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中國房產總市值達到65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歐盟+日本的總和,而中國股票市值只有6萬億美元,中國房產總市值是股票市值的10倍多,由此可見樓市存在巨大的泡沫。中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房價更是高得離譜,普通人根本無法承擔房價的壓力。
很多年輕人為了追求更多的機會,抱著鍛鍊鍛鍊長長見識的心態去大城市發展。經過自己的一番打拼後,也有了自己穩定的工作,收入也算可觀,但是看看當地的房價,又讓很多人都苦惱不堪,買房幾乎是一種奢望。如果回老家又不甘心拿較低的薪水,已經習慣了高薪,突然拿不到那麼多薪水會讓自己產生極大的挫敗感,留下還是回家,糾結且絕望,對現實深感無力。的確,放在十年前在一線城市買房雖然也很貴,但要比現在容易得多,尤其是經歷了2016年那一波房價大漲,本來買得起房子的人買不起房子了,本來買不起的就更買不起了。
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跑去一線城市發展,家裡往往都不能給孩子很多幫助,甚至把家裡的房子賣了,也不夠掏一個大城市房子的首付。當然就算家裡可以給你提供幫助,你也不願意將父母終身的積蓄拿去換大城市的一間憋屈的小房子。90後的年輕人已經不再年輕,他們錯過了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的紅利時期,錯過了網際網路和房地產時代的黃金時期,他們所面臨的是社會的上升通道逐漸關閉和階層固化的殘酷現實。大多數90後都是獨生子女,面臨著撫養多個老人的負擔,同時節奏飛快的都市生活也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想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直面問題。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確實買不起一線城市的房子。因為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30年,經歷了兩代人努力的結果,你不要想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可以趕上那些土著的年輕人,那是他們的上兩代努力的結果。
買不起一線城市的房子,那就去交通便利的郊區買。不管哪個國家城市化的規律都是:城市化起步—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這幾個階段。所以我們可以買大城市附近郊區的房子,尤其是交通便利,可以直達市區的房子;如果買不起郊區的房子,那就買環一線和強二線的房子。我國正在逐步形成城市群,未來隨著交通事業的發展,以及產業轉移的增多,環一線和二線城市都會的到更好地發展。而且很多二線城市推出了吸引人才落戶的政策,可以享受房補等待遇。
如果買不起環一線而核心二線,那就轉變自己的觀念,租房吧!這兩年,國家鼓勵沒房的人租房子,很多城市也推出了租賃新政,「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已經成為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以後租房也可以在當地上學,戶口和上學這方面不用太過擔心。但是很多人都想擁有自己的房子,覺得心裡踏實,但是我們要想想自己是為了什麼?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以後有點財產,不用像自己這樣拼命奮鬥?如果你不是企業家,也不能月入幾十萬我想還是算了吧。享受自己的生活,給孩子好的教育,每個人都得靠自己不是嗎?只有自己有能力了,才有享受更好生活的資本。
了解更多房地產市場信息,請關注「愛房的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