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在登上這艘去南極的大船之前,我還沒意識到這是怎樣的一次旅行。因為對預計幾天的茫茫海上航行,即將到達的地球最南端的極點,會遇見什麼看到什麼遭遇什麼,對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來說完全是個未知的經驗。幾個小時後,在出比格爾海峽的搖晃前行中,慢慢展開了認知。我們乘坐的法籍龐諾郵輪北冕號,是艘10944噸的探險郵輪,帶有先進的抗風浪平衡翼和破冰能力。同船隊友來自四面八方,均可謂高端大氣上檔次:「胡潤百富榜」的創始人胡潤先生、深圳企業家攝影協會曾主席、長江商學院的精英團隊等等等等,真正是臥虎藏龍。再過幾個小時,居然又聽到隊友裡有兩位就是「胡潤百富榜」的榜中人物!嘖嘖。
是南美洲智利合恩角與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海峽,是南冰洋的一部分,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該海峽東西長300公裡,南北寬900至950公裡,最窄處寬645公裡,最大深度5248米,最小深度80米。當地位於六十度西風帶,以多風暴著名,一整年的海相都相當惡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航道之一,也是從烏斯懷亞港口出發去南極的必經之路。
在烏斯懷亞,我們就看到了港口好多的鷗鳥起起落落,而且隨著我們船的前進,一路跟在我們船的後面飛翔,或左或右,不離不棄海鷗(學名:Laruscanus)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鷗。一般食小魚和其他水生生物。及無斑環的細嘴綠黃色,白尾,初級飛羽羽尖白色,具大塊的白色翼鏡。冬季頭及頸散見褐色細紋,有時嘴尖有黑色。船尾翻起的浪花裡,有它們喜歡的美味魚蝦。
南極海燕,類屬於管鼻鳥,它們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嘴角上有一個鼻孔狀的管子,與胃相通,平時有鼻涕似的糊狀物封閉,應急時作為防禦的武器。南極海燕屬於海燕科,築巢在海邊陡峭的巖壁,但也有棲息在內陸地區,並喜歡大量聚在一起。通常不越過南緯60°s以北。
在我們經受德雷克海峽的巨浪之苦時,轉頭舷窗外,依然是海鷗、海燕、信天翁們在浪湧上矯健的身影。經過兩天的風浪洗禮,我們終於通過的德雷克海峽的考驗,「獲準」進入南極圈。在經受8米大浪的時候,船上眾多隊友都扛不住,紛紛躺倒,去餐廳吃飯的人銳減。許多人起不了床,成了南極宅男宅女,哈哈。我私下不止一次聽到幾個隊友實在撐不住了,連呼:給我安排一架直升機,我要飛回烏斯懷亞,我不去了!因為回程依然要再次經過這魔鬼海峽,想想確實讓暈船的人絕望。我堅持著去餐廳吃飯,遭遇大浪時,頻繁的大幅度傾斜的船體,把所有餐桌上的東西全掀翻在地,引發了一次次的驚叫。但是看到那些船員們儘管也在耳後貼著暈船帖,仍堅持著收拾狼藉的杯盤,繼續端盤送餐,不禁讓我對他們暗生敬意。
德雷克海峽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竟達970公裡,最窄處也有890公裡。同時,德雷克海峽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其最大深度為5248米,如果把兩座華山和一座衡山疊到海峽中去,連山頭都不會露出海面。德雷克海峽以其狂濤巨浪聞名於世———由於太平洋、大西洋在這裡交匯,加之處於南半球高緯度,因此,風暴成為德雷克海峽的主宰。海峽內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颶風狂浪,一年365天,風力都在八級以上。即便是萬噸巨輪,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也被震顫得像一片樹葉。這片終年狂風怒號的海峽,歷史上曾讓無數船隻在此傾覆海底。於是,德雷克海峽被人稱之為「殺人的西風帶」、「暴風走廊」、「魔鬼海峽」,是一條名符其實的「死亡走廊」。
感謝你與本編的一同成長 百忙之中的瀏覽 您的評論、點讚和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舞 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