性學習法》
掌握整體性學習法
領讀視頻
領讀內容
速度可以說是當代人非常焦慮的事情,本期我們一起讀德永紅老師推薦的書《如何高效學習:1年完成MIT4年33門課程整體性學習法》。德老師是中學英語教師,除了英語高考教學成績優秀,德老師還研究中學英語學習的有效方法,請聽德老師對《如何高效學習:1年完成MIT4年33門課程整體性學習法》的解讀。
大家好!我叫德永紅,是東城婦聯「家庭領讀人」志願者。很高興和大家聊「高效學習」的話題。
我們一家三口經常探討學習的有效方法,也挑選過一些關於學習方法的書全家一起讀。同時,我作為老師看到一些學生學習效率不高,也非常想幫助他們。《如何高效學習:1年完成MIT 4年33門課程整體性學習法》這本書是我們家在疫情期間一起讀的。書中介紹了一種作者經過自己實踐後得出的「整體性學習法」。「整體性學習法」是指能夠融會貫通地結合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網絡。一旦建立起了自己的知識網絡,在掌握一門知識的時候,就能夠觸類旁通,輕易地舉一反三。
讀完這本書,我聯想到歷史上給我們留下無數珍貴貢獻的名人學者,很多不僅僅是專而精,他們大多數都是擁有自己的一套整體性學習結構,成為多能型學者,做出無數令後人驚嘆的貢獻。比如達文西,我們可能最熟悉的就是他的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後人對他的評價卻是思想深邃、學識淵博的畫家、藝術家、天文學家、發明家、雕塑家、哲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還有建築工程師。除了藝術,達文西他還嘗試造過飛機、汽車和大炮。還早於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否定「地球中心說「。而且城市建設中他還包攬了橋梁、教堂、城市交通和建築這些項目的建造。
提到起草美國《獨立宣言》的班傑明·富蘭克林是十八世紀美國最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學家、文學家、航海家,以及美國獨立戰爭的偉大領袖,他還自學了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文。他一邊經營印刷店,一邊發明了避雷針、新式火爐和新型路燈,設計了最早的遊泳眼鏡和蛙蹼。這樣的多能型學者在歷史上數不勝數。現在很多人專注於縱向發展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忽略了橫向拓展的重要性。
本書的作者斯科特·揚讀高中時,幾乎課下不學習,儘管如此還是以全校第二名畢業。大學時又用12個月自學4年麻省理工課程。學習是需要方法的,特別是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高效的處理信息、有機的整合知識、充分的運用所學,已經成為學習的關鍵。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整體性學習法」,勤練功法,我們才能在拓展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又能橫向連結,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技能。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有空讀一讀吧,謝謝!
感謝德老師的分享!
《如何高效學習:1年完成MIT4年33門課程整體性學習法》的作者斯科特以快速學習而成名,他用自己發明的學習方法,完成了10天搞定線性代數,1年學習4年MIT課程的「不可能任務」,並且成績都保持在A以上。
要想成為人人羨慕的學霸,乃至學神,這本書的方法會助你一臂之力。
一、什麼是整體性學習
整體性學習與機械記憶正好相反。機械記憶就是反覆記憶信息,希望以此牢記信息。比如,不斷地重複數十次來記憶一個物理公式就是機械記憶式學習,這是一種糟糕的學習方法。
整體性學習是一種學習理論,它更精確、全面地描述了我們大腦是如何工作的。我們的大腦並非簡單如計算機的文檔儲存,計算機文檔的本質是一系列記錄在硬碟上的0和1的組合,而人的大腦是通過數十億個神經元相互聯繫儲存信息的。如果我們有計算機一樣的大腦,那麼機械記憶非常有效。你所要做的就是精確複製信息,如此我們將可以記住任何信息。不幸的是,我們的大腦並不是計算機,所以機械記憶是一種低效的學習方法。整體性學習需要採取多種途徑綜合學習,而不是試圖在大腦中複製一個完美的拷貝,整體性學習是運用我們大腦裡已有的豐富的神經元網絡吸收、整合信息。整體性學習在於創造信息的網絡,一個知識與另一個知識相互關聯,那些相互關聯的知識網絡使你真正做到對知識的完全理解,從而輕鬆地駕馭知識。
整體性學習意味著知識的學習並不是孤立的。事實上,知識的學習從來就不是孤立的,學習任何知識,比如概念、定義、公式、問題、觀念、理論等,都需要聯繫。你創造的聯繫越多,它們就會記得越牢、理解得越好。機械記憶認為學習就像整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盒子。一個數學大盒子裡裝有代數、幾何、微積分小盒子。微積分小盒子裡又有更小的函數盒子和一些公式的應用盒子等。在你的微積分盒子裡不可能找到生物、歷史、繪畫、舞蹈和科幻電影的蹤跡。但是學習並不是整理盒子,學習就像編織一張大網。
整體性學習者可以將所有東西關聯起來,公式並不僅僅是公式,它是一種感覺、一幅圖像,你可以將它與天上飛行的超音速飛機聯繫在一起。
如果你學習時沒有方法可供選擇,機械記憶看起來也有些作用。如果不知道學習的步驟和缺少完成這些步驟的學習技術時,那只有簡單地把信息塞進腦袋裡了。這就像一個原始人用石頭而不是步槍來獵殺猛獁象,不是他愚蠢到不用步槍,而是他沒有步槍。不過今天的你不是原始人,有槍而不用,偏偏只會用機械記憶學習,成績怎麼會好?學習怎能不累?當你理解了學習的步驟和技術時,就會明白機械記憶是多麼原始和低效了。當然,萬不得已時,有一種總比什麼也沒有強!
