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深海底隧道在哪裡詳情揭露 中國最深海底隧道攻克了哪些難關

2020-12-26 海峽網

原標題:距海平面88米!中國最深海底隧道貫通:創多項新紀錄 預計2020年通車

11月6日,中國中鐵三局宣布,經過3年多建設,中國最深的海底隧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宣布順利貫通。

該海底隧道攻克了多道難關:

它是我國最深的海底隧道。全長8.1公裡,其中下穿膠州灣灣口長度3.49公裡,海底區間距海平面最大深度達88米。

我國建成的最長地鐵海底隧道,與建成的國內最長海底隧道——膠州灣海底公路隧道「比翼齊飛」。

穿越斷層破碎帶最多的地鐵海底隧道。據悉,在88米深度的壓強下,每平方米的承壓相當於三百輛小汽車(的重量)。由於共穿越18條斷層破碎帶,地層複雜多變,在海水巨大壓力下發生湧水、突水的風險和危險極大。

國內首條採用洞內翻渣系統的TBM地鐵區間隧道。海底隧道採用世界最先進的成套隧道施工機械裝備,機械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實現全程移動信號跟進覆蓋、全作業面視頻監控和智能化網絡化管理,形成了機械化、智能化、網絡化的高效流水作業生產線。

施工過程中,組合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地質探測和預報手段,像CT、PETCT精準診斷,以採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防範了風險的發生。

