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

2020-12-12 美食小廚房l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在登上這艘去南極的大船之前,我還沒意識到這是怎樣的一次旅行。因為對預計幾天的茫茫海上航行,即將到達的地球最南端的極點,會遇見什麼看到什麼遭遇什麼,對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來說完全是個未知的經驗。幾個小時後,在出比格爾海峽的搖晃前行中,慢慢展開了認知。我們乘坐的法籍龐諾郵輪北冕號,是艘10944噸的探險郵輪,帶有先進的抗風浪平衡翼和破冰能力。同船隊友來自四面八方,均可謂高端大氣上檔次:「胡潤百富榜」的創始人胡潤先生、深圳企業家攝影協會曾主席、長江商學院的精英團隊等等等等,真正是臥虎藏龍。再過幾個小時,居然又聽到隊友裡有兩位就是「胡潤百富榜」的榜中人物!嘖嘖。

是南美洲智利合恩角與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海峽,是南冰洋的一部分,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該海峽東西長300公裡,南北寬900至950公裡,最窄處寬645公裡,最大深度5248米,最小深度80米。當地位於六十度西風帶,以多風暴著名,一整年的海相都相當惡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航道之一,也是從烏斯懷亞港口出發去南極的必經之路。

在烏斯懷亞,我們就看到了港口好多的鷗鳥起起落落,而且隨著我們船的前進,一路跟在我們船的後面飛翔,或左或右,不離不棄海鷗(學名:Laruscanus)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鷗。一般食小魚和其他水生生物。及無斑環的細嘴綠黃色,白尾,初級飛羽羽尖白色,具大塊的白色翼鏡。冬季頭及頸散見褐色細紋,有時嘴尖有黑色。船尾翻起的浪花裡,有它們喜歡的美味魚蝦。

南極海燕,類屬於管鼻鳥,它們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嘴角上有一個鼻孔狀的管子,與胃相通,平時有鼻涕似的糊狀物封閉,應急時作為防禦的武器。南極海燕屬於海燕科,築巢在海邊陡峭的巖壁,但也有棲息在內陸地區,並喜歡大量聚在一起。通常不越過南緯60°s以北。

在我們經受德雷克海峽的巨浪之苦時,轉頭舷窗外,依然是海鷗、海燕、信天翁們在浪湧上矯健的身影。經過兩天的風浪洗禮,我們終於通過的德雷克海峽的考驗,「獲準」進入南極圈。在經受8米大浪的時候,船上眾多隊友都扛不住,紛紛躺倒,去餐廳吃飯的人銳減。許多人起不了床,成了南極宅男宅女,哈哈。我私下不止一次聽到幾個隊友實在撐不住了,連呼:給我安排一架直升機,我要飛回烏斯懷亞,我不去了!因為回程依然要再次經過這魔鬼海峽,想想確實讓暈船的人絕望。我堅持著去餐廳吃飯,遭遇大浪時,頻繁的大幅度傾斜的船體,把所有餐桌上的東西全掀翻在地,引發了一次次的驚叫。但是看到那些船員們儘管也在耳後貼著暈船帖,仍堅持著收拾狼藉的杯盤,繼續端盤送餐,不禁讓我對他們暗生敬意。

德雷克海峽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竟達970公裡,最窄處也有890公裡。同時,德雷克海峽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其最大深度為5248米,如果把兩座華山和一座衡山疊到海峽中去,連山頭都不會露出海面。德雷克海峽以其狂濤巨浪聞名於世———由於太平洋、大西洋在這裡交匯,加之處於南半球高緯度,因此,風暴成為德雷克海峽的主宰。海峽內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颶風狂浪,一年365天,風力都在八級以上。即便是萬噸巨輪,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也被震顫得像一片樹葉。這片終年狂風怒號的海峽,歷史上曾讓無數船隻在此傾覆海底。於是,德雷克海峽被人稱之為「殺人的西風帶」、「暴風走廊」、「魔鬼海峽」,是一條名符其實的「死亡走廊」。

感謝你與本編的一同成長 百忙之中的瀏覽 您的評論、點讚和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舞 我們下期再會

