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英法聯軍敢燒圓明園,為什麼不敢火燒故宮嗎?

2020-12-19 火星十一號

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這是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奇恥大辱,有的人可能問,既然英法聯軍攻打了北京,火燒了圓明園,為什麼當時沒有燒故宮?首先我們先談一談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燒圓明園,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一八五四年,英、法、美三個國家提出要修改南京條約,遭到清政府拒絕。

一八五六年,三個國家再次提出修改條約,又一次被清政府拒絕了,惱羞成怒他們揚言發動戰爭,但是清政府表現得很強硬,於是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英法聯軍攻陷了廣州,一路打到了天津,天津是拱衛京師的門戶,這時候清政府慌亂了,趕忙派人議和。

最終被迫籤訂了天津條約,後來換約出了問題,英法兩國派出外交人員到北京換約,但是雙方針對如何進京的路線,發生了分歧,英法聯軍非常的憤怒,就攻打了天津大沽炮臺,炮臺的守衛擊退了英英法聯軍的進攻。

但是由於雙方的軍事實力相差過於懸殊,大沽炮臺最終失守,這個時候清政府沒辦法,只能再次和英法聯軍談判,但是雙方又是因為一些枝節問題產生了衝突,沒有談攏,清政府一怒之下就扣押了三十九名想要進京換約的外交人員,包括媒體記者,把他們帶到了北京。

那你想重來是他欺負別人,英國和法國哪兒受過這個恥辱?所以他們就以換約受阻、解救人質為名,率兵攻打北京,那清政府硬,就派了王牌的部隊,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騎兵,在北京東部的八裡橋與英法聯軍展開了決戰。

沒想到僧王率領的蒙古騎兵最終傷亡一千多人,只打死了英法聯軍五個人,雙方差距如此之大,這還怎麼打?清政府非常的憤怒,我打不過你,那我就殺人!三十九名人之中殺掉了二十一個,而殺死手段非常的殘忍,英法聯軍聽說之後非常的憤怒。

聽說剩下活著的人質被關押在圓明園,所以他們就繞過北京城,從東北方向直撲北京西郊的圓明園,法國軍隊首先到了圓明園,圓明園只有幾十位守軍和太監,那怎麼能抵抗得住?英法聯軍就佔領了圓明園,佔領圓明園之後,英法聯軍就宣布第一天隨便搶劫,特別是法國,他們先搶具有最高價值的藝術品,我們要把它放到法國的博物館。

所以現在你去法國的楓丹白露宮專門有一個中國館,那裡就陳列著當時從中國搶去的珍貴文物,而且現在還賣票,好多中國人去參觀,這真是恥辱中的恥辱!但是故宮不一樣,那是自己的家,那是皇上的家,那是一個國家最高的權力中樞。

如果把皇宮給燒了,那就證明跟這個國家徹底決裂了,那清政府能幹嘛?這是他的底線,而且之前英法和清政府籤訂的這些條約,那誰去旅行?之後如果想再談,想再擴大權益,那誰跟他談判呢?一個國家他沒有政府不行,所以說故宮不能燒,只能保留下來。

包括後來一九零零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聯軍的總司令瓦德西就是坐在了龍椅上,那只是拍拍照片,好玩好玩,他目的還是要攫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說我們現在的人一定要牢記恥辱,奮發圖強,我們國家強大了,人民才自信。

