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號極地撞上冰山,目前人船安全

2021-02-07 企鵝科學

自然資源部21日發布消息,「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於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在南緯69°59.9',西經94°04.2'位置與冰山碰撞,碰撞時船速3節(約5.56千米/小時),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無人員受傷,壓載水艙、油艙、主機及其他船舶動力設備、通訊導航設備運行正常。

視頻:「雪龍」號最新動態!駛離冰山密集區 恢復走航觀測;來源:央視網

看到此則新聞,讓不少網友對這艘遠在南極的科考船以及船上的科考隊伍充滿了擔憂和好奇:此次雪龍號遇險的原因是什麼?雪龍號在南極考的察任務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 一回顧雪龍號遇險事件吧。

「雪龍」號作為我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我國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隻,為什麼會與冰山相撞?報導中提到的極地濃霧是什麼情況?

環南極大陸常年存在的繞極地低壓槽區,把大陸高壓區團團圍住,像一個封閉的生命禁區。低壓槽內經常有繞極地氣旋活動,同一時刻環極地可以存在4—5個以上中等強度以上的繞極地氣旋,氣旋會把西風帶的暖溼氣流帶到高緯度寒冷海區,形成大面積海霧。當氣旋過境或低壓槽控制區域,容易出現濃霧天氣,嚴重影響航行安全。

事發時,「雪龍」號正位於西風帶氣旋和繞極氣旋活動區域。這裡風大浪高,靠近岸邊浮冰和冰山較多,航行比較複雜。即使船上配裝有雷達,能有效的探測礙航物,但雷達探測也難以區分是浮冰還是冰山。冰山、浮冰、濃霧,三者疊加,更加增加了濃霧中冰區航行的風險。

1月2日晚,「雪龍」船所在海域冰情突變,厚達三四米的浮冰在東風和東南風裹挾下將「雪龍」船圍困。遠處1公裡大小的冰山正在靠近。

而由於受持續強勁東南風的影響,「雪龍」號所在的海域海冰不斷聚集堆積,船已經被十成密集海冰所包圍,破冰十分艱難。

這並非「雪龍」號第一次被困冰中。2008年12月,第25次南極科考,「雪龍」號在冰區曾因破冰艱難被困二十餘天。在第26次南極科考中,「雪龍」號計劃從凱西站航行至中山站的途中也被海冰困住。

而此次,「雪龍」號船隻突圍最大的困難則是船頭方向密集浮冰中的一座小冰山,位置多日沒有改變。

1月6日23時,海域風向轉為西風,到凌晨風力達到5.3米每秒。同時浮冰開始整體快速東移。7日4時45分,由於浮冰開始移動融化,應急指揮部決定向距離最近的東南方向突圍,「雪龍」號啟動主機開始向船頭右方轉向突圍。但在浮冰遍布的海域上,「雪龍」號只能反覆倒車騰挪試圖避開冰山轉向船頭右側。

1月7日17時20分左右,經過接近12個小時的努力,「雪龍」號船頭剛剛調轉到100度左右,在破冰力量衝擊下,橫亙在前方的一塊大浮冰突然裂開。船體前方現出一條清晰的水道,如同一道閃電般蜿蜒向前。

半小時後,「雪龍」號穿過水道進入清水區,成功破冰突圍。

1月19日上午,受濃霧影響,「雪龍」號在阿蒙森海冰區航行時與冰山碰撞,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無人員受傷。

據悉,碰撞冰山時「雪龍」號船速為3節(約5.56公裡/小時),比人走路的速度(約6-7公裡/小時)還慢,這已接近破冰速度,可以說是很專業的安全速度。

目前,雪龍號已經駛離阿蒙森海冰山密集區,於北京時間1月22日01:30開始恢復開展走航觀測。

據悉,本次「雪龍」號第35次科考是自然資源部組建後開展的首次南極考察活動,在為期近半年的時間裡,科考隊將重點完成「恩克斯堡島新站建設」、「泰山站二期工程收尾」、「國家南極觀測、監測網建設」等國家重大基建工程。科考隊將先後在中山站、戴維斯海、普裡茲灣等區域開展作業後回國,總航程約3.7萬海裡,為期162天科考徵程,預計2019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港。

「雪龍號」作為我國極地科考不可或缺的破冰船,無論在技術上還是性能上都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它已經執行了30多次任務。在去年一年時間內,「雪龍號」 屢破世界紀錄,創造了新的科考船向南航行緯度最高紀錄、穿越北極地區中央航道、降落南極冰蓋最高點等多項紀錄。

「雪龍號」上不僅有先進破冰設施,還有大氣取樣室、數據處理中心等科研設備,以幫助科研人員更好地對極地的氣候、水文進行研究。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雪龍號」承載著科研人員的心血和期望,航程遍及全球多個海域,對我國的科研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章整理自 科技日報 中國之聲

你可能還想看

假如海洋「咻」地一下消失了,地球會怎麼樣?