相關焦點

  • 飛越「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
    而對於船客領隊們來說,南極旅途中令人難忘的,除了美得窒息的南極,還有臭名昭著的「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這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德雷克海峽是全球公認風浪最大的地區之一,卻又偏偏是乘船前往南極半島的必經之地,並且航程漫長,即使乘坐現代化的極地探險郵輪,也需要長達48個小時。所以船客領隊們每一次從南極回來,都不會忘記吐槽那四天四夜的「難忘」經歷。據說當年航海走遍全世界的博物學家達爾文,在經過德雷克海峽時也暈船不止。
  • 德雷克海峽——擋在你與天堂之間的魔鬼死亡重金屬樂章
    不過說實在的,對於搭乘郵輪前往南極的旅行者來說,德雷克海峽是投入夢幻之境前的瘋狂序曲,如果把純淨至極的南極比作上帝恩賜給人類的天籟之音,那麼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峽的48小時,絕對是擋在你與人間天堂的魔鬼死亡重金屬樂章。
  • 圖說南極之旅(三)穿越魔鬼德雷克海峽
    確認了一下,不是在做夢,馬上意識到,郵輪已過南美洲的最南端——合恩角,進入臭名卓著的德雷克海峽了。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最南端和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之間,是兩大洲分界的地方,也是太平洋、大西洋交匯的地帶。
  • 地圖看世界;直布羅陀海峽、德雷克海峽及土耳其海峽
    俄羅斯崛起之後,控制土耳其海峽一直是俄羅斯南線的戰略目標。三,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 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長300千米,寬900-950千米,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5248米。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是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線。德雷克海峽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竟達970千米,最窄處也有890千米。同時,德雷克海峽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
  • 「雪龍」號穿越「魔鬼西風帶」
    新華社「雪龍」號11月18日電(記者劉詩平)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北京時間18日16時離開澳大利亞霍巴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這是「雪龍」號本航次中首次穿越「魔鬼西風帶」。
  • 穿越地球上最恐怖的魔鬼海峽
    去南極有一道坎,會讓暈船的人痛不欲生,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德雷克海峽」,說到這個魔鬼海峽很多人是聞之色變。為了穿越德雷克海峽,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提前就嗑起了暈船藥作為保險。而來回德雷克海峽的四天裡,10米的海浪算是它平靜的狀態,20多米的浪高才是它原本的面目。
  • 南極之旅——穿越德雷克海峽
    明天我們可是要過德雷克海峽啦!」臺下仍然只是一片呵呵。從報了這個團開始,「暈船」這件事兒就一直在我們的頭腦中揮之不去。船代和去過的朋友都說船上有安排,前臺備有暈船藥,剩下的要看運氣。離開南喬治亞島,駛向南極半島的時候,我們的船曾經穿越了「咆哮西風帶」,這是南半球西風帶的形象稱呼。
  •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
    據新華社11月18日消息,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北京時間18日16時離開澳大利亞霍巴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這是「雪龍」號本航次中首次穿越「魔鬼西風帶」。據了解,西風帶位於南北緯40度至60度,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由於從副熱帶高壓流向副極地低壓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偏轉成西風。海水受到西風推動形成了世界上最強勁的洋流「西風漂流」,又由于洋流區域中沒有大陸,西風受到的摩擦力小,海水暢流無阻,流速極快,行船危險係數較高,因而有「魔鬼西風帶」之稱。
  • 航海員的海上墳場,恐怖的德雷克海峽
    清晨走上甲板,看了看南極洲最後的安靜畫面,馬上又要通過德雷克海峽徹底與南極告別了。南極這塊人類最後一塊淨土是我們人類能活著見到的唯一的天堂。
  • 你知道德雷克海峽嗎?
