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被燒後,曾國藩與左宗棠的反應截然不同,誰愛國一目了然

2020-12-14 歷史賢談

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國藩和左宗棠的聲譽是最高的,他們都曾達到過古代文人心目中「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不過可惜的是,清朝的衰亡從「閉關鎖國」那一刻起便已經註定,即使是他們也無力再回天。有的時候重要的不是做出了多大的功績,而是真心的愛國才能受到真正的尊重。曾國藩和左宗棠誰愛國?從圓明園被燒後他們各自的反應中便一目了然。

1857年(鹹豐七年),英國和法國以廣東官吏到英國商船上捉拿罪犯和一個法國傳教士在廣西被殺的事為理由,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實際上是他們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打開一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而已。

1860年(鹹豐十年)英法聯軍到達北京,鹹豐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隨之對有著「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進行瘋狂的搶掠。在搶奪了百萬計的寶物之後,為了銷毀罪行他們還放了一把火,將這座空前絕後的園林至寶給焚燒了。

圓明園被燒的這一年,左宗棠還只是一個「四品京堂候補」的小官。當然,這小官是相對而言的,左宗棠暫時還沒有多大的影響力。更無法在圓明園被焚毀的事情上插上手。

但圓明園被毀之後,左宗棠非常的悲憤。乃至於徹夜不得安眠,也正是這一段屈辱的歷史,讓左宗棠下定決定要以身報國,至死方休。

1883年(光緒九年),中法戰爭爆發時,已經七十歲高齡的左宗棠自請赴福建督師,可惜兩年之後,也就是1885年(光緒十一年)在福州病逝。

左宗棠臨終自己還遺折中寫道:「惟此次越事和戰,實中國強弱一大關鍵。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憾平生,不能瞑目!」

左宗棠雖未能改變頹敗的局勢,其報國的忠心卻日月可鑑。

而在英法聯軍火殺圓明園後,同為「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又作何表現呢?圓明園被燒一年後,也就是同治元年,曾國藩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了自己對此事的看法:

「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傷毀我宗廟社稷,目下在上海、寧波等處助我攻剿髮匪,二者皆有德於我。我中國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

曾國藩表示,圓明園被燒只是一件「小事」而已,畢竟洋人沒有毀大清的宗廟社稷,而且還曾幫我們在上海、寧波等地攻打了太平天國的土匪,因此是有「恩德」於我們的。因此我們不應該忘記人家的「大恩」,而僅僅只是抓住人家的「小過」不放。

看到這裡,我懷疑這話真是曾國藩說的嗎?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黑幕?如果真是曾國藩所胡說,那麼他不僅不愛國,甚至有「叛國」之嫌。如果說火燒圓明園還是小事的話,那麼恐怕在近代歷史上也找不出什麼大事了。而洋人的「大恩」更是無從說起,只是作戲罷了。難道曾國藩真看不透?

