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我激情的3個地方:戈壁、南極、德雷克海峽

2020-12-11 劉潤

商業洞察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程志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770篇原創文章

前些天的文章《劉潤:疫情之下,我建議你認識這三個人》中提到,

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需要冰鎬和安全繩才能攀登的崗什卡雪山;是人類可以徒步登頂的最高峰吉力馬札羅;是站在那裡1秒環遊世界、望向哪裡都是南的北極點。還有,還有,那個被英雄故事填滿的南極。

就有同學在後臺對我說:

潤總,注意安全,這些不是旅行,已經是探險了。

特別感謝同學的好意,我這不是自虐,我是把這些活動當做一種訓練:訓練你的一種明知特別困難,卻還是一定要做到的決心。

為什麼訓練這個?

因為在我們創業過程中,是一個困難接著一個困難,一個沒想到接著一個沒想到。

競爭中輸了一仗,你可以說是因為我們沒有原子彈,也可以說我們沒有對手殘暴,但我們堅守了價值觀。

但是,但是。

我們創業,我們的工作,不就是在沒有原子彈並堅守價值觀的情況下,還要成功嗎?

所以,你一定要具備這種「即使明知特別困難,也一定要做到」的決心。

你才能挺過去,迎來你的春天。

今天,我就鬥膽以我為例,說說這些旅行給我的訓練,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1.戈壁

2009年2月。南京。喜來登酒店。

這是我加入微軟的第十年,我已經習慣了這種白天不斷交流,晚上寫信回信,到處出差的生活。

像很多公司白領一樣,我不清楚我是盼望白天,還是渴望夜晚。

連續更換著酒店,十年如一日。

我來到早餐廳與汪治會和,一起吃早餐。

現在已經無法回憶我們因何聊起了他的戈壁挑戰經歷。

但是他的一句話,現在仍然歷歷在目。

他說,

我走完戈壁,掉了三個腳趾甲蓋。

我一激靈,來了精神,追問他是怎麼掉的。

他就給我講了他那次戈壁挑戰經歷,

如何4天走140公裡;如何把衛生巾墊在鞋裡;如何排隊讓護士挑破大大的水泡;最終指甲蓋又是如何掉落;......

原來指甲蓋是這麼掉的。

平常怎麼有這麼好的機會,戈壁這個地方,得去。

為什麼?

4天、140公裡,對我來說,完成這個事,還真有點難,值得嘗試。

— —

於是,2009年,5月,我走完了戈壁。

這是一次修行,我艱難地走完全程,整個過程稀裡譁啦,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回顧】。

而且,很不幸,即使我做了充足的準備,那次活動,我還是受傷了。

為什麼受傷?

那是戈壁挑戰賽的第2天,沙漠中氣候突變,能見度很低,舉目無人。

辨別方向只能靠GPS和對講機,否則有迷路危險。

恰好那天,我遇到了一個女生,沒帶GPS和對講機。

她......這膽子也太大了。

我只好陪著她一起走。走著走著,她說走累了。我嚇壞了,想,我可真的背不動你啊。

結果她悠悠地說,

要不我們跑兩步吧。

啥?走累了就跑兩步,這...這能行嗎?

