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小發談歷史,清代的曾國藩和左宗棠,他們是平定太平天國的兩個功臣,當時人稱他們是「曾左」。之所以曾國藩在前面,左宗棠在後面,有三個原因,一是因為曾國藩年紀較大,二是因為曾國藩考的科名較高,第三是因為曾國藩進入仕途比左宗棠要早。當曾國藩官居卿貳的時候,左宗棠還是個默默無聞的舉人。之後,左宗棠進入仕途,擔任浙江巡撫,獨當一面,因為曾國藩的推薦。如果是別人,被人推薦,應該自謙是他的門生。但是左宗棠不願意在曾國藩下面,無論在公開的場合,還是私人的書信中,左宗棠都和曾國藩以兄弟相稱。對於左宗棠的傲氣,曾國藩沒有在意,更沒覺得是對他的侮辱,對左宗棠依然是信任和合作。
後來因為一件事,曾國藩和左宗棠鬧翻了,到死都沒再互通書信。當時曾國藩和曾國荃兄弟倆一起攻克金陵,平定太平天國的時候,洪秀全的年幼的兒子趁著金陵城被攻破,趁機逃走了。曾國藩和曾國荃兄弟倆認為,一個小孩子,在亂軍中存活的可能性很小,就向朝廷報告說,洪秀全的兒子已經自盡了。而洪秀全的年幼的兒子在太平天國的殘部的保護下,逃出了湘軍的包圍。他們路過浙江的時候,被當地的官兵發現了,左宗棠將此事報告了朝廷。當時左宗棠管轄浙江,本來也受曾國藩這個兩江總督的制約,但是左宗棠沒有告訴曾國藩此事,就越級上報,讓曾國藩顯得很被動。
因為這件事,曾國藩和左宗棠一個接一個向朝廷上奏,說對方胡說。清朝廷擔心曾國藩和左宗棠這兩位封疆大吏不和睦,影響軍心和民意,就息事寧人地處理了這件事。但是曾國藩和左宗棠兩人結下了仇,斷絕了來往。兩個人反目成仇,是因為這件事,也因為之後曾國藩和左宗棠開玩笑,說他是跋扈富將軍,導致了兩人徹底斷交。左宗棠認為,是曾國藩貪功瞞報,自己沒有錯。而曾國藩認為,自己最看重誠信,而左宗棠卻說他說謊,讓自己不免耿耿於懷。
在兩人斷了來往之後,左宗棠一度擔心曾國藩會公報私仇。但是曾國藩不僅全力幫助左宗棠西徵的糧餉,還派手下劉松山一起去,幫助左宗棠。左宗棠雖然沒說什麼,但是把曾國藩的作為都看在了眼裡,心裡放下了芥蒂。後來曾國藩去世後,左宗棠派人送去一副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可見曾國藩和左宗棠是真正的君子之交,非常真摯的友情。感謝閱讀,本文由小發談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