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之旅——穿越德雷克海峽

2021-02-08 問號雜誌

2020年1月1日,元旦。南極之旅的第十六天。

這一路走來,每天晚餐前幾乎都會有一個由大鬍子隊長主持的「回顧會」。會上總結一下當天的行程,把一些精彩片段給全體遊客分享。然後就是對第二天行程的一些說明。記得第一次登陸前晚的回顧會上,大家問題多多,比如明天降水概率有多少?下雨了怎麼辦?預報的浪高是幾米呀?到底算不算大浪?預報風速多少節?風到底有多強?事無俱細。等到了這第十六天,隊長作完了回顧,問大家有什麼問題,竟然無人作聲。隊長「一聲嘆息」,說道:「記得你們剛上船的時候每天都有那麼多問題嗎?你們最關心的不就是第二天有多大浪嗎?今天難道你們真的就不關心明天的風浪情況嗎?明天我們可是要過德雷克海峽啦!」臺下仍然只是一片呵呵。

從報了這個團開始,「暈船」這件事兒就一直在我們的頭腦中揮之不去。船代和去過的朋友都說船上有安排,前臺備有暈船藥,剩下的要看運氣。

離開南喬治亞島,駛向南極半島的時候,我們的船曾經穿越了「咆哮西風帶」,這是南半球西風帶的形象稱呼。它環繞在南緯40度至60度,是緊鄰南極大陸的低壓區,常年盛行五六級的西風,並帶來四五米高的浪湧,有人說這是進入南極必經的一道鬼門關。

那天早晨拉開艙房的門,就見到走廊扶手上掛上了嘔吐袋,心情立刻就有點兒緊張。看看窗外的浪頭,感受到腳底下的一腳深一腳淺,趕緊跑去前臺要了兩袋暈船藥,並拿到一張說明書,說這藥需要每六個小時加服一片。我們一人一片吃下去以後很快感到頭腦迷迷糊糊,自然顧不上暈船。兩天時間裡,除了吃飯和參加船上必須的活動外,基本都是躺在床上,處於一種睡不醒的狀態,感覺那一片藥的藥勁始終都沒有過去。我們總結認為是因為尚有時差,加上前面一直在趕路所以還需要休息。這一睡堪稱昏天黑地。

每次的回顧會上,第二天的天氣情況都是隊長和遊客們關注的焦點,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遊玩的質量,有時還會直接導致登島取消。大家經過一次次地聽、問,也從之前的一頭霧水、問長問短變成了不慌不忙、淡定從容。所以,即便是第二天就要駛入德雷克海峽,大家也不再緊張兮兮了。反正隊長會告訴我們情況,反正想回家總是要受這一遭罪,那就來吧。

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是南美智利合恩角(Cape Horn)與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South Shetland Islands)之間的海峽,是南冰洋的一部分,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是世界最寬的海峽。海峽東西長約300公裡,南北寬達900-950公裡,最窄處645公裡,是南極洲與其他大陸最短的距離。德雷克海峽屬於次南極疆域,以多風暴著名,一整年的海相都相當惡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航道之一。

海峽所處地區被稱為「尖叫60度」,是南緯60度到70度間海域的俗稱。在這個緯度帶上因為沒有阻擋西風和洋流的陸地,風浪比咆嘯40度、狂暴50度還要更強。

2020年1月1日夜間,我們駛入了德雷克海峽。夜裡仍是好眠,只偶爾能聽到掛在牆上的防寒服和滑雪褲擦著牆紙「刷刷」擺動的聲音。這些外衣上都還散發著我們已習以為常的企鵝島上的味道……

1月2日早晨,又看到了走廊裡的嘔吐袋。餐廳裡的人比往常少很多。

上午,我們還去參加了船上的講座,但是來往的路上的確險象環生。有時船身一晃,就趕緊去抓身邊的扶手,可眼看著扶手離我而去,一把沒抓住,人已經到了走廊另一邊;下樓梯的時候,邁出去的腿會被迎面上升的臺階撞到,膝蓋隱痛;上樓梯的時候會一腳踩空——樓梯「沉降」。

