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號穿越「魔鬼西風帶」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雪龍」號11月18日電(記者劉詩平)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北京時間18日16時離開澳大利亞霍巴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這是「雪龍」號本航次中首次穿越「魔鬼西風帶」。

  西風帶位於南北緯40度至60度之間,由於從副熱帶高壓流向副極地低壓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偏轉成西風,因此稱為「西風帶」。在強勁西風控制下,陸地較少的南半球這一區域洋面風浪較大,行船危險係數較高,因而有「魔鬼西風帶」之稱。

  「雪龍」號氣象預報員汪雷和姚宇告訴記者,霍巴特位於南緯43度,已經在西風帶範圍內,因其本身位處島嶼波影區,島嶼對波浪具有屏障作用。預計「雪龍」號出港駛入寬闊洋面後,將迎來較強風浪。

  他們同時表示,這段時間霍巴特正好處於高壓控制,不利於西風帶氣旋的形成和發展,天氣情況存在有利於「雪龍」號穿越西風帶的窗口。本次穿越西風帶期間,預計將遇到平均7至8級的大風和波高3至4米的海浪。

  「雪龍」號預計4天后穿過西風帶到達浮冰區邊緣,12月初抵達南極中山站附近並進行卸貨作業。

  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11月2日乘「雪龍」號從上海出發,前往南極進行為期162天的綜合科學考察。按計劃,「雪龍」號本航次中將6次穿越「魔鬼西風帶」。

