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號:令和,出自《萬葉集》,一部日本最早用漢字編寫的詩集

2020-12-21 木頭視點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點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公布新天皇年號為「令和」。至此自平成天皇宣布退位後,日本新天皇年號終於揭曉了答案。

日本新年號改元引發外界和日本國民的強烈關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僅親自發表講話,闡明新年號含義,還首次通過首相官邸官方帳號,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現場直播。

「令和」出自日本古典《萬葉集》,摘自「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句子。《萬葉集》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文學地位相當於中國的《詩經》。

歷史上日本歷代天皇的年號,都取自中國的古典文獻。自645年日本啟用首個年號「大化」以來,過去247個年號中辨明出處的均出自中國古籍,多數是《四書五經》等唐代之前的古籍。

自平成天皇宣布退位之後,關於新年號的選定,在日本民間引起廣泛關注。有日本民間團隊認為,新天皇年號應該站在日本傳統文化的立場上,從日本古籍中選取。

對於日本民間的呼聲,日本政府也給予了積極的回應。當然作為日本國為新天皇選年號,啟用自己的傳統文化和古代文獻,外人並不能干涉太多,也應當充分理解。

但是作為日本的傳統文化來說,幾千年來都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日本傳統文化的獨立性並不鮮明。日本古代幾乎所有的文獻典籍,溯其源頭往往仍是出自中國。

日本古代典籍的研究者介紹稱:「日本古代典籍中也有許多由『漢文』(古漢語)寫成的作品,究其根源都來自中國古代典籍。越是有格調的語言這樣的傾向越強。」

就日本新年號「令和」兩個字,書寫方式、偏旁部首無一不是漢字。而日本古典文獻《萬葉集》的古本,卻是日本用漢字記載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只有當時的日本貴族才可以看懂。

日本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文字,日本的服飾、飲食和生活習俗無不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很顯然日本無論如何希望新天皇年號凸出日本傳統,也無法擺脫中華文化的烙印。

當然,日本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在某些方面比我們做得好。比如年號這個問題,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歸於歷史。我們現在統一用西方公曆了,即便是我們的陰曆都很少有人記得請,除了大年初一。