按計劃,青島地鐵1號線工程施工期約為33個月,工程預計投資14億元。其全長約60公裡,可與青島軌道線網中的11條線路進行換乘,預計2020年通車。

相關焦點

  • 青島地鐵1號線鋪軌成功穿越國內最深海底隧道和最長地鐵海底隧道
    鋪軌成功穿越海底隧道4月19日上午,一節25米長枕式軌排在兩臺鋪軌龍門吊的協調作業下,穩穩地落在地鐵膠州灣海底隧道3#施工斜井處軌行區基底上,標誌著中鐵三局線橋公司青島地鐵1號線鋪軌雙線成功下穿膠州灣,這是國內地鐵領域鋪軌首次穿越海底隧道,是國內最深海底隧道和最長地鐵海底隧道
  • [分享]青島市膠州灣海底隧道資料下載
    1號線開通運營後,市民乘坐地鐵通過膠州灣僅需6分鐘,將為青島東西兩岸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有力助推西海岸新區發展騰飛和青島同城化進程,進一步提升青島國際化都市生活品質。  1號線計劃於2020年底開通,開通運營後市民乘坐地鐵通過膠州灣僅需6分鐘,將為青島東西兩岸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有力助推西海岸新區發展騰飛和青島同城化進程,進一步提升青島國際化都市生活品質。    8.1公裡!
  • 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總投資32.8億
    隧道起點位於翔安區新店鎮西濱村,終點位於湖裡區縣後村,長6.05公裡,跨越海域寬4.2公裡,最深在海平面下70米。 擁有數項世界罕見難題——世界上覆蓋層最淺的海底隧道,最薄處5.7米; 行車主洞開挖斷面面積達170.7平方米,在世界海底隧道建設史上尚屬首例; 軟弱圍巖(俗稱爛泥巴)、富水砂層、風化槽群(囊)這些不良地質段規模之大也為世界罕見。
  • [分享]海底隧道方案資料下載
    4、工程地質條件 u 場區為花崗巖地層,主要不良地質有:兩岸全強風化層、翔安 側淺灘段部分透水砂層、海域段多處全強風化深槽 u 最大縱坡:3%;最深處:海平面下約 70m  5、橫斷面設計  6、通風豎井及橫通道設計   8、防水設計 &nbsp 查看詳情
  • 聚焦深中:「智」造海底隧道
    深中通道每節沉管需航行47公裡,完成7次航道轉換。建設過程中,中交建設者發揮技術優勢,克服地質條件複雜、回淤強度大、超大跨徑深埋、水下毫米級對接等多個世界難題,研發設計出一整套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技術和核心裝備,助力超級工程建設,將我國外海沉管運輸安裝推向自動化、智能化時代。
  • 深埋沉管海底隧道,全長6700米,如果漏水怎麼辦?
    中國在建築方面具有世界領先的實力,在古代有震驚世界的建築,如長城。近代以來,出現了震撼人心的宏偉工程,如三峽大壩。世界其他地方的許多項目也由中國承擔,例如巴拿馬運河的拓寬。近年來,中國完成的最重要的工程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顧名思義,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跨海大橋。
  • 最寬的海底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下水
    央視網消息: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深圳和中山的跨海大橋。昨天(12日)上午,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的首節沉管成功下水,開始了出海安裝前的最後一道工序作業,海底隧道安裝進入倒計時。未來它將與其他31節沉管一起組成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部分。這也將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底隧道。「沉管下水」也意味著它將第一次經歷在水中的密封性考驗。此前,它都是在陸地上進行施工建設。而密封性驗證不僅對沉管安裝至關重要,更是未來海底隧道安全運行的關鍵因素。
  • 國內最深海底隧道取得重大進展!
    國內最深海底隧道取得重大進展!責編:張文星 作者:基建兔 日前,國內最深海底隧道
  •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下水 打造世界最寬海底隧道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項目總工程師 黃文慧:沉管灌水之後在淺塢區橫移到深塢區。深塢跟大海是相通的。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項目工程師 楊福林:未來在海底安裝的時候管節的水壓要比現在大很多,所以我們現在要進行灌水,進行水密性檢測。
  • 橋梁大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下水
    (來源:湖北新聞)02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完成海上鑽探4月13日下午,在寧波甬江口外的海面上,「海勘8」自升式工程勘探船正在為甬舟鐵路工程(金塘海底隧道段)進行最後一個孔位的鑽探。甬舟鐵路金塘海底隧道共有212個孔位需鑽探,最深的孔需鑽到80米。
  • 「最長」的跨海地鐵線路,擁有「最深」的地鐵海底隧道,深達88米
    青島地鐵一號線, 在我國山東城市的對比中,如果說最有建設資格,擁有地鐵城市的話,一定是青島, 那個城市經濟非常發達,常年居山東第一位,但在那個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很多城市產業也可以積極發展和建設, 這條地鐵路線是它的代表,首先,讓我們看看這輛地鐵有什麼獨特的地方, 那和我國很多城市地鐵的路線其實沒有很大的區別,但那條地鐵的建設情況非常新穎,非常不同, 那是跨海地鐵線路
  • 海底隧道能不能建?
    連日來,許多媒體也報導了關於海底隧道的種種爭議,但是除了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外,罕見其他院士就此發聲。為此,《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了鄭穎人、盧耀如、翟婉明三位院士,傾聽他們從科學的角度,對渤海跨海通道的意見。 為什麼要建?海底隧道是最佳方案 除了海底隧道,是否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連通大連和煙臺?
  • 中國首條時速350高鐵海底隧道,連接了這條名字「最有趣」的高鐵
    渡海不僅需要建設海底隧道,還需要建設很多跨海大橋,因此,僅建設海底隧道就有17座,新海大橋有33座,其中,從北侖到金塘段的這條超海底隧道全長16.2公裡,最大埋設深度78米,預計整個鐵路將於2025年開通,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高速鐵路隧道。
  • 青島市膠州灣海底隧道_2020年青島市膠州灣海底隧道資料下載_築龍...
    11月6日,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順利貫通。1號線開通運營後,市民乘坐地鐵通過膠州灣僅需6分鐘,將為青島東西兩岸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有力助推西海岸新區發展騰飛和青島同城化進程,進一步提升青島國際化都市生活品質。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社廈門4月26日電(記者 齊中熙、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我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金塘海底隧道 最後一個孔位開鑽!
    舟山人最關注的甬舟鐵路工程傳來好消息!今天凌晨3點甬舟鐵路項目的標誌性工程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金塘海底隧道最後一個孔位開鑽!整個過程預計於5月25日前完成鑽探。這條世界上最長、承受水壓最高的海底高鐵隧道,終於在阿拉舟山人民的翹首期盼中,迎來了最新進展!甬舟鐵路的每一步,不僅是舟山人鐵路夢的一小步,更是我國跨海鐵路技術上的一大步,伴隨著世界級難關的攻克。金塘海底隧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承受水壓最高的,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
  • 世界上最長最深的海底隧道:日本青函隧道長54千米深達240米
    但想要修這條隧道絕非易事,因為津輕海峽雖然不寬,最窄處只有18千米,但一般水深有200米,最淺處131米,最深449米。1964年5月,青函隧道開始挖調查坑道。經過7年的各種海底科學考察,專家們才最終選定了隧道位置。
  • 海底隧道知多少?全球海底隧道建設盤點
    ——2017年5月,專家提出在舟山普陀建設世界首條海底真空懸浮隧道,建成後海底真空列車速度超越飛機;當然,該隧道還處於試驗研究階段,那麼真正意義上的海底隧道又有哪些呢?這些海底隧道之中,有哪些世界之最呢?   這份榜單或許不是最全面的,歡迎各位在留言中補充,並不吝指正哦!
  • 科學網—世界海底隧道之最
    於是,人們設計建造接通海峽兩岸的海底隧道。海底隧道不佔地,不妨礙航行,不影響生態環境,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峽通道。目前,全世界已建成和計劃建設的海底隧道有20多條,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國、西歐、中國大陸和香港九龍等地區。 世界上最早的海底隧道建成於1942年,日本在本州的下關和九州的北九州市之間修築了一條長6.3公裡的海底隧道——關門海峽隧道。
  • 聚焦深中:「智」造海底隧道
    深中通道是集「隧、島、橋、水下互通」四位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通道集群工程,全長約24公裡。其中,海底沉管隧道全長5035米,由32節重約8萬噸的巨型沉管組成,是目前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的沉管隧道。工程建成後,從中山直達深圳,通行時間將由原來的2小時縮短為30分鐘,有效推進兩岸產業互聯互通及粵港澳城市群深度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