4000卷毒衛生紙剿殺白蟻,科學家卻意外發現它是森林衛士

為什麼你吃的食物跟廣告上的永遠不一樣?

豬豬這麼可愛,我們用它們製造了子彈、牛排和水泥

如何區分黃蜂、蜜蜂、馬蜂、胡蜂……各種蜂?

相關焦點

  • 雪龍號撞上冰山沒事,為啥破冰船不會變成「泰坦尼克第二」
    【軍武次位面】:端平入洛《軍情晚報》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價值的軍情新聞據央視新聞報導,1月19日中國「雪龍號」破冰船在南極考察時,因天氣惡劣,撞上了航線上的一座冰山。▲雪龍號:區區冰山算什麼我能深入極地看企鵝但與「泰坦尼克」在撞上冰山後的悲情沉沒(成了無數經典文藝作品原型)不同,此次撞擊後,「雪龍號」破冰船卻並無大礙的繼續任務,似乎是開了「免疫冰山傷害」的「魔法護盾」。
  • 雪龍號在南極撞上冰山
    ,在南緯69°59.9',西經94°04.2'位置與冰山碰撞,碰撞時船速3節(約5.56千米/小時),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無人員受傷,壓載水艙、油艙、主機及其他船舶動力設備、通訊導航設備運行正常。自然資源部網站截圖情況發生後,自然資源部高度重視,立即研究部署並開展應對工作,把人員安全放在首位,及時對船舶安全狀態進行監測,精心組織對受損部位進行檢修,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制定後續科考作業方案。目前,「雪龍」船運行正常。
  •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I極地中心·雪龍號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其中 「雪」意味著南極的冰雪世界,「龍」代表中國。雪龍號自首次航行以來,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7月11日,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正式交船,在十月啟航南極,北京時間11月11日13時,雪龍2號順利進入南極,預計將在25日抵達南極中山站,並與前輩雪龍號會師,共同參與南極考察任務。對於南極,大多數人的印象是數不盡的浮冰和冰山。
  • 「雪龍」號撞冰山,目前人船安全!多年前「雪龍」號就曾經歷極地脫險
    情況發生後,自然資源部高度重視,立即研究部署並開展應對工作,把人員安全放在首位,及時對船舶安全狀態進行監測,精心組織對受損部位進行檢修,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制定後續科考作業方案。目前,「雪龍」船運行正常。
  • 雪龍號撞冰山牽動國人心,視頻:看熒幕上蘇聯破冰船撞冰山多驚險
    撞冰山!讓人們第一時間想到著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號。所幸,後來 「雪龍」號發來的信息顯示,雖然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但無人員受傷,壓載水艙、油艙、主機及其他船舶動力設備、通訊導航設備運行正常。
  • 雪龍號撞冰山牽動人心,破冰船為何撞不過冰山?一部影片看了都懂
    試想4.5萬噸的「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最終也只有沉沒,1523名無辜的乘客和船員付出了葬身海底的慘重代價。那麼我們的「雪龍」號雖然是破冰船,但是排水量只有2.1萬噸,撞上冰山能夠順利脫險,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很多網友問筆者,為什麼作為破冰船的「雪龍」號不能夠撞開冰山,闖出一條路呢?
  • 撞它!中國大型船隻撞上冰山卻安然無恙,完美避免了泰坦尼克悲劇
    自那之後,船隻撞上冰山的消息我們便很少聽聞,但最近,我國「雪龍」號破冰船在執行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因濃霧繚繞,與冰山發生碰撞。消息一出,隨即牽動了國人的心,好在無人員傷亡,「雪龍」號也並無大礙,只是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船舶動力設備和通訊導航設備都能正常運行。
  •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再次到訪西澳,微珀斯近距離揭秘雪蛟龍
    正是中國唯一一艘極地破冰船:雪龍號。雪龍號順利完成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3月7日從中山站啟程返航。目前停靠弗裡曼特爾,進行回到上海前的最後一次補給。雪龍號極地考察船,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中國第三代極地考察破冰船。原為蘇聯解體前準備建造的供給北冰洋地區一個運輸公司使用的8條同型破冰船之一。
  • 雪龍號被浮冰圍困 專家:與專業破冰船有一定距離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在成功執行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52名乘客的救援任務之後,中國「雪龍號」科考船也遭遇到了浮冰圍困,目前雪龍號正停留在原地待命。  雪龍號考察隊副領隊許霆:我們現在還在原地等待。從昨晚到今天有一個持續的氣旋,刮東南風,所以海冰還是維持原狀,周邊還有一些冰山。