見我疑惑,她很耐心給我解釋,說跑步、走路用的肌群不一樣等等。

說服了我。

於是陪著她,跑跑走走,完成了第二天。

第三天開始我就完全不好了。。。

後來,後來,我才知道,那個我陪著她跑跑走走的女生,是女子組第一名。。。

沒想到,沒想到。

真正比徒步能力,我才是那個需要幫助的人。

是不是特別像創業,一個困難接著一個困難,一個沒想到接一個沒想到。

最後,還好,還好,我拖著一條傷腿,還是完成了那次徒步。

我做到了。

而且是在我有了失誤,把難度係數從艱難提升為地獄模式之後。

跨過終點那一瞬間,你就像完全跨出了自己,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醍醐灌頂。

這種訓練「自己明知特別困難,還是一定要做到」的活動開啟後,就無法停止。

我在清單上划去了戈壁,下一站:南極。

2.南極

2012年,1月10日,我從阿根廷的烏斯懷亞登船,出發去南極。

去完成又一件對我來說很困難,但是逼著自己一定要做到的事。

南極,這個地球最南端的陸地,四季都是冬天,只有寒冷與更寒冷的區別。

這裡測到過自然界最冷的溫度:零下89.5度。

南極,也是這個世界上風最大的地方。

12級颱風是33米/秒。南極有時的風速可以達到100米每秒。

一位日本科學家走出營地餵狗,大風把他吹走,他的屍體最後在4-5公裡之外的地方找到。

當我把去南極的想法說給朋友們。

甚至有朋友語重心長的對我說,

你要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

但我還是決定要去。

在網上買了一張去南極的船票。就是這張從阿根廷登船出發的船票。

— —

登船之後,登船的旅客開始互相聊天。

這艘船一共有99個人,來自14個國家。

我講,

我為什麼要去南極; 我是如何買票的; 我為了拿到阿根廷的籤證,是如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組了一個「一個人的旅行團」;....

我覺得我已經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難,算是滿離奇的經歷了。

但這也只是我覺得。

比如,船上有個來自舊金山(San Francisco)美國小夥。他覺得工作太無聊了,於是決定去旅行。

去哪兒呢?

於是就蒙著眼在地圖上隨便一指,發現竟然指到是南極。

沒辦法。

他就用他的所有積蓄買了一張機票飛到了烏斯懷亞。

全部積蓄只夠烏斯懷亞,那怎麼辦,比辦不了籤證刺激多了。

他於是又不得不在烏斯懷亞做起他覺得無聊的工作。

慢慢攢錢買船票。

全價票是買不起的,他只能搶「最後一分鐘船票」。

什麼是「最後一分鐘船票」?

就是一艘船,總歸有各種原因,有人沒趕上乘船,所以就會把這樣的票打折,拿出來便宜賣掉。

這個美國小夥,最終搶到了「最後一分鐘船票」。

順便說一句,據說這兩年因為去南極的中國遊客越來越多,這「最後一分鐘船票」價格也很高了。

於是這個美國小夥順利登船。

然後呢?

沒想到啊沒想到。

他很快就跟一個澳大利亞小姑娘走到了一起。

我突然之間覺得這很像某一部電影的場景,於是趕快去檢查,是不是有足夠的救生艇。

3.德雷克海峽

如果你問坐船去南極的人,最困難的是什麼?

很多人估計都會說,那就是穿越德雷克海峽。

如何難?

我們聽聽他的名字吧:「殺人西風帶」、「暴風走廊」、「魔鬼海峽」,「死亡走廊」。

還能再艱險些嗎?

事先我就充分認識到德雷克海峽的艱險。我不暈飛機,也不暈車,所以估計自己不大會暈船。

但以防萬一,還是事先買了一些從日本代購的暈船藥,據說效果很好。

如果你問我德雷克什麼感覺?

天旋地轉、五味翻騰。

暈的天旋地轉,吐得五味翻騰。

這時,我意識到,我當初所謂「充分認識到的艱險」是遠遠不夠的。

你可能會說,你不是帶很厲害的暈船藥了嘛。

是的。這個藥效絕對沒得說。

那為什麼還這麼暈?

