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幾十萬存款的工薪階層,為什麼要去買幾百萬的房子?
前天,有網友在蕭內網 App 發帖,他說自己身邊有不少年輕人,只有幾十萬存款就去買兩三百萬的房子。
工薪階層,百萬按揭款,家裡沒拆遷,也沒有啃老的條件 …… 對此他覺得很不可思議。
帖子引發網友熱議,評論區一大波過來人出來說話了。
網友表示,貸款一兩百萬買房是常規操作。不少人當初買房時只有幾萬元存款,首付都是東拼西湊借來的。
一些早幾年貸款買房的網友說,現在已經住進了新家,雖然還貸是一份壓力,但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一切都值得。
「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很安逸,很快樂!」有網友這樣說。
網友 @匿名:首付 105 萬,貸 199 萬。雖然有的時候覺得挺辛苦的,還掉貸款,只夠生活費,但是最近交房,看到自己的新房子還是很開心,一切都值得。這是對自己吃過的苦的最好的詮釋,畢竟像我這樣,多有多用。
網友 @sunny_300:3 年前手裡只有 8 萬現金,買了 138 萬的房子。借了 10 萬,還有 30 萬銀行消費貸,是在買房前半年貸的,借同學買房周轉用,等自己買房的時候就要回來了。按揭 90 萬每月還款 4700,反正自己手裡只有 8 萬現金。3 年前每月還 4700 也挺有壓力的,現在習慣了就好。
網友 @匿名:房子 206 萬,首付 96 萬,貸款 110 萬;車位 18 萬,首付 3 萬,貸款 15 萬;裝修 50 萬,貸款 18 萬。16 年買的房子,去年年底入住,大的二年級,小的大班,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很安逸,很快樂!
網友 @我不叫莫超超:我首付 90 萬,貸款 165 萬去買了房,房子買著跌也跌不到哪裡去的。
網友 @匿名:別說了,我身邊連搖號的錢都是借的,然後去買 300 萬的房子,東拼西湊的首付。
網友 @歐歐歐歐歐歐耶:我朋友只有 15 萬現金,到處借借到了 80 萬,然後買了 300 萬的房子。
網友 @嗨呀:我花了 7 萬買了 200 萬的房子。
網友 @好多魚:三年前自己只有 30 萬,其他借的首付,買了 320 萬的房。
網友 @誅雀 1981:夫妻兩個加起來每個月公積金 3000 多,不趕緊買套房,這筆錢怎麼利用起來?存著不動是最蠢的想法,因為就連公金積貸款的利率都這麼低,可想而知存著不用能給多少利息了。本人比較保守,首付付了 6 成,公積金貸款 100 萬。每個月還貸四五千,除掉每個月的公積金抵扣,自己也就每個月額外掏一千多塊錢而已。對生活影響不大,還能住上新房。何樂而不為呢?
網友 @匿名:有啥不可思議的,買房借錢湊首付很正常啊,我們首付 3 成付 103 萬也借了一點,月供 1.2 萬,有壓力才有動力。不過我和我老公都有公積金,相對壓力小點,我的工資拿來還貸和平時開銷,老公的存起來,雖然日子沒像以前那麼瀟灑,但是我相信這也只是暫時的。
網友 @匿名:我們 87 年靠自己雙手打拼買的,兩年前農村造了個小別墅,今年上半年又買了 300 萬 + 的房子,沒拿雙方父母一分錢。
網友 @星鑫:幾年前我手裡就一萬塊錢,借了錢付了首付,有的東西扛一扛就過去了。
網友 @匿名:我覺得很正常啊,我口袋裡 70 萬的時候,就想著買房,老人資助點,親戚借一點,200 萬零點的房子,首付 140 多萬,貸款毛 60 萬。能承受的範圍內,為啥不買,以後想買買不起就哭了。
大家普遍認為,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如果收入能夠支撐月供,房子能買還是儘量買。前期還貸壓力會大一些,但好處也是明顯的。即便把它當成一種資產保值方式,也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多數網友的觀點是不能等存夠了錢再去買房,但也部分網友和樓主的想法類似,不願背負房貸,覺得按揭買房會影響生活質量。
網友 @散播愛的網圖醬:有什麼不可思議,拼一拼熬一熬,日子也就這麼過下去。
網友 @beichanshijie:不上車,可能永遠買不起,結婚孩子都上來了,不買也得買啊。
網友 @匿名:要看收入能不能支撐貸款,可以支撐的話早買肯定是不會吃虧的。
網友 @糯米粽子:準備全款買房的話,很多家庭實力不允許的,房子大部分時候還是個必需品。
網友 @最亮的星:做人很累的,沒有生活質量。
網友 @魚綿綿:現在不拼等老了再拼嘛?
網友 @李相赫:確實有點風險,萬一生個什麼病沒有保障資金,看性格,生活質量是別想有了,所以蕭山人肯做啊。
網友 @你大表哥:不首付難道全款嗎,等你幾十年後湊齊全款房子又漲價了。房子產權 70 年你不可能 70 年都用到,你如果全款買房幾十年後你這輩子享受到買房後可能只能十幾二十年。所以還是早買早享受,其他管它呢。
網友 @消失的幻想鄉:我就比較老古董,任何東西都全款,沒分期過。不喜歡欠任何人錢,感覺難受。
網友 @兜貝貝:就是因為沒拆遷,沒得啃老才貸款啊。話說工資還可以的話,還貸的錢也沒啥影響,總比放銀行好。
來源:蕭內網蕭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