相關焦點

  • 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曾國藩與左宗棠反應為何不同?誰愛國一目了然
    但是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慘禍,面對皇族被外邦人踩在腳下的顏面,當時的清朝重臣曾國藩和左宗棠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回應,今天就從這段歷史中看看古人的愛國情懷究竟有多深吧。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曾國藩和左宗棠的反應截然不同
    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認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當英法聯軍放火燒毀圓明園時,曾國藩正躊躇滿志。這一年,曾國藩非常順利。首先是在太湖之戰中,打敗了太平軍名將陳玉成。其次是代替棄城逃跑的兩江總督何桂清,正式任職兩江總督,並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江南軍務。
  • 英法火燒圓明園,曾國藩左宗棠反應截然相反,這是為何?
    火燒圓明園,八國「強盜」侵華,這些都是那些「西方文明人」的「傑作」。客觀來說,圓明園的被毀是世界人民的損失。19世紀的中葉,法國有羅浮宮,英國有白金漢宮,然而英、法這2大宮殿的所有財寶加起來也不如咱中國圓明園裡的寶貝多。公元1860年10月6日,英、法2國佔領了圓明園,經過一番搶劫後,這群強盜一把火使得東方的寶庫幾乎全部成為了灰燼。
  • 世人皆知曾國藩、左宗棠,誰人識得胡林翼?可惜可嘆!
    幾次與太平軍的大戰中,比如武漢戰役、九江戰役,主要是由胡林翼指揮;安慶戰役則由他和曾國藩共同指揮,後因肺病惡化而退居次位。但此戰勝後,曾國藩一再強調,首功當屬胡林翼;最後的金陵之戰,胡林翼則已病逝,無緣分享勝利成果。胡林翼是個戰略大師。左宗棠一直不服曾國藩,逢人便罵曾國藩,經常是喋喋不休。
  • 曾國藩為何與沈葆楨和左宗棠斷交
    為了讓廣東方面同意辦理,在未與浙江巡撫左宗棠商量的情況下,曾國藩就表示,辦理抽釐後,廣東原來每月要給浙江的10萬兩協餉可以停解。不僅如此,他還對兩廣總督勞崇光說,就是廣東給江浙四省每月近20萬兩的協餉也可從釐金中抵除。
  • 如何評價曾國藩和左宗棠的關係?
    歡迎來到小發談歷史,清代的曾國藩和左宗棠,他們是平定太平天國的兩個功臣,當時人稱他們是「曾左」。之所以曾國藩在前面,左宗棠在後面,有三個原因,一是因為曾國藩年紀較大,二是因為曾國藩考的科名較高,第三是因為曾國藩進入仕途比左宗棠要早。
  •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四人,誰的官職最高,諡號最尊?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這四位漢族大臣都是清末「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股肱之臣。可以這麼說,若沒有他們的存在,清朝定然會提前亡國。那他們之間誰能排第一呢?論爵位:曾國藩,爵至一等毅勇侯;左宗棠,爵至二等恪靖侯;胡林翼,無爵;李鴻章,爵至一等肅毅伯,死後追封一等肅毅侯。
  • 晚清時期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位重臣之間是什麼關係?
    曾國藩帶兵數年,帳下網羅了大批人才,可獨對左宗棠態度謹慎,遲遲不肯延入幕下。這可能是曾國藩有識人之明,一早就知道他們之間性格不合。曾國藩並沒有忘記左宗棠。鹹豐四年,曾國藩打算向朝廷保舉左宗棠破格當個知府。可是左宗棠嫌知府的官兒太小,不樂意。
  • 曾國荃克復天京,左宗棠和曾國藩卻開始互相揭短,到底演戲給誰看
    同治三年六月,曾國荃克復太平天國首都金陵,立下蓋世奇功,曾國藩作為湘軍統帥,這潑天之功自然也少不了他的那份。事後,曾國藩給朝廷上有關金陵克復的奏摺。在摺子中,曾國藩為了誇大曾國荃的戰功,說洪秀全因為被湘軍圍困,早在一月之前就畏罪服毒自殺。至於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貴福,則在城破後舉火自焚。
  • 解放新疆後,王震將軍評價左宗棠:屠夫還是功臣?
    導語:大清朝晚期是一個內憂外患嚴重的朝代,但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朝代,這時期出現了晚清三大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可以說清朝晚期的政局與這三位重臣有切不斷的關聯。但是我們對曾國藩、李鴻章聽得比較多,對於左宗棠了解並不深,殊不知清朝要是沒有左宗棠,今天的中國領土面積不知道少多少?
  • 解讀《曾國藩傳》10、「既生瑜,何生亮」,與左宗棠的一世恩怨