有人說德雷克海峽對於非專業的航海者來說已經是極限了,那當然說的是海峽情況最惡劣的時候,而我們已經算是很幸運的了。首先,那天的氣象條件算是很給面子的,浪高14米,據船員們說相當溫和,相當於nothing。其次,根據氣象預報,有一個風暴當時正在向我方靠近,而我們的船長果斷行動,加速前進,預計可以與風暴擦身而過。第三,為我們訂票的船代非常有經驗,幫我們挑選了位置比較低又靠近中間的客艙,據說跟樓上的豪華套房比起來,暈船的感覺是天壤之別。有這些墊底,加上覺得前面那次吃暈船藥的體驗有點兒太過了,我們這次選擇硬扛。

我們最後的一段航程是535海裡(大約990公裡),走了30多個小時,其中受巨大風浪影響的時間至少有24小時以上。這段時間裡我們以「頑強的毅力」好歹堅持著一頓飯都沒落下,還聽了講座,然後就是躺在床上了。

但是,這畢竟是「尖叫60度」。有一次我聽到海浪直拍到我們的舷窗上,大著膽子起來,走到窗前,扒開窗簾向外瞄了一眼,頓時就有點兒乾坤顛倒的感覺。只見窗外是一堵湧動著的墨綠水牆,基本上看不見天,也不知道是浪太高還是船太斜。緊接著就是五臟六腑呼地一起移位,說不清是升上去或是掉下來,眼睛頓時失焦。於是趕緊躺回床上,盯住與我們同頻共振的天花板,感覺好多了,也頓時理解了管家們為什麼總是為我們拉上窗簾。牆上掛的衣服一會兒就刷地擺動一下,角度怎麼也有十幾二十度,好在擺動頻率很低也不固定,不然也足以把我晃暈。

二號晚上的晚餐,餐廳裡人更少了。我們努力盯住盤中的美食,不往窗外看太久。周圍的人都交流暈船的體驗,我們突然聽到一群來自香港的客人在議論船上的提供的暈船藥,說他們香港醫生開給他們的只有船上劑量的一半!這一驚可真是起到了提神醒腦的作用,怪不得我們來時一人只吃了一片藥就迷糊了兩天多!多虧當時沒死按著說明書六小時再來一片,那豈不是要徹底睡過去了嗎?!

2020年1月3日,又一次在搖搖晃晃中醒來,但感覺已經好了很多。隊長說我們成功地避開了風暴。此時想想才覺後怕,如果真的被那個大傢伙裹脅其中,情況將是何等的慘烈!

不記得具體是什麼時候,突然發現窗簾上透出了陽光,也意識到風浪不再那麼兇猛。拉開窗簾一看,外面已經是一片明朗的藍天,海也變得格外溫和,一片碧藍。衝上甲板享受燦爛的陽光,感覺溫度也上升了許多,不再需要厚厚的棉衣。再一次用眼睛追蹤著天上的信天翁和海燕,再一次在水中搜尋到暢遊的企鵝和海豚,在心裡送給它們最美好的祝願:希望你們在純清美麗的南極自由地生活,直到永遠。

再見了,南極。

作者註:封面和題目的兩張照片來自網絡搜索,感謝原作者!我在那兩天裡就沒怎麼照相,但這兩張照片的感覺和我偶爾向窗外一瞥的感覺很相似。

文中地圖也是來自網絡搜索。感謝!

