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國的猴子」到權傾朝野「太閤」 豐臣秀吉的「變形記」

2021-01-15 騰訊網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

日本戰國時代英雄輩出,而在這一時期有為統一日本做出傑出貢獻的三位戰國大名即:織田信長、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而這三人也被稱為"戰國三傑",而月半叔今天就要講一講豐臣秀吉是怎麼一步步登上日本權力巔峰的。

起初,豐臣秀吉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做木下藤吉郎,他出生於尾張國愛知郡中村。青年時代的豐臣秀吉大概是個謀求武士職位的浪人之輩,結束流浪後回到尾張國,投奔到尾張的領主織田信長麾下,以足輕的身份成為了織田氏的家臣,在這一時期他因聰明才智得到織田信長的賞識,逐步由僕役升格成為下級武士進而在織田家的地位不斷攀升。

在織田家期間他作為足輕小隊長,參加了眾多戰鬥其中不乏著名的"桶狹間合戰"在之後織田信長的"上洛"戰爭中為遭遇伏擊的信長與德川家康殿後,進而全身而退史稱"金崎殿後"。

而讓豐城秀吉真正從幕後走到臺前的標誌事件則是"本能寺之變",1582年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殺害其主君信長,而46歲的豐臣秀吉偶然及早獲知織田信長死訊,實行"中國大撤退"而掉頭討伐光秀。最終秀吉於山崎之戰大敗明智光秀,並乘機掌握了京都一帶,並以此為根據地開始了對四方大名的徵伐。

在平定了織田家內亂又與德川家康訂立合約後,討伐了四國的長宗我部氏與越中國的佐佐成政後就任關白,同時也在這一時間朝廷允許秀吉成為前任關白近衛前久的猶子並就任關白,並應其要求賜予新的姓氏"豐臣"

自此之後,豐臣秀吉又接連發布了"刀狩令"與"九州徵伐"、"小田原之戰"等戰役完成了對各大名的徵伐進而在名義上完成了日本的統一,由此與1591年豐臣秀吉將關白之位讓給外甥豐臣秀次,自稱"太閤"。

所謂"太閤"就是關白在讓渡職位之後的稱呼,為了便於理解似乎也可類比於"太上皇",在豐臣秀吉掌權期間,除卻統一日本還進行了諸如"刀狩令"、"發展南蠻貿易"、"太閤檢地"等政策,可以說豐臣秀吉於日本而言不僅僅是位軍事家在政治以及經濟方面也是頗有建樹。

直到豐臣秀吉去世400多年的今天,在諸多描繪戰國時期的遊戲作品中豐臣秀吉一直是不可能去跳過的關鍵人物,像《太閤立志傳》、《信長之野望》系列等遊戲也對他的事跡進行還原。無獨有偶,在SLG手遊《九州劫》中豐臣秀吉也有所登場,遊戲中的秀吉身穿長袍甲冑,背景中靜謐的樓閣和眼前燃燒的建築交相呼應,從側面襯託出豐臣秀吉政治家的形象。

而秀吉的天生技能"刀狩令"正是他在逐漸掌握日本權力的途中施行的一項政策,即通過沒收非武士階級的武器來阻止僧侶叛亂的發生,而技能的效果有一定機率使得敵軍兩個目標陷入癱瘓狀態,而無法發動攻擊與技能,這也賦予了他一定的控制效果。

在《九州劫》遊戲中,秀吉更多被用於"戰國三傑"以及"織田五大將"組合中。秀吉可以和首充贈送的輸出武將明智光秀組出"織田五大將"效果,讓大營武將擁有持續三回合的貫穿能力。光秀坐鎮大營擔任輸出的責任,中軍秀吉可以攜帶"偵查""方陣"等增傷技能擔任輔助,在搭配上輔助能力出色的武田信玄後,兼具爆發和控場的戰國騎兵隊便基本成型。

如今的豐臣秀吉其意義不僅僅代表著他個人,更是代表著一種文化符號,提起他仿佛就像看到了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想要重現戰國"太閤"的榮耀嗎,快來體驗《九州劫》9月11日開啟的新服"釜底抽薪"吧。