  • 海墾母山咖啡登上「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和國家海洋科考船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8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近日,海南農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旗下的母山咖啡部分產品登上了「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成為中國遠徵南極的科考隊員的能量保障,受到了在場人員的熱烈歡迎。同時,母山咖啡還將供應給「向陽紅21號」等中國海洋科考船隊。
  • 富義倉大米端上「雪龍號」科考船
    本報訊(李茂林王峰記者潘宏宇白雲峰)富義倉米業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日前在上海籤約,富義倉正式成為中國極地科考戰略合作品牌,這標誌著位於尚志市經濟開發區的哈爾濱富義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尚志長粒香」大米成為極地科考隊員餐桌上的主食,將為尚志市大米打造全國品牌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雪龍號回程時船上裝的都是什麼?是垃圾!」
  • 馬航飛機失蹤最新消息:雪龍號科考船將赴印度洋中心搜尋失聯航班
    各國隨即展開搜尋,但因自然環境和天氣惡劣,目前仍無法找到疑似殘骸的漂浮物。今天(21日)上午,正在澳大利亞珀斯靠港的中國科考船「雪龍號」在補給完畢後將立即出發參與搜尋,預計4天左右抵達衛星發現疑似殘骸的相關海域。「雪龍號」已安排部分不參加搜尋任務的科考隊員提前下船回國。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稱,雪龍號將赴「離陸地最遠的地方」進行搜救工作。
  • 雪龍號首航北極航線 開拓新通道航程縮三分之一
    航程縮短至少三分之一  另外,隨著地球變暖,夏季北冰洋海冰與陸地分離,從而形成了一條新的高緯度航道,雪龍號航行的另外一個重要意義就在於我國船隻首次通過北極航線由太平洋進入大西洋。相比繞行蘇伊士運河以及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走北極航線可以讓歐洲、中東地區前往太平洋沿岸的航程縮短至少三分之一,在經濟、國家戰略、安全以及環境方面都有重大影響。
  • 中國南極科考船「雪龍號」駛入赤道無風帶海域
    中國南極科考船「雪龍號」駛入赤道無風帶海域 (4/11)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11月10日,中國第28次南極科考船」雪龍號「行駛在北緯10度和南緯10度之間的的赤道無風帶海域,太平洋海面上風平浪靜、波瀾不驚,洋面上蕩起一圈圈細細的波紋。
  • 「雪龍號」完成第8次北極科考回國
    人民網上海10月9日電  今天上午,中國國家海洋局極地研究所所屬科考船「雪龍號」完成第8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抵達上海長江口水域。為確保「雪龍號」科考船順暢通關,吳淞邊檢站開邊檢3166艇赴吳淞錨地,零距離為「雪龍號」和隨船的35名船員、59名科考隊員辦理入境邊防檢查通關手續。
  • 這批神秘小嘉賓登上「雪龍號」,未來他們也可能成為「雪龍二號」新...
    原標題:這批神秘小嘉賓登上「雪龍號」,未來他們也可能成為「雪龍二號」新船員  5月13日,中國極地科考國內基地,「雪龍號」船長沈權一早就在門口等待一批神秘「小嘉賓」的到來。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來自徐匯區日暉新村小學、田林三小、徐匯一中心小學等小學學生和家長,第一次踏上中國唯一一艘極地科考船參觀,受到一次別有趣味的極地科學知識普及教育。  「雪龍號」已三十多次赴南極和北極完成科學考察任務,掌握著豐富的極地科學資料。它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中國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隻。
  • 鐵達尼號撞上的冰山,據說從這裡漂出
    我們參加的第一項極地活動是午夜出海看冰山。晚上10點天大亮,小船從撒滿陽光的漁港出航。船在密布的浮冰中穿梭。浮冰由小變大,航行了約十公裡後,遇到冰封的海面。船破冰前行,船體切割冰塊發出刺耳的聲音,但冰層太厚了,船長下令放棄破冰,迂迴向前。越來越多如山體一樣高大的冰山迎面而來。冰山觸手可及,冰面堅硬如巖。導遊告訴大家,這是原冰。這些冰塊有上百萬年之久,經過擠壓氣泡被擠出,冰山晶瑩剔透,發出幽幽的藍光,使人有夢幻般的感覺。
  • 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雪龍」號的「身世」揭秘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中國第三代極地考察破冰船。原為蘇聯解體前準備建造的供給北冰洋地區一個運輸公司使用的8條同型破冰船之一。前蘇聯解體後,中國以1750萬美元低價購得,船廠按照中國的需求於1993年3月25日改造完工。該船耐寒,能以0.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層,技術性能先進,屬國際領先水平。
  • 「雪龍」船與冰山相撞瞬間首次公開,官方回應網友質疑
    這兩天,正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號科考船,在南極阿蒙森海密集冰區中,撞上了冰山。很多網友很是擔心「雪龍」號的安全,具體情況到底如何?北京時間19日上午10點47分,受濃霧影響,「雪龍」號撞上冰山,撞冰山的消息牽動人心,央視前方隨隊記者發回了獨家視頻。畫面中,「雪龍」號船頭甲板上堆滿了冰雪,初步估計有400立方米,總重量約250噸,船艏桅杆已經斷裂。