沒想到啊沒想到,暈船藥應該提前吃好。

可怕的德雷克海峽。

吐累了,我就躺在床上一動不動,想著那些激勵我來南極的英雄。

斯科特、阿蒙森、沙克爾頓,我們前面文章已經詳細介紹過。【點擊回顧】

和他們遭遇的相比,暈船算的了什麼。

斯科特、阿蒙森的兩家創業公司,目標直指南極點。

兩個團隊出發的時間差不多,斯科特團隊人數還更多,可最終還是比阿蒙森團隊晚到了一個多月。

這意味著,阿蒙森團隊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到達南極的團隊會被永載史冊。

而斯科特團隊晚了一個月不但沒有了榮耀,也導致回去的路上天氣非常差,最終遇難。

他們都是英雄。

大本營團隊找到斯科特屍體的時候,他的身邊還有用於科研的巖石標本和各種資料。

這些資料為後來南極地質學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斯科特,永遠消失在了南極。

最後的話

相信你聽完這個故事後,可能會有很多感悟。

很多人說是市場環境不好,疫情來了,沒法做生意,冬天來了。

但南極對我們來說,哪天不是冬天?

我們創業,不就是在沒有原子彈還要堅守價值觀的情況下,必須成功嗎?

所以,祝你具備這種即使明知特別困難,也一定要做到的決心。

只有,這樣你才能挺過去,熬過整個冬天,那你將像阿蒙森團隊一樣,擁有整個世界的春天。

— —

最後,感謝戈壁、南極、北極、吉力馬札羅、崗什卡雪山等等這些挑戰,這些明知對我來說其實特別困難,但我還最終還是完成了的挑戰。

謝謝。

這時,有可能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會說羨慕我,說自己已經缺少了這種激情。

我想對你說:有時候你會覺得喪失了激情,我知道,那是一個夢想燒盡了。

點燃它,去挑戰吧。

加油。

相關焦點

  • 南極之旅——穿越德雷克海峽
    明天我們可是要過德雷克海峽啦!」臺下仍然只是一片呵呵。從報了這個團開始,「暈船」這件事兒就一直在我們的頭腦中揮之不去。船代和去過的朋友都說船上有安排,前臺備有暈船藥,剩下的要看運氣。離開南喬治亞島,駛向南極半島的時候,我們的船曾經穿越了「咆哮西風帶」,這是南半球西風帶的形象稱呼。
  • 圖說南極之旅(三)穿越魔鬼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最南端和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之間,是兩大洲分界的地方,也是太平洋、大西洋交匯的地帶。總結這幾次眩暈,除了一次在餐廳,其餘都發生在我們三個人的房間裡,而我拍打擾老爸和妹妹的休息,所以總共就回過三四次房間,且每次拿完東西快速離開,基本沒在房間呆著。這是個有意思的現象,說明這麼短的時間內,我在我們房間內發生暈船的指數非常高,而在其它地方基本無恙。這裡面有什麼貓膩呢?
  • 你想去南極嗎?你知道德雷克海峽嗎?
    2020年9月4日 星期五 晴我想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就是在此生能去一趟南極!那我們應該怎樣去呢?但是,在這個鬼魔海峽......德雷克海峽以其狂濤巨浪聞名於世,由於太平洋、大西洋在這裡交匯,加之處於南半球高緯度,因此,風暴成為德雷克海峽的主宰。海峽內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颶風狂浪,一年365天,風力都在8級以上。即便是萬噸巨輪,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也被震顫得像一片樹葉。
  • 去南極怎樣才能不暈船?飛越「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
    而對於船客領隊們來說,南極旅途中令人難忘的,除了美得窒息的南極,還有臭名昭著的「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這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德雷克海峽是全球公認風浪最大的地區之一,卻又偏偏是乘船前往南極半島的必經之地,並且航程漫長,即使乘坐現代化的極地探險郵輪,也需要長達48個小時。所以船客領隊們每一次從南極回來,都不會忘記吐槽那四天四夜的「難忘」經歷。據說當年航海走遍全世界的博物學家達爾文,在經過德雷克海峽時也暈船不止。
