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曾國藩和左宗棠的關係?

2020-12-21 小發談歷史

歡迎來到小發談歷史,清代的曾國藩和左宗棠,他們是平定太平天國的兩個功臣,當時人稱他們是「曾左」。之所以曾國藩在前面,左宗棠在後面,有三個原因,一是因為曾國藩年紀較大,二是因為曾國藩考的科名較高,第三是因為曾國藩進入仕途比左宗棠要早。當曾國藩官居卿貳的時候,左宗棠還是個默默無聞的舉人。之後,左宗棠進入仕途,擔任浙江巡撫,獨當一面,因為曾國藩的推薦。如果是別人,被人推薦,應該自謙是他的門生。但是左宗棠不願意在曾國藩下面,無論在公開的場合,還是私人的書信中,左宗棠都和曾國藩以兄弟相稱。對於左宗棠的傲氣,曾國藩沒有在意,更沒覺得是對他的侮辱,對左宗棠依然是信任和合作。

後來因為一件事,曾國藩和左宗棠鬧翻了,到死都沒再互通書信。當時曾國藩和曾國荃兄弟倆一起攻克金陵,平定太平天國的時候,洪秀全的年幼的兒子趁著金陵城被攻破,趁機逃走了。曾國藩和曾國荃兄弟倆認為,一個小孩子,在亂軍中存活的可能性很小,就向朝廷報告說,洪秀全的兒子已經自盡了。而洪秀全的年幼的兒子在太平天國的殘部的保護下,逃出了湘軍的包圍。他們路過浙江的時候,被當地的官兵發現了,左宗棠將此事報告了朝廷。當時左宗棠管轄浙江,本來也受曾國藩這個兩江總督的制約,但是左宗棠沒有告訴曾國藩此事,就越級上報,讓曾國藩顯得很被動。

因為這件事,曾國藩和左宗棠一個接一個向朝廷上奏,說對方胡說。清朝廷擔心曾國藩和左宗棠這兩位封疆大吏不和睦,影響軍心和民意,就息事寧人地處理了這件事。但是曾國藩和左宗棠兩人結下了仇,斷絕了來往。兩個人反目成仇,是因為這件事,也因為之後曾國藩和左宗棠開玩笑,說他是跋扈富將軍,導致了兩人徹底斷交。左宗棠認為,是曾國藩貪功瞞報,自己沒有錯。而曾國藩認為,自己最看重誠信,而左宗棠卻說他說謊,讓自己不免耿耿於懷。