整體性學習是運用你大腦裡已有的豐富的神經元網絡吸收、整合信息,將知識之間形成相互關聯,從而輕鬆駕馭,而非機械記憶或是拷貝複製。整體性學習基於三種主要觀點,即結構、模型、高速公路,其中結構是一系列緊密聯繫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要將知識結構化,關注信息結構,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可以分為隨意信息、觀點信息、過程信息、具體信息、抽象信息五類。;模型就是簡化的結構;高速公路是結構與結構間的聯繫。整體性學習的順序分為這樣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獲取階段:簡化獲取信息,增加獲取信息容量,加快獲取速度。獲取知識的兩個技巧使你快速獲取知識,一個,要會快速閱讀。
第二個,筆記流,學習不止看書,也有聽課交流請教等等。
第二個階段是理解階段:理解自己學習的內容,分解問題,縮小範圍。
第三個階段是拓展階段:包括橫向拓展就是與周圍知識建立聯繫;縱向拓展就是建立高速公路。深度拓展;將學習內容比喻成更容易理解的事物,確定要深入理解和記憶的信息,在個人經驗中尋找與其相似的部分,檢查比喻是否恰當。再有可以形成圖表,就是畫示意圖、流程圖,概念圖,人腦對圖像記憶總是深刻的。還可以採用聯想法,也可以叫腦洞法,只要腦洞大,什麼都記得住。給要記憶的東西設定一個自己的聯想,然後大開腦洞創造就可以了。另外還可用掛鈎法記數字日期,給每個數字一樣聯想的事物。還可以採用信息壓縮技術:就是把大量要記憶的信息精簡精簡再精簡,壓縮壓縮再壓縮。幾個單詞可以壓成首字母拼寫變成另一個單詞,一套理論可以壓成一幅示意圖,一本書可以壓成幾張紙。拓展階段是整體性學習的關鍵。
第四個階段是糾錯階段:即實踐修正。
第五個階段是應用階段第六個階段是測試階段:對之前的每一個步驟進行測試,發現薄弱環節。最後找一個項目來實際運用,你的學習會更熱情更有成就感。
二、整體性學習技術—費曼技巧
理察D.費曼(Richard D Feynman),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曾經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費曼挑戰任何一位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的教授,即不管這些教授告訴費曼多麼複雜難懂的數學知識,只要他們使用簡單的術語,不得使用費曼覺得生僻複雜的單詞或術語去描述,費曼就一定會得出同樣的結果。這則故事常常拿來證明費曼是個偉大的天才。不過,現實中,這個技巧人人都能掌握,接下來,我就告訴大家具體如何去做。費曼技巧的具體措施:
(1)理解那些你沒有真正掌握的知識點。
(2)記住那些你能理解,卻可能在考試中遺忘的知識點。
(3)作為一個考前學習的高效率方法。很多學生花了不少時間在圖書館度過,學習效果卻平平,運用費曼技巧,你只需花上20分鐘就能深入理解知識點,而且記憶深刻,難以遺忘。費曼技巧的操作流程:
第一步:選擇要學習的概念首先選好你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一張空白紙,在最上方寫下概念的名稱。
第二步:設想你是老師,正在試圖教會一名新生這個知識點這一步你要假想自己費盡口舌讓一名毫無這方面知識的學生聽懂,並把你的解釋記錄下來。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在自我解釋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識過程中,你會理解得更好,而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
第三步:當你碰到難題感到疑惑時,別急著往下走,學習不是單行道,回過頭來,重新閱讀參考材料、聽講座或找老師解答,直到你覺得搞懂了為止,然後把解釋記到紙上。