相關焦點

  • 豐臣家為何才持續30年:除家臣矛盾外,也和秀吉鳳凰男性格有關
    在完成對日本的統一之後,權傾朝野的太閤豐臣秀吉開始徵伐朝鮮,想要角逐東亞,卻不想因病去世。而就在豐臣秀吉去世僅僅兩年內,豐臣家的家臣們就開始決裂,雙方組成東西兩軍在關原進行火拼,史稱「關原合戰」。最後武斷派的德川家康擊敗了家臣石田三成,從而開始逐漸蠶食豐臣家在1615年的大阪之戰後,豐臣秀吉之子秀賴自盡,天下權勢皆歸德川家康。
  • 豐臣秀吉——猴子的逆襲
    豐臣秀吉,屌絲逆襲成功代言人,五星級戰術指揮家,擁有堅定毅力又不失靈活手段,頭腦聰慧多疑善變容易膨脹的猴子。他是這個時代最勵志的風雲兒。豐臣秀吉完美的詮釋了「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出生貧寒,幼年喪父,命途多舛,因為年少時的營養不良導致身體發育嚴重瘦弱,整個人似乎都退化成「猴子」,他就是那個時代千千萬萬個最最底層人們的一粒。他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的是織田信長,一個不受傳統待見也不待見傳統的伯樂。
  • 豐臣秀吉:這個日本人為何會成為史上最大的倭寇?
    下達命令的人,是中國人最熟悉和仇視的日本古代人物一豐臣秀吉。豐臣秀吉,一個性格「無賴」的戰國風雲兒,憑藉武力和過人的把握機會能力統一了亂世。但大海剛剛平靜,豐臣秀吉卻悍然發動入侵朝鮮的戰爭,一舉成為史上最大的倭寇。那麼豐臣秀吉是如何崛起的,他又是如何把握機會統一日本的?讓我們走進16世紀,了解那個史上最大倭寇。
  • 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如何看待五大老?從遺囑就能看出誰更重要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如何看待五大老?從遺囑就能看出誰更重要日本戰國時代,慶長三年八月十八日,豐臣秀吉病逝。為免政局不穩,豐臣秀吉在死去之前下令奉行要對外隱瞞自己的死訊。八月五日,豐臣秀吉在僅有的意識下,向德川家康等五大名和石田三成等五名奉行下達遺囑,對自己死後,十人的工作作出最後的指示。
  • 萬曆朝鮮戰爭,豐臣秀吉真的以為自己能滅掉大明嗎?
    有句俗話說得好:「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有猴子之稱的豐臣秀吉,他的目標可不是大明、朝鮮,先攻朝鮮,再佔中國,攻取印度。他的戰略目標是建立一個亞洲大帝國,應該說二戰中日本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也基本是繼承了他的想法,看來日本人的野心從來就沒有變過啊!
  • 日本兵庫縣發現豐臣秀吉的親筆史料(組圖)
    帳本底頁有豐臣秀吉親筆,並加蓋朱印。網頁截圖  新華網日本頻道北京7月19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7月17日報導,日本兵庫縣龍野市日前公布了豐臣秀吉的相關史料。  史料上有豐臣秀吉的親筆,並附有朱印。主要內容是豐臣秀吉命令當時的淡路島領主仙石秀久上報田地面積和年收穫量的詳細資料。這是研究豐臣秀吉統治初期實施的檢地(即重新測量土地的面積,並調查作物生產量是的意思。譯者注。)方法的珍貴史料。  據東京大史料編纂所助教村井祐樹介紹,此次發現的檢地方法是豐臣秀吉在推行全國統一的「太閤檢地」前制定的。
  • 日本戰國最佳青年,非豐臣秀吉莫屬,原因相當勵志!
    如果說,要在日本戰國時期選出一位有為青年的話,那這個人非豐臣秀吉莫屬,這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不怕失敗,勇於冒險腳踏實地地去追求目標,今天看來仍然十分勵志。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青年時期的豐臣秀吉。年輕時期,豐臣秀吉因父死母改嫁又家境貧困曾做過小沙彌,這點境遇類似我國平民皇帝朱元璋,後來他仕官於織田信長旗下,改為正式名字木下藤吉郎,開始嶄露頭角。太閤記有著這樣的短篇記載,他曾經叫做中村秀吉,這名為他的主子松下之綱命名。然後他在一個叫清兵衛的遠親做針販。可見有生意頭腦,再加上後來累積的軍政經驗。
  • 從足輕小兵到關白大臣,這款經典遊戲還原了豐臣秀吉開掛人生?
    《太閤立志傳》顧名思義,說的就是太閤豐臣秀吉的故事,講述了他從一個「足輕」小兵一路開掛,最終成為了掌控日本的「關白」。以豐臣秀吉的故事為背景的遊戲很多,太閤立志傳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其重要因素之一便是遊戲中的故事情節,正是通過將SLG和RPG遊戲玩法進行融合,以及詳實的歷史考據,太閤立志傳才能成就經典。
  • 日本猴子豐臣秀吉想將唐之國土納入日本
    日本猴子豐臣秀吉死去了,帶走了無數遺憾和擔憂。為什麼叫他日本猴子,這要從他的出身說起,父親在戰場傷殘,不治而死!因為,沒有錢治療不起,就死去了!母親為了生活帶著孩子們改嫁,因為營養不良豐臣秀吉長得很瘦,養父叫他猴子!離開養父的家,四處流浪!猴子的最大願望就是給一個武士老爺當長工,日本戰國時代就一個特點,亂!只要能打,就可以當王!
  • 豐臣秀吉為何不在有生之年 將德川家康除掉?
    日本戰國時期是日本歷史上最為繽紛的時代,關於該時期的影視、遊戲等文化產品也非常多。以致很多不怎麼喜愛歷史的人,也對該段時期的歷史人物較為熟悉。在日本戰國末期,有三位傑出的大名,為日本的統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此三人被稱為「日本戰國三英傑」,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 豐臣秀吉託孤忠臣:善盡家財也要保護豐臣氏,忠將宇喜多秀家
    豐臣秀吉作為權傾日本戰國的梟雄人物,在過了50歲之後終於做上了「人上人」當上了當時日本的實際統治者,但要想讓自己的豐臣家永葆話事人的位置,除了要堤防外部的德川家康等人之外,對內的子嗣問題也是很關鍵。實際上豐臣家認定並不是很旺,在晚年生下豐臣秀賴之前豐臣秀吉的兩個兒子石松丸和鶴松也早夭。
