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船與冰山相撞瞬間首次公開,官方回應網友質疑

2021-02-18 一號哨所

這兩天,正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號科考船,在南極阿蒙森海密集冰區中,撞上了冰山。很多網友很是擔心「雪龍」號的安全,具體情況到底如何?

北京時間19日上午10點47分,受濃霧影響,「雪龍」號撞上冰山,撞冰山的消息牽動人心,央視前方隨隊記者發回了獨家視頻。畫面中,「雪龍」號船頭甲板上堆滿了冰雪,初步估計有400立方米,總重量約250噸,船艏桅杆已經斷裂。

撞擊冰山前,「雪龍」號已提前降速,低於每小時6公裡。撞擊後,船員及時倒車,也降低了冰山對船的損傷。除了桅杆斷裂,部分舷牆受損,「雪龍」號的動力和通訊系統一切正常。

網友紛紛表示:平安就好。不過,也有一些網友提出了疑問:配備了雷達,為什麼探測不到冰山?專家表示,當時在密集冰區,船載雷達的作用有限。

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船基首席科學家 陳大可院士:

因為現在的雷達沒法區分冰山和大片的浮冰,雷達無非就是調它的增益,如果增益大,看起來就是一片全是,要調低它又不敏感,所以根本無法區分,我們需要發展新的技術。

陳院士同時介紹說,當時霧特別大,氣候條件差只能依靠船員瞭望,但是也是到離冰山很近的地方才能觀察到,而且霧來得非常突然。

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船基首席科學家 陳大可院士:

如果一直都是特別大霧,可能我們開始也會很小心。它是突然一下變大了,這個地方天氣變化多端,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實際上,事發區域阿蒙森海位於南極南大洋太平洋扇區,在那裡,西風帶和南大洋上的大氣旋一個接一個光顧,即使是6到8米高的浪也並不稀奇,靠近岸邊浮冰和冰山較多,航行條件非常複雜。也正因此,人類至今對這片海的了解,比對月球還少。去年,我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搭乘「雪龍」號,在這一海域完成了我國首次南極阿蒙森海綜合調查。

此前「雪龍」號曾遭遇8、9級狂風

據《中國海洋報》報導,今年1月7日,「雪龍」號再次前往阿蒙森海開展大洋調查。當時「雪龍」號遭遇了同一時間分布在南極圈內的最強氣旋,科考船被8、9級狂風與4米巨浪包圍,船舶劇烈震蕩,就像過山車一般上下起伏,船舶持續受到氣旋影響長達30小時。

目前,「雪龍」號船頭積雪已經清理完畢,為了安全起見,「雪龍」號調整了原定的科考計劃。

央視記者 王善濤:

原本我們是要往西走的,現在我們是要改成往東走,前往長城站,到長城站以後,會有國內的船舶專家對「雪龍」號做進一步體檢。

「雪龍」號是目前我國現役的唯一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20多年來曾多次到達南極開展科考任務,也多次遭遇險境。

「雪龍」號是1993年來到中國的,經歷了多次改造,從一艘貨船變成了一艘極地科考船,並且加裝了眾多高科技裝備。「雪龍」號船體總長167米,寬22.6米,總噸位是15352噸,設計破冰厚度1.1米,可耐受零下40℃的嚴寒氣候。

2008年,「雪龍」號載著科考工作人員和設備駛向南極,完成了我國第一個南極內陸考察站——崑崙站的建設任務。在2010年,「雪龍」號到達了北緯85度25分,又輕鬆打破了中國航海史上最高的緯度紀錄,「雪龍」號作為科考船已經連續使用了20年。

雖然「雪龍」號已經多次到達南極進行科考,但這並不意味著南極之路暢通無阻。除了要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要想到達南極「雪龍」號還要穿越密集浮冰區。

2014年1月2日,「雪龍」號科考船成功營救在南極遇險的俄羅斯客船,但就在「雪龍」號準備撤離浮冰區繼續執行後續考察任務時,所在地區浮冰範圍迅速擴大,造成「雪龍」號及船上101名人員被困。經歷了五天的冰海突圍後,「雪龍」號才得以最終衝出重圍。

