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曾國藩和左宗棠的反應截然不同

2020-12-18 勇哥讀史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劫掠並燒毀了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讓這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化為一片廢墟。

法國文豪雨果這樣評論: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認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

當英法聯軍放火燒毀圓明園時,曾國藩正躊躇滿志。

這一年,曾國藩非常順利。首先是在太湖之戰中,打敗了太平軍名將陳玉成。其次是代替棄城逃跑的兩江總督何桂清,正式任職兩江總督,並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江南軍務。這就意味著,曾國藩終於有了一份正兒八經的職位,這份職位的級別還很高,權力很厚重。第三是指揮曾國荃部隊攻克了安徽重鎮安慶,吹響了圍困天京的號角。

曾國藩對於英法聯軍放火燒毀圓明園的行為,沒有明確表態。不過,近兩年後的1862年5月7日,曾國藩在倡導洋務運動時,寫了一段筆記,簡介提到了火燒圓明園:

「餘以為欲制夷人,不宜在關稅之多寡,禮節之恭鋸上著眼,即內地民人處處媚夷,豔夷而鄙華,借夷而壓華,雖極可恨可惡,而遠識者尚不宜在此等處著眼。吾輩著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傷毀我宗廟社稷,目下在上海、寧波等處助我攻剿髮匪,二者皆有德於我。我中國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

在曾國藩看來,英法聯軍經過北京時,雖然放火燒掉了圓明園,但只能算是小惡。而且,由於英法聯軍沒有攻佔紫禁城和太廟,算不上侮辱清朝皇帝的列祖列宗,所以與他們在上海、寧波等地幫助清軍進剿太平軍一樣,都是有德於中國。

當英法聯軍放火燒毀圓明園時,左宗棠在哪裡?

那時候,左宗棠已經離開曾國藩大營,奉命回到湖南老家,募集到5000餘人,組建了一支楚軍。隨後,左宗棠率領楚軍奔赴江西、安徽戰場,與曾國藩湘軍協同作戰。

聽到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消息時,左宗棠正在徵戰行軍途中,積憤憂心。他北望中原,悲憤不已。常常輾轉反側,不得安眠。

在那以後,左宗棠就對英國人和法國人十分警惕,不願意與他們為伍。

左宗棠在辦理洋務運動時,堅決不僱傭英國人。在任職兩江總督時,特意率領護衛們,荷槍實彈,刀劍出鞘,浩浩蕩蕩地行走在上海英租界。英租界工部局得到消息後,告誡下屬說:「左公乃中國名將,今以馳驅王事過此,慎勿犯其怒也。」