相關焦點

  •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
    據新華社11月18日消息,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北京時間18日16時離開澳大利亞霍巴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這是「雪龍」號本航次中首次穿越「魔鬼西風帶」。因此,「雪龍」號上流傳著一首多年總結出的「西風帶十字歌」:一言不發、兩眼無神、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臟翻騰、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久(九)臥不起、十分難受。而參與本次科考任務的「雪龍」號氣象預報員汪雷和姚宇告訴記者,霍巴特位於南緯43度,已經在西風帶範圍內,因其本身位處島嶼波影區,島嶼對波浪具有屏障作用。
  • 備戰「魔鬼西風帶」「雪龍」號上檢修忙
    11月4日,「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輪機部人員對海水泵作了預防性檢修。在近40℃高溫下,工作人員奮戰了2個多小時,成功排查出一個安全隱患,保障了設備的正常運行。「雪龍」號輪機部負責全船動力和電力系統的運行,職責十分重要。面對即將到來的「魔鬼西風帶」狂風巨浪的考驗,輪機部早早啟動了設備隱患排查工作。
  • 「雪龍2」號順利穿越西風帶駛向南非開普敦
    新華社「雪龍2」號1月16日電(記者劉詩平)當地時間15日20時(北京時間16日2時),「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經過東經23度11分、南緯40度的印度洋海域,順利穿越「咆哮西風帶」,駛向南非開普敦。搭載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的「雪龍2」號完成南極太空人海綜合科考後,於1月10日從太空人海的密集浮冰區起航,向北穿越風浪一向較大的西風帶。從太空人海到開普敦距離較遠,穿越西風帶時間較長,受氣旋影響較多,為此船上有關人員在穿越前仔細規劃了航行路線。除出發時遇到3.5米湧浪、有兩天大霧瀰漫之外,途中整體海況相對較好。
  • 「雪龍」號完成赤道穿越 將在霍巴特與「雪龍2」號匯合
    繼「雪龍2」號10月24日穿越赤道之後,「雪龍」號於10月29日完成了從北半球到南半球的穿越,進入到了「赤道無風帶」。穿越赤道紀念活動本是航海者為了拜祭海神、祈求平安,表達順利返航願望的儀式。29日下午兩點,「雪龍」號上的南極考察隊員來到後甲板,在這裡舉行了熱鬧的過赤道活動。全體考察隊員排成「36」字樣,高舉五星紅旗和第36次考察隊隊旗,進行了合影留念。合影過後,船上照例開展了傳統的拔河比賽。比賽分為4個隊,分別是「雪龍隊」、「綜合隊」、「中山隊」、「泰山隊」,每隊10人。
  • 南極行·記者日誌|「魔鬼西風帶」初體驗:今天你吐了嗎?
    船頭激起的近了20米的浪花,甚至打溼了位於「雪龍」號第七層駕駛室的玻璃。澎湃新聞記者 何鍇 圖「雪龍」2號、「雪龍」號在澳大利亞霍巴特港口補給,短暫相遇後,兩船分別於11月7日和9日起航,正式挺進 「魔鬼西風帶」 ,繼續駛向南極大陸。何謂「魔鬼西風帶」 ?
  • 「魔鬼西風帶」裡的極限挑戰
    浮標布放現場北京時間4月2日13時,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南大洋「魔鬼西風帶」搶抓時間窗口,成功布放了1套可回收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和2套「藍海星」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標誌著我國在西風帶海域環境觀測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冰山雪海探南極 "雪龍"號第35次南極科考航行記
    自2018年11月2日從上海起程執行第35次南極科考任務,「雪龍」號載著科考隊員風雪兼程,創下南極中山站冰上和空中物資卸運歷史紀錄,在咆哮西風帶布下我國第一個環境監測浮標,更經歷意外撞上冰山的險情及成功應對。
  • 「雪龍」號——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原標題:「雪龍」號—— 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北京時間3月4日凌晨3時28分,「雪龍」號極地考察船載著中國第三十五次南極科考隊隊員,由東經107度01分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 穿越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在登上這艘去南極的大船之前,我還沒意識到這是怎樣的一次旅行。因為對預計幾天的茫茫海上航行,即將到達的地球最南端的極點,會遇見什麼看到什麼遭遇什麼,對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來說完全是個未知的經驗。幾個小時後,在出比格爾海峽的搖晃前行中,慢慢展開了認知。
  • 「雪龍2」號首次穿越赤道進入南半球
    圖為10月24日,「雪龍2」號駛過赤道時,考察隊員排成數字「36」圖案隊形,以示紀念。10月24日14時51分,「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載著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從東經148°42′由北向南穿越赤道,進入南半球。駛過赤道那一刻,「雪龍2」號汽笛長鳴。考察隊員排成數字「36」圖案隊形,並舉行了拔河、套圈、擲飛鏢等比賽,以此告別北半球,繼續挺進南極。
  • 特寫:「雪龍」號穿越赤道從南半球回到北半球
    新華社「雪龍」號4月3日電(記者張建松)我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4月3日下午在望加錫海峽順利穿越赤道,從南半球回到北半球。    風平浪靜的赤道海域,以雲蒸霞蔚的晴朗天氣歡迎「雪龍」號遠航歸來。走到甲板上,北半球溼熱的海風撲面而來,一望無際的海面,如寶藍色的絲綢一般平滑,被海風吹起無數細細的皺褶。
  • 「深海勇士」在「魔鬼西風帶」撈出1株稀世珍寶
    搭載「深海勇士」號的「探索一號」母船,近日抵達南緯37度作業區,將在這裡完成本航段最重要的幾次下潛。南緯35度以南就進入了西風帶,環繞地球的這一圈大洋常年刮西風,而且沒有大陸遮擋,氣旋長驅直入,海況很差,「深海勇士」號在將近5米的大浪中下潛,這已經逼近下潛的極限。
  • 中國「雪龍」號極地科考船穿越赤道回歸北半球
    新華社「雪龍」號3月28日電(記者劉奕湛) 中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3月28日1時12分在望加錫海峽順利穿越赤道,從南半球回到北半球。    由於穿越赤道正值午夜,因此「雪龍」號上並沒有舉行特別的紀念活動。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考察隊員沒有睡下,等待這一時刻。
  • 「雪龍」號撞冰山,目前人船安全!多年前「雪龍」號就曾經歷極地脫險
    目前,「雪龍」船運行正常。「雪龍」號此次碰撞,讓不少網友對這艘遠在南極的科考船以及船上的科考隊伍充滿了擔憂和好奇,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篇5年前的特稿,帶您走近遙遠神秘的「雪龍」號。「雪龍」號極地救援全過程 :冒險的理由
  • 「雪龍」船與冰山相撞瞬間首次公開,官方回應網友質疑
    這兩天,正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號科考船,在南極阿蒙森海密集冰區中,撞上了冰山。很多網友很是擔心「雪龍」號的安全,具體情況到底如何?北京時間19日上午10點47分,受濃霧影響,「雪龍」號撞上冰山,撞冰山的消息牽動人心,央視前方隨隊記者發回了獨家視頻。畫面中,「雪龍」號船頭甲板上堆滿了冰雪,初步估計有400立方米,總重量約250噸,船艏桅杆已經斷裂。
  • 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雪龍」號的「身世」揭秘
    2011年10月29日,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隊乘「雪龍」號於上海港啟航奔赴南極。此次考察經歷了西風帶的驚濤駭浪和浮冰區的艱難航行,歷時5個多月,總航程超過2.8萬海裡。內陸隊員在崑崙站期間完成了鑽取了深冰芯頂部120米深冰芯的作業計劃,完成了深冰芯鑽探導向管的安裝;安裝並調試了中國首臺自主研發的「南極巡天望遠鏡」。
  • 「雪龍2」號將首航 中國「雙龍探極」時代將來臨
    2009年1月,「雪龍」號力助中國第25次南極考察隊內陸冰蓋隊在南極內陸冰蓋海拔最高的冰穹A地區實施崑崙站建設。2009/2010年度中國第26次南極科學考察間,「雪龍」號先後6次穿越西風帶。2010年8月26日,正在執行中國第4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號抵達北緯88度26分、直升機抵達北極點開展科學考察,創造了中國北極考察史上考察區域最北的一個新紀錄。2012年7—9月,中國第5次北極科學考察試航東北航道,「雪龍」號成為中國航海史上首艘穿越東北航道的船舶。
  • 考察成果豐碩 「雪龍」號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原標題:考察成果豐碩 「雪龍」號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北京時間3月4日凌晨3時28分,「雪龍」號極地考察船載著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隊員,由東經107度01分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 突出重圍 「雪龍」號成功衝出重冰區
    目前,「雪龍」號正航行在南緯66度45分、東經144度50分的南大洋清水區,海面只有零星浮冰,「雪龍」號輕鬆地航行在海面,繼續踏上環南極洲的科學考察徵程。   現場   一次次向右破冰   7日,期盼已久的西風終於吹到「雪龍」號所在海域,久違的陽光照耀著白色冰面。
  • 「雪龍2」號來了!第一艘「中國製造」極地科考破冰船震撼登場
    從1994年10月至今,中國「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以下簡稱「雪龍」號)共承擔了 22次南極考察和9次北極考察任務,出航 4100多天,航行裡程達75萬餘海裡,見證了中國極地科考的重要時刻。而「雪龍2」號即將開始的南極首航,將開啟中國極地科考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