此次「雪龍」號碰撞冰山的海域,氣候條件惡劣,人類對其知之甚少。南極探索遍布危險,為何我們還要年年派出科考隊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首席科學家陳大可表示,南極科考是重大的國家需求,要認識南極保護南極,科考是第一步;另外,南極科考具有重大科研價值,南極冰川融化影響全球,但人類對這個區域的了解還很少,所以不論從國家需求還是科學探索的角度,我們都必須要來。

△資料圖/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雪龍」號船載監控記錄下與冰山相撞瞬間 畫面首次公開
    19日,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搭載雪龍船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時,受海上突起濃霧影響,意外與冰山相碰。央視隨船記者獲得獨家授權,披露碰撞瞬間的監控視頻。畫面顯示,雪龍船在冰區內航行,前方濃霧遮擋,能見度極低,直到迎面碰上冰山的瞬間,冰山才露出真容。巨大的衝擊力使得船頭桅杆瞬間斷裂。雪龍船與冰山相撞的消息一出,有一些網友提出了疑問:配備了雷達,為什麼探測不到冰山?專家表示,當時在密集冰區,船載雷達的作用有限。
  • 雪龍號極地撞上冰山,目前人船安全
    視頻:「雪龍」號最新動態!駛離冰山密集區 恢復走航觀測;來源:央視網看到此則新聞,讓不少網友對這艘遠在南極的科考船以及船上的科考隊伍充滿了擔憂和好奇:此次雪龍號遇險的原因是什麼?雪龍號在南極考的察任務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 一回顧雪龍號遇險事件吧。
  • 「雪龍」號撞冰山,目前人船安全!多年前「雪龍」號就曾經歷極地脫險
    目前,「雪龍」船運行正常。「雪龍」號此次碰撞,讓不少網友對這艘遠在南極的科考船以及船上的科考隊伍充滿了擔憂和好奇,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篇5年前的特稿,帶您走近遙遠神秘的「雪龍」號。「雪龍」號極地救援全過程 :冒險的理由
  • 【科普閱讀】"雪龍"號遇險 南極大霧和冰山有多可怕-中國氣象局...
    「雪龍」號二副邢豪沒有參加此次科考任務,當得知「雪龍」號遇險時,他在朋友圈寫道:「南半球咆哮西風帶包圍的南大洋從庫克船長開始就是所有航海人的夢魘。那裡除了有滔天巨浪、伸手不見五指的海霧、足以讓任何導航儀器失效的鵝毛大雪以外,還有死神播下的種子——數不清的冰山。」
  • 冰山雪海探南極 "雪龍"號第35次南極科考航行記
    當隨船氣象分析顯示浮標布放的最佳窗口是2019年1月1日時,考察隊果斷決定「雪龍」號提前一天出發,12月30日夜離港南下,爭取最佳作業窗口。2019年元旦,「雪龍」號抵達預定浮標布放海域,在南緯52度39分、東經175度20分成功布放浮標。這是我國首次在西風帶成功布放浮標,將大大提高南大洋海-氣相互作用的觀測能力,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西風帶成功布放浮標的國家。
  • 雪龍號撞冰山牽動人心,破冰船為何撞不過冰山?一部影片看了都懂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據自然資源部消息,中國「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在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在南緯69°59.9』,西經94°04.2』位置與冰山碰撞,碰撞時船速3節(約5.56千米/小時),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原因是海上濃霧影響了觀察。
  • 福建莆田強拆續:官方二次回應 網友質疑
    要求區政府和房產商公開補償標準。      荔城區政府十一月再次回應:因網友要求超標準安置致無法達成協議   於是,「政在回應」欄目記者再次聯繫到荔城區人民政府,近日,荔城區人民政府書面回復網友的質疑。   在回覆中,荔城區政府表示,翁金輝母親有2處房屋,建築面積共計203㎡。
  • 冰山雪海探南極——「雪龍」號
    「雪龍」號在南極中山站附近陸緣冰區(2018年12月4日攝)。「雪龍」號在南極中山站附近陸緣冰區探路卸貨(2018年12月2日攝)。破冰至中山站44公裡處的「雪龍」號(2018年12月7日攝)。在阿蒙森海與冰山發生碰撞後的「雪龍」號(2019年1月19日攝)。
  • 「雪龍」號破冰船與冰山碰撞 韓國幫助撤離中國一科考隊全員
    上周六(1月19日),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破冰船與冰山碰撞,所幸人員無人員受傷,且除了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外,船舶動力和通訊導航設備均運行正常,目前已經駛離阿蒙森海冰山密集區,返回島嶼。
  • 「雪龍」號最新消息:已駛出亂冰區進入清水區航行俄科研船也脫困
    新華社今日報導,截至北京時間7日下午18時,「雪龍」號已駛出亂冰區,目前進入清水區航行。「雪龍」號被困共5天,終成功自行脫困。在同一日,俄羅斯科考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也自行脫困。美國破冰船「北極星號」5日從澳大利亞雪梨啟程救援中俄科考船,在「北極星」號趕到之前,中俄兩艘科考船均自行脫困。