相關焦點

  • 圖說南極之旅(三)穿越魔鬼德雷克海峽
    它長300公裡,寬300-950公裡,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達5248米,是世界上最寬、最深的海峽。然而,讓德雷克海峽聞名於世的,卻不是這兩項世界之最,而是其一年四季永不消停的狂濤巨浪。德雷克海峽衛星圖    極地旋風、兩大洋交匯,加之南極大陸與世隔絕、海水終年受地球自轉影響,此處又是南極大陸通往其他大陸的最窄處,諸多因素導致海峽常年狂風怒號,不分季節,風力每天都在八級以上,浪高有時可達一二十米
  • 去南極怎樣才能不暈船?飛越「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
    而對於船客領隊們來說,南極旅途中令人難忘的,除了美得窒息的南極,還有臭名昭著的「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這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德雷克海峽是全球公認風浪最大的地區之一,卻又偏偏是乘船前往南極半島的必經之地,並且航程漫長,即使乘坐現代化的極地探險郵輪,也需要長達48個小時。所以船客領隊們每一次從南極回來,都不會忘記吐槽那四天四夜的「難忘」經歷。據說當年航海走遍全世界的博物學家達爾文,在經過德雷克海峽時也暈船不止。
  • 穿越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
    是南美洲智利合恩角與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海峽,是南冰洋的一部分,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該海峽東西長300公裡,南北寬900至950公裡,最窄處寬645公裡,最大深度5248米,最小深度80米。當地位於六十度西風帶,以多風暴著名,一整年的海相都相當惡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航道之一,也是從烏斯懷亞港口出發去南極的必經之路。
  • 你想去南極嗎?你知道德雷克海峽嗎?
    去極南的幾個步驟如你果要去南極,需要經哪歷些步驟呢?但是,在這個鬼魔海峽......德雷克海峽以其狂濤巨浪聞名於世,由於太平洋、大西洋在這裡交匯,加之處於南半球高緯度,因此,風暴成為德雷克海峽的主宰。海峽內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颶風狂浪,一年365天,風力都在8級以上。即便是萬噸巨輪,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也被震顫得像一片樹葉。
  • 南極之旅,從選船開始!
    現在市面上主流的南極旅行線路,基本都是從智利或阿根廷出發的南極半島、南極半島+穿越南極圈以及南極三島。(還有一部分從南非、紐西蘭出發的,相對比較小眾暫不介紹。)相對來說是其中時間最短,價格也最便宜的,可入門級欣賞南極的冰川、動物等。
  • 我的南極之旅——序幕
    1985年我國在南極建立了第一個科考站長城站,對南極科考的報導讓我知道南極那也是科研人員才去的地方,與我們普通人應當是無緣的。直到2017年我去紐西蘭旅遊,在基督城機場參觀了國際南極中心,通過視頻、圖片、實物、及模擬體驗對南極有了較為詳細的了解,才開始對去南極有了切實的嚮往。2018年在冰島乘船遊覽冰河湖時,壯觀的冰山和冰川強烈地震撼了我,由此堅定了必去南極的信心。
  • 德雷克海峽——擋在你與天堂之間的魔鬼死亡重金屬樂章
    南極已經夠美的了,天堂還是等死後再去吧。不過說實在的,對於搭乘郵輪前往南極的旅行者來說,德雷克海峽是投入夢幻之境前的瘋狂序曲,如果把純淨至極的南極比作上帝恩賜給人類的天籟之音,那麼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峽的48小時,絕對是擋在你與人間天堂的魔鬼死亡重金屬樂章。
  • 點燃我激情的3個地方:戈壁、南極、德雷克海峽
    我在清單上划去了戈壁,下一站:南極。2.南極2012年,1月10日,我從阿根廷的烏斯懷亞登船,出發去南極。我講, 我為什麼要去南極; 我是如何買票的; 我為了拿到阿根廷的籤證,是如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組了一個「一個人的旅行團」;....
  • 雷蒙叔叔 | 穿越德雷克海峽
    探險隊長Tessa說,我們的船大約在4個多小時後進入德雷克海峽。用40多個小時穿越這片水域,是從南美洲到達南極洲最近的航路。德雷克海峽這片水域,從地理上講,它隔開了南美洲與南極洲,貫通了大西洋與太平洋;從生物學上講,這片營養豐富的海域是很多種海洋生物與海鳥的天堂;在探險家和旅行者日誌裡,它是真實版的「Rock with You」(邁克傑克遜的歌);在西班牙的文化裡,這個重要的航道叫作The Mar de Hoces(荷塞西海),不是所謂的德雷克海峽(The Drake
  • 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峽,德雷克海峽有多險?萬噸巨輪搖晃得像樹葉
    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是南冰洋的一部分,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為世界最寬、最深的海峽。。德雷克海峽是世界各地到南極洲的重要通道。由於受極地旋風的影響,海峽中常常有狂風巨浪,有時浪高可達一二十米。從南極滑落下來的冰山,也常常漂浮在海峽中,這給航行帶來了困難。
  • 旅行筆記:通過德雷克海峽之旅