在兩人斷了來往之後,左宗棠一度擔心曾國藩會公報私仇。但是曾國藩不僅全力幫助左宗棠西徵的糧餉,還派手下劉松山一起去,幫助左宗棠。左宗棠雖然沒說什麼,但是把曾國藩的作為都看在了眼裡,心裡放下了芥蒂。後來曾國藩去世後,左宗棠派人送去一副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可見曾國藩和左宗棠是真正的君子之交,非常真摯的友情。感謝閱讀,本文由小發談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左宗棠和曾國藩以及胡雪巖的關係及其發跡史
    左宗棠還是布衣的時候,曾國藩就已經聲名顯赫,身居高位了。雖然兩人都是湖南人,在剛開始的時候,曾國藩還對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幫助和提攜了左宗棠。但是兩人在通往功成名就的道路上,卻是越走越遠,最終交惡。
  • 晚清時期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位重臣之間是什麼關係?
    可男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同了,必須下大力氣去經營。在很多情況下,這些關係的成功與失敗就是他一生做人的成功與失敗。曾、左、李三人都是官場上的成功者。他們既不是情種也不是色鬼,他們的婚姻從容、淡定,但他們相互之間的關係卻是剪不斷、理還亂。先說曾國藩和左宗棠吧。他們是湖南老鄉。
  • 左宗棠和曾國藩以及胡雪巖的關係及其發跡史
    左宗棠還是布衣的時候,曾國藩就已經聲名顯赫,身居高位了。雖然兩人都是湖南人,在剛開始的時候,曾國藩還對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幫助和提攜了左宗棠。但是兩人在通往功成名就的道路上,卻是越走越遠,最終交惡。
  • 曾國藩為何與沈葆楨和左宗棠斷交
    曾國藩沈葆楨二人爭餉,沈葆楨是站在江西的角度,認為江西所出之銀自應用於江西,所謂「楚弓楚得」;而曾國藩是站在湘軍大局的角度——此時曾國荃統率的湘軍主力,一方面要圍攻天京,一方面又要與前來救援天京的李秀成部隊作戰,處於腹背受敵的關鍵時刻,無論如何不能斷餉。而他轄下的其他兩省:江蘇大部分為太平軍所佔據,李鴻章只得上海一隅;安徽則是太平軍與湘軍互有攻守。
  • 世人皆知曾國藩、左宗棠,誰人識得胡林翼?可惜可嘆!
    如沒有胡林翼,就沒有後來如日中天的曾國藩,也沒有後來收復新疆的左宗棠。但世人只知道曾國藩和左宗棠,而不知道胡林翼的才學與能力,其實不遜色於曾國藩和左宗棠,只不過他去世太早了,沒能活到知天命之年。而他的早逝,也使得他的名字,過早地湮沒在同時代名臣的光影之下。
  • 左宗棠與曾國藩:面不和,心和!
    中國人習慣,同齡人生活中喜歡以玩笑相互打擊為樂,尤其在關係親近的男人間。左宗棠雖位高權重,生活中也是常人,愛開玩笑。左宗棠晚年,應了中國古話,「樹老根多,人老話多」。他在總督任上對求情的官員有特別一手,見面就滔滔不絕地說自己的故事,從楚軍東徵說到西徵軍遠徵,從自己說到曾國藩,將工作匯報當成聽英模報告,讓對方只能聽,沒有機會求情,時間一到,端茶送客。
  • 同為湘軍系統內大佬,曾國藩和左宗棠關係如何?
    曾國藩與左宗棠曾經是一對親密的戰友,但後來卻關係破裂,老死不相往來。 兩人之間的密切交往,應該是在鹹豐二年底的長沙。此時曾國藩奉命出任湖南團練大臣,左宗棠則是在這年八月,太平軍圍攻長沙最危急的時候「縋城而入」。二人辦的都是對付太平軍的事,自然交往密切。
  • 解讀《曾國藩傳》10、「既生瑜,何生亮」,與左宗棠的一世恩怨
    所以最終留下了6個字的評價:「才具稍欠開展」,也就是覺得曾國藩才氣不行。兩個人的第一波合作,倒是非常的順利。他們兩個都認為,想要挽回天下大勢,靠清王朝的正規軍肯定是不行的了,必須要赤地立新,打造一支全新的武裝力量。所以說「湘軍」的發明權,是曾國藩與左宗棠兩個人共有的,是他們兩個充分協商之後的產物。
  • 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 他們都是曾國藩一手推薦出來的
    曾國藩從創建湘軍以來,就孜孜不倦地招徠人才、重視人才、推薦人才。不少人才經過曾國藩的推薦後,成為清朝的頂梁柱。在曾國藩推薦的人才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有左宗棠和李鴻章。1859年,左宗棠因為惹到了二品武官樊燮,被告御狀,差點項上人頭不保。在走投無路之時,曾國藩向他投來橄欖枝。於是,左宗棠就來到了曾國藩幕府,為他襄辦軍務。
  • 左宗棠和曾國藩為何走向交惡?左宗棠曾孫:兩人這是為了互相保全
    晚清時期,曾國藩和左宗棠是湖南最傑出的代表人物,兩人在當時都有崇高的地位。曾國藩堪稱完人,弟子對他的評價是: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左宗棠的評價也廣為人知,「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兩人如此厲害的人物,同為湖南人,又同屬湘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曾國藩和左宗棠,為何水火不容?真相令人欽佩