相關焦點

  • 令和、《萬葉集》與中國文化的淵源:日本人用漢字寫的「國書」
    日本啟用年號,最初自然也是仿效中國,最早是在公元645年,年號為大化,截至「平成」已使用247次,能查明出典的,都源於中國古典書籍。唯有這次的「令和」,安倍特別強調是出於日本「國書」《萬葉集》。那麼,為何這次不再考慮中國古籍了呢?
  • 令和:第一個出自日本古典籍《萬葉集》的年號
    據日本NHK電視臺4月1日消息,當地時間11點分(北京時間10點分),經過日本各界代表研究討論決定後,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正式宣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菅義偉還透露,新年號的漢字出自日本古典文集「萬葉集」。
  • 日本放出新的年號,「令和」出自於哪裡?更換之後對國民有啥影響
    在4月1號上午,日本公布了自己的新年好「令和」,從日本最開始的年號「大化」之後,這是目前的第248個年號了,並且令和將在5月1號的時候正式啟用。而這個年號的公布也於是一件事情,明仁天皇和「平成」的時代要結束了。
  • 產生日本新年號的《萬葉集》是什麼?
    4月1日上午,日本公布新年號為「令和」,新年號將於5月1日零時正式啟用。據報導,「令和」二字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第五卷「雜歌」中的「梅花歌三十二首並序」之序文。天平二年(730年)春,眾人在奈良時代政治家、歌人大伴旅人邸宅宴會上賞梅詠歌,結成此作。
  • 千年來首次,日本年號竟沒出自中國?中日網友貼出了這個
    4月1日上午,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年號——「令和」。按照日本官方說法,這一年號源自日本最早的詩歌集《萬葉集》:「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燻珮後之香。」(全篇見文末)煞費苦心「脫離中國」在過去1300多年裡,日本的年號用詞一直都選自中國古代典籍,而從沒有出自過日本本土古典。據日本《讀賣新聞》稱,日本歷史上的247個年號,共出自77部中國古代文獻,其中半數以上是唐代以前的作品。
  • 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 揭秘日本年號那些事
    (東方IC)中國網4月1日訊 綜合報導,日本政府1日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明仁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該政令將伴隨4月30日天皇退位,在皇太子即位成為新天皇的5月1日凌晨0點起施行。這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令和」是「大化」(645年)以來的第248個年號。
  • 大家丨千年第一次,日本年號沒引用中國古籍,這是真的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解釋稱,新年號典出日本古老詩集《萬葉集》根據官方說辭,「令和」年號出自《萬葉集》卷五《梅花歌三十二首》的序:「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燻佩後之香。」截取典籍中不相連的兩字作為年號是慣例(如「平成」截自《尚書·大禹謨》的「地平天成」),該年號與以往不同之處在於,它採自日本而非中國的典籍,這是日本自有年號以來破天荒頭一遭。其實「初春令月」云云,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套話,更早的有漢代張衡《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很多人指出張衡此語是「令和」的語源,但張衡的作品中不乏使用套語之例,如《愁詩》:「同心離居,絕我中腸。」
  • 新年號「令和」 日本年號背後都有什麼故事?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4月1日上午宣布,「令和」被選為日本新年號。日本將從今年5月1日隨著德仁繼位,而正式開始啟用新年號。「令和」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初春令月,氣淑風和」,字面上看是美好與和平的意思,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為:「人們的美麗心靈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誕生並成長」的意思。
  • 日媒: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 揭秘日本年號那些事
    (東方IC)綜合日媒報導,日本政府1日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明仁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該政令將伴隨4月30日天皇退位,在皇太子即位成為新天皇的5月1日凌晨0點起施行。這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令和」是「大化」(645年)以來的第248個年號。
  • 從「大化」到「令和」,日本的年號文化源自哪裡?
    《萬葉集》中有詞:「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   因為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很多東方國家都曾採用年號紀年,比如朝鮮、越南、蒙古國還有現在還在使用年號的日本。   日本最早紀年,是645年唐太宗時期。使用的首個年號的「大化」。直到現在使用了247個年號。均出自中國古籍,多數是《四書五經》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獻。
  • 日本的新年號「令和」,日本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本國典籍選取年號
    日本新年號公布:令和!日本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本國典籍選取年號!首次不出自中國典籍沿用30年的「平成」年號即將退出歷史舞臺,5月1日即位的日本新天皇將使用新年號。日本年號大多出自漢籍,之前日本年號幾乎全部出自中國古典,但此次第一次來自日本古典《萬葉集》,《萬葉集》系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日本現在的「平成」年號將於4月30日隨著明仁天皇的退位停止使用,59歲的皇太子德仁將於次日(5月1日)即位,當日零時開始正式啟用新年號。這是日本近代以來首次天皇生前更替。
  • 日本「令和」時代來了!探秘有關日本「年號」的歷史淵源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就在昨天(2019年4月1日)上午,日本東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成為自「大化」以來,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透露,選定新年號「令和」蘊含人們的美麗心靈相互靠近,文化誕生並成長的意思」。據報導,他還稱「希望和日本國民們一起,建設對年輕人而言洋溢著希望的日本」。
  • 日本5個落選年號全部曝光 出自中國典籍的佔一半
    NHK視頻截圖本次六個候選中,出自中國典籍和日本典籍的各佔一半。《朝日新聞》透露,日本典籍除了《萬葉集》外,還有《日本書紀》和《古事記》。其中,英弘出自日本典籍;廣至同時出自中日典籍,中國典籍為《詩經》;萬和也有兩個出典,其中一個是《昭明文選》;萬保出自中國典籍。
  • 日本年號小史:1300年來日本年號多出自中國典籍,哪本出的最多?
    日本經歷了2019年中的一件大事——新年號「令和」公布。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對日本民眾生活的影響,不亞於1個月後的新天皇登基。特別是科技部門更是「如臨大敵」。因為新年號一旦施行,日本需面對皇曆與公曆之間進行切換、軟體系統中的年號更新問題,而新年號的代碼和字體都必須重新創造。「年號」關係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金錢。
  • 日本發布新年號「令和」,取自詩歌集《萬葉集》,你可知啥意思?
    日本時間,4月1日11點38分,備受關注的日本新年號正式公開:「令和」。據悉,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手中舉著的「令和」,日文讀音是「れいわ」,用羅馬音念是「ReiWa」。據了解,「令和」出自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燻珮後之香。
  • 從《萬葉集》到《古今和歌集》,和歌是如何成為日本文化典範的?
    從645年「大化」到1989年「平成」總計247個日本年號中,能確認的出處全部來自中國典籍。也就是說,「令和」是日本歷史上首個從日本典籍中援引出處的年號。《萬葉集》是日本最早的詩歌集,收錄來自4世紀至8世紀中葉的多種形式的詩歌,有「日本的《詩經》」之稱。
  • 新一屆日本年號令和,為何被稱之為最不像年號的年號
    新一屆的日本年號已經出來了,名字叫做令和。這屆日本年號,可以說得上是歷史上最令人一言難盡的年號,因為它打破了年號用漢典的慣例,之前的日本年號,要麼就出自於尚書,要麼就出自於周易,要麼就是詩經,而這屆年號,居然是出自日本人自己的詩經萬葉集。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在向「昭和」年代致敬嗎?
    作為漢字文化圈中唯一一個還在使用年號的國家,日本剛剛公布了新年號:「令和」。日本當地時間11時40分(北京時間10時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年號定為「令和」。稍後,首相安倍晉三召開記者會發表講話,介紹新年號出典,「直接傳遞新年號包含的意義並向國民寄語」。
  • 日本歷史上的年號都是怎麼來的?這一次為什麼不偷了?
    之前日本新天皇即位,改年號為「令和」,不要小瞧了這兩個字,這是日本第一次沒有照搬中國皇帝的年號和沒有引用中國的古籍。其實日本年號的使用,歷史上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來自於中國的典籍,那日本的年號,比如說像現如今平成年號是來自於史記當中的「內平外成」和尚書中的「地平天成」也說呢。
  • 日本新年號「令和」出處的《萬葉集》還藏著這些唯美的愛情詩句
    4月1日,「令和」兩個字突然在國內外各大媒體刷了屏,原因在於這是日本新天皇即將啟用的新年號。取年號的傳統起源於中國,後來強大的漢文化,唐文化對周圍國家造成了極其強大的影響,所以無論是日本,朝鮮或者是越南等國的君主都效仿天朝的皇帝,設立年號,以彰顯權力正統性。到如今,只有保留君主立憲制的東亞國家日本,還奉行「一世一元」的取年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