    不過呢,他們兩的人生又有著截然不同的跌宕得失,最終,能從中獲得怎樣的感悟呢?這就需要同學們自己在接下來的故事中體會啦。▌第一次合作這兩個人第一次見面,是1852年底,曾國藩第一次奉旨出山來幫辦團練。所以左宗棠看待曾國藩,下意識中就有一種敵意,也拼命找曾國藩的身上的缺點,來給自己尋找心理平衡,所以想讓左宗棠當曾國藩的師爺,確實有點難。一年之後,曾國藩湘軍練成,準備進行長沙保衛戰,左宗棠也出山成為了湖南巡撫駱秉章的高參,兩個人又開始打交道。
  • 左宗棠和曾國藩以及胡雪巖的關係及其發跡史
    左宗棠還是布衣的時候,曾國藩就已經聲名顯赫,身居高位了。雖然兩人都是湖南人,在剛開始的時候,曾國藩還對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幫助和提攜了左宗棠。但是兩人在通往功成名就的道路上,卻是越走越遠,最終交惡。
  • 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 他們都是曾國藩一手推薦出來的
    晚清名臣曾國藩本是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帶兵打仗後,竟然成為統領數十萬湘軍的一代名將,剿滅太平天國後被朝廷封為一等勇毅侯,創造了「文人封武侯」的奇蹟。「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曾國藩能夠功成名就,少不了「集眾人之長,補一已之短」「合眾人之私,成一已之功」。
  • 如果左宗棠鎮守京師,英法聯軍能否攻破並火燒圓明園
    當時,就算曾國藩率領湘軍來,以當時湘軍的戰績,包括蒙古王爺在內的八旗將領也不會服他。軍隊打仗首先就是看人心齊不齊、將令有沒有人聽。你調一位誰都不清楚的人、儘管一百多年後的人都知道左宗棠是晚清第一帥,但是當時的人大部分都不知道左宗棠。左宗棠確實建議過率兵勤王過,但以當時楚軍的戰鬥力,同樣守不住。
  • 左宗棠出上聯嘲笑曾國藩:代如夫人洗腳,曾的下聯卻讓他啞口無言
    今天呢,小編就來為大家將一個左宗棠與曾國藩的對聯故事。清朝的晚期,左宗棠和曾國藩兩個人都是清政府的中流砥柱。而且,兩個人也時常的被別人拿來做比較,因此,兩人之間的恩怨故事不在少數。當初,左宗棠曾經給曾國藩當過幕僚。太平起義軍,也就是在左宗棠和曾國藩的同時對抗下,時常被打擊,最終敗北。
  •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晚清名臣留下的輓聯,哀思悠悠,讓人淚下
    大家都知道,晚清有四大中興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些人名震一時,對後世的影響頗大,比如現在很多人還在學習《曾國藩家書》。其實這些名臣寫的輓聯,同樣很有韻味,充滿哀思,讓人情不自禁的淚下。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吧。
  •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知道後,說道「英法有德於我」
    在求和談判的時候,由於不滿英國提出的要求,扣押了39名人質,之後英國以人質被殺為由進攻北京,並佔領了圓明園,第二天就搶劫了這座聞名市集的圓明園,燒殺搶掠,無所不作,很多珍貴的文物都這樣被搶了。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以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曾國藩的態度火燒圓明園的時候,曾國藩在做什麼?由於1851年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全國,鹹豐皇帝讓曾國藩辦理團練,來抵抗太平軍,也就是後來的湘軍。
  • 都說為官須看曾國藩,但左宗棠、李鴻章為什麼不看好他?
    曾國藩歷來是官員的榜樣,現如今曾國藩教你做人做官仍然是暢銷書的熱門主題。眾所周知,曾國藩為四大中心名臣之首,就連左宗棠、李鴻章也曾在其帳下聽令。曾國藩是左宗棠的伯樂,將其從平民提攜上朝廷,更在其落難時砥礪保薦。李鴻章更是拜曾國藩為師,得以繼承他的政治資產。
  • 在左宗棠、沈葆楨和李鴻章三人之間,曾國藩為什麼更喜歡李鴻章
    曾國藩當了兩江總督後,把他最得意的三個學生也破格調了去,左宗棠、沈葆楨和李鴻章分別任浙江、江西和江蘇巡撫。然而,三個學生都因一己私利,跟曾國藩發生過衝突甚至決裂,只有李鴻章,善於把握分寸,懂得有進有退,所以曾國藩退休時,決定將李鴻章推上去。
  • 左宗棠踢了總兵一腳險喪命,為何踢出個封疆大吏?曾國藩並未幫助
    有一次左宗棠與樊燮發生爭執,左宗棠踢了永州鎮總兵樊燮一腳,罵道:「滾出去,王八蛋」,樊燮身為總兵,被左宗棠踢一腳,本來他就想陷害左宗棠,此時寫了訴狀,向鹹豐皇帝告狀。鹹豐接到報告後,很生氣,就下令讓湖北學政錢寶青審理此案,並交待:「果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如果左宗棠真有此事,直接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