相關焦點

  • 從頤和園起火談起: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頤和園、故宮為何沒事?
    頤和園起火今天,我們就借著頤和園的起火事件談談當年的「火燒圓明園」事件吧。關於「火燒圓明園」事件,相信很多國人都非常熟悉,但是呢,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一事件跟頤和園有很大的關係。究竟是什麼關係呢?還要待小編從頭說來。
  • 火燒圓明園160周年祭:英法聯軍除了圓明園,還燒毀了哪些園林?
    提到火燒圓明園,很多人會說是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的惡行。實際上,早在1860年,英法聯軍就將圓明園燒毀殆盡。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再次搶劫了圓明園,致使圓明園徹底毀壞。另外,從當時的史實來看,英法聯軍燒毀的不只是圓明園一處,還包括三山五園的其他園林。這些行為是人類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 1860年:英法聯軍只焚燒了圓明園嗎?
    圓明園是什麼時候被燒的?又是被什麼人燒的?關於這個問題,目前社會上存在著五花八門的說法。有的人認為,圓明園是1860年被八國聯軍燒的;有的人認為,1900年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有的人認為,1900年八國聯軍火燒了圓明園。上述說法不但都是錯誤的,而且傳遞的信息好像是英法聯軍只火燒了圓明園。
  • 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城,火燒圓明園的真相,歷史教授說出了真相
    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城,火燒圓明園。那麼,他們為什麼在搶劫後燒毀圓明園呢? 第二個:在北京城設立大使館,北京城是皇帝的地方,怎麼可能給你這麼做。鹹豐皇帝不想在北京設立大使館。 第三個:大使不用下跪,你不跪,別人也不跪,那皇帝的尊嚴是放那裡?,
  • 圓明園真的是八國聯軍燒的嗎?我們對歷史的誤解!
    那麼圓明園真的是被八國聯軍燒的嗎? 其實不是,火燒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而不是八國聯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同時,圓明園裡三百多名宮女和太監,也在洋人的燒殺中喪生,這一幕,連當時法國文學家雨果都深感震驚,並且雨果還寫文章譴責英法聯軍的暴行。如今圓明園只剩下一堆大理石殘骸,看了讓人非常揪心。
  •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知道後,說道「英法有德於我」
    在求和談判的時候,由於不滿英國提出的要求,扣押了39名人質,之後英國以人質被殺為由進攻北京,並佔領了圓明園,第二天就搶劫了這座聞名市集的圓明園,燒殺搶掠,無所不作,很多珍貴的文物都這樣被搶了。從時間上面來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的時候,曾國藩只是在做一件事,就是鹹豐交給的任務,平叛太平軍,這也是他主要的任務所在,對於英法聯軍的問題,其實暫時不在他的考慮之內,手上的活都還沒做完是不會去搶其他活做得,再說了英法聯軍那是猛虎,哪是湘軍可以對付的,還是打打太平軍這些非正規軍有勝算。
  • 為什麼很多人都誤以為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和第一次鴉片戰爭只有英國一家參戰不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參戰方多了一個法國,並且組成了英法聯軍。鹹豐十年(西曆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京城尚且被英法聯軍攻陷,更遑論區區圓明園了。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以後,在圓明園開展了大規模的搶劫活動,並在搶劫過後,還放了一把大火,將整個圓明園付之一炬,有說法稱這場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之久。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曾國藩和左宗棠的反應截然不同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劫掠並燒毀了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讓這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化為一片廢墟。法國文豪雨果這樣評論: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
  • 英法聯軍為了洩憤,放火燒了圓明園,為何卻沒有順便燒掉紫禁城?
    而今關於圓明園的故事最為代表性的應該是十二獸首的回歸,這些本為圓明園中的物品,被列強掠奪之後,散落世界各地,如今雖然已經有幸找回不少,但是還有不少仍無下落,成為許多人心裡之痛。尤其是當中國昔日之物件,卻被放在外國的拍賣行裡拍出高價,更是讓人們有著莫名的傷痛。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澱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
  • 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為何火燒圓明園?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這座當時號稱最美庭院的園子,並且把園內的珍寶、器物搶掠一空,連當時著名的文學家雨果都看不下去在報紙上寫文章對此進行了譴責。那我們要問了,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主要原因是什麼?