左宗棠任職浙江巡撫時,浙江境內有一支法國人組建的「常捷軍」,又稱稱「中法混合軍」。左宗棠嚴令這支軍隊不得騷擾浙江民眾,否則嚴懲。

1864年10月15日,當浙江戰事稍微平定了一些後,左宗棠立即下令將「常捷軍」就地解散,以免養虎成患。

【參考資料:《鴉片戰爭》《清史稿》等】

相關焦點

  • 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曾國藩與左宗棠反應為何不同?誰愛國一目了然
    因此第一次進軍圓明園並非以劫掠為主,而是一場在情報明晰的情況下,英法聯軍對清軍實施尾隨攻擊的軍事行動的自然結果,就連恭親王奕訢也曾在奏摺中承認與英法聯軍發生過遭遇,稱:「敗兵紛紛退至圓明園,夷匪亦銜尾而來」。
  • 英法火燒圓明園,曾國藩左宗棠反應截然相反,這是為何?
    火燒圓明園,八國「強盜」侵華,這些都是那些「西方文明人」的「傑作」。客觀來說,圓明園的被毀是世界人民的損失。19世紀的中葉,法國有羅浮宮,英國有白金漢宮,然而英、法這2大宮殿的所有財寶加起來也不如咱中國圓明園裡的寶貝多。公元1860年10月6日,英、法2國佔領了圓明園,經過一番搶劫後,這群強盜一把火使得東方的寶庫幾乎全部成為了灰燼。
  • 圓明園被燒後,曾國藩與左宗棠的反應截然不同,誰愛國一目了然
    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國藩和左宗棠的聲譽是最高的,他們都曾達到過古代文人心目中「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不過可惜的是,清朝的衰亡從「閉關鎖國」那一刻起便已經註定,即使是他們也無力再回天。有的時候重要的不是做出了多大的功績,而是真心的愛國才能受到真正的尊重。曾國藩和左宗棠誰愛國?
  • 如果左宗棠鎮守京師,英法聯軍能否攻破並火燒圓明園
    英法聯軍時期,你讓玉皇大帝、託塔天王來鎮守京師也沒用。為何?其一,左宗棠當時的地位難以服眾,僧格林沁和勝保就不會聽其調遣;其二,奕根本就沒想守,更沒有「以死為國」之心。即使真守,在當時軍心渙散下,在英法優勢武器下左宗棠也守不住北京城。左宗棠確實善守,左宗棠協助張亮基、駱秉章兩任巡撫守湖南長沙的時候,面對的太平軍以及清軍的武器都比較落後。面對英法聯軍的時候,因為皇帝已經跑了,鎮守也不堅決。
  •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知道後,說道「英法有德於我」
    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以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曾國藩的態度火燒圓明園的時候,曾國藩在做什麼?由於1851年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全國,鹹豐皇帝讓曾國藩辦理團練,來抵抗太平軍,也就是後來的湘軍。
  • 火燒圓明園160周年祭:英法聯軍除了圓明園,還燒毀了哪些園林?
    提到火燒圓明園,很多人會說是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的惡行。實際上,早在1860年,英法聯軍就將圓明園燒毀殆盡。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再次搶劫了圓明園,致使圓明園徹底毀壞。另外,從當時的史實來看,英法聯軍燒毀的不只是圓明園一處,還包括三山五園的其他園林。這些行為是人類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 從頤和園起火談起: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頤和園、故宮為何沒事?
    頤和園起火今天,我們就借著頤和園的起火事件談談當年的「火燒圓明園」事件吧。關於「火燒圓明園」事件,相信很多國人都非常熟悉,但是呢,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一事件跟頤和園有很大的關係。究竟是什麼關係呢?還要待小編從頭說來。
  • 英法聯軍為了洩憤,放火燒了圓明園,為何卻沒有順便燒掉紫禁城?
    而今關於圓明園的故事最為代表性的應該是十二獸首的回歸,這些本為圓明園中的物品,被列強掠奪之後,散落世界各地,如今雖然已經有幸找回不少,但是還有不少仍無下落,成為許多人心裡之痛。尤其是當中國昔日之物件,卻被放在外國的拍賣行裡拍出高價,更是讓人們有著莫名的傷痛。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澱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
  • 為什麼很多人都誤以為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和第一次鴉片戰爭只有英國一家參戰不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參戰方多了一個法國,並且組成了英法聯軍。鹹豐十年(西曆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京城尚且被英法聯軍攻陷,更遑論區區圓明園了。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以後,在圓明園開展了大規模的搶劫活動,並在搶劫過後,還放了一把大火,將整個圓明園付之一炬,有說法稱這場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之久。
  • 你知道英法聯軍敢燒圓明園,為什麼不敢火燒故宮嗎?
    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這是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奇恥大辱,有的人可能問,既然英法聯軍攻打了北京,火燒了圓明園,為什麼當時沒有燒故宮?首先我們先談一談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燒圓明園,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一八五四年,英、法、美三個國家提出要修改南京條約,遭到清政府拒絕。
  • 1860年:英法聯軍只焚燒了圓明園嗎?
    圓明園是什麼時候被燒的?又是被什麼人燒的?關於這個問題,目前社會上存在著五花八門的說法。有的人認為,圓明園是1860年被八國聯軍燒的;有的人認為,1900年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有的人認為,1900年八國聯軍火燒了圓明園。上述說法不但都是錯誤的,而且傳遞的信息好像是英法聯軍只火燒了圓明園。