    但是,在這個鬼魔海峽......德雷克海峽以其狂濤巨浪聞名於世,由於太平洋、大西洋在這裡交匯,加之處於南半球高緯度,因此,風暴成為德雷克海峽的主宰。海峽內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颶風狂浪,一年365天,風力都在8級以上。即便是萬噸巨輪,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也被震顫得像一片樹葉。
  • 雷蒙叔叔 | 穿越德雷克海峽
    探險隊長Tessa說,我們的船大約在4個多小時後進入德雷克海峽。用40多個小時穿越這片水域,是從南美洲到達南極洲最近的航路。德雷克海峽這片水域,從地理上講,它隔開了南美洲與南極洲,貫通了大西洋與太平洋;從生物學上講,這片營養豐富的海域是很多種海洋生物與海鳥的天堂;在探險家和旅行者日誌裡,它是真實版的「Rock with You」(邁克傑克遜的歌);在西班牙的文化裡,這個重要的航道叫作The Mar de Hoces(荷塞西海),不是所謂的德雷克海峽(The Drake
  • 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峽,德雷克海峽有多險?萬噸巨輪搖晃得像樹葉
    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是南冰洋的一部分,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為世界最寬、最深的海峽。。德雷克海峽是世界各地到南極洲的重要通道。由於受極地旋風的影響,海峽中常常有狂風巨浪,有時浪高可達一二十米。從南極滑落下來的冰山,也常常漂浮在海峽中,這給航行帶來了困難。
  • 竇老師極地之旅(17)【南極】穿越西風帶:看海鷗,望冰山
    從火地島到此行的第一站——南極洲的南設特蘭群島約800公裡,其間要穿越300公裡的德瑞克海峽。上午還是晴空萬裡,下午進入西風帶,風浪逐漸加大...2.我們的船在風高浪大的「西風帶」劇烈搖晃著,左右擺幅達30-40度!大部分人都暈船了。唯有矯健的海鷗和信天鷗們,在追逐著我們的「烏斯懷亞號」上下翩飛...
  • 世界上最寬的海峽 世界上最寬的海峽是什麼
    世界上最寬的海峽是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火地島和南極半島之間,溝通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海峽,最狹窄處的寬度達900千米。深度最大的海峽也是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最大深度達5840米。德雷克海峽是以發現者16世紀英國私掠船船長弗朗西斯·德雷克的名字命名,德雷克本人最後並沒有航經該海峽,而選擇行經較平靜的麥哲倫海峽。
  • 旅行筆記:通過德雷克海峽之旅
    23點,遊船進入了南美洲和南極半島-德雷克海峽之間臭名昭著的航道。德雷克海峽是智利中的合恩角和南美洲最南端的南美洲和大西洋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水域延伸到南大洋。英國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橫渡麥哲倫海峽後,唯一倖存的船被風吹向南方,這一事件使人們合理地推斷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有開闊水域,後來,他以德雷克命名。荷蘭航海家威廉·肖盾駕駛「Eendracht號」通過德雷克海峽到達第一個成功,在航行期間正式命名為合恩角。
  • 「魔鬼西風帶」裡的極限挑戰
    浮標布放現場北京時間4月2日13時,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南大洋「魔鬼西風帶」搶抓時間窗口,成功布放了1套可回收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和2套「藍海星」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標誌著我國在西風帶海域環境觀測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合恩角為何被稱為「魔鬼之地」呢?
    大家一聽「魔鬼之地」可能就會感到一絲涼意,的確,在歷史上合恩角這裡曾有500多艘船隻沉沒,兩萬餘人葬身海底,堪稱世界上海況最惡劣的航道!那合恩角到底位於哪裡呢?合恩角,位於南美洲大陸的最南端,屬於智利,是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分界點,實際上它並不是一個岬角,而是一個小島。
  • 德雷克海峽發生5.5級地震 德雷克海峽地理位置科普
    德雷克海峽發生5.5級地震 德雷克海峽地理位置科普時間:2020-02-08 19:35   來源:蘇州都市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德雷克海峽發生5.5級地震 德雷克海峽地理位置科普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8日2時52分在德雷克海峽(南緯59.43度,西經60.15度)發生5.5級地震
  • 點燃我激情的3個地方:戈壁、南極、德雷克海峽
    恰好那天,我遇到了一個女生,沒帶GPS和對講機。她......這膽子也太大了。我只好陪著她一起走。走著走著,她說走累了。我嚇壞了,想,我可真的背不動你啊。德雷克海峽如果你問坐船去南極的人,最困難的是什麼?很多人估計都會說,那就是穿越德雷克海峽。如何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