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而言,控制著關島,就意味控制著西太平洋。而控制著西太平洋,便能控制著亞太地區,遏制中國擴大全球的影響力。
為此美國在關島修築的軍事基地,佔地面積是關島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更是配備各種戰略轟炸機、攻擊核潛艇、一隱形戰鬥機等等,足以表明美國對關島的重視。
但殊不知,關島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更是在關島上駐軍長達三百多年。若不是美國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好時機,還真的無法在1898年打敗西班牙這位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並且將包括關島在內的眾多太平洋島嶼納入囊中。
那麼,關島是如何成為美國領土的呢?
一,1565年——1898年,西班牙統治的時代
關島是西班牙航海家麥哲倫發現的,麥哲倫甚至還和船隊們在關島上修整了幾個月。等到新航路的不斷被開闢,西班牙便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於1565年正式宣布關島歸西班牙所有,並在上面修築貿易站,供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港到菲律賓馬尼拉航線上的中轉站。
16868年,西班牙宣布關島為殖民地,正式開始他殘酷血腥的殖民道路。原本關島上的土著居民查莫羅人奮起反抗,但原始部落如何能跟踏入工業革命的西班牙相比,短短30年內,原本10萬人口的查莫羅人銳減至5000人,再加上西班牙人的不斷同化,因此到今天,已經沒有純正的查莫羅人了。
「文明」的白種人,就是如此「文明」的對待,曾經救過他們生命的「野蠻人」。
二,1898年的美西戰爭
依靠著全球化的殖民擴張,西班牙成為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但隨著西班牙帝國的後繼乏力,又未能及時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因此綜合國力不斷衰退,再也不復當年的強大。
也就是這個時候,北美大陸上的美國崛起,經歷獨立戰爭和內戰後的美國,又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飛速發展,更是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
雖是後起之秀,但美國也想著要瓜分全世界這塊大蛋糕。正好當時的中美洲大部分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因此美國全球擴張的第一個目標便選擇了西班牙。
正好在19世紀末,中美洲的古巴等地爆發了反對西班牙統治的起義,為此遭到西班牙的血腥鎮壓。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影響到當地美國資本家的利益,但這卻讓美國欣喜若狂,因為這讓他們找到了向西班牙發動戰爭的藉口。
1898年,美國藉口保護在古巴的美國僑民,便派了艘軍艦過去。但不知為何,沒過多久這所軍艦在古巴發生爆炸,造成船上266人死亡。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爆炸的時候軍艦的絕大部分軍官都在陸地上,軍艦上只有兩名普通軍官。
軍艦爆炸案後引起美國全國上下的憤怒,民眾們紛紛要求對西班牙發動戰爭。為此美國便派出軍隊封鎖古巴,此舉也遭到西班牙的反擊,西班牙隨即便向美國宣戰,美西戰爭由此爆發。
為了這場戰爭,美國早已準備多年,不僅在中美洲勢如破竹,太平洋戰場上4艘軍艦運載著5600名美國士兵更是僅僅只用了24小時就拿下了關島。
就這麼的,關島從西班牙時代,進入美國時代。
三,二戰期間,短暫的落入日本之手
剛開始的關島對美國來說,遠遠沒有今天的重視,僅僅是當做海上中轉站看待。也正是如此,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第一天偷襲珍珠港,第二天就把關島給佔領了。
只因為當時的關島上,雖說擁有547名美國士兵,但步槍卻只有160支。
但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進行,日本節節敗退,即便1944年在關島上部署了兩萬多人也未能抵擋住美軍,因此日本不過控制關島3年。
四,二戰後被納入美國的「未合併領土」
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成為當之無愧的兩個超級大國。在意識形態、國家利益面前,冷戰開啟,為了遏制中國和蘇聯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就需要美國控制西太平洋上具有重要戰略地理位置的島嶼、航道和海域,就這麼的,所謂的「三道島鏈」應運而出。
1950年,美國通過7273法案,宣布關島是美國的非合併屬地,雖說擁有著自治權,但需要接受美國的監督和管轄。另外關島居民雖說享有美國的公民權力,但是無法進行總統的投票選舉。也正是如此,關島也是世界上最後一批殖民地。
關島位於「第二島鏈」中部,既能為第一島鏈提供各種支持,又能做為「第三島鏈」的前沿警戒哨,戰略地位甚為重要,因此美國不斷的加強關島上的軍事力量,為的就是遏制住中國進入太平洋。
但這種就只能是暫時的,中國已經擁有了第二艘航母,那距離縱橫太平洋還會遠嗎?
五,總結
歸根結底,還是實力第一位。因為實力不足,關島只能從與世無爭,到先後易手於西班牙、美國和日本。如果不是因為實力強大,美國也無法從日本手中奪回關島。
正如那句話說的,弱國無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