第四步:簡單化和比喻如果你的解釋很囉唆或者晦澀,儘量用簡單直白的語言重新表述它,或者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以更好地理解它。例如:在學習力矩時,用簡單的話解釋力矩,而不是照抄書上的定義。比如,首先用俗語「扭曲」來說清楚力矩是什麼意思。其次,給力矩找個恰當的比喻,我把力矩向量比喻為一個開瓶器的運動,向右旋轉是擰緊,向左旋轉為鬆動。你可以使用此技術學習數學或其他理科學科,仔細按照上述步驟執行,並嘗試解釋給自己聽。你也可以在文科學科中使用這種技術,以幫助理解各種重要的觀點,也可以把很多事實放在裡面,這樣你就可以在聯繫中理解它們。你該如何使用這種技術?如果你想理解一個觀點,你可以通過這種技術仔細地查明到底是什麼地方你不明白,然後你可以去翻閱教材、筆記或詢問老師,弄清楚到底你遺漏了哪些關鍵知識。如果你想為了通過考試而記住一個觀點,你可以把重點放在尋找一個好的比喻或者簡化詞句上,不必追求徹底的理解。最後,如果你學習是為了通過考試,運用費曼技巧複習時,要把學習材料拋在腦後。費曼技巧對於自我測試、考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是一個真正的好方法。因為如果你不翻閱教科書就能用自己的話把觀點解釋清楚,那麼就意味著你真正理解了該觀點。
三、自我教育
不要把整體性學習僅僅用於課堂上,而且要用於你的個人生活中。事實上,我發現積極進行自我教育能提高你的學習能力。閒暇時間能專心研究一門讓你感興趣的課程,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獎賞。不過,進行自我教育也有很多挑戰。自我教育沒有學校這種組織,難以找出重點、提供足夠的資源和檢測你的學習效果。本書的作者從小就積極進行自我教育,自學了電腦編程、網頁設計以及寫作。還自學了諸如世界宗教史和進化心理學等課程。從自我教育中,作者學會了很多有用的東西,並把它們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作者的大多數自我教育都是採取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方式,不過還有其他一些辦法能幫助你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建立良好的習慣、克服種種學習障礙以及設立適當的學習目標也同樣大有好處。
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正規的學校體系可以很容易幫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閱讀課本、參加考試、在課堂上記筆記,所有這些行為並不僅僅是老師幫你建立的,而是在學校這樣的環境中由圍繞在你周圍的數百人影響的結果。自我教育則很難形成這種良好的習慣,這是角色的不同造成的結果。你想學習的東西一開始並沒有什麼教學安排給你,假如沒有正確的學習習慣,這種自由會變成一種弱點。以下是一些作者認為可以提高你學習能力的良好習慣。
1.每日閱讀每天堅持閱讀是提高理解能力最好的途徑之一,作者堅持每周至少閱讀一本書,每年至少讀50~70本。書籍不能教會你全部事情,但是它會給你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隨著閱讀量的增加,你的視野會更開闊,看問題的角度會更廣泛。
2.每日練習,你會提高自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練習能為你的學習提供循序漸進的安排,因為練習會對你最初的能力水平予以定位。
3.每日目標單純的閱讀和練習並不夠,因為它們目的性不強。通過設置學習目標,並把目標細分為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你的學習會更有用,因為你可以整體系統地學習某學科,而不是碎片化地獲取知識。
養成正確習慣的方法:
(1)堅持某個習慣30天。比如每天閱讀40頁堅持一個月,每天練習網頁設計一小時。為你接下來的30天設定一個每天都要堅持的學習目標,30天的堅持會形成一種習慣。
(2)堅持下去。每天堅持以同樣的方式完成同樣的習慣,今天閱讀,明天聽講,後天練習的方式對於養成習慣來說太脫節了。
(3)享受這個習慣。假如你不能享受這個習慣,這個習慣就不牢固。用頭腦風暴法列舉出各種各樣可以養成的習慣,在一大堆想法中找出一個讓你享受的習慣。
(4)尋找特殊時段。作者喜歡晨讀,因為這對作者來說是一段不受打擾、可以專心思考的安靜時段。找到屬於你的每天特殊時段有助於強化你的習慣。
未來「家庭領讀人」欄目組將定期舉辦
線下活動解答幫助大家解決
家庭文化建設、家庭教育
孩子學習成長等個性問題
通過讀書、交流、分享等
文化和實踐主題活動
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家庭領讀人」活動中來
一起快樂讀書
共享閱讀盛宴
趕快加入進來吧~
部分素材來源:東城區婦聯
原標題:《家庭領讀人 | 掌握整體性學習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