  • 「雪龍兄弟」有過8次相距不到一海裡(1海裡約合1.85公裡)的「相聚」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3日離開中山站,載著部分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按逆時針方向航行,前往南大洋太空人海科考;「雪龍」號完成卸貨,繼續執行在中山站的其他作業任務,計劃9日離開,按順時針方向前往阿蒙森海作業。至本次考察結束,兩船將不再相遇。第36次南極考察是「雪龍2」號參與的首次南極考察,也是我國首次實行「雙龍探極」。
  • 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雪龍」號的「身世」揭秘
    大洋隊首次在南極半島海域進行大規模的大洋考察,成功完成了南極半島67個站位的調查,收集了約1.1萬個樣品和基本數據。2012年3月6日20時,科考隊乘坐「雪龍」號從南極啟程回國。 2012年4月5日晚21:00左右「雪龍」抵達中國上海長江口2號錨地。北極科考第2次北極科學考察:2003年7月15日-9月26日。
  • 雪龍號撞冰山牽動國人心,視頻:看熒幕上蘇聯破冰船撞冰山多驚險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自然資源部消息,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於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在南緯69°59.9『,西經94°04.2』位置與冰山碰撞,碰撞時船速3節(約5.56
  • 外星人的船?南極冰山發現百米「冰船」,引發網友陰謀論猜測!
    據《每日星報》報導,一位自稱為「地球守望者」的網友「MrMBB333」利用Google地球在紐西蘭以南、南極洲海岸約160公裡的冰山中,發現了一個長度為400英尺(120米)的「冰船」,與帶有一排窗戶和大煙囪的遊輪極為相似。這一發現引發了許多陰謀論者及網友的討論,部分人相信這塊冰凍的大陸上肯定隱藏著某些東西,比如外星人。
  • 「雪龍2」號破冰船今天首航南極,揭秘兩船如何分工合作
    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首次在深圳舉辦,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暨「雪龍2」號受邀從深圳啟航。根據自然資源部批准的「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總體方案」,考察隊由來自105家單位的413人組成。揭秘「雪龍2」號有何特點「雪龍2」號船船長趙炎平說,「雪龍2」號是一條以極地水域科學考察為首要任務、兼具極地考察站後勤物資運輸能力的「綠色」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與「雪龍」號相比,「雪龍2」號破冰能力和科考能力「更上一層樓」。
  • 通訊:為「雪龍」船插上「翅膀」——記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直升機...
    新華社「雪龍」號4月7日電 通訊:為「雪龍」船插上「翅膀」——記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直升機機組  新華社記者白國龍  4月7日,正搭載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返航的「雪龍」船順利穿過西風帶和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開始在風浪較小的海域平穩航行。
  • 2020年國考常識積累: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是「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相關常識介紹,一起來學習下。   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   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H2560)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
  •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
    據新華社11月18日消息,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北京時間18日16時離開澳大利亞霍巴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這是「雪龍」號本航次中首次穿越「魔鬼西風帶」。11月19日的「魔鬼西風帶」而據此前報導,2016年11月22日,就有新華社記者隨船親歷「魔鬼西風帶」,一連遭遇了4個強大氣旋。
  • 一起雲旅行 |「雪龍2」號北極科考究竟發現了什麼?
    ,它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的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7月15日,「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前往執行我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這是「雪龍2」號順利完成南極首航後,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雪龍2」號此次北極科考究竟發現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