  • 八國聯軍時期,為何唯獨不搶故宮的東西呢?
    圓明園遭遇最大的浩劫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破北京城之後,在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首領額爾金和格蘭特命令3500人衝入圓明園,縱火燒毀了有著「萬園之園」稱號的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息,整個煙雲籠罩北京城多日才散去。
  • 圓明園到底是誰燒的?八國聯軍還是英法聯軍?
    圓明園是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的,而八國聯軍侵華是在1900年,前後相差40年圓明園是清代修建的最宏大的皇家園林,其始建於1707年,最初是康熙帝給賜給皇四子胤禛(雍正帝)的私家園林,「圓眀」為雍正法號。
  • 戰史上的10月18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大肆搶劫並縱火焚燒了北京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美國全權公使列衛廉和俄國公使普提雅廷紛紛趕到香港,與英、法合謀,研究侵華策略。  12月,英、法組成聯軍,共5600多人。12月12日,英、法代表分別向兩廣總督葉名琛發出照會,要求進入廣州城談判「修約」、「賠償損失」,並限10天內答覆,不然,則向廣州進攻。葉名琛既不理睬英、法照會,也不作任何戰守準備。
  • 圓明園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除了英法聯軍外,還有我們自己人的破壞
    然而,我們只知道,圓明園是在英法聯軍的洗劫中,被一場大火燒毀了。殊不知,那場大火只是它被洗劫的開始。之後,圓明園還遭受到了三次巨大的破壞,使得曾經的蓬島瑤臺最終成了瓜棚豆架,一幅雞鳴犬吠的景象。其實,根據歷史記載,圓明園總共遭受了四次洗劫: 第一次洗劫,來自英法聯軍的燒、擄、劫、掠。當時,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使得園內的建築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壞。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使得那一幅幅精美的畫卷,雕欄玉砌的建築,園內各種珍稀的花草樹木,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 八國聯軍糟蹋圓明園時為何放過故宮?網友:並不是八國聯軍幹的!
    八國聯軍那就是1900年庚子之役了。老實說,八國聯軍禍害過圓明園嗎?這個卻不曾聽聞。事實很簡單啊,火燒圓明園的是何時何人啊?那是1860年英法之役給英法聯軍禍害的啊,如何算到八國聯軍的頭上呢?關於這點常識,還真應該普及一下,因為鬧出的笑話實在太多了。經典笑話一則如下:某日歷史老師問小明誰燒了圓明園,小明惶惑地說:不是我燒的!
  • 圓明園真的就被燒得片甲不留麼,那些不怕火燒的石質建築去哪了?
    圓明園真的就被燒得片甲不留麼,那些不怕火燒的石質建築去哪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搶劫了圓明園,然後縱火焚燒。圓明園面積350多公頃,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景點。圓明園有大量建築,大火不會把建築石料焚毀,那些石頭最後到哪裡去了?為什麼只剩下大水法等少量石料?答案很令人汗顏:圓明園殘留的石頭大都被中國人搬走了。也許是魯迅說的:國民的劣根性。這些東西是皇上公家的!拿了也白拿!皇上視民如草芥,草民視皇上如仇寇!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1圓明園是誰燒的?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直撲圓明園。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英國司令格蘭特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國人之物件。」命令一下,圓明園中立刻形成了一場「有組織劫掠」。
  • 為什麼故宮能躲過八國聯軍和日軍的搶劫?專家表示超出你想像!
    為什麼故宮能躲過八國聯軍和日軍的搶劫? 這當然不是日本人不敢動故宮,這是因為故宮是中國權力的象徵,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聖地,如果日本破壞這裡,那麼就是與中國所有的人心都相背。 還有一個原因,他們既然已經佔領了北平,況且當時已經建立了偽滿洲國,所以把這裡當做自己的東西了,就不需要破壞屬於自己的東西了。日本更重要的目標是佔領這裡,所以沒有必要。
  • 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曾國藩與左宗棠反應為何不同?誰愛國一目了然
    因此第一次進軍圓明園並非以劫掠為主,而是一場在情報明晰的情況下,英法聯軍對清軍實施尾隨攻擊的軍事行動的自然結果,就連恭親王奕訢也曾在奏摺中承認與英法聯軍發生過遭遇,稱:「敗兵紛紛退至圓明園,夷匪亦銜尾而來」。
  • 國慶出遊北京,探究「火燒圓明園真相——落後就要挨打」
    從小就學習歷史,在朦朧記憶中,只記得是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燒過圓明園。但是對於其中的真偽細節,背後具體原因沒有過深入的思考,只有當自己親臨在這個地方感受了圓明園的優美環境和以往的輝煌,在目睹了廢墟殘骸之後,才明白了火燒圓明園給我國帶來的深刻沉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