  • 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城,火燒圓明園的真相,歷史教授說出了真相
    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城,火燒圓明園。那麼,他們為什麼在搶劫後燒毀圓明園呢? 當時,大家都很清楚,英法兩國希望開放中國的通商口岸,並表示要和我們做生意。然後他們從中國得到鴉片,一步步侵佔中國領土。這是殖民者的野心。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一步步讓位,讓修建工程延續了二百多年,致使所造成的損失,無論是經濟價值還是文化藝術價值,都是難以用數字估量。
  • 戰史上的10月18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大肆搶劫並縱火焚燒了北京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12月28日,英法聯軍炮擊廣州城,葉名琛逃跑,廣州將軍穆克德納和廣東巡撫柏貴無恥投降。30日,廣州又一次被英法聯軍佔領。佔領廣州並不是侵略者的最終目的。  1858年4月,英、法、美、俄等國軍艦陸續北上來到大沽。5月20日上午8時,英法聯軍照會清政府,限令清軍在兩小時內交出大沽炮臺。清政府不予理會。兩小時後,英法聯軍悍然以數十隻小汽輪和舢板闖進大沽口,向大沽炮臺發動猛烈攻擊。
  • 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為何火燒圓明園?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這座當時號稱最美庭院的園子,並且把園內的珍寶、器物搶掠一空,連當時著名的文學家雨果都看不下去在報紙上寫文章對此進行了譴責。那我們要問了,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主要原因是什麼?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1圓明園是誰燒的?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直撲圓明園。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英國司令格蘭特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國人之物件。」命令一下,圓明園中立刻形成了一場「有組織劫掠」。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圖片的主要內容是:平安夜、聖誕節和狂歡夜,起源於一百多年前的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中國人如果過這些節日簡直就是中國人的恥辱……提倡中國人過中國節,沒有問題。但短短數百字,事實漏洞卻不少。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直撲圓明園。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英國司令格蘭特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國人之物件。」
  • 英法聯軍掠奪的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現下落何方?
    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致使大批珍貴文物流落海外,其中就包括位於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噴水臺上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圓明園獸首銅像是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歐洲傳教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製造的,十二生肖像是展現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藝術珍品,在國際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鑑賞價值,在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後,便流失海外一百多年,成為中國文物流失的一個縮影。
  • 圓明園到底是誰燒的?八國聯軍還是英法聯軍?
    圓明園是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的,而八國聯軍侵華是在1900年,前後相差40年圓明園是清代修建的最宏大的皇家園林,其始建於1707年,最初是康熙帝給賜給皇四子胤禛(雍正帝)的私家園林,「圓眀」為雍正法號。
  • 圓明園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除了英法聯軍外,還有我們自己人的破壞
    然而,我們只知道,圓明園是在英法聯軍的洗劫中,被一場大火燒毀了。殊不知,那場大火只是它被洗劫的開始。之後,圓明園還遭受到了三次巨大的破壞,使得曾經的蓬島瑤臺最終成了瓜棚豆架,一幅雞鳴犬吠的景象。其實,根據歷史記載,圓明園總共遭受了四次洗劫: 第一次洗劫,來自英法聯軍的燒、擄、劫、掠。當時,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使得園內的建築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壞。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使得那一幅幅精美的畫卷,雕欄玉砌的建築,園內各種珍稀的花草樹木,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 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毀前是什麼樣子?英國將照片曝光後,讓人痛惜
    在清朝末期的時候,因為清政府的腐敗不但籤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甚至還遭到了英法聯軍的燒傷搶掠。很多時候清朝政府並不是想著如何抵抗,而是想著如何義和,從而導致侵略軍在我國這片土地上肆無忌憚的胡作非為,其中給我們後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火燒圓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