    23點,遊船進入了南美洲和南極半島-德雷克海峽之間臭名昭著的航道。德雷克海峽是智利中的合恩角和南美洲最南端的南美洲和大西洋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水域延伸到南大洋。英國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橫渡麥哲倫海峽後,唯一倖存的船被風吹向南方,這一事件使人們合理地推斷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有開闊水域,後來,他以德雷克命名。荷蘭航海家威廉·肖盾駕駛「Eendracht號」通過德雷克海峽到達第一個成功,在航行期間正式命名為合恩角。
  • 想去南極旅遊,看了很多攻略,都說德雷克海峽暈船比較厲害,有沒有去...
    答|百度派 @capa_008先看下這個圖:南極大陸被南大洋所包圍。而圖中畫圈的南極半島是我們通常的南極旅行之地。相信也是樓主諮詢的南極旅行的目的地。絕大部分的南極旅行遊船都是從阿根廷最南端的烏斯懷亞出發,經過圖中的德雷克海峽抵達南極半島。為什麼會暈船呢?德雷克海峽長900公裡左右。一般航行時間40小時左右,具體時長要看船隻。基本上往返是4天左右。這裡常年駐守著西風,是著名的西風帶。風高浪急是常態。因此,Drake Passage有個綽號叫「怒吼海峽」。什麼叫風高浪急?大概是這個樣子的。船隻的傾斜角度有時候能達到45°。
  • 南極之旅:一場值得銘記終生的修行
    南極,原來只有冒險家和科學家去得,現在我們普通人也去得。南極之旅,是一場值得終生銘記的修行。預計下午在烏斯懷亞碼頭登船,登船後為了您的安全起見,全體遊客均必須參加關於海上生命安全的海事監管所要求的一次棄船演習,之後我們的船將啟航傍晚時分迎著夕陽, 將緩緩航經美麗壯觀的比格爾海峽開始精彩的探索南極之旅,歡迎全體遊客到戶外甲板欣賞美麗的比格爾海峽風景!
  • 世界的盡頭不在烏斯懷亞,南極奇幻之旅:走到世界的盡頭
    除了她離我們的距離的遙遠更因她和最近的南美大陸中間隔著一條德雷克海峽。 6個州中最小的一個島州,由300多個小島組成,位於澳大利亞的南面,大自然主宰著一切,它是澳大利亞聯邦唯一的島州,號稱「天然之州」,也被譽為「蘋果之島」。
  • 航海員的海上墳場,恐怖的德雷克海峽
    清晨走上甲板,看了看南極洲最後的安靜畫面,馬上又要通過德雷克海峽徹底與南極告別了。南極這塊人類最後一塊淨土是我們人類能活著見到的唯一的天堂。
  • 地圖看世界;直布羅陀海峽、德雷克海峽及土耳其海峽
    俄羅斯崛起之後,控制土耳其海峽一直是俄羅斯南線的戰略目標。三,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 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長300千米,寬900-950千米,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5248米。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是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線。德雷克海峽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竟達970千米,最窄處也有890千米。同時,德雷克海峽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
  • 一張十幾萬的南極船票,南極如此有魅力?
    南極,冰雪大陸,地球上的極寒之地,。南極地區不屬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由於氣候異常寒冷,也沒有人類長期在此居住,只有科考人員短期的居住在南極做科研。近幾年,大連康輝旅行社的小編發現,極地旅遊不再因寒冷沒有人去,那種帶有挑戰性的地方令很多人心馳神往,近些年去南極旅遊的趨勢直線上升,尤其是熱愛旅遊的中國人。來自相關部門的數據顯示,去冰雪大陸進行冒險之旅的人越來越多了,特別是熱愛旅遊的中國人,造訪南極的,在過去10年時間裡暴增了近40倍。
  • 穿越地球上最恐怖的魔鬼海峽
    去南極有一道坎,會讓暈船的人痛不欲生,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德雷克海峽」,說到這個魔鬼海峽很多人是聞之色變。為了穿越德雷克海峽,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提前就嗑起了暈船藥作為保險。而來回德雷克海峽的四天裡,10米的海浪算是它平靜的狀態,20多米的浪高才是它原本的面目。
  • 2018春節南極探險
    用餐:早/X/X住宿:Las Hayas或同級D4(2月13日): 烏斯懷亞—比格爾海峽早餐後,前往★火地島國家公園★遊覽(不少於3小時)。下午16時左右在碼頭登船,開始精彩的探索南極之旅!註:最終登船時間按照船方當天最終確認時間為準。
  • 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峽,德雷克海峽到底有多險?網友:越美麗越危險
    文/仗劍走天涯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峽,德雷克海峽到底有多險?越是美麗的越危險,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峽,德雷克海峽到底有多危險?網友:他表面有多美麗,背後就有多危險!德雷克海峽不僅是世界上最寬距離的海峽,也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航道之一, 還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其實光聽這些噱頭都知道德雷克海峽到底有多麼大的吸引力了。但是不可忽視的有的這些名頭所蘊含危險的含金量也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