  • 穿越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在登上這艘去南極的大船之前,我還沒意識到這是怎樣的一次旅行。因為對預計幾天的茫茫海上航行,即將到達的地球最南端的極點,會遇見什麼看到什麼遭遇什麼,對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來說完全是個未知的經驗。幾個小時後,在出比格爾海峽的搖晃前行中,慢慢展開了認知。
  • 旅行筆記:通過德雷克海峽之旅
    回到船艙,我吃了兩片暈船藥,我把桌上的東西收拾起來,以防船搖晃和滑動,我洗了澡就睡著了。23點,遊船進入了南美洲和南極半島-德雷克海峽之間臭名昭著的航道。德雷克海峽是智利中的合恩角和南美洲最南端的南美洲和大西洋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水域延伸到南大洋。
  • 德雷克海峽——擋在你與天堂之間的魔鬼死亡重金屬樂章
    這最後一項可萬萬不能體驗,天堂再美我想世界上也沒一個人想在活著的時候去看看。南極已經夠美的了,天堂還是等死後再去吧。不過說實在的,對於搭乘郵輪前往南極的旅行者來說,德雷克海峽是投入夢幻之境前的瘋狂序曲,如果把純淨至極的南極比作上帝恩賜給人類的天籟之音,那麼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峽的48小時,絕對是擋在你與人間天堂的魔鬼死亡重金屬樂章。
  • 航海員的海上墳場,恐怖的德雷克海峽
    清晨走上甲板,看了看南極洲最後的安靜畫面,馬上又要通過德雷克海峽徹底與南極告別了。南極這塊人類最後一塊淨土是我們人類能活著見到的唯一的天堂。
  • 想去南極旅遊,看了很多攻略,都說德雷克海峽暈船比較厲害,有沒有去...
    答|百度派 @capa_008先看下這個圖:南極大陸被南大洋所包圍。而圖中畫圈的南極半島是我們通常的南極旅行之地。相信也是樓主諮詢的南極旅行的目的地。絕大部分的南極旅行遊船都是從阿根廷最南端的烏斯懷亞出發,經過圖中的德雷克海峽抵達南極半島。為什麼會暈船呢?德雷克海峽長900公裡左右。一般航行時間40小時左右,具體時長要看船隻。基本上往返是4天左右。這裡常年駐守著西風,是著名的西風帶。風高浪急是常態。因此,Drake Passage有個綽號叫「怒吼海峽」。什麼叫風高浪急?大概是這個樣子的。船隻的傾斜角度有時候能達到45°。
  • 世界的盡頭,神秘嚮往的地方-南極1
    嗨、各位朋友,有關旅行的話題確實太多太多,我想各位都是旅行家,每人都有好多故事,這次,咱們講的南極這個神秘而又嚮往的地方。這次為什麼要選擇南極這個題材呢?從烏斯懷亞到此行的目的地,南極半島就隔了一條德雷克海峽。地球非常奇妙啊,尤其是男人呢喜歡佔據,說我到地球上哪個哪個點。世界上這個在大西洋有兩個犄角是吧,在南非的那個犄角,是好望角大家都知道是吧,那麼到了這個活力島往南航行時間不長的地方,有個角叫合恩角,這個地方就是非洲大陸的盡頭了,和好望角應該是遙遙相對。好了,結束了飛機的航程,大家可以開始乘船了。請聯繫好船隊帶著你們向南極出發吧!
  • 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峽,德雷克海峽到底有多險?網友:越美麗越危險
    文/仗劍走天涯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峽,德雷克海峽到底有多險?越是美麗的越危險,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峽,德雷克海峽到底有多危險?網友:他表面有多美麗,背後就有多危險!德雷克海峽不僅是世界上最寬距離的海峽,也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航道之一, 還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其實光聽這些噱頭都知道德雷克海峽到底有多麼大的吸引力了。但是不可忽視的有的這些名頭所蘊含危險的含金量也是實至名歸。
  • 那裡是最靠近南極的地方,也被稱之為世界的盡頭,跟南極隔海相望
    南極這個地方對於很多人來說大都是一生難以抵達的地方,而對於那些已經走遍全球好幾十個國家的旅遊達人來說更是被當作一個終極目標的旅遊目的地,在南極聽到的一切聲音都只會讓人覺得心靜,這裡還有非常可愛的企鵝,它們的下頜有一道黑色的條紋,像是海軍軍官的帽帶,所以它們的名字也叫帽帶企鵝哦!
  • 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峽,德雷克海峽有多險?萬噸巨輪搖晃得像樹葉