    洪秀全帶領太平軍一路高歌猛進,清廷嚇得不知所措,不得已而重用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舉人出身的左宗棠,也是在此時踏入仕途,憑藉過人的軍事才能,成為湘軍的主要將領之一,而曾國藩則是他的直接上司。一開始,兩人的關係還算不錯,畢竟是湖南老鄉,而且都很有能力,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為何後來走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呢?網友一針見血地說:他倆是故意演戲給慈禧看的。
  • 曾國藩1853年被趕出長沙與左宗棠毫無關係
    1851年,洪秀全發動太平軍起義,曾國藩雖然上書《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直指鹹豐帝過失,但也是曾國藩知道鹹豐這個人是個想做事的人——哪個想天下太平的皇帝不想平滅農民起義?不想聽真話?所以,曾國藩的作為並沒有逃出「揣摩上意」的範疇。(2)左宗棠強大的人脈關係,讓其成為湖南人才的核心最後一個原因就是被駱秉章教訓。
  • 晚清時期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位重臣之間是什麼關係?
    可男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同了,必須下大力氣去經營。在很多情況下,這些關係的成功與失敗就是他一生做人的成功與失敗。曾、左、李三人都是官場上的成功者。他們既不是情種也不是色鬼,他們的婚姻從容、淡定,但他們相互之間的關係卻是剪不斷、理還亂。先說曾國藩和左宗棠吧。他們是湖南老鄉。
  • 曾國荃克復天京,左宗棠和曾國藩卻開始互相揭短,到底演戲給誰看
    曾國藩、左宗棠都是湖南人,又同為晚清四大名臣,都是在剿滅太平天國的戰爭中嶄露頭角從而一躍成為清朝的封疆重吏。按理來說,兩人關係應該很好。事實上在一開始,兩人私交確實非常不錯,曾國藩甚至可以說對左宗棠有著不小的舉薦提攜之恩。然而,等到太平天國被剿滅,兩人卻突然交惡,甚至之後老死不相往來。
  •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晚清名臣留下的輓聯,哀思悠悠,讓人淚下
    1、左宗棠寫的輓聯。在曾國藩死後,左宗棠送上了輓聯: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左宗棠是靠著曾國藩的舉薦,才一步步走向輝煌。不過後來兩個人之間關係曾經鬧僵過,左宗棠也一直認為自己比曾國藩有才。
  • 左宗棠數萬兵力收復新疆,在福建建議臺灣建省,和曾國藩齊名
    我們可以從哪些留下來的老照片和老影像中了解到當時清朝人的生活。而清朝,我們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康乾盛世和近代的外國勢力入侵了。在這其中大家談論最多的恐怕就是從1840年開始的列強入侵。在當時中國,沒有人能想得到幾十萬的清軍竟被幾千洋兵打的大敗。直到20年之後,一些有識之士才開始反思。這便引來了後面的洋務運動。而在那時候也出現了很多挽救大清於水火之中的名臣。
  • 在左宗棠、沈葆楨和李鴻章三人之間,曾國藩為什麼更喜歡李鴻章
    曾國藩當了兩江總督後,把他最得意的三個學生也破格調了去,左宗棠、沈葆楨和李鴻章分別任浙江、江西和江蘇巡撫。然而,三個學生都因一己私利,跟曾國藩發生過衝突甚至決裂,只有李鴻章,善於把握分寸,懂得有進有退,所以曾國藩退休時,決定將李鴻章推上去。
  • 現代學者貶低左宗棠平叛新疆,看看這位開國將軍如何評價他
    作為清朝末期最傑出的三位政治人物之一,左宗棠沒有曾國藩的名氣大,但比起才能更高。如果說對清朝末期改革的影響深遠, 他不如李鴻章, 但在品德上又優之。他比曾國藩多活了13年, 卻早於李鴻章16年逝去, 他的一生都在改良和戰爭,卻在期待中死去。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曾國藩和左宗棠的反應截然不同
    當英法聯軍放火燒毀圓明園時,曾國藩正躊躇滿志。這一年,曾國藩非常順利。首先是在太湖之戰中,打敗了太平軍名將陳玉成。其次是代替棄城逃跑的兩江總督何桂清,正式任職兩江總督,並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江南軍務。這就意味著,曾國藩終於有了一份正兒八經的職位,這份職位的級別還很高,權力很厚重。
  • 都說為官須看曾國藩,但左宗棠、李鴻章為什麼不看好他?
    左宗棠、李鴻章對曾國藩的深度誤解,像他這樣的人,上一個叫劉備搖擺動蕩的清末王朝,遭受南方農民軍起義和西洋帝國主義入侵,朝廷之上慈禧專政,民間土地兼併嚴重民不聊生。在這大清王朝風雨飄零之時,這亂世湧現的晚清四大名臣,的確是為清王朝續了一把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