  • 日本戰國人物:從「日吉丸」到「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曾名日吉丸、藤吉郎、木下藤吉郎、木下秀吉、羽柴秀吉。日本戰國時代人物姓名常隨著身份、地位變化而變化,通過其姓名變化,大致可窺探其一生的軌跡。豐臣秀吉此時還沒有姓,那是武士階級才擁有的特權,日本古代平民是沒有姓氏的。(日本天皇也沒有姓氏)藤吉郎:因為出身貧賤,所以豐臣秀吉少年時的記載非常少,只知道他長大成人後,以「浪人」的身份活動於自己家鄉附近地區。後來出仕於一個名為松下嘉兵衛的低級武士,但因為工作出色反遭同事嫉妒中傷,只好離開。公元1554年,豐臣秀吉回到家鄉,成為了織田信長麾下的一名雜役。
  • 認識日本戰國名將:「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豐臣秀吉 渴殺戰法
    豐臣秀吉(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大名、天下人,著名政治家,繼室町幕府之後,首次以天下人的稱號統一日本的戰國三傑之一。豐臣秀吉是尾張國愛知郡中村鄉貧苦農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輕(下級步兵),後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本能寺之變後,在織田氏諸家臣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天正十三年(1585年)擔任關白,後擔任太政大臣,獲賜氏姓豐臣氏,後將關白職務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而自稱「太閤」。建立了新的封建體制:確定士農工商的身份。獎勵新興工商業,扶植城市的發展。
  • 豐臣秀吉做錯了什麼?
    (一)偏聽偏信 疏遠親將 豐臣秀吉於結束戰國亂世,基本統一日本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管理國家。他非常信任出任奉行(豐臣幕府政務官)之職的石田三成,長束正家等人。本來,信用文職治理天下是非常正確的舉措。可是,他做的太過,對三成等人信任幾乎是無以復加。到了偏聽偏信,言聽計從的地步。一時,三成等人權傾朝野。有很大的很強的話語權。而三成等人恃寵而驕,橫行無忌。除了秀吉本尊誰都不放在眼裡,誰都敢欺壓。這就造成了一原先在統一戰爭中受到重用的以福島正則為首的親隨武將們的失落和不滿。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實力對比,誰更強?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實力對比,誰更強?關於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這對君臣的話題頗多,不過有不少人在後臺多次留言,想了解一下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實力對比。雖然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但既然大家多這些感興趣,今天我們就嘗試還原一下兩人的實力對比。
  • 豐臣秀吉的悲哀[推薦]
    1598年,平民出身,最終結束日本百年動亂,因此爬上日本權力最高峰的太閤豐臣秀吉去世了。他身後,留下了一盤看似平靜,實則風雲暗湧的殘局。戰國大名是百年的兼併戰爭中逐步產生的,他們中大的佔有數國到幾十國上百萬石(如毛利家),小的只有十幾萬石甚至更少(如真田家),但數目眾多,當時的日本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大名組成的一個名義上統一於豐臣政權的鬆散的聯合體。秀吉的天下,繼承自自己的主公織田信長,並且主要是通過實力與魅力,快速而「和平」地達到統一的。
  • 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武將—豐臣秀吉
    豐田秀吉1537年降生於尾張中村一個叫木下彌右衛門的農民家庭。乳名日吉丸,後稱藤吉郎。當時日本正處在戰國時代末期,戰國大名(領主「)進行割據,互相混戰,人們普遍要求日本重新統一。戰國時期,日本舊的—封建秩序和舊權威階層被打亂和傾覆了。
  • 豐臣秀吉叫猴子?德川家康叫烏龜?日本人的這些外號真是太奇葩
    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時期兩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的戰國亂世,使日本完成了再次統一,在日本可謂是人盡皆知的人物。而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是同一時期的人,是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是日本歷史上傑出的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日本人稱為「東照神君」。
  • 同樣是結束「戰國時代」的功臣,豐臣秀吉與秦始皇的不同在哪裡?
    前言豐臣秀吉是日本中世紀末期的著名將領,也是在繼織田信長後,為日本結束戰國分裂時代,實現統一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一個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而結束中國戰國時代的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任皇帝「秦始皇」。
  • 豐臣秀吉:從織田信長的僕人到國家掌權人,他到底做了哪些努力?
    日本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很勵志。他只是織田信長的一個僕人,卻能在後來的亂世中稱霸全國,成為國家的掌權人。這樣的逆襲人生實在是太勵志了,而他就是日本大名鼎鼎的關白、太閤——豐臣秀吉。從僕人到霸主,豐臣秀吉到底經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