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以為魚類沒什麼智商。但義大利帕多瓦大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北美食蚊魚具備計數能力,最大能數到4。它們與猴子、海豚及6到12個月大嬰兒的計數能力不相上下。這是人類首次發現魚類也具有基本數學能力。
食蚊魚是一種北美淡水魚類。此前研究發現,雌食蚊魚在受到雄食蚊魚騷擾時,會躲到附近最大的魚群中。帕多瓦大學研究人員依據這一行為傾向,測試食蚊魚是否能區別數量相近的魚群。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把受測雌食蚊魚置於中間的主水箱中。主水箱兩旁還有兩個側水箱,分別裝有兩群數量不同的食蚊魚。處於主水箱的食蚊魚能看到兩旁的水箱,當受到騷擾時,雌食蚊魚會朝數量較多的魚群遊去。雖然由於水箱阻隔,它並不能真正加入魚群。
研究結果表明,雌食蚊魚最多能數到4。它們能區分有3條魚的魚群和4條魚的魚群,但不能區分有4條魚和5條魚的魚群。魚群內魚的數量較大時,大魚群和小魚群的數量比例要大於2:1才能被食蚊魚區分。
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動物認知》雜誌發表報告稱:「研究結果表明,雖然生物之間差異很大,如4500萬年前就已經分化的靈長類和魚類,它們在區分較小的數量時仍然擁有同樣的能力。」
魚兒也聰明倫敦動物園水族館館長布賴恩·齊默曼認為人們低估了魚類的智商。他說:「與它們整天在一起,我們已經很熟悉魚類具有認識人的能力。它們能區分走過的是飼養員還是普通遊客。」
齊默曼告訴英國《衛報》記者,河豚和鱗魨尤其聰明,它們會朝飼養員身上噴水,吸引飼養員去餵它們。鑑於這兩種魚都是從野生環境捕獲,因此它們的吸引行為是後天習得。
雖然有些魚類比其他魚類更聰明,但科學家提醒人們,比較不同魚類的智商並非易事,因為不同種類的魚擁有不同類的認知能力。這取決於它們是在海洋還是河流生活,是單獨捕獵還是隨魚群行動。
魚兒比狗或者倉鼠還聰明嗎?雖然幾年前媒體曾引用某實驗說明魚更聰明,牛津大學的特雷莎·佩雷拉教授認為,不能簡單地把魚類與其他動物相比。魚類在三維空間裡運動,因而它們的大腦更適合解決空間類問題。
研究填空白似乎是出於習慣,人們總是更多研究哺乳類和鳥類動物。目前的研究表明,有很多動物都有一定數學能力,如鴿子、鸚鵡、浣熊、雪貂、老鼠和猿猴等。它們能計數、做加法和減法。但這些能力通常經過訓練獲得。
野生獅子天生擁有一種不同的計數系統,以此對付進入它們領地的其他獅子。如果它們聽到一頭單獨行動的獅子吼叫,獅群就派出兩到三頭母獅前往查看;如果聽到兩頭獅子在遠處吼叫,獅群就會派出四頭獅子前往「歡迎」不速之客。
人們對魚類認知的研究較少。據帕多瓦大學實驗心理學者克裡斯蒂安·阿格裡洛介紹,這是人類首次發現魚類具有初等數學能力。在這項研究中,食蚊魚似乎使用和其他更高級脊椎動物一樣的認知系統。阿格裡洛說:「雌食蚊魚的表現和猿猴和海豚的行為很相似。」
佩雷拉說:「魚是冷血動物,樣子和行為都和人類很不一樣。由於在進化等級上魚離人類很遠,因此我們對魚擁有認知能力感到非常驚奇。」但佩雷拉說,鑑於科學家已越來越關注魚類,人們對魚的普遍看法很快會發生改變。(任意)
(責任編輯: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