    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是南冰洋的一部分,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為世界最寬、最深的海峽。。德雷克海峽是世界各地到南極洲的重要通道。由於受極地旋風的影響,海峽中常常有狂風巨浪,有時浪高可達一二十米。從南極滑落下來的冰山,也常常漂浮在海峽中,這給航行帶來了困難。
  • 開往德雷克的午夜陽光號
    站在高處,第一眼,看到了那艘將要帶我去南極的那艘郵輪。上海飛墨西哥城14.5小時,墨西哥城飛智利聖地牙哥8小時,聖地牙哥飛蓬塔阿雷納斯3.5小時,一共飛了3次,整整飛了26小時,我才到達這裡,真心不易。經過安檢,我一腳踏進了海達路德郵輪——午夜陽光號。
  • 去南極旅行,這六個地方非去不可!
    南極這裡是人類文明的盡頭,也有人說這裡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在廣袤純淨的南極,地球盡頭的白色大陸,從哪裡開始領略最極致的風景呢?南極的魅力難以用文字述說清楚,因為去過南極旅行的人,回來後總是朝思暮想,而沒去過南極旅行的人,總是心心念念。
  • 遊記:開往德雷克海峽
    夸克探險遊輪公司自1991年以來專注於極地探險,擁有很強抗冰性能的探險船或破冰船巡遊南極和北極,是最大、最多樣化的探險船隊。海鑽石號是夸克遊輪公司中最大的中型探險船之一,可搭載乘客189名,配有兩部穩定裝置和具有抗冰性能的船體,同時還具備世界上最先進的抗海浪平衡系統,有效降低遊輪橫穿德雷克海峽晃動程度,目前南極洲唯一獲得碳平衡認證航海遊輪。
  • 德雷克海峽發生5.5級地震 德雷克海峽地理位置科普
    德雷克海峽發生5.5級地震 德雷克海峽地理位置科普時間:2020-02-08 19:35   來源:蘇州都市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德雷克海峽發生5.5級地震 德雷克海峽地理位置科普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8日2時52分在德雷克海峽(南緯59.43度,西經60.15度)發生5.5級地震
  • 我的南極之旅——序幕
    最早了解到南極,是看了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一套《走向未來》叢書,其中有一本《探險與世界》,介紹了阿蒙森與斯科特為爭當第一個到達南極點而進行的角逐,他們那種無畏的探險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也讓我知道南極那是探險家才去的地方。
  • 南極攻略 | 心中想去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能抵達
    我朋友點子準,秒到了3個名額,還原價出我一個,可惜那時候我沒年假了~~~15天哪那麼隨隨便便就能請出來的啊。現在想想挺後悔的,不然4年前,我就已經實現夢想了。但想去南極旅行的種子,算是在內心中種下了。2)南極怎麼去?目前,有4個地方可以去南極,紐西蘭、南非、以及南美洲的蓬塔阿雷納斯和烏斯懷亞。紐西蘭和南非都是飛過去的,佔比連1%都不到,價格又是超級的貴,所以今天小編就不介紹了,一般如果家裡沒礦,也不會從這兩個地方走。
  • 地圖看世界;直布羅陀海峽、德雷克海峽及土耳其海峽
    俄羅斯崛起之後,控制土耳其海峽一直是俄羅斯南線的戰略目標。三,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 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長300千米,寬900-950千米,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5248米。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是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線。德雷克海峽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竟達970千米,最窄處也有890